偉大的悲劇

偉大的悲劇

本文是一篇傳記文,作者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選自《人類的群星閃耀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6年版),舒昌善譯。題目是編者加的。本文是為了紀念人類歷史上最早到達南極點的兩名科學探險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國人斯科特。阿蒙森隊和斯科特隊都準備征服南極點,經過一番激烈的競爭,結果是阿蒙森隊捷足先登,於1911年12月14日到達南極;斯科特隊比阿蒙森隊晚了將近五個星期。最後,阿蒙森勝利而歸,成功的旗幟永遠飄揚在南極點上,而斯科特等五名衝擊南極的英雄,因為南極寒冷天氣的提前到來,饑寒交迫,體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與嚴寒搏鬥了兩個多月,最後長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課文頌揚的是一種人類勇於探索的精神,為事業而獻身的崇高精神和強烈的團隊精神精神。此文已被選入人教版語文七下課本第21課。

基本信息

作者介紹

史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奧地利著名作家、小說家、傳記

茨威格茨威格
作家。擅長寫小說、人物傳記,也寫詩歌戲劇、傳記、散文特寫和翻譯作品。其代表作有小說《三位大師》、《羅曼 羅蘭》、《精神療法》、《最初的經歷》、《馬來狂人》、《恐懼》、《感覺的混亂》、《人的命運轉折點》(又譯《人生轉折點》)、《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又譯《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象棋的故事》、《一個女人一生中的24小時》、《滑鐵盧之戰》、《危險的憐憫》等;回憶錄《昨日的世界》;傳記《異端的權利》、《麥哲倫航海紀》、《斷頭王后》、《人類群星閃耀的時刻》(又譯《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同精靈的鬥爭》。他的小說多寫人的下意識活動和人在激情驅使下的命運遭遇。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畫見長,他比較喜歡某種戲劇性的情節。但他不是企圖以曲折、離奇的情節去吸引讀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回味無窮的人和事。
他出身於富裕的猶太家庭。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後去世界各地遊歷,結識羅曼·羅蘭羅丹等人,並受到他們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從事反戰工作,成為著名的和平主義者。二十年代赴蘇聯,認識了高爾基。1934年遭納粹驅逐,先後流亡英國巴西。1942年在孤寂與感覺理想破滅中與妻子雙雙自殺,他服毒自殺。
史蒂芬·茨威格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起,“以德語創作贏得了不讓於英、法語作品的廣泛聲譽”。他善於運用各種體裁,寫過詩、小說、戲劇、文論、傳記,還從事過文學翻譯。他在詩、短論、小說、戲劇和人物傳記寫作方面均有過人的造詣,但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說和人物傳記最為著稱。茨威格對心理學與弗洛伊德學說感興趣,作品擅長細緻的性格刻畫,以及對奇特命運一個人遭遇和心靈的熱情的描摹。其作品在世界範圍都有著經久不衰的魅力,國內多家出版社在近年內出版過幾乎所有他的傳記著作和小說文集。作家的人生經歷

