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

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

電影《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是馬克斯·歐佛斯導演的作品。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 (奧)茨威格
 譯者: 李政
isbn: 7500444079

定價: 20.00
頁數: 316
裝幀: 平裝(無盤)
出版年: 2004-5-1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品簡介

是個陌生女子的筆跡,寫得非常潦草,與其說是一封信,勿寧說是一份手稿,他不由自主地再一次去摸摸信封,看看裡面是不是有什麼附屬檔案沒取出來,可是信封是空的。無論信封還是信紙都沒寫上寄信人的地址,甚至連個簽名也沒有。他心想:“真怪,”又把信拿到手裡來看。“你,從來也沒有認識過我的你啊!”這句話寫在頂頭,算是稱呼,算是標題。他不勝驚訝地停了下來;這是指的他呢,還是指的一個想像中的人呢?他的好奇心突然被激起。他開始往下念:
我的兒子昨天死了——為了這條幼小嬌弱的生命,我和死神搏鬥了三天三夜,我在他的床邊足足坐了四十個小時,當時流感襲擊著他,他發著高燒,可憐的身子燒得滾燙。我把冷毛巾放在他發燙的額頭上,成天成夜地把他那雙不時抽動的小手握在我的手裡。到第三天晚上我自己垮了。我的眼睛再也支持不住,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的眼皮就合上了。我坐在一把硬椅子上睡了三四個鐘頭,就在這時候,死神把他奪走了。這個溫柔的可憐的孩子此刻就躺在那兒,躺在他那窄小的兒童床上,就和他死去的時候一樣;他的眼睛,他那雙聰明的黑眼睛,剛剛給合上了,他的雙手也給合攏來,擱在他的白襯衫上面,床的四角高高地燃著四支蠟燭。我不敢往床上看,我動也不敢動,因為燭光一閃,影子就會從他臉上和他緊閉著的嘴上掠過,於是看上去,就仿佛他臉上的肌肉在動,我就會以為,他沒有死,他還會醒過來,還會用他那清脆的嗓子給我說些孩子氣的溫柔的話兒。可是我知道,他死了,我不願意往床上看,免得再一次心存希望,免得再一次遭到失望。我知道,我知道,我的兒子昨天死了——現在我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你,只有你一個人,而你對我一無所知,你正在尋歡作樂,什麼也不知道,或者正在跟人家嬉笑調情。我只有你,你從來也沒有認識過我,而我卻始終愛著你。……

作者簡介

史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出身於富裕的猶太家庭。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後去世界各地遊歷,結識羅曼·曼蘭和羅丹等人,並受到他們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從事反戰工作,成為著名的和平主義者。二十年代赴蘇聯,認識了高爾基。1934年遭納粹驅逐,先後流亡英國、巴西。1942年在孤寂與感覺理想破滅中與妻子雙雙自殺。

茨威格在詩、短論、小說、戲劇和人物傳記寫作方面均有過人的造詣,尤以小說和人物傳記見長。代表作有小說《最初的經歷》、《馬來狂人》、《恐懼》、《感覺的混亂》、《人的命運轉折點》、《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象棋的故事》、《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危險的憐憫》等;傳記《三位大師》、《同精靈的鬥爭》、《三個描摹自己生活的詩人》等。茨威格對心理學與弗洛伊德學說感興趣,作品擅長細緻的性格刻畫,以及對奇特命運下個人遭遇和心靈的熱情的描摹。

同名電影

一封陌生女子的來信_愛情片
[電影名稱]:一封陌生女子的來信
[電影類型]:愛情片
[ 導 演 ]:馬克斯·歐佛斯
[主要演員]:瓊·芳登,路易斯·喬登
《一封陌生女子的來信》講述瓊·芳登所飾演的痴情女子,愛上了一個風流英俊的鋼琴家。而鋼琴家卻從來不曾注意過她,這名女子依然無怨無悔的為他付出一切,她擁有的只是她和他一夜風流所生下的孩子,但鋼琴家卻毫無所悉,直到他收到這個陌生女子的來信......
《一封陌生女子的來信》根據奧地利小說家茨威格的傑出同名小說改編,是導演歐佛斯赴好萊塢後第一部擁有主導權的英語作品,當然少不了歐氏擅長的人物細膩心思摹寫與階級衝突思辨。流暢的風格化攝影機運動,揉合古典主義構圖的靜態和巴洛克式影像的動態之美。 
本片由希區柯克御用演員瓊·芳登領銜主演,也是瓊·芳登本人最喜愛的作品。最近中國青年女演員徐靜蕾也將這部小說搬上大銀幕, 並且在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科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導演獎。

電影改編

編劇: Stefan Zweig
導演: 徐靜蕾 (Jinglei Xu)
主演: 徐靜蕾 / 姜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
語言: 國語
上映日期: 2005-03-04
又名: 一封陌生女子的來信 / A 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

劇情簡介

1948年的深冬,作家(姜文)在41歲生日的晚上收到一封厚厚來信,此信出自一個瀕死女人之手,所言是她對他將近20年的愛戀,但他卻一無所知。
18年前,13歲的女孩愛上了住在隔壁的作家,因家變搬到了別處後,女孩並沒對作家忘情。幾年過去,女孩變成女學生(徐靜蕾)回到原來的住處,如願以償與作家有了交往,但作家對眼前曾住在其隔壁的女學生沒有任何印象。作家有事離開,自此音信全無,女學生在絕望的等待中生下她與作家的結晶,並為讓孩子過上優越生活變作依附有錢男人的交際花。又過幾年,女學生變成女人,再遇她深愛多年的作家時,對方仍沒把她認出。

