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在我國著名科學家葉渚沛先生倡導下於1958年10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成立。建所初期,致力於套用化工原理強化冶金過程,為我國鋼鐵和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70-80年代,在郭慕孫和陳家鏞兩位院士的帶領下,為適應學科發展趨勢和社會需求,學科方向逐步演變為化學反應工程和冶金物理化學,套用領域由冶金擴展到資源環境材料生物技術,並開拓了計算機技術在化學中的套用。
經30年的積累,到90年代,學科方向又進一步擴展為工程化學,形成了以多相反應和分離工程為核心的套用基礎研究和以生化、資源及環境、能源和材料為套用領域的套用研究架構,並建立了技術開發公司,形成了基礎研究-套用開發-產業化的布局。
縱觀我所40年的發展,走過了一條發揮化工學科優勢、關注學科交叉、加強套用基礎、開拓套用領域和發展產業化的道路;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初步具備了以"過程工程"為學科方向的條件。為此,經中央編制委員會批准,2001年4月7日正式更名為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成果

四十多年來,我所積累了許多科研成果,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在國內外學術界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優勢,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共取得科研成果587項,獲國際、國家、院部級成果獎142項。其中,國際獎3項,國家三大獎19項(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3項)。專利申請項目在中科院研究所名列前茅。2000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招生專業為: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套用化學和工業催化。

配備

目前,我所設有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多相反應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北京過程工程高新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在職職工290名,其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3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生導師34名,碩士生導師36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6名,在學研究生230名;許多學術帶頭人在國內外學術機構任重要職務。中國顆粒學會掛靠我所,所內主辦《過程工程學報》、《計算機與套用化學》和《光譜實驗室》三個學術期刊。

學科

過程工程是為所有過程工業服務的共性學科,它研究物質的物理、化學和生物轉化過程中物質的運動、傳遞、反應及其相互關係。其任務是創建高效清潔的物質轉化工藝、流程和設備,解決實驗成果產業化過程中的關鍵問題。我所面對生化、資源與環境、能源和材料等領域,加強工藝創新、過程設計和工程套用的能力,重視學科交叉和從分子工程到產品和過程工程中不同尺度的複雜體系的研究,致力於從個別現象歸納共性規律,創建普適方法,開發高新技術,以建設世界一流的過程與產品工程的現代化研究基地為奮鬥目標。

科研成果

2009年,過程工程所共取得科研成果22項,獲國際、國家、省部級成果獎12項。其中,由毛在砂、陳家鏞、楊超、王躍發完成的《多相體系的化學反應工程和反應器的基礎研究及套用》項目,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該項目以30多年的科研積累推動了化學工程學科的發展,為過程工業設備的最佳化操作和科學放大設計提供了可靠的套用基礎,為化工、石油等過程工業做出了重要貢獻。由馬光輝、蘇志國、王連艷王佳興鞏方玲、周青竹完成的《尺寸均一、可控的乳液、微球和微囊的製備技術》項目,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該項目發明了一種全新的乳液、微球和微囊製備技術,採用微孔膜為介質,通過控制分散相與膜孔的界面張力和液滴形成速度,製備出尺寸均一的乳液、微球和微囊,相關專利技術及產品已在國內外數十家單位獲得套用。由陳洪章與安徽大學合作完成的《真菌殺蟲劑產業化及森林害蟲持續控制技術》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項目通過生物質類高值化的創新技術體系,在固態發酵技術產業化和秸稈組分分離及其生物量全利用領域中,成功實施了固態發酵純種培養規模化與產業化,江西生產基地的建立改變了我國真菌殺蟲劑商業產品為零的現狀,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對促進林業、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經濟效益。

開發工作

2009年,過程工程所科技開發工作成效顯著。全年共簽訂技術契約126份,契約金額9100萬元;實現橫向收入4900多萬元,較2008年增長約140%。科技開發工作形成良好局面,全年與地方政府或企業開展科技交流活動130餘次,與地方政府或企業新建16個聯合實驗室或研發基地;與國內相關行業的骨幹企業共同組建了太陽能光熱、冶金法太陽能多晶矽、海外有色金屬資源開發等9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立了“智慧財產權辦公室”,科技開發工作輻射到全國27個省區市;廊坊中試基地順利獲得建設項目三證。多尺度模擬仿真計算技術逐步在冶金、石化等流程工業中的得到套用,亞熔鹽氧化鋁清潔生產、循環流化床磁化焙燒處理貧鐵礦、以離子液體技術為平台的化工清潔生產、動態高溫鋼坯防氧化與功能粉體及塗層、生物介質及膜乳化法製備微球微囊、纖維素生物質製備丁醇、工業煙氣脫硫、焦化廢水處理等技術實現產業化,帶動了我國相關產業的技術創新與進步。

國際合作與交流

2009年過程工程所國際合作與交流活躍。與研究所長期保持密切合作來自瑞士的洛塔·雷教授被授予“2008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研究所成功舉辦了第五屆中美化學工程會議、第二屆中英顆粒技術論壇等重要國際會議,同時與美國能源部國家能源技術實驗室、喬治亞理工學院、佛羅里達磷酸鹽研究所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簽訂了合作備忘錄。2009年全所共出訪87人次,來訪282人次。中國顆粒學會掛靠過程工程所,所內主辦《過程工程學報》、《顆粒學報》(PARTICUOLOGY)和《計算機與套用化學》三個學術期刊。

領導班子

郭慕孫名譽所長

郭慕孫1920年生,廣東潮州人,化學工程學家,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瑞士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
張鎖江所長

張鎖江,男,45歲,博士,研究員、所長、博士生導師,中科院“百人計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73首席科學家、中科院節能減排重大行動計畫負責人。
陳運法黨委書記、副所長

陳運法:男,1965年2月生,黨委書記、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多相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馬光輝副所長

馬光輝: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女,1964年9月生。1988年日本群馬大學高分子工學科畢業。1990年、1993年分別獲日本東京工業大學高分子工學科碩士和博士學位。

江明黨委副書記、副所長

江明:女,回族,1953年8月生,安徽人,1966年10月參加工作,1972年4月入黨,研究生畢業。

崔志民所長助理
所長助理、4級職員、黨委委員、紀委副書記、工會常務副主席。曾任所黨務主管、所務主管、所辦主任、黨務主任、綜合辦公室主任,2003年10月至今,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所長助理,協助所領導分管行政、黨群、人事、財務、資產、基建、紀檢、監察、審計等工作。同時,任中科院工會常委,中科院京區體協副主席等職。
肖 炘所長助理