史蒂芬·茨威格1881年12月28日出生於奧匈帝國首都維也納一個富裕的猶太工廠主家庭。父親經營紡織業發家致富,與大多數的同行相比,父親要體面的多、很有教養、鋼琴彈的非常出色,書法清麗,會說法語和英語。母親出身於義大利的一個金融世家,從小就說義大利語(這些對於茨威格的語言和文學上的天賦的形成,無疑具有重大的影響),他們都屬於奧地利上層社會,茨威格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資產階級上流社會的文藝薰陶。在這樣一個上流的幸福家庭中,優裕的環境為茨威格童年的成長、受教育、文化藝術上的薰陶,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茨威格十六歲便在維也納《社會》雜誌上發表詩作。
1899年,茨威格中學畢業,後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在維也納大學攻讀德國和法國文學期間,茨威格接觸了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研究和翻譯過法國波德萊爾和魏爾倫、比利時凡爾哈倫的詩歌。1900年曾去柏林學習過一個學期。他有意識地深入社會底層,了解一些遭人唾棄的卑賤者的生活經歷和內心世界。1903年獲博士學位。
1901年第一部詩集《銀弦》出版。1904年後任《新自由報》編輯。後去西歐北非印度美洲等地遊歷。在法國結識了維爾哈倫、羅曼·羅蘭、羅丹等人,受到他們的影響。1911年出版的小說集《初次經歷》寫少男少女青春期萌動的心理。當然,《夜色朦朧》是最有趣的。此外,他還喜歡寫宮廷蜚聞,比如瑪麗·斯圖亞特,還有他的公主們瑪麗·安托內特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從事外國文學(主要是詩歌)的翻譯工作。戰爭爆發後流亡瑞士,與羅曼·羅蘭等人一起從事反戰活動,成為著名的和平主義者。他的第一部反戰劇《耶利米》也在瑞士首演。1919年後長期隱居在薩爾茨堡,埋頭寫作。1928年應邀赴前蘇聯,與高爾基結識。戰後他目睹人民的災難和社會道德淪喪,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深入探索人的靈魂。他的作品匠心獨具,充滿人道主義精神,社會批判的成分也增加了,尤其是“以罕見的溫存和同情”(高爾基語)塑造了不少令人難忘的女性形象。《馬來狂人》(1922年)、《一個女人一生中的24小時》(1922年)、《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1922年)、《感情的紊亂》(1927年)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1933年希特勒上台,茨威格於次年移居英國。1938年入英國籍。不久離英赴美。1940年到巴西,時值法西斯勢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鄉歐洲”的沉淪而感到絕望,遂於1942年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伊莉莎白·奧特曼(33歲)在里約熱內盧近郊的佩特羅波利斯小鎮的寓所內雙雙服毒自殺。病理學家認定他們是在中午到下午的4點鐘之間死去的,服用了巴比妥,警察發現時,茨威格與妻子擁躺在床上,一瓶礦泉水放在床邊的桌子上。一代文豪就這樣離開了這個世界。
茨威格在遺書中寫道:“在我自覺自愿、完全清醒地與人生訣別之前,還有最後一項任務殛需我去履行,那就是衷心感謝這個奇妙的國度--巴西,她如此友善、好客地給我和我的工作以憩息的場所。我對這個國家的熱愛與日俱增。與我操同一種語言的世界對我來說業已沉淪,我的精神故鄉歐羅巴亦已自我毀滅,從此以後我更願意在此地重建我的生活。但是一個年逾六旬的人再度重新開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卻因常年無家可歸、浪跡天涯而消耗殆盡。所以我認為還不如及時不失尊嚴地結束我的生命為好。對我來說,腦力勞動是最純粹的快樂,個人自由是這個世界最崇高的財富。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願他們經過這漫漫長夜還能看到旭日東升!而我這個過於性急的人要先他們而去了!”茨威格去世後,巴西總統下令為這位文學大師舉行國葬。
茨威格的回憶錄《昨日的世界》(1942年)、小說《象棋的故事》(1941年)以及未完成的長篇傳記作品《巴爾扎克》都在作者死後先後出版。1982年在作者的遺稿中又發現了一部長篇小說的手稿《富貴夢》。其他作品有:《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一個女人一生中的24小時》、《看不見的珍藏》、《月光小巷》、《里昂的婚禮》、《無形的壓力》、《償還舊債》、《女僕勒波雷拉》、《偶識此道》、《舊書販門德爾》、《既相同又不同的兩姐妹》、《是他嗎?》、《變形的陶醉》、《象棋的故事》、《情感的迷惘》、《奇妙之夜》、《雷潑萊拉》、《一顆心的淪亡》、《巧識新藝》《日內瓦湖畔的插曲》、《桎梏》等。
作家的文學歷程
茨威格早期的詩集《銀弦》(1901年)和《早年的花冠》(1906年)、小說集《埃利卡·艾瓦爾德之戀》(1904年)等,受當時盛行的印象主義和象徵主義的影響,缺乏內容和新意。
從1907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在創作上漸趨成熟。除了《泰西特斯》(1907年)、《海濱之屋》(1912年)和《化身戲子》(1913年)等劇本外,他還發表了小說集《最初的經歷》(1911年),由有聲望的萊比錫島嶼出版社出版。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茨威格在《柏林日報》(9月19日)上發表《致外國友人》一文,表明自己忠於同他們的友誼,以及來日和他們攜手重建歐洲文化的願望。第一次大戰期間,歐洲許多知名作家都未能擺脫狹隘民族主義和沙文主義的影響,唯有少數人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反戰立場,茨威格便是其中之一。
茨威格經歷了戰後的災難:饑饉、寒冷和通貨膨脹;對他觸動最深的是社會道德的淪喪。此後的二十餘年是他的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他的主要作品,大多是這一時期的產物。
一方面是傳記著作。他的《三位大師》(1920年)論述巴爾扎克、狄更斯和陀斯陀耶夫斯基。接著,他撰寫了《羅曼·羅蘭》(1921年)。其他的傳記著作有:《同魔鬼作鬥爭》(1923,記述三個患精神病的作家荷爾德林、克萊斯特和尼采),《自畫像的名手》(1928,記述卡薩諾瓦、司湯達和托爾斯泰),《精神療法》(1931,記述發明催眠術的奧地利醫生墨斯墨爾、所謂“基督教科學”創始人瑪麗·貝克和著名精神病學者弗洛伊德),《瑪麗亞·安托萬內特》(1932年)和《瑪麗亞·斯圖亞特》(1933年)等。這些著作表達了他對於以自由精神和人道主義為中心的西歐文化的尊崇。
另一方面是小說。《心的焦躁》是他唯一的長篇小說,作於1938年。這一時期的中短篇包括:《恐懼》(1920;1925年改寫)、《馬來狂人》(1922年)、《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1922年)和《一個女人一生中的24小時》(1922年)、《月光胡同》(1922年)、《看不見的珍藏》(1927年)等等。他作品的基調是現實主義的,他最擅長的手法是細膩的心理描寫。他尤其著重選取資產階級社會中婦女的不幸遭遇的題材,揭露“文明人”圈子的生活空虛和道德敗壞,譴責對女性的不尊重和對人的善良品質的殘害,讚美同情、了解、仁愛和寬恕。他努力探索人物的精神世界,描寫道德敗壞給人帶來的情感上的痛苦,揭示個人心靈中種種抽象的美德,甚至讓已經墮落的人身上閃耀出道義的火花,他的目的是要改進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觀念和人們的精神面貌。
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4年發生維也納事件,奧地利的法西斯分子要求德、奧合併,茨威格不得已遷居英國。1938年,奧地利併入德國後,他便加入英國籍,不久又離英赴美,1940年經紐約去巴西。