精彩節選

只願在你心中活下來
我的孩子昨天死了——你從來沒有見過他。這個俊美的小人兒、你的骨肉,你從來也沒有在旁邊走過時掃過他一眼,你連和他偶然匆匆相遇的機會也沒有。有了這個孩子之後,我就藏了起來,很長時間不和你見面;我對你的相思不像原來那樣痛苦了,我對你的愛也不像原來那樣熱狂了,我覺得,自從上天把他賜給我以後,我不再像原來那樣為我的愛情備受煎熬了。我不願把自己一分為二,一半給你,一半給他,所以我把感情一股腦兒全部給了孩子,不再把心思傾注在你這個幸運兒身上,沒有我你也能活得很自在,可是孩子需要我,我得撫養他,我可以吻他,把他摟在懷裡。正是由於這個另外的你、這個真正屬於我的你,我似乎已經擺脫了由於對你朝思暮想而神情恍惚的狀態,擺脫了我的厄運——只是在非常難得的情況下,我才會不禁再次想要低三下四地到你房前去。我只做了一件事:每逢你生日的時候,我總要給你送去一束白玫瑰,和當年我們恩愛的第一夜之後你送給我的那些花一模一樣。在這十來年之間,你有沒有問過自己一次,這些鮮花是誰送來?也許你也回憶起你從前贈過這種玫瑰花的那個女人?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你的回答。我只是從暗地裡把花遞給你,一年一次,只為了喚醒你對那一時刻的回憶——這樣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
你從來沒有見過他,沒有見過我們可憐的孩子——現在我怨恨我自己,因為我不該不讓你見他,因為你要是見了他,你會愛他的。你從來沒有見過這個可憐的男孩,沒有看過他微笑,沒有見他輕輕地抬起眼瞼,然後用他那聰明的黑眼睛——你的眼睛!——向我、向全世界投來一道明亮而歡快的光芒。啊,他是多么開朗、多么可愛呀:你的悠然自得的性格在他身上天真地重演著,你那跳躍而敏捷的想像力在他身上也得以再現:他可以一連幾小時沉迷於他的小玩意兒里,就像你遊戲人生一樣,然後又揚起眉毛,一本正經地坐著看書。他變得越來越像你了;在他身上,你特有的那種既嚴肅認真又有戲謔的兩重性格,也越發明顯地發展起來。他越是像你,我就越愛他。他學習成績很好,說起法文來像一隻小喜鵲滔滔不絕,他的作業本是全班最乾淨的,他的相貌多么漂亮,身穿黑絲絨衣服或者白色的海員服時,顯得那么的英俊。無論走到那兒,他總是最時髦、最標緻的;每次我帶著他在格拉多②的海濱散步,女人們都會停住腳步,撫摸他那金色的長髮;在塞默林滑雪橇的時候,人們都朝他扭過頭來欣賞他,對他稱讚不已。他是這樣的漂亮,這樣的嬌嫩,這樣的惹人喜愛,去年他進了德萊瑟中學的寄宿學校③,穿上了制服,身佩短劍,看上去就像是十八世紀宮廷的王室侍童!——可是現在,他除了身上的一件小襯衫之外,一無所有,可憐的孩子,他躺在那兒,嘴唇蒼白,雙手交叉合在一起。
也許你要問我,我怎么可能讓孩子生活在富裕的環境裡,並受到教育呢,怎么可能使他享受一種上流社會的光明、快樂的生活呢。我親愛的,我是在黑暗中跟你說話,我已然沒了廉恥之心了,我要把事實告訴你,但是別害怕,親愛的——我賣身了。我並不是那種人們稱之為街頭野雞的那種人,不是妓女,可是我賣身了。我有一些很有錢的男友,十分闊氣的情人:最初是我去找他們,後來他們就來找我,因為我——你可曾注意到?——長得非常的美麗。每一個我委身相與的男子都喜歡我,他們大家都感謝我,都依戀我,都愛我——只有你,只有你不是,我的親愛的!
我告訴了你我賣身的事實,你會因此鄙視我嗎?不會,我知道,你不會看不起我。我知道,你理解這一切,你也會明白,我這樣做只是為了你,為了你的另一個自我,為了你的孩子。在產科醫院的那間病房裡,我就已經領略到了貧窮的可怕,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窮人總是遭人踐踏、受人凌辱的,總是犧牲品。我不願意、我絕不願意讓你的孩子、這個聰明、美麗的孩子生活在社會深深的底層,不願讓他在陋巷的垃圾堆中,在霉爛不堪、卑劣低俗的環境中,在一間陋室的污濁的空氣中長大成人。不能讓他那嬌嫩的嘴唇說出些粗俗的語言,不能讓他那雪白的肌膚去觸碰發霉的、皺縮的寒酸衣衫——你的孩子應該擁有一切,應該享有人間的一切財富和快樂,他應該也上升到你的地位和高度,進入你的生活範圍里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