所長助理、研究員。1988年9月-1992年7月,在西北大學化工系化學工程專業生化工程方向,學士。連續三年獲“校三好學生”,畢業時獲“陝西省優秀畢業生”,保送碩士研究生。1992年9月-1995年7月,西北大學化工系生物系聯合培養,生化工程方向,碩士。
朱慶山所長業務助理

1969年5月生,工學博士,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多相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齊濤所長業務助理

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引進海外傑出人才。濕法冶金清潔生產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中科院過程工程所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山東省“泰山學者”獲得者。
陳洪章所長業務助理

1991年獲山東大學微生物學專業碩士學位,1998年獲中科院過程工程所博士學位後留所工作。現任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生物質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

學術委員會

第一屆所學術委員會委員(1960—1978)
主任:葉渚沛
委員:馬積棠申葆誠許道生許志宏陳家鏞楊紀珂郭慕孫
袁孝惇
秘書:許厚文
第二屆所學術委員會委員(1978—1981)
主任:郭慕孫
副主任:陳家鏞
委員:於仲權王大光莊一安劉淑娟許厚文許志宏許道生 蕭驊昭楊守志柯家駿袁孝惇范紹國(兼秘書)
第三屆所學術委員會委員(1981—1984)
主任:郭慕孫
副主任:陳家鏞
委員:王中禮王大光許志宏許道生蕭驊昭楊守志張宗誠
黃崇藝
秘書:田肇岐
第四屆所學術委員會委員(1984—1991)
主任:郭慕孫
副主任:李佐虎
委員:於仲權馬積棠王大光許志宏劉淑娟陳家鏞楊守志 張宗誠鄭建生歐陽藩柯家駿蕭驊昭謝裕生
秘書:朱 謙
第五屆所學術委員會委員(1991—1995)
主任:許志宏
副主任:王大光李佐虎
委員:毛銘華毛在砂李道昭李洪鐘李佑楚劉淑娟張宗誠 陳家鏞楊章遠歐陽藩柯家駿郭慕孫謝裕生韓愷
秘書:汪培武孫幼珍

第六屆所學術委員會委員(1995—1999)
主任:歐陽藩
副主任:李靜海劉會洲
委員:毛銘華毛在砂王大光盧立柱許志宏李佑楚李佐虎 李洪鐘劉德華 陳家鏞陳運法 張懿 宋寶珍
羅保林郭慕孫郭力梁雲謝裕生溫浩戴學剛
秘書:陶昌源
第七屆所學術委員會委員(1999—2003)
主任:李洪鐘
副主任:蘇志國溫浩
委員:毛在砂王玉春盧立柱劉會洲陳家鏞陳運法李靜海 李佐虎宋寶珍歐陽藩張懿羅保林林偉剛郭慕孫
郭占成郭力姚建中謝裕生戴學剛
秘書:唐清
第八屆所學術委員會委員(2003—2005)
主任:張懿
副主任:劉會洲馬光輝
委員:劉春朝朱慶山齊濤李靜海陳家鏞陳運法陳洪章 蘇志國張鎖江林偉剛郭慕孫郭占成郭力袁章福溫浩
秘書:肖炘

第九屆所學術委員會委員(2005—2008)
主任:張 懿
副主任:馬光輝溫浩張鎖江
委員:萬印華王丹朱慶山劉會洲劉春朝劉錚齊濤 李靜海李洪鐘李文超李成岳陳運法陳洪章陳家鏞 蘇志國張偉剛林偉剛郭力郭占成郭慕孫袁章福
秘書:惠建斌
第十屆所學術委員會委員(2008——)

主任:李洪鐘
副主任:張鎖江、馬光輝
委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馬光輝、王淀佐(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劉會洲、朱慶山、齊濤、張懿、 張鎖江、李洪鐘、李靜海、蘇志國、陳運法、陳建峰(北京化工大學)陳洪章、 陳家鏞、駱廣生(清華大學)、郭慕孫
秘書:科研處處長(兼)

學位委員會

第一屆學位評定委員會(1985—1988)
主任:郭慕孫
副主任:馬積棠
委員:王大光許志宏劉淑娟陳家鏞汪家鼎楊守志
第二屆學位評定委員會(1988—1990)
主任:郭慕孫
副主任:馬積棠
委員:王大光許志宏劉淑娟陳家鏞楊守志柯家駿謝裕生
第三屆學位評定委員會(1990—1991)
主任:郭慕孫
副主任:劉淑娟
委員:王大光許志宏陳家鏞楊守志鄭國梁柯家駿謝裕生
第四屆學位評定委員會(1991—1995)
主任:郭慕孫
副主任:劉淑娟
委員:於淑秋王大光毛銘華許志宏李佐虎李洪鐘陳家鏞歐陽藩鄭國梁柯家駿謝裕生
第五屆學位評定委員會(1995—1999)
主任:郭慕孫
副主任:李洪鐘
委員:毛在砂許志宏李佐虎李晉林李靜海劉會洲陳家鏞 戚藝華楊章遠周家駒歐陽藩鄭國梁柯家駿姚建中謝裕生
第六屆學位評定委員會(1999—2003)
主任:謝裕生
副主任:劉會洲陳運法
委員:毛在砂王玉春許志宏陳家鏞李佐虎李洪鐘李靜海 蘇志國楊章遠鄭國梁歐陽藩張懿周家駒林偉剛 郭慕孫郭占成柯家駿姚建中戚藝華
秘書:艾菁

第七屆學位評定委員會(2003—2005)
主任:蘇志國
副主任:陳運法郭占成
委員:馬光輝王玉春毛在砂劉會洲劉春朝朱慶山李靜海李洪鐘李佐虎陳洪章張懿張鎖江林偉剛 姚建中
袁章福謝裕生
秘書:李英
第八屆學位評定委員會(2005—2008)
主任:蘇志國
副主任:馬光輝朱慶山郭占成
委員:

王玉春毛在砂劉會洲齊濤李靜海李洪鐘李佐虎 陳運法陳洪章張鎖江張懿林偉剛姚建中袁章福 謝裕生
秘書:李英

第九屆學位評定委員會(2008—)

主 任:劉會洲
副主任:陳洪章、朱慶山
委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丁玉龍、萬印華、馬光輝、王丹、叢威、朱慶山、劉會洲、
劉春朝、齊濤、許光文、蘇志國、李洪鐘、李靜海、楊超、
張懿、張偉剛、張鎖江、陳運法、陳洪章、林偉剛、惠覓宙、溫浩
秘書:研究生教育部門負責人(兼)