1942年2月23日,茨威格和他的妻子在巴西服毒自殺。他在去世之前,完成了《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錄》,這是他一生的歷史,也是他那一代人的歷史;這是對昨日的世界,亦即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沉淪的資產階級世界的回憶。他死後發表的《象棋的故事》(1941年),是他的最後一篇小說,沉痛地訴說了一個心靈和才智遭到納粹摧殘的人的經歷。
茨威格一生寫過、同情過許多人的不幸遭遇,他的不幸遭遇自然也得到一切反法西斯的人們的同情。
作家死因的解釋
1942年2月23日突然傳出茨威格和他的妻子在南美巴西服毒自殺的訊息。近四十年來,德國文學的研究者紛紛探討這位作家的死因,提出種種疑問,作出種種解釋。為什麼茨威格會走上這條絕路?莫非他流亡國外,生計無著,窮愁潦倒?抑或看不見前途,悲觀絕望?
希特勒上台前,茨威格便看出法西斯包藏禍心,絕非善類。1933年法西斯分子上台不久,便製造了國去縱火案,企圖向全世界證明,國際共產主義,也就是世界猶太主義,陰謀顛覆德國政府,是德國人民的死敵。可是法西斯弄巧成拙,明眼人全都看清了這次大火的秘密。柏林當時正在上演茨威格的小說改編成的電影《火燒火燎的秘密》。人們站在廣告牌前,相視而笑,心照不宣。這微笑激怒了做賊心虛的法西斯匪徒。這些真正的縱火犯終於撕掉了廣告,電影被禁止上映。接著,柏林狂熱的納粹大學生在廣場上焚燒進步作家和猶太作家的書籍,以表示對法西斯主義的信仰,對元首的忠誠。包括海涅、托馬斯·曼和茨威格的作品在內的大批書籍被焚,這些作家的作品統統被禁。大批進步人士,猶太血統的知識分子和科學家、作家受到迫害,關進集中營,或被迫流亡國外,德國國內一片白色恐怖。
對許多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進行過深刻分析的茨威格,根據《我的奮鬥》和法西斯上台前後希特勒的言行,對此人也進行了分析,希特勒青年時代作為一個落魄的藝術家,流落在維也納街頭,衣食無著、走投無路;為此他絕不會寬恕維也納,放過奧地利。有朝一日時來運轉,他一定要以勝利者的姿態,隨著凱鏇的行列,進入維也納,看到這座曾經使他蒙受恥辱的城市匍匐在他的腳下。因此,當大部分歐洲人士,包括張伯倫這樣老練的政治家在內,都對希特勒抱著幻想,以為綏靖政策可使法西斯饜足的時候,茨威格卻看清了法西斯的罪惡本質。1934年他被抄家,這是奧國當局所採取的一次難以自圓其說的行動。於是茨威格離開薩爾茨堡前往英國,1938年,奧地利被法西斯併吞。從1934年到1940年,除了兩度訪問美洲之外,茨威格一直僑居英國。1940年取得英國國籍,前往美洲,最後住在巴西。在這期間,他集中力量寫作他的自傳《昨日的世界》,並且創作了他生前發表的最後一篇中篇小說《象棋的故事》。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茨威格在物質方面沒有任何匱乏,而且也絕不缺乏榮譽。他在美洲的演講旅行,總是一次次凱鏇的進軍;他在巴西舉行作品朗誦會,總是萬人空巷,深受歡迎。他有英國國籍,不像一些流亡的猶太人處處受到歧視,在飢餓線上掙扎;他擁有巴西的長年簽證,是受到特殊禮遇的共和國的貴賓。那么,他為什麼自殺?
我們不妨看看他在自殺當天寫的絕命書:“在我自覺自愿、完全清醒地與人生訣別之前,還有最後一項義務亟需我去履行,那就是衷心感謝這個奇妙的國度巴西,它如此友善、好客地給我和我的工作以憩息的場所。我對這個國家的熱愛與日俱增。與我操同一種語言的世界對我來說業已沉淪,我的精神故鄉歐羅巴亦已自我毀滅,從此以後,我更願在此地開始重建我的生活。但是一個年逾六旬的人再度從頭開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卻因長年無家可歸、浪跡天涯而消耗殆盡。所以我認為還不如及時不失尊嚴地結束我的生命為好。對我來說,腦力勞動是最純粹的快樂,個人自由是這個世界上最崇高的財富。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願他們經過這漫漫長夜還能看到旭日東升!而我這個過於性急的人要先他們而去了!”
茨威格在自殺之前寫的自傳《昨日的世界》實際上是一份更詳細的絕命書。他在回顧一生時描寫了那個昨日的世界,他自己就屬於這個世界。在那個世界裡,他作為作家可以影響人們的思想,觸動人們的感情。而在這現實世界裡,他感到無能為力。於是他回憶起羅曼·羅蘭對他說過的話:“它(藝術)可以給我們,我們個別的人以慰藉,但是它對於現實卻是無能為力的。”因此,他寫了《象棋的故事》之後便就此擱筆,他那長達三十二年之久的巴爾扎克研究也就此中輟。其實,《象棋的故事》是揭露法西斯十分有力的武器,但這個武器的效用是內在的、緩慢的。而茨威格卻急不可待,失去耐心了。腦力勞動之所以是他最高的樂趣,乃是因為他通過腦力勞動可以影響人們。如今既然無從影響人們,也就生不如死了。我們前面提到他在流亡期間物質上的優越條件,然而物質畢竟不是決定一個人幸福還是不幸的主要原因和條件。精神上的折磨往往甚於肉體上的酷刑,對於思想敏銳、感情細膩的人,更是如此。這點,他在《象棋的故事》里寫得十分深刻而個人信服。在各式各樣的法西斯的牢房裡,有多少優秀之士不堪這種折磨,終於精神崩潰;又有多少人,因為忍受不了這種無聲無形的酷刑,內心極度痛苦,終於在自殺中尋找解脫痛苦的途徑。茨威格身在國外,沒有受到他的親友們遭到的厄運,但他去國離家,成為四海飄零的流亡者,內心同樣各受折磨。他那敏感的心靈,既承擔著自己的痛苦,也分擔著在祖國受迫害的親友、同胞的憂患。於是,他感到心力交瘁。這不是肉體的疲勞,而是心靈的疲憊。就像他在《富歇》一書中描寫的“百日”期間拿破崙的精神狀態一樣:對命運的打擊已失去抵抗力。這位心理分析的大師,自己也是感情細膩、極其敏感的人。
再加上他為人正直,不是僅僅考慮個人的安危榮辱。他的人道主義理想、對人類未來的構想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炮火所摧毀。連天烽火,遍地屍骨,人性泯滅,道德淪喪,人類墮落成自相殘殺的野獸,使他理想破滅,萬念俱灰。在他自殺前幾天,傳來新加坡淪陷的訊息,此時此刻,他進一步感到心力交瘁,生不如死。他相信人們總有一天可以看到“旭日東升”,但這需要等待,需要經過長期的善與惡的搏鬥,而這場搏鬥中他只能等待,只能忍受,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這種等待便是折磨。為了擺脫這種折磨,他決定及時不失尊嚴地結束自己的生命。他感到死亡乃是返回故里。他不是戰士,他沒有一顆堅強的心,不能指望他戰鬥到最後一息。他是一個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作家,他曾為別人的苦難,筆尖蘸滿了同情,寫下了一篇篇催人落淚、動人心弦的作品,讓我們也為他的死一掬同情之淚,為這樣一個天才作家的殞落而譴責那罪惡的法西斯主義。
茨威格去世後,巴西總統下令為這位大師舉行國葬。成千上萬的民眾,不久前曾踴躍參加這位作家的朗誦會,這時懷著悲痛的心情跟在靈車後面為他送葬。巴西政府決定把茨威格生前最後幾天住過的那幢坐落在彼特羅波利斯的別墅買下來,作為博物館供人參觀。
法西斯上台前,茨威格的創作如日中天,在德國作家中擁有讀者之眾,很少有人能超過他。他的作品雅俗共賞,銷售量直線上升,他思想深邃而不流於晦澀,文字平易而不流於膚淺,情節動人而無斧鑿的痕跡。他沒有德國作家故弄玄虛的通病,沒有玩深沉的“哲理思考”,也沒有為賣弄淵博而故意生造出來的古怪詞句。茨威格這種純正真切平易近人的風格,是他贏得讀者的主要原因。在廣大讀者心目中,茨成格既是個傑出的藝術家,又是個能給人以慰藉、啟迪的朋友。然而,這樣一位優秀的作家卻長期為文學史家和評論家所忽略。
1933年以前,反映遲鈍的文學評論家還來不及對他的作品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1933年茨威格的作品被焚遭禁,從此這位猶太作家幾乎從德國學者的視野中完全消失。
1945年以後,茨威格的作品首先在美國和日本,接著在蘇聯引起強烈反響,惟獨在德語國家似乎為人所遺忘。直到1981年,茨威格誕生一百周年,聯邦德國S·費歇爾出版社重版了茨威格的作品,他的中短篇名篇《奇妙的一夜》、《感情的混亂》,他的作家傳記《三大師》、《與妖魔搏鬥》,他的歷史人物傳記《約瑟夫·富歇》、《瑪麗·安東奈特》以及他唯一的長篇小說《愛與同情》先後出版,並且一再重版。讀者似乎發現了一顆文壇新星,從此茨威格名聲大振,不僅他生前已經發表過的名篇逐一再版,便是他生前從未發表過的遺稿也被克魯特·貝克整理複印。於是讀者得以欣賞茨威格的另外兩部長篇小說《變形的陶醉》和《克拉麗莎》以及其他第一次問世的中短篇。從1981年掀起的茨威格熱,至今持續不衰。這至少說明,他被人遺忘,並非他自己的過錯。五十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可一世的“元首幫”葬身在瓦礫堆里,遭到千古唾罵,茨威格卻在他那遍布全世界的讀者心裡得到永生。

原文

1912年1月16日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啟程,出發得比平時更早,為的是能早一點看到無比美麗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們早早地從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來。到中午,這五個堅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們熱情高漲地行走在荒無人跡的白色雪原上,因為現在再也不可能達不到目的地了,為人類所作的決定性的業績幾乎已經完成。可是突然之間,夥伴之一的鮑爾斯變得不安起來。他的眼睛緊緊盯著無垠雪地上的一個小小的黑點。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說出來:可能已經有人在這裡樹立了一個路標。但現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這一點。他們的心在戰慄,只不過還想儘量安慰自己罷了——就像魯濱孫在荒島上發現陌生人的腳印時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腳印一樣。其實,他們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們之先到過這裡了。
沒過多久,他們發現雪地上插著一根滑雪桿,上面綁著一面黑旗,周圍是他人扎過營地的殘跡——滑雪板的痕跡和許多狗的足跡。在這嚴酷的事實面前也就不必再懷疑:阿蒙森在這裡扎過營地了。千萬年來人跡未至,或者說,太古以來從未被世人瞧見過的地球的南極點竟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即一個月內兩次被人發現,這是人類歷史上聞所未聞、最不可思議的事。而他們恰恰是第二批到達的人,他們僅僅遲到了一個月。雖然昔日逝去的光陰數以幾百萬個月計,但現在遲到的這一個月,卻顯得太晚太晚了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麼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勞,歷盡千辛萬苦顯得十分可笑,幾星期、幾個月、幾年的希望簡直可以說是癲狂。“歷盡千辛萬苦,無盡的痛苦煩惱,風餐露宿這一切究竟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這些夢想,可現在這些夢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記中這樣寫道。淚水從他們的眼睛裡奪眶而出。儘管精疲力竭,這天晚上他們還是夜不成眠。他們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悶悶不樂地繼續走著那一段到極點去的最後路程,而他們原先想的是:歡呼著沖向那裡。他們誰也不想安慰別人,只是默默地拖著自己的腳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軍上校和他的四名夥伴到達極點。由於他已不再是第一個到達這裡的人,所以這裡的一切並沒有使他覺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這塊傷心的地方。“這裡看不到任何東西,和前幾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單調沒有任何區別。”這就是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關於極點的全部描寫。他們在那裡發現的惟一不尋常的東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對手造成的,那就是飄揚著挪威國旗的阿蒙森的帳篷。挪威國旗耀武揚威、洋洋得意地在這被人類衝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它的占領者還在這裡留下一封信,等待著這個不相識的第二名的到來,他相信這第二名一定會隨他之後到達這裡,所以他請他把那封信帶給挪威的哈康國王。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他要忠實地去履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
他們怏怏不樂地在阿蒙森的勝利旗幟旁邊插上英國國旗一面姍姍來遲的“聯合王國的國旗”,然後離開了這塊“辜負了他們雄心壯志”的地方。在他們身後刮來凜冽的寒風。斯科特懷著不祥的預感在日記中寫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回來的路程危險增加了十倍,在前往極點的途中只要遵循羅盤的指引,而現在他們還必須順著自己原來的足跡走去,在幾個星期的行程中必須小心翼翼,絕對不能偏離自己原來的腳印,以免錯過事先設定的貯藏點在那裡儲存著他們的食物、衣服和凝聚著熱量的幾加侖煤油。但是漫天大雪封住了他們的眼睛,使他們每走一步都憂心忡忡,因為一旦偏離方向,錯過了貯藏點,無異於直接走向死亡。況且他們體內已缺乏那種初來時的充沛精力,因為那時候豐富的營養所含有的化學能和南極之家的溫暖營房都給他們帶來了力量。
當初,他們一想到自己所進行的探險是人類的不朽事業時,就有超人的力量。而現在,他們僅僅是為了使自己的皮膚不受損傷、為了自己終將死去的肉體的生存、為了沒有任何光彩的回家而鬥爭。在他們的內心深處,與其說盼望著回家,毋寧說更害怕回家。
在英國國家主教堂里,國王跪下來悼念這幾位英雄。
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整體把握