工程技術委員會

第一屆所工程技術委員會(2005—2008)
主任:李洪鐘
副主任:陳運法陳洪章齊濤
委員:馬光輝朱家驊朱慶山劉會洲李靜海李佐虎陳家鏞 蘇志國張偉剛張鎖江張懿郭慕孫袁章福譚天偉戴猷元
秘書:段東平
第二屆工程技術委員會(2008—)
主 任:張懿
副主任:陳運法、蘇志國、齊濤
委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萬印華、馬光輝、王淀佐(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盧旭晨、劉會洲、
朱慶山、朱家驊(四川大學)、許光文、齊濤、邱定番(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張懿、張偉剛、張鎖江、李洪鐘、李靜海、蘇志國、陳運法、陳洪章、陳家鏞、
費維揚(清華大學)、徐南平(南京工業大學)、袁章福、郭慕孫、
譚天偉(北京化工大學)
秘書:開發處處長(兼)

歷史沿革

1. 創建之初(1952—1958年)

葉渚沛先生是著名的冶金學家,他在英美留學時攻讀冶金和化學工程專業,並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獲金屬物理化學博士學位。他倡導“用化工原理強化冶金過程”,並創建了化工冶金研究所(過程工程所前身,簡稱化冶所)。化冶所的創建和發展處處伴隨著葉渚沛先生的身影,歷史的腳步可以追朔到建國初期。
1.1緣起
1950年,葉渚沛先生躲過美國當局阻撓,繞經巴黎、日內瓦、香港回到祖國。回國不久,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熱情接待了葉渚沛,並委任其為重工業部顧問(抗戰時期,在重慶受我地下黨委託葉曾安排了周恩來和英國領事的秘密會談)。上任當年,葉渚沛赴東北考察,重點在我國當時最大的鋼鐵基地鞍山研究採礦、選礦、精煉問題。歷時10個月後回到北京,發表了“低品位鐵礦酸性冶煉過程”的學術論文,並就觀察到的情況寫成報告,通過何長工呈遞董必武處,後交至中央委員會。
1951年,葉渚沛對礦石冶煉過程的能量平衡與熔體組元的氧化還原等課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並對鋼鐵冶煉與化肥生產同步操作的可能性進行了研究,為解決中國氮肥生產提出了獨到見解。
1952年,在重工業部“包頭礦利用會議”上,葉渚沛主張以稀土元素綜合利用為主,不同意蘇聯專家提出的以鐵礦開採為主,而不顧稀土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的建設方案,因此受到不公正對待。
葉渚沛在重工業部工作兩年半時間,“遭逢了進退維谷的境地”(葉渚沛語),因此於本年致函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的陳伯達,表達了自己在重工業部工作中提出的建議以及研究成果不被主管部門重視的困惑。信中寫到:“我們的情況是如此地和蘇聯情況不同,所以我們必須用我們自己的方法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我們也不能期望這些蘇聯專家為我們解決。……我是一個最早的工業過程發明者,並且我的大量工作都具有這樣的特點。……我一直希望能夠在科學院下面組建一個研究所,在這個所里我可以實現我的理想。”
1953年1月25日,葉渚沛致函毛澤東主席:“請您給我一個研究機構,使我能有機會做有系統的研究發展重工業的方法。”信中還寫到:“人民政府對我的生活關懷備至,給我舒適的居住地方和優厚的工資,但這些不是我生命中最需要的東西,我最需要的是一個研究工業方法的機會,從而對目前我國工業化有所貢獻。”本年葉渚沛由重工業部調至中國科學院擔任學術秘書。
1954年10月24日,劉少奇接見來我國訪問的英國物理學家、世界和平理事會副主席約翰•貝爾納教授時,貝爾納對劉少奇說:“你們中國自己還有一個專家沒有很好利用”,即指葉渚沛。
1.2籌備
1955年,我國第一個五年計畫進入第三個年頭,國民經濟由恢復進入到新的發展時期,工業化急需科學技術的支持,葉渚沛奔波多年建立一個研究所的願望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同年6月,葉渚沛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院士)。
同年9月,葉渚沛來到中關村著手化冶所籌建準備工作,並撰寫了“籌建化工冶金研究所初步方案”。方案特彆強調“化冶所的建立將能符合於國家工業建設的需要,同時,亦將符合於科學發展的趨勢”。
同年11月3日,中國科學院院務會議研究同意成立化工冶金研究所籌備處。確定化冶所的主要任務是套用化學工程原理和技術強化冶金過程,探索新的化工冶金過程,發展新型化工冶金設備。籌備處辦公地點借用中關村化學所大樓五層幾間辦公室。
1956年8月7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勁夫、技術科學部主任嚴濟慈、化冶所所長葉渚沛與冶金部辦公廳主任袁寶華、生產技術司司長霍世章等就籌建科學研究用15m3高爐問題座談,並達成一致協定報國務院。年底經國務院副總理李富春、薄一波和科委主任聶榮臻批准,由中國科學院投資300萬元,在石景山鋼鐵公司建立“中國科學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實驗高爐”(即石鋼018車間)。至本年底全所職工達到150人。
1957年,化冶所籌備工作進入尾聲。葉渚沛在《化工冶金研究所的方向任務》報告中闡述了化學工程發展和冶金過程的關係,提出了自己的學術思想:化學工業同冶金工業本來沒有理由把它們對立起來分析,它們的過程都包含著下面四個現象:①動量的傳遞;②熱能的傳遞;③物質的傳遞;④化學變化。……化學工程學的原理、觀點和方法同樣可以用在研究舊的和新的冶金過程”。他的這一學術觀點可以概括為“三傳一反”,為改造傳統冶金過程和創造新的冶金工藝指明了方向,並成為化工冶金研究所創建和發展的理論基礎。
1.3建所
1958年9月26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一次院務常務會議通過結束化工冶金研究所籌備階段,正式批准成立化工冶金研究所。葉渚沛任所長,孫卓先任黨委書記。同時,以(58)院廳秘字388號“中國科學院通告正式成立化工冶金研究所”的發文,通告全院並呈送國務院。
當年全所職工達到500餘人,主要設有煉鐵、煉鋼、流態化、濕法冶金四個研究室。另外設有:複雜礦物研究組、煉鋁組、熱工程組、選礦組;化學分析室、物檢室、聯合工廠、技術室、圖書館等。行政上設有人事、總務、計畫、秘書、器材等科室。

2. 穩步發展(1958—1978年)