只要對南極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設立在南極南緯90°的科學實驗站取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站。這是為了紀念人類歷史上最早到達南極點的兩名科學探險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國人斯科特。在皮爾里成功到達北極點之後,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帶領探險隊離開英國,前往南極。1910年10月,他們在紐西蘭的埃文斯角附近登入,準備在當年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極點。可是就在這時候,他們得到訊息說,挪威人阿蒙森率領另外一支探險隊正向南極進發,要“和他爭奪第一個揭開冥頑的地球的秘密的榮譽”!於是,斯科特一行於11月1日匆忙出發,“去爭取國家的榮譽”。經過一番激烈的競爭,結果是阿蒙森隊捷足先登,於1911年12月14日到達南極,而斯科特隊則於1912年1月18日才到達,比阿蒙森隊晚了將近五個星期。最後,阿蒙森勝利而歸,成功的旗幟永遠飄揚在南極點上,而斯科特等五名衝擊南極的英雄,因為南極寒冷天氣的突然提前到來,饑寒交迫,體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與嚴寒搏鬥了兩個多月,最後長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研究南極探險史的科學家指出,阿蒙森的勝利和斯科特的失敗,並非在於兩者的計畫周密與否,而在於前者憑藉豐富的實踐經驗制訂計畫,後者則憑推理構想來制訂計畫。阿蒙森斷定,人的體力和西伯利亞矮種馬都無法抗禦南極的嚴寒,惟有北極的愛斯基摩狗才能在極圈拉著雪橇前進,於是他用了20條膘肥體壯的狗勝利完成了去南極點的往返路程。而斯科特則主要用西伯利亞矮種馬和少量的愛斯基摩狗,結果,狗跑掉了,矮種馬凍死,使這支隊伍過早地接受了嚴峻的挑戰──在以後的時間裡,他們只能靠人拉雪橇前進。這樣前進的速度就大打折扣,遭受滅頂之災也就成為必然了。但作者茨威格卻對這些科學問題忽略不計,而是飽含感情地用文學的筆法,從人類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壯精神的角度來寫這一事件,讀來令人感奮。
這篇傳記是作者根據斯科特遺留下來的一些底片、電影膠捲、書信和遺書,發揮他天才的文學想像而寫成的。因原作篇幅過長,選作課文時,刪去了前面寫斯科特一行的探險準備和出發去南極的部分,而主要保留了他們從南極絕望而歸以至悲壯覆滅的部分。這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全文的主旨、斯科特的精神、精彩的語句,大多集中在這一部分。
學習這篇課文,要注意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理清故事情節。課文寫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險隊一行五人精疲力盡卻又滿懷希望奔向南極點,卻悲哀地發現已經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頭喪氣地踏上歸途,最後一個個悲壯地死去。一方面,作者描寫氣候的惡劣,探險隊與嚴寒的搏鬥;另一方面,寫探險隊員犧牲的詳情。先是被認為最身強力壯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在一天夜裡死去。接著是奧茨為了不拖累同伴而獨自走向暴風雪──像一個英雄似的走向了死神。最後,三個“疲憊、羸弱”之人爬進各自的睡袋,等待著死亡的到來,“卻始終沒有向世界哀嘆過一聲自己最後遭遇到的種種苦難”。把握了以上“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對課文的內容也就基本了解了。
2、關注令人難忘的細節。比如,歷盡艱險到達極點,等待他們的卻是占領者阿蒙森留下的國旗和信件,並要斯科特這個失敗者為他完成的業績作證,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這項任務!再如,負責科學研究的威爾遜博士,在離死神只有寸步之遙的時候,仍堅持科學觀察,並拖著16公斤的珍貴岩石樣品!又如,不幸的奧茨先是要求給他十片嗎啡,以圖儘快結束自己,其他隊員堅決拒絕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獨自走向了帳篷外的茫茫風雪。而最後斯科特海軍上校極其冷靜地將日記記錄到他生命的最後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凍僵,筆從手中滑下來為止。這樣的情節,相信會感動所有的人!
3、把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課文頌揚的是一種人類勇於探索的精神、為事業而獻身的崇高精神和強烈的團隊精神精神。作者所描繪的五個探險者,是英國的英雄,也是全人類的英雄,讓所有人仰慕。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作者是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來寫這一場悲劇的,對英雄的讚嘆溢於言表,有時作者直接站出來議論:
在陰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終只有這么幾個人在行走,他們的英雄氣概不能不令人欽佩。
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這些直截了當的議論,是作者行文時實在無法壓制自己感情的表現,使人想起報告文學的表達手法。

問題研究

1、怎樣理解文章題目“偉大的悲劇”?
偉大在於探險過程中所體現的人格和精神的魅力。
2、茨威格為何不給勝利者阿蒙森作傳,卻充滿激情地為失敗者斯科特書寫這悲壯的一幕?
這可以從課文的最後兩句話中找到答案:“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作為一位偉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絕不主要是事業的成功者,而是許多歷史事件背後給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啟迪。按照這個價值標準,茨威格當然認為給斯科特作傳會更有意義,會給人長久的思考。
3、斯科特和他的探險隊員們表現出人類怎樣的優秀品質?具體表現在課文的哪些地方?
誠信,有令人敬佩的紳士風度。斯科特一行在與阿蒙森的競爭中失敗了,但他們勇於承認失敗,並願意“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如果將此事置於一個愛耍賴、不守信用的人面前,結果如何,可想而知。
堅毅,執著,為事業而獻身的英雄氣概。在刪節部分,對斯科特的這一性格特點有充分的交代:從照片上看,他的臉同成千上萬的英國人一樣,冷峻、剛毅。臉部沒有表情,仿佛肌肉被內在的力量凝住了似的。青灰色的眼睛,閉得緊緊的嘴巴。面容上沒有任何浪漫主義的線條和一絲輕鬆愉快的色彩,只看到他的意志和考慮世界實際的思想。
他出徵到過印度,征服過許多星羅棋布的島嶼,他隨同殖民者到過非洲,參加過無數次世界性的戰役。但不論到哪裡,他都是一副同樣冷冰凍的、矜持的面孔,帶著同樣剛強的毅力和集體意識。
課文中,寫他們想到自己所進行的探險是人類的不朽事業時,就有了超人的力量。事實上,沒有對探險的執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氣,是不可能從事這項事業的。而當他們在歸途中與死亡抗爭,一個個倒斃時,沒有一個孬種,都是響噹噹的漢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壯。
4、斯科特一行探險的意義何在?
認識自然,挑戰人類自我,實現生命的價值,給後人以精神的鼓舞。

本文中心

熱愛生命,珍視生活,勇為事業而犧牲滿懷激情,執著追求,熱愛人類,富有責任感。

練習說明

一、閱讀課文,向同學複述這個故事,並說說其中的哪些細節最讓你激動難忘。
設題意圖有二,一是把握課文思想內容,練習口語表達;二是抓住課文精華,反覆咀嚼,品味其中含義。
解題思路:可分小組,讓同學相互複述故事,再各自推舉一人到講台前複述。不一定推舉最活躍的、口才最好的同學,而是推舉最需要鍛鍊的同學上台複述。課文中哪些是最令人激動難忘的細節,不同的學生也許有不同的答案,要讓他們自己去找,並說出理由。
二、聯繫上下文,體味下列語句的含義,討論括弧里的問題。
1、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麼也不是。
(作者在這裡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2、挪威國旗耀武揚威、洋洋得意地在這被人類衝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
(國旗怎么會“耀武揚威”“洋洋得意”?這裡表現出斯科特內心什麼樣的複雜感情?)
3、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他要忠實地去完成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
業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
(斯科特為什麼要接受這項為他人業績作證的任務?他不接受不行嗎?)
4、但是在這白雪皚皚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樓,它召來那些由於愛情、忠誠和友誼曾經同他有過聯繫的各種人的形象,他給所有這些人留下了話。
(聯繫上下文看,“內心中的海市蜃樓”是什麼意思?作者為什麼要這樣比喻?)
5、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這兩句話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參考答案:
1、在這裡,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達了角逐失敗後的一種極度沮喪、悲哀的心情。但事實上作者本人並不這么認為,理由是,作者為斯科特這個失敗者作傳,本身就說明作者不同意“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麼也不是”的觀點。
2、作者在這裡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在悲痛的斯科特眼中不是國旗在耀武揚威,洋洋得意,而是對手阿蒙森在洋洋得意,寫出了在斯科特的失落,痛苦萬分,悲哀,難受,沮喪,懊悔和不甘
3、英國人普遍講求紳士風度,主張誠實、守信,坦然面對成功和失敗。這種文化傳統薰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這項為他人的業績作證的任務。正因為他的這一行為,其人格才顯得無比的高尚,贏得了人們的尊敬。
4、聯繫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樓”是指斯科特在離開世界前心中回憶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對遙遠祖國、親人和朋友的懷想,與現實的嚴酷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海市蜃樓是美好的,卻是根本無法實現的。這樣寫更加增強了悲劇效果,給人心靈的衝擊。
5、這兩句話表達了作者對斯科特崇高的讚譽,意思是斯科特在與大自然的搏鬥中雖然失敗了,他的肉體倒下了,但是他的心靈經受了考驗,變得無比的崇高。有價值的、美的毀滅當然是偉大的悲劇。這話在全文中可作為主旨句,起點題的作用。
三、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在寒風凜冽的南極帳篷里,給英國公眾寫下了一封絕命書。下面摘錄的是這封信的一部分。閱讀後結合課文內容(有條件的,可以在課外查找有關斯科特的其他資料),寫一篇閱讀筆記。
設題意圖是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探險家斯科特的崇高獻身精神,加強課外語文活動,練習片段寫作。
處理建議:有條件的,儘量讓學生接觸一些課外資料,或者教師發給一些閱讀材料;沒有條件的,可就在閱讀課文和練習中所附材料基礎上,寫一點閱讀筆記。
1.拽:拉。
2.無垠:沒有邊際。
3.癲狂:言行舉止不莊重、輕佻。
4.凜冽:刺骨似的寒冷。
5.吞噬:吞食;併吞。
6.銷蝕:消損腐蝕。
7.羸弱léi:瘦弱。
8.步履:指腳步。
9.告罄qing:指財物用完。
10.遺孀:某人死後,他的妻子被稱為某人的遺孀。
11.堅持不懈xiè:堅決保持.維護或進行,不鬆懈。
12.千辛萬苦:形容極多的艱辛勞苦。
13.風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也說露宿風餐。
14.聞所未聞:聽到從來沒有聽到過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
15.夜不成眠:晚上睡不著覺。
16.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勞,體力消耗已盡。形容極度疲乏。
17.悶悶不樂: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裡不快活。
18.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樣子。
19.耀武揚威:炫耀武力,顯示自己的威風。
20.洋洋得意:形容感到十分滿意的樣子。
21.怏怏不樂yàng:形容不滿意或不高興的神情。
22.姍姍來遲shān:形容來得很晚。
23.憂心忡忡chōng:憂愁的樣子。
24.疲憊不堪:形容非常疲乏。
25.畏縮不前:害怕而不敢向前。
26.魯莽大膽:膽子大,說話做事不經考慮。
27.念念有詞: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語。
28.語無倫次lún:話講得很亂,沒有層次。
29.精打細算:(在使用人力物力上)仔細地計算。
30.與其……毋寧:如果……不如……

教學建議

一、教師不要先入為主,而要讓學生先讀課文,說出自己閱讀的第一感覺。教師再通過深入講解,來提升學生的第一感覺,上升為一種理性的思考。
二、可抓住典型事件和人物,讓學生有感情地複述故事。
三、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的重要片段。這是一篇貫注了作者強烈思想感情的佳作,可以有選擇地朗讀一些重要段落,在朗讀中深入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這些段落包括第2、6、7、9、10、11、12、13、14段等。
四、有條件的可播放一些關於南極惡劣天氣的圖片或人類南極探險的錄像資料,讓學生進入預設的情境。
五、斯科特和他的夥伴的精神令人感動,他們的優秀品質值得學生學習。教學時可重點突出他們的團結合作、勇於犧牲的精神,用來教育學生,作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但這種教育應該是感染、引導,從課文中自然引出來的,而不要進行空洞的說教、灌輸。
六、加強字詞句的積累。本課生詞較多,“讀一讀,寫一寫”中那些詞,要把它們放在具體語境中來理解、掌握。因為茨威格是個文學大家,很有思想,許多句子的深刻含義,學生可能不太理解,這就需要教師進行一定的講解。

有關資料

斯科特臨死前的書信(茨威格)
那些書信寫得非常感人。死亡在即,信中卻沒有絲毫悲哀絕望的情意,仿佛信中也滲透著那沒有生命的天空下清澈的空氣。那些信是寫給他認識的人的,也是說給全人類聽的;那些信是寫給那個時代的,但說的話卻是千古永垂的。
他給自己的妻子寫信。他提醒她要照看好他的最寶貴的遺產──兒子,他關照她最主要的是不要讓兒子懶散。他在完成世界歷史上最崇高的業績之一的最後竟作了這樣的自白:“你是知道的,我不得不強迫自己有所追求──因為我總是喜歡懶散。”在他行將死去的時刻,他仍然為自己的這次決定感到光榮而不是感到遺憾。“關於這次遠征的一切,我能告訴你什麼呢?它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裡不知要好多少!”
他懷著最誠摯的友情給那幾個同他自己一起罹難的夥伴們的妻子和母親寫信,為他們的英勇精神作證。儘管他自己即將死去,他卻以堅強的、超人的感情──因為他覺得這樣死去是值得紀念的,這樣的時刻是偉大的──去安慰那幾個夥伴的遺屬。
他給他的朋友寫信。他談到自己時非常謙遜,但談到整個民族時卻充滿無比的自豪,他說,在這樣的時刻,他為自己是這個民族的兒子──一一個稱得上兒子的人而感到歡欣鼓舞。他寫道:“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一個偉大的發現者。但是我們的結局將證明,我們民族還沒有喪失那種勇敢精神和忍耐力量。”他在臨死時還對朋友作了友好的表白,這是他在一生中由於男性的倔強而沒有說出口的話。他在給他的最好的朋友的信中寫道:“在我一生中,我還從未遇到過一個像您這樣令我欽佩和愛戴的人,可是我卻從未向您表示過,您的友誼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因為您有許多可以給我,而我卻沒有什麼可以給您。”
他最後的也是最精彩的一封信是寫給他的祖國的。他認為有必要說明,在這場爭取英國榮譽的搏鬥中他雖然失敗了,但卻無個人的過錯。他一一列舉了使他遭到失敗的種種意外事件,同時用那種死者特有的無比悲愴的聲音,懇切地呼籲所有的英國人不要拋棄他的遺囑。他最後想到的仍然不是他的命運。他寫的最後一句話講的不是關於自己的死,而是關於活著的他人:“看在上帝面上,務請照顧我們的家人!”以下便是幾頁空白的信紙。
(摘自《奪取南極的鬥爭》,舒善昌譯)

後感

天上有星光(趙延)