一九五八年是我國第二個五年計畫的開始之年,國民經濟進入突飛猛進的全面發展時期,鋼鐵產量成了衡量國力最重要的標誌。黨中央特別重視鋼鐵工業的發展,並提出了“以鋼為綱”、“鋼鐵元帥要升帳”的口號。葉渚沛憑藉他淵博的知識和敏銳的觀察,急國家之所急,對當時國家經濟建設中的許多重大課題,尤其是冶金工業方面的課題,提出了帶有方向性的預見,並為實現這些願望帶領全所職工開展實驗研究,為國家經濟建設和化工冶金科學技術的套用與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2.1針對國家急需確定研究方向
建所之初,葉渚沛在上報“化工冶金研究所的方向任務”的報告中明確指出:我所的研究方向是用化學工程的觀點和方法來改進冶煉過程和設備。確立的五個方面的研究任務是:①強化高爐冶煉過程;②流態化焙燒;③濕法冶金;④轉爐煉鋼中的問題;⑤複雜礦的綜合利用。
2.2強化高爐冶煉過程
1954年,葉渚沛“論強化高爐冶煉過程的基本問題”先在蘇聯《現代冶金問題》雜誌上發表,後由科學出版社於1954年在國內出版。論文倡導將化工原理和技術套用於冶金過程,對高爐冶煉過程的“三傳一反”等問題作了系統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富有創見性的強化高爐過程理論,即“高壓爐頂、高風溫、高鼓風濕度”的“三高”理論。據此理論,將高爐頂壓從當時的0.5個大氣壓(表壓,以下同)提高到2.5-4.0個大氣壓,風溫從600℃提高到1250℃,採用高蒸汽以控制火焰溫度梯度。通過“三高”綜合技術措施可使產量翻番,為現代高爐過程的強化和技術發展指明了方向,被同行稱為“這是一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為驗證“三高”理論和發展新技術,由中科院投資300萬元建立的“中國科學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實驗高爐”,1956年8月開工,1958年6月底完工,7月1日開爐。在葉渚沛的帶領下,科研人員開展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工作,截止到1965年,完成了“17.5m3高爐釩鈦磁鐵礦冶煉實驗”研究等重大課題。爐頂壓力最高達2.8個大氣壓,風溫最高達1230℃,鼓風濕度最高達50—60克/立方米,利用係數最高達到6.44噸/立方米•日,均達到當時國內外先進水平。作為理論基礎與實驗結果“論強化高爐冶煉過程的基本問題”,先後獲1978年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獎和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3開拓氧氣轉爐煉鋼
氧氣轉爐煉鋼是上世紀50年代初期黑色冶金最重大的技術突破。1952年氧氣頂吹轉爐煉鋼技術在奧地利問世不久,葉渚沛就敏銳地意識到氧氣轉爐必將取代平爐成為最主要的煉鋼方法,最先把這種技術介紹到國內,也引起了國內冶金界在轉爐與平爐問題上的激烈爭論。
1955年9月,葉渚沛在《科學通報》及1956年第二期《鋼鐵》雜誌上發表了《論在中國採用吹氧轉爐方法煉鋼問題》,從節能、節省投資、降低成本、提高鋼質量、提高產量等角度出發,力主在我國發展氧氣轉爐煉鋼。
同年,在全國十二年科學規劃工作會議上,葉渚沛向大會做了《轉爐煉鋼的新發展及其理論》的報告,受到國家重視,“氧氣頂吹轉爐煉鋼”項目列入全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化冶所、石景山鋼鐵公司為主要研究單位。
1956年12月1日,(56)化冶所128號文“關於頂吹氧氣轉爐煉鋼協調問題的報告”中寫到:“十二年科學規劃會議決定將研究氧氣轉爐煉鋼理論一題交我所負責,並建立一噸頂吹氧氣轉爐和100m3/小時的制氧設備。……此後我所即大力推動制氧和煉鋼實驗車間的籌建工作”。化冶所成為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氧氣轉爐煉鋼的負責單位。
1958—1964年,在葉渚沛的親自指導下,先後在所內鋼廠建立的0.3噸和1.5噸氧氣頂吹轉爐上開展了實驗研究,成功冶煉了石鋼普通生鐵、高磷生鐵和含釩生鐵。
1959年,應石景山鋼鐵公司的要求,化冶所為石鋼3噸氧氣轉爐提供了設計參數和工藝操作規程,並為其培養了50餘名技術骨幹。
1963年,葉渚沛提出的發展氧氣頂吹轉爐煉鋼的建議,得到中央政治局的支持,在主持國家科委工作的聶榮臻元帥的主持下,國家科委撥出2400萬元工業試驗費在石鋼興建30噸氧氣頂吹轉爐煉鋼。
1964年,中國第一座真正用於工業生產的30噸氧氣頂吹轉爐煉鋼廠投產,開創了我國黑色冶金工業的新紀元。

1971年3月3日,葉渚沛在致函毛澤東的信中說:“在國家科委和計委的強有力支持下,經過我們十年的鬥爭,頂吹氧氣轉爐才首次在石景山鋼鐵公司被採用。有一位副總理打電話來,祝賀我所多年鬥爭的勝利”。
1978年,化冶所“氧氣頂吹轉爐煉鋼的研究”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和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獎
2.4三大礦的綜合利用
建所50年來,化冶所針對國家急需開發利用的攀枝花釩鈦磁鐵礦、包頭含稀土鐵礦、金川硫化鎳礦(俗稱三大礦)現有工藝流程的完善和新工藝流程的開發,以及某些豐產元素(釩、鈦、稀土、鈷、鉬)及鎳、鈷等分離提取新方法進行了大量的套用基礎研究和工藝流程開發。在學術思想和研究水平方面均處於國內領先地位,相繼取得一批重大成果,不少已推廣套用於生產實際。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方毅同志十分重視三大礦產資源的利用和開發,曾七次蒞臨化冶所視察了解科研工作情況。
●為攀枝花鋼鐵基地提供流程建設方案
攀枝花鋼鐵基地的建設是我國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三線建設的重點項目。攀枝花地區地處三線腹地,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探明的礦物達29種之多,其中釩、鈦儲量不僅國內居首位,而且世界罕見,是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特別是優質鋼種生產的遠景基地,而“渡口(攀枝花)鋼鐵廠的設計主要是基於我們所研究的過程”(葉渚沛語)。
葉渚沛領導下的化冶所一直關注攀鋼的建設,從化冶所成立開始就把攀鋼建設流程作為化冶所的主攻方向之一。
1958年,葉渚沛發表了《攀枝花釩鈦鐵礦的緊急問題》和《對我國釩鈦鐵礦冶煉的一般考慮》兩篇論文。
1959年,葉渚沛帶領科研人員對“攀枝花含釩鐵水煉鋼提釩工藝新流程”進行系統的套用研究,在國內首先採用氧氣轉爐處理攀枝花含釩鐵水,以代替當時國內外傳統的空氣轉爐吹釩法。先後在0.3噸、1.5噸氧氣頂吹轉爐上進行了含釩鐵水吹釩及半成品煉鋼的試驗研究。此項成果為攀鋼第一期建設工程提供了依據和參考,並為20世紀80年代西昌410廠(攀礦利用中試基地)半工業試驗奠定了良好的科學技術基礎,該成果1978年獲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獎。
1963—1965年,葉渚沛發表論文《我國攀枝花釩鈦磁鐵礦的綜合利用》和《關於攀枝花鋼鐵基地的建設方案》,指出攀礦不僅是我國最大的鐵礦資源之一,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巨大釩鈦資源,其一般選礦方法很難將鐵與鈦完全分離。提倡突破國外的框框,採用“三高一噴(石灰)”新工藝解決高爐冶煉問題,先後在11立方米、17.5立方米和28立方米三種不同容積的高爐上進行了試驗。結果表明,“三高一噴”新工藝可以做到高爐順行、渣鐵暢流,釩回收率達到70%以上。
1965年,在科學試驗的基礎上,化冶所提出了《關於攀枝花鋼鐵基地的建設方案》,主張採用“矮胖式中型高爐煉鐵——氧氣頂吹轉爐吹釩煉鋼——連續鑄鋼”工藝流程。方案得到國務院副總理李井泉、國家計委副主任程子華的支持,並決定由國家科委、計委撥款2500萬元,委託化冶所負責設計,在昆明建設350立方米矮胖高爐。由葉渚沛親自領導,組織專業隊伍,歷時一年多完成了“350立方米三高矮胖高爐設計”任務,後因“文革”開始而被迫中斷。該設計任務形成的30餘卷科研檔案,目前仍保存在過程工程所綜合檔案室。
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化冶所對攀礦的綜合利用進行了系統研究,承擔並完成了高鈦型爐渣、流態化直接還原、鋼渣水法提釩、焦爐式直接還原、等離子氧化法鈦白、伯胺萃釩及釩鉻分離等近60個課題,取得了豐碩成果,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獎、中科院科技成果一等獎等以上的獎項就多達10餘項。正如1971年3月3日葉渚沛致函毛澤東主席所說,“從1959年到1966年,我所擔負並集中一部分力量研究了‘三線’渡口攀枝花釩鈦鐵礦的任務,……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解決了渡口高鈦渣冶煉問題。用蒸汽控制25%二氧化鈦礦渣的流動性是冶金史上史無前例的,是我所青年工作者對祖國創造性的貢獻。我們還解決了頂吹氧氣轉爐煉鋼時高效率回收釩的問題,……渡口鋼鐵廠的設計主要是基於我們所研究的過程。”
●包頭含稀土鐵礦綜合利用研究
包頭是建國初期我國三大鋼鐵基地(鞍鋼、包鋼、武鋼)之一,當時使用的白雲鄂博礦,是一個世界罕見的鐵、稀土、稀有金屬多金屬綜合共生礦。當時已探明的可供工業利用的元素達28種之多,其中稀土氧化物達1.5億噸,約占全世界總儲量的60%,是我國極為寶貴的財富,對於該礦的合理利用成為生產和科研的重要課題。
1952年,在重工業部“包頭礦利用會議”上,葉渚沛就主張以稀土元素綜合利用為主,不同意蘇聯專家提出的以鐵礦開採為主,不顧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的建設方案。
1958年,由蘇聯援建的包鋼生產線,2座1513m3高爐和3座500噸大平爐投入生產,由於草率上馬,原料準備系統未建立,產量指標一直上不去。
1962年5月,葉渚沛、郭慕孫、劉俠等到包鋼參觀考察,發現只有一座高爐處於半生產狀態,稀土、稀有金屬幾乎全部未被利用,造成資源流失,污染嚴重。
1962年7月,根據包頭考察情況,葉渚沛、郭慕孫主持完成了《關於合理利用包頭稀土稀有元素的建議》,提出如下流程方案:
這一流程的特點是:在獲得鐵精礦的同時,將稀土和稀有元素富集於尾礦中,進一步分離提取。
在郭慕孫先生的指導下,化冶所從1958年就開展了流態化磁化焙燒的研究工作。1959年對包頭礦進行了日處理7.5噸的逆流兩相磁化焙燒擴大試驗,1963年在包鋼選礦廠進行了類似的試驗。1964年國家科委決定,由化冶所負責在馬鞍山進行日處理100噸原礦的中間工廠試驗。1966年又設計了日處理1.2噸的順流兩相流態化磁化焙燒爐,對包頭礦細粉進行了58小時的連續磁化焙燒試驗均獲得滿意效果。
●金川硫化銅鎳礦濕法冶金研究
金川硫化銅鎳礦伴生有金、銀、鈷、鉑、鈀等8種貴金屬,我國70%的鎳資源在金川,是目前我國最大的鎳、鈷和鉑族元素資源。上世紀六十年代,在陳家鏞先生的指導下,我所四室就開展了對金川硫化銅鎳礦的濕法冶金研究,化冶所確定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發展加壓濕法冶金,溶劑萃取新過程。加壓浸取、加壓氫還原、萃取分離與富集一批課題,在學術思想和研究水平方面均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2.5“文革”時期的幾項科研工作
1966年,“文革”開始,科研工作秩序被打亂了。
儘管受到嚴重干擾,但化工冶金科研工作並未完全停止。
●1970年4月,由外經部方毅部長主抓並委託化冶所承擔的“阿爾巴尼亞紅土礦綜合利用”工作,是當時國家重要的援外項目。阿爾巴尼亞紅土礦除含鐵外,還富含鎳、鈷兩種重要金屬。在陳家鏞先生、郭慕孫先生直接領導下,原三、四室的科研人員協同作戰,聯合攻關,採用流態化還原焙燒氨浸取鎳、鈷—Fe3o4磁選的技術路線,在小試的基礎上,又在上海冶煉廠做了100噸/日規模的擴大試驗,取得滿意結果。此期間,方毅同志六次來所視察,對化冶所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該成果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由葉渚沛所長和陳家鏞先生提出的“用加壓氨浸處理東川難選低品位氧化銅礦的過程工程研究”,始於上世紀50年代中期,在實驗室小試的基礎上,於1960年開始在東川建立中試車間,並先後進行了10噸/日、100噸/日的擴大試驗。直到“文革”開始該工作仍在進行,陳家鏞先生曾親臨現場指導,楊守志負責現場總指揮,原四室十多位同志在長達十餘年的時間裡,多次到現場參加東川的中試,工作十分辛苦。“東川氧化銅礦的高壓濕法冶金”研究成果獲1978年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獎。
●“流態化磁化焙燒貧鐵礦”是建所初期葉渚沛所長和郭慕孫先生選定的我所五大研究任務之一,是解決我國量大、面廣的貧鐵礦資源合理利用,國家經濟建設中的重大需求項目。1964年國家科委批准了郭慕孫先生申請的“100噸/日流態化磁化焙燒貧鐵礦中試”項目,撥款250萬元,在馬鞍山礦山設計院建立中試廠。中試開始,已進入“文革”時期。郭慕孫先生親自領導參加了中試廠選址、實驗方案設計及中試廠建設的全過程,並同李佑楚、劉大陸、王鳳鳴等三室科研人員一同參加試驗,中試工作達到預期效果。“兩相流態化磁化焙燒貧鐵礦”獲1978年院重大科技成果獎。
1970年8月,化冶所轉向搞半導體材料的研製和生產,化工冶金方面的工作幾乎全部中斷。1971年3月3日,葉渚沛再次致函毛澤東主席,他遺憾地向毛澤東主席傾訴了化冶所轉向給國家造成的損失:“我們過去的工作顯然是被否定了,……我們的研究所變成了一個生產半導體原料的小工廠,……祖國工業化的日益發展,是需要(化工冶金)這方面的科研單位的,因此我希望保留化工冶金所,這樣我將有機會在我的晚年繼續為社會主義祖國貢獻我的一點力量。”
1972年7月,中科院6所1廠(包括化冶所)劃歸北京市科技局,實行北京市和中科院雙重領導。
1972年9月,以科字第(72)430號中科院發文:根據冶金工業發展的需要,結合我國資源特點,同意化工冶金所恢復化工冶金科研工作。