史蒂芬·茨威格因小說而名揚四海,我卻熱愛他寫的傳記。我們的心靈正日復一日地被沙塵包裹起來,變得堅硬結實,變得世俗功利,反省自心的空閒與心境是越來越少了。我懷著崇敬的目光看著茨威格,看他如何把人心最本原的東西捧出來托到高處,令它璀璨放光。原來人竟可以堅強如斯、無畏如斯、慷慨如斯、高貴如斯。中國的南禪有“明心見性,直指人心”之說,茨威格的傳記也可稱是直指人心了,當然,南禪是講求不立文字的。
一向以來,我們的記憶中便只容得下成功者,有人說,歷史便是為他們而寫的,縱然偶爾有幾個特例,如項羽、李自成,也是因為他們曾經威風八面風光無限過。中國有句古語叫“成者為王敗者為寇”,說的就是我們這種劣根性。其實在今天,莫說是失敗者,就算在某方面名噪一時,百年後就湮沒無聞,從人們的腦海中退縮到某類專業書籍中去了,這並非危言聳聽。其實這也怪不得大家,這個社會是現實的,我們必須直面生活,腦袋裡要裝的東西實在太多了,能記住成功者已實屬不易,哪有空暇去關心失敗者?我便是如此,雖然我也知道,那些失敗者也是應該有他們的位置的,然而奈何,這世間本就是不公平的。可畢竟,還是有人和我們不一樣的,比如茨威格。
這篇傳記名為《奪取南極的鬥爭》。今天,設立在南極南緯90°的科學實驗站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站,這是為紀念最早到達南極的兩名探險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國人斯科特。當年他們各自率領一支探險隊,為使自己成為世界上第一批到達南極的人而進行激烈的競爭。結果阿蒙森隊比斯科特隊早了近五個星期到達極點,並順利班師,斯科特等五人卻永眠在茫茫冰雪之中。茨威格並未為勝利者阿蒙森作傳,而把目光投向了斯科特。這篇文章與其他11篇分別記述拿破崙、列寧、托爾斯泰、歌德、韓德爾等人的傳記共同收錄在一本集子裡,這本集子叫《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書頁一張張翻過去,斯科特的形象漸漸在眼前豐滿起來,這位英國皇家海軍的上校與成千上萬的英國人一樣,冷峻、剛毅、不苟言笑,正如茨威格所說,沒有任何特殊的跡象能暗示出他是一位英雄。他沒有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沒有周公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瀟灑,亦沒有毛澤東“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情,然而和這些名垂青史的人一樣的是,他有一個夢想。人人都曾有自己的夢想,只不過大多數人在通曉了所謂的“世故”之後,在估算了自己的能力(而非潛力)之後,乖乖地退縮了,於是我們的一生就化作一朵浮雲幾縷青煙,不知散向哪兒去了,看一看天空吧,群星閃耀。智者說,英雄與凡夫的區別,只在於“要”和“想要”之間,斯科特要、並且一定要征服南極,他要第一個站在地球最南端的脊樑上宣講這無上的光榮,這將不僅是他自己,並且是他的祖國乃至全人類的驕傲。他義無反顧地行動起來了,他開始組織一支探險隊,然而資金缺乏,但這難不倒他,他獻出了自己的財產,還借了債,因為他自信有成功的把握。他年輕的妻子替他生了一個兒子,可是他毫不猶豫,像赫克托耳似的離開了自己的安德洛瑪刻,不久朋友和夥伴們也找到了,世間再也沒有什麼能動搖他的意志,他向著心目中的聖地進發了。
……
1月18日,斯科特和他的四名夥伴到達極點。“這裡看不到任何東西,和前幾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單調沒有任何區別。”──這就是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關於極點的全部描寫。還是有不尋常的東西的,那是飄揚著挪威國旗的阿蒙森的帳篷,裡面有一封信留給這個不相識的第二名的到來,他相信這第二名一定會隨他之後到達這裡,所以他請他把信帶給挪威的哈康國王。斯科特接受了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卻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我們該怎樣稱呼這一行為呢?典型的英國紳士風度?把這輕佻地與給女士拉車門之類的行為等同起來嗎?亦或有飽經世故之士會把這稱為愚蠢。不是嗎?只要他把阿蒙森的痕跡抹去,再動些手腳,那么誰先踏足極點這個問題就將變成一宗懸疑了,為達目的需不擇手段,更何況這是一生的夢想。無論如何我們被那高尚的心靈深深感動了,這就是人性之光。也許斯科特明白,自己所付出的艱辛代價,阿蒙森也同樣付出了,那面飄揚的挪威國旗背後,也凝聚了阿蒙森和他的夥伴們數年的心血、一生的夢想,這是他們應得的榮耀,貶低他們,同樣也貶低了自己。
……
看看斯科特在給妻子的絕筆書中都寫了些什麼吧:“你是知道的,我不得不強迫自己有所追求──因為我總是喜歡懶散。”看哪,這就是完成了世界歷史上最崇高業績之一的人的最後自白,言語謙卑得如同我們平時輕易所說出的。然後他寫道:“關於這次遠征的一切,我能告訴你什麼呢?它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裡不知要好多少!”
11月12日,英雄們的屍體被找到了,在英國國家主教堂里,國王跪下來悼念這幾位英雄,他們的底片和電影膠捲被帶了回來,事跡傳遍世界,看來徒勞的事竟再次結出果實。壯麗的毀滅,雖死猶生,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
人類的群星在閃耀!

證明

新華網2001年9月14日電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層管理署的一位科學家日前推出一本新書。這本新書提出的觀點是,近90年前英國人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進行的南極探險活動之所以失敗,罪魁禍首並不是斯科特決策的失誤,而是變幻無常的寒冷天氣。
以前的評論總是說,是斯科特的決策失誤導致他和他的4位隊友用雪橇拉著設備,在南極探險的路上跋涉了1450公里之後,最終走上黃泉路。但是在本月新書《最寒冷的三月》中,作者蘇珊·所羅門說,1911~1912年的冬天,長達幾周最低溫度為-37°C的天氣要比往常的天氣寒冷得多,正是這嚴寒的天氣打亂了斯科特經過周密研究的探險計畫。
身為大氣研究化學家的所羅門分析了寒冷天氣對斯科特一行人的設備所產生的影響,並檢查了她從世界各地找到的書籍和日記對當時的天氣狀況的記載。所羅門本人1999年因發現南極洲上空臭氧層減少的原因而獲得美國“全國科學獎章”。她在首次前往南極洲進行臭氧層研究之前,就開始閱讀斯科特和他的隊友寫下的日記。
所羅門把這些信息與南極洲自動氣象站過去17年內所收集的數據進行了對比,其中一些數據收集的地點距斯科特的探險路線僅幾公里。自動氣象站顯示的數據表明,這些年裡,只有1988年的氣溫下降到了和斯科特前往南極探險時一樣低的溫度,而且持續的時間一樣長。所羅門對斯科特一行採取的正確決策和失誤之處進行了客觀分析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她認為,“這並不是在為他(斯科特)貼金”。
所羅門說,斯科特一行在研究了規模較小的探險活動和歷史記錄的基礎上,估計到了南極洲的天氣會十分糟糕。
他們因此計畫在雪橇上使用帆來增速,以便能夠“一路飛奔回家”。所羅門稱,這個計畫很不錯。在斯科特南極之行的幾周前,由羅阿爾·阿蒙森率領的挪威探險隊已登上南極大陸,他們用的是狗拉雪橇;而斯科特一行使用的是馬拉和人拉的雪橇,結果馬在嚴寒中陷入了泥沼。斯科特一行人在抵達南極後,才意識到他們為此行要付出的代價。
在返程中,斯科特和他的兩名隊友在距大本營只有275公里的地方倒下了,而另外兩名隊友也在此前“先行一步”了。
然而,《紐約時報》登載的有關所羅門研究結果的文章引發了讀者的來信,該報後來發表了其中幾封。信中指出,阿蒙森和他的隊友面臨的是同樣寒冷的天氣,他們成功的原因只不過是準備更加充分,因而成為登上南極大陸的第一人。