3. 撥亂反正(1978—1986年)

1978年迎來了科學的春天,黨中央召開了全國科學大會,鄧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的著名論斷,明確指出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科學技術現代化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關鍵。全國科學大會開啟了科研工作者的新天地,化冶所的科研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3.1恢復建制,明確方向
1978年1月,化冶所脫離北京市科技局回歸中國科學院直屬領導。
1978年10月5日,中科院黨組任命郭慕孫、陳家鏞為化工冶金研究所負責人。
1979年9月14日,中科院任命郭慕孫為代所長,楊玉璞為所負責人。由郭慕孫、陳家鏞、楊玉璞三人組成行政班子,在化冶所黨委的領導下,撥亂反正,全面恢復化工冶金科研工作
●組建研究室和職能機構研究室和技術室共有9個,另有一個工廠。
四個研究室:高溫冶金I、高溫冶金II、流態化、濕法冶金。
五個技術室:化學分析、物理檢驗、計算機、圖書資料情報、儀表。
一個工廠:金屬加工廠。
行政系統分為:“一科、二室和四處”:保衛科、黨委辦公室、所辦公室、計畫處、人事處、物資處、行政處。
●恢復技術職稱
平反冤假錯案,落實黨的政策。對化冶所廣大知識分子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力支持,生活上熱情關懷;恢復了科技人員的技術職稱,明確了研究室、技術室的正副主任職務,提拔了一批高、中級科技人員,成立了學術委員會,發揮了業務、行政領導和專家的作用。
●明確方向和任務
1980年10月29日,中科院任命郭慕孫為化工冶金研究所所長。
1982年完成了化冶所方向任務的撥亂反正工作,明確今後的科研方向任務是:“以我國金屬礦資源為主要對象,開展冶金過程物理化學化學反應工程學的研究,套用和發展流態化、濕法冶金及高溫冶金中的新技術、探索分離提取和綜合利用的新方法、新規律和新過程”。簡稱為“一個對象,二個學科,三種技術”。
郭慕孫先生特別指出:“這一方向、任務的總要求為:搞技術要有所發明,搞科學要有所創新,也即是說,學術思想必須先行,只有這樣才可能對所研究的對象取得突破,將科研置於創新的基礎上。”
3.2探索新生長點,成立開放實驗室
連任化冶所兩屆所長的郭慕孫先生,為了適應新時期國家總任務對科學技術的要求,體現中國科學院直屬所的特徵,提倡“三要”、“三抓”的管理觀念的變革。“三要”即要面向國民經濟,為生產服務;要發揮中國科學院的特長,突出基礎、提高和開拓性的工作;要自力更生,獨立自主,創造適合我國資源、社會、經濟特點的工藝技術。“三抓”即抓智力開發;抓課題更新;抓新思想的產生。
在這些原則指導下,化冶所不但在人才成長和研究工作方面出現了生機,結束了10年“動亂”帶給化冶所方向任務動盪不定的局面,同時為努力探索新的學科生長點奠定了基礎。
1978年籌建成立了“計算機套用研究室”,許志宏任主任,並於1979年建成了中國第一個無機熱化學資料庫。
1981年郭慕孫所長爭取到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對“金屬提取過程中化學反應工程”研究的資助,1986年院批准成立“多相反應開放研究實驗室”,郭慕孫任主任。
1985年郭慕孫先生倡導建立了顆粒形態與表征研究室,黃長雄任負責人。
1986年組建了“生化工程研究室”,李佐虎、歐陽藩分別任正、副主任。
3.3基礎理論研究推動套用研究的發展
1978—1986年,在郭慕孫所長的領導下,化冶所的科研工作以冶金過程物理化學和化學反應工程學為共同的主要學科基礎,將流態化、濕法冶金、高溫冶金中的新技術在學科基礎上串聯起來,促進了這些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並從大量規律性的研究中,不斷豐富和發展了上述學科。
●流態化技術的研究: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取得了一批成果,發展了兩相流態化、多層流態化和快速流態化及多種床型的開拓研究,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郭慕孫先生的《化工冶金中的散式流態化》專著,是流態化技術實際套用的理論基礎,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榮獲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濕法冶金的研究:在多種有色和稀有金屬的分離提取、新型粉末材料、有毒金屬清潔生產工藝、環境治理和石油化工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套用中做出了貢獻,科學技術上均有豐富的積累。在濕法冶金研究中,陳家鏞先生起了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
●高溫冶金貫穿了將化學工程的原理和技術套用於提取冶金,以及將冶金技術套用於發展化學工業的學術思想。高爐過程控制、煤粉噴吹、氣相氧化法製取塗料鈦白,都是這些學術思想的體現。
這一時期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所長負責制。擔任過黨委書記的有:孫卓先、楊玉璞、錢麟;所長是郭慕孫;擔任過副所長的有:陳家鏞、楊玉璞、高坤、崔培榮、楊守志;擔任過黨委副書記的有:王守愚、楊玉璞、韓光發。他們先後參加了化冶所的領導工作,貫徹執行黨委領導下的所長負責制,在郭慕孫、陳家鏞兩位院士的指導下,為化冶所撥亂反正、恢復化工冶金學科方向,探索新的生長點,建設開放實驗室,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4. 改革體制(1986—1990年)

1985年,中共中央做出了《關於科技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必須充分認識科技現代化在四個現代化中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貫徹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技進步,科技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方針。
1985年4月1日,中科院院長辦公會議討論通過了《中國科學院關於院屬研究所實行所長負責制的暫行規定》和《中國科學院關於進一步擴大研究所自主權的暫行規定》。
1986年6月,以許志宏所長為首的新領導班子接任工作,副所長有毛銘華、王大光、謝裕生、韓光發,黨委書記錢麟,副書記韓光發。新班子上任後,面對體制改革的重大變革,對我所所處環境的變化做出了客觀的分析。
●由全額預算變為差額預算,是科研單位撥款制度的重大改革,經費來源將向多渠道過渡,院撥事業費占所經費收入的比例將逐年減少,科研經費將主要面向社會去爭取,研究所面臨著優勝劣汰的競爭形勢。
●產業部門科技力量的壯大和部門所有制的影響,使競爭形勢日趨激烈,迫使我們重新調整工作側重點。
●必須重視科研成果商品化,開拓技術市場,以適應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
●我們面臨開放政策,世界科技迅速發展帶來的世界水平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
為了化冶所的生存和發展,順應環境變化,制訂能滿足國家需求,既高瞻遠矚又切合實際的發展戰略,成為新班子的重要任務。
4.1順應環境變化,探索改革途徑
新一屆領導班子肩負著研究所生存和發展的巨大壓力,不畏困難,抓住機遇,帶領全所職工闖出體制改革的新局面。
●改革人事管理和幹部考核制度
1986年3月,《中國科學院關於改革職稱評定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的實施意見》發布。
1986月3月24日所長辦公會議討論通過,成立了“化冶所職稱改革領導小組”,對所的人事管理和職稱評定嘗試改革,對科技人員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評審、晉升和聘任制定了完整的制度,並在全所付諸實施。幹部實行任期制,科研人員實行契約制,提倡人員流動,鼓勵自由結合,健全了幹部崗位考核制度,分工負責、各司其職,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各項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研究所各類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改革獎勵制度
1986年,第28次所長辦公會議通過了《關於職工獎懲具體實施辦法》。縮小綜合獎比例,增設技術進步獎、單項獎、提成獎。打破大鍋飯,獎勤罰懶、獎優罰劣、鼓勵先進。獎金向一線傾斜,對於獲得重大成果、勇於承擔院和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創收成績顯著者給予特別獎勵。
●課題分類管理,全面實行課題核算
1986年7月,研究所制定了《課題分類及支持原則》的檔案,根據任務來源、經費強度、學術帶頭人水平以及實驗室基本條件等因素,將在研課題分為A、B、C三類,實行分類管理。根據擇重、擇優、擇需的原則,分別給予支持。此舉在鼓勵科技人員積極承擔國家和院重大科研任務,保證基礎研究穩步發展,促進科技成果儘快轉化為生產力等方面,都取得很好效果。
1986年底,我所在全院首次制定了《科研課題成本核算試行辦法(草案)》,並於1987年初在全所開始實行。這是我所科研經費管理的重大變革,是提高科研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跟蹤、描述課題研究工作全過程,考核評價科研活動質量的重要依據。
●試行承包制,後勤工作逐步走向社會化
1986年8月,條件、後勤、服務系統逐步向社會化方向發展,改善服務態度,提倡送貨上門,熱誠為科研一線服務。修建、食堂、金工廠、車隊、招待所都逐步試行承包制,與所簽訂了承包契約,擴大自主權,獨立經營、自負盈虧,不僅增加了職工收入,而且緩解了所經費壓力。
●成立技術開發中心,將科研成果推向技術市場
1987年3月30日,中科院批覆化冶所呈報檔案,同意成立了“中國科學院化工冶金新技術開發公司”,原開發處正、副處長田肇歧、王亞東分別為公司正、副總經理。公司以本所科技力量、技術儲備、發展方向為經營背景,推廣本所科研成果,開發新產品,並組織拳頭產品的生產,為化冶所深化改革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公司的組織下,擴大了粉末生產品種,建立了天津化工廠等離子鈦白擴試基地,組建了等離子噴塗研究—開發—服務聯合體,一批生化反應器和儀器儀表科研成果推向了技術市場。

4.2調整工作重點,開拓研究領域
套用化工原理強化與改造冶金技術是化冶所的建所方針。“三高”煉鐵、氧氣頂吹轉爐煉鋼、流態化技術和濕法冶金是確定的四個當時正在興起的新技術領域。沿著這個方向,幾十年來化冶所為我國冶金工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並在工程與化學的結合上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隨著產業部門科技力量的發展,化冶所若再以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為對象,開發冶金工藝流程為中心的研究體系,在科學院已難以生存和發展,要求我們重新調整工作重點,開拓新的研究領域。
調整學科方向,以工程化學代替化工冶金,既包容了已有的技術積累,又可以促進新生長點的形成與發展,並促進儘快形成新的研究特色。
以工程化學為主線,確立了礦產資源的利用與開發、生物化工、新材料、能源和信息科學技術五個方面為我所研究方向。
4.3積極承擔國家任務,做好科學研究縱深配置
●承擔國家任務
“七五”期間,化冶所每年承擔的國家科技攻關和院重大科技項目多達30多項,其中包括“863”4項,國家“七五”攻關21項,院重大項目5項,另外還有近3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許志宏所長的帶領下,動員全所力量,組織科技攻關,對某些重大項目打破研究室界限,組成聯合攻關組,爭分奪秒完成科研任務。像無氣泡接觸、鋼鐵冶煉新流程、胺類溶劑萃取、渣油催化裂化技術、電解泥綜合回收及環保治理、工程化學資料庫、含釩鐵水鈉化處理等一批科研成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這屆領導班子從接任工作開始就注重抓好科學研究工作的縱深配置,在抓好國家攻關任務和院重大科研項目的同時,注意加強套用基礎和新興學科領域的研究工作。對課題實行分類管理,視其性質,按擇重、擇優、擇需的原則,撥出專款事業費給予不同的支持。具體做了以下兩方面的工作。
●抓好重點實驗室建設
多相反應重點實驗室:在聯合國資助項目基礎上,於1986年10月由中科院批准成立開放實驗室。
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1988年利用世行貸款籌建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計算化學開放研究室:1989年4月17日,院長辦公會議通過成立的中科院開放實驗室。此期間,三個重點實驗室相繼批准成立,確立了各自的學科方向,獲得穩定的國家和院撥事業費支持,為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提供了支撐條件。
●確立了套用基礎和新興研究領域
△生物化工
開展多種類型生化反應器研究,針對具體對象建立反應動力學模型、反應器內的傳遞模型,研究工業放大方法,進行可靠性與穩定性分析,研究最優控制及其方法。
△多相反應
結合當前生產中的關鍵問題和國際上學科前沿的發展,開展與高溫冶金、濕法冶金、流態化技、生物化工、顆粒學等有關的多相反應基礎研究。
△超細粉末材料
採用電漿技術,重點解決碳化矽、氮化矽及其他複合粉末的製備工藝及工程問題。
採用液相沉積技術,開展磁記錄介質粉末材料的研究,以及粉末製備過程的化學與工程問題的研究。