日記片斷

1月27日,星期六
上午我們是在暴風雪肆虐的雪溝里穿行。該死的雪拱起一道道的波浪,看上去就像一片起伏洶湧的大海。威爾遜和我穿著滑雪板在前邊開路,其餘的人步行。尋找路徑是一件艱巨異常的工作……我們的睡袋濕了,儘管濕得不算太快,但的的確確是在越來越濕。我們漸漸感到越來越餓,如果再吃些東西,尤其是午飯再多吃一點,那將會很有好處。要想儘快趕到下一個補給站,我們就得再稍微走快一些。下一個補給站離我們不到60英里,我們還有整整一星期的糧食。但是不到補給站,就別指望真正地飽餐一頓。要走很長的路,然而,這段路程又無比艱辛……
2月1日,星期四
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在艱苦跋涉。用4小時45分走完了8英里。晚上8點我們還在走。我們只在12月29日才草草吃過一次午飯,當時離開補給站才一星期。按一天三頓計算,我們手裡還有8天的糧食,到達下一站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埃文斯的手指頭現在情況很糟,掉了兩個指甲。是凍傷……
2月22日,星期三
不用說,我們命定要經歷歸途中最嚴峻的時刻了。今天出發以後不久,東南風變得異常猛烈,風狂掃著地面。我們馬上失去了本來就模糊難辨的路標。午飯時根本沒見到期望中的圓錐形石頭路標。……但這些倒霉事並沒讓我們心灰意懶,這的確應該記錄下來。晚上,我們喝了一頓馬肉做的濃湯,美味可口,真叫人氣力倍增、精神振奮……
2月26日,星期日
現在是夜間,冷極了。我們雙腳冰涼地出發了,因為白天穿的鞋襪根本沒有晾乾。我們謹慎地消耗著食糧,但我們的食物還應當再多一點才夠用。我巴望著下一個貯藏點,現在離我們只有50英里。到了那裡,我們就能夠帶足補給,繼續前邊的路程了。

課後生詞

zhuài:拉。
無垠:沒有邊際。
癲狂:(言行舉止)不莊重、輕佻。
凜冽:刺骨地寒冷。
吞噬shì:吞食;併吞。
銷蝕:消損腐蝕。
羸léi弱:瘦弱。
步履:指腳步。
告罄qìng:指財物用完。
遺孀shuāng:指死了丈夫的女人,即寡婦。
堅持不懈xiè:堅持到底,毫不鬆懈,形容做事持之以恆,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千辛萬苦: 形容極多的艱辛勞苦。
風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也說露宿風餐。
夜不成眠:夜裡不能睡覺。形容焦慮,擔心的情形。
精疲力竭jié:精神非常疲勞,體力消耗已盡。形容極度疲乏。
悶悶不樂mèn:心情不舒暢,心煩。形容心情煩悶不快活。
毛骨悚然sǒng:形容很害怕的樣子。
耀武揚威: 炫耀武力,顯示自己的威風。
洋洋得意:形容驕傲自滿的樣子。
怏yàng怏不樂:形容不滿意或不高興的神情。
姍姍shānshān來遲:形容來得很晚。
憂心忡忡chōng:形容心事重重,非常憂愁。
疲憊不堪:形容非常疲乏。
畏縮不前:害怕而不敢向前。
魯莽大膽:膽子大,說話做事不經考慮。莽撞行事
念念有詞: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語。
語無倫lún次:話講得很亂,沒有層次。
精打細算:(在使用人力物力上)仔細地計算。
與其……毋寧:與其……不如……

《偉大的悲劇》

拽出(zhuài) 無垠(yín) 羸弱(léi) 遺孀(shuāng)
癲狂(diān) 凜冽(lǐn)步履(lǚ)毋寧(wú)
吞噬(shì)銷蝕(shí) 告罄(qìng)皚皚(ái)
堅持不懈(xiè) 精疲力竭(jié) 毛骨悚然(sǒng) 怏怏不樂(yàng)
姍姍來遲(shān) 憂心忡忡(chōng) 奪眶而出(kuàng)語無倫次(lún)

課文複述

(1)斯科特一行探險隊歷經艱險,即將到達南極點時,卻悲哀地發現他們競爭對手已經捷足先登了,只好喪氣地踏上歸途,歸途中,由於遭受到了突然到來的惡劣氣候,饑寒交迫,體力不支,最後一個一個悲壯的死去。
(2)1912年1月16日,斯科特一行人去往南極點;1月18日,他們悲哀地發現挪威人已經來過這了,斯科特悶悶不樂地把挪威人的信帶回去;2月17日,不幸的埃文斯死去了;3月2日他們到了下一個貯藏點,但燃料非常少;3月21日,他們離下一個貯藏點只有20公里了,他們的燃料已經告罄;3月29日,他們凍死在帳篷內。到了10月29日,一隻探險隊出發去尋找那幾位英雄.11月12日,他們找到了3個人的屍體……
(3)冰雪覆蓋的南極,吸引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險家。1911年底,挪威探險家阿蒙森和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在南極展開了一場富於戲劇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課文寫的是這場角逐後,斯科特這位失敗的英雄和他的隊員在歸途中的悲壯覆沒。
(4)在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在寒風凜冽的南極帳篷里,給英國公眾寫下了一封絕命書。下面摘錄的是這封信的一部分。
(5)結尾點明中心。
總體概括:
時間:1912年
人物:斯科特一行五人(或斯科特等人)
地點:從南極點返回途中
事件:不幸遇難(或全部覆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