5. 明確定位(1991—2000年)

從1985年《關於科技體制改革的決定》和《關於科學技術撥款管理的暫行規定》,到199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於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旨在衝擊舊的科技體制和傳統觀念,通過改革體制和撥款制度,開拓技術市場,調整組織結構等措施,使科研院所適應市場經濟競爭機制,強調自我發展能力和主動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能力。
1990年2月24日,院(90)計字030號文中明確,將化冶所列為全院40個“實行差額預算管理的技術開發型科研單位”之一,這是撥款制度的重大改革,徹底改變了過去那種“任務國家給、經費國家撥、課題自己選”的傳統模式。
1991年3月29日,所領導班子換屆,謝裕生任所長,毛銘華、歐陽藩、范紹國任副所長。黨委書記毛銘華,副書記韓光發,所長助理陶昌源。新班子接任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考驗。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新班子帶領全所職工,轉變思想觀念,進一步深化改革,調整內部結構,做好分類定位,不斷最佳化組合,為研究所的生存和發展找準了位置。
5.1調整學科方向,實行戰略轉移
20世紀90年代,國內產業部門科技隊伍迅速崛起,受部門分工和行業壟斷影響,化冶所已難於再從自己熟悉的冶金工業找到發展的良機,必須利用自身優勢和強項尋求新的發展空間,調整學科方向,實行戰略轉移。
1992年正式確定學科方向由“化工冶金”調整為“工程化學”,“主要研究多相反應與分離過程中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重點解決生化、資源環境、材料、能源等領域中的共性、關鍵性問題,開發新材料、新工藝和新設備,使之工程化、工業化”,為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5.2調整結構,深化改革

1992年初,中國科學院提出了研究所必須進行結構調整的要求。遵從院的指示,在調整學科方向的基礎上,化冶所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和結構調整。

●調整結構
1993年把13個研究室按學科調整為五個研究部,強化了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兩個院開放實驗室及分離科學與工程青年實驗室。課題組由94個縮減為52個,實行分類管理,逐步克服了課題分散、人員分散的狀況。
1991年成立了“北京中柯化工冶金新技術開發公司”。
1992年成立了“北京伯美特生化材料工程研究開發中心”。
1993年國家科委批准化冶所與華東理工大學、南京化工大學聯合申請的“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分中心成立。
●分流人員
1992年,在人教處下設立人員流動站,人員管理引入競爭機制,所有管理部門和課題組人員實行雙向選擇,擇優、競聘上崗。編外人員進入流動站,期間只享受下崗職工相應待遇。
1993年初,成立了三誠科技服務中心,范紹國副所長兼任公司總經理,汪培武任常務副總經理,分流人員70餘人。將招待所、食堂、維修隊、工廠、車隊等劃歸三誠科技服務中心,實行企業化管理,分塊承包、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規範管理
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推動現代科研管理體制的發展,所領導把科學化、規範化、民主化管理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分別制定了科研、開發、人事、保密、檔案、考核、獎懲、教育、安全、管理等各類規章制度127項,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比較完整的適應形勢發展要求的規章制度,並彙編在化冶所每年的年報中。與此同時,根據需要和可能每年為職工辦幾件民眾關心的實事和好事已形成慣例。這些,對於加強研究所的管理和運行,保證改革的深化,調動職工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依法治所起到了重要作用。
5.3注重學科交叉,形成特色和優勢
化冶所從事的工程化學研究是為許多過程工業服務的共性學科。因此,能夠不斷地根據國家的需求和學科發展的新趨勢,調整自己的研究對象,及時把研究領域拓展到國家急需發展的生化、資源環境、材料、能源等重點領域,承擔的國家攻關任務和基礎研究項目逐年遞增。努力尋找化學工程與其它學科的新結合點,注重學科交叉,在多相反應與分離技術及放大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為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如:
●在散式/聚式、無氣泡氣固接觸、超臨界流態化研究領域處於國內外領先地位,榮獲“國際流態化成就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化學獎”等,國內外同行專家認為系“獨樹一幟,自成學術體系”。“無氣泡氣固接觸”榮獲1989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
●在胺類溶劑化萃取機理、相轉移反萃機理、新的萃取分離過程、水相破乳新概念等方面,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技術科學獎”等。“青黴素生產中新型高效破乳劑的研製及套用”,為生物分離提供了新破乳劑,獲“發明專利”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自辦實體,產品占領了全國80%的市場。“鉻鹽行業的清潔生產工藝研究”,首次將氣、液、固三相反應器套用於鉻的清潔生產,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為我國綠色化學示範工程。
●進行工程放大,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是化冶所又一特色和優勢。通過技術轉讓、技術入股、技術開發等多種形式向社會輻射,融入市場經濟。“八五”期間,我所參與地方建廠近50餘家,成功地將生物反應器、檸檬酸發酵、電漿反應器、高效活性白土、濕法煉鉛、轉爐大流量噴頭以及高爐生產線上控制等推廣套用到生產中去。
5.4戰略定位,明確目標
1995年6月,所領導班子換屆,謝裕生繼任所長,李洪鐘任黨委代理書記兼副所長,李靜海、劉會洲、羅世民任副所長,歐陽藩任所學術委員會主任,陶昌源任所長助理。
1997—1998年,中國科學院在全院範圍內開展了研究所的分類定位工作,院委派專門機構根據研究所產出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等基礎指標,對各所做出“診斷性評估報告”。院各專業局根據其所在技術口評議、排隊,確定各所的相對位置。優勝者成為基地型研究所,將獲得國家擇優支持。另外則有部分研究所劃歸地方管理。分類定位實際上是中國科學院研究所優勝劣汰的瘦身計畫,對各所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1998年7月27日,化冶所向中國科學院呈報了“化工冶金研究所定位報告”。化冶所定位為我國工程化學科學與技術研究及創新的研究所。注重化工與其他學科交叉,研究物質進行物理、化學及生物轉化過程中的工程科學和關鍵技術問題,致力於建立化工過程量化設計、放大和調控的方法與理論,為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高效、低耗及環境友好的相關科學技術。
1998年10月29日,中國科學院高技術局對化冶所的分類定位報告反饋了評議意見,認為化冶所“長期從事冶金物理化學和化學反應工程的研究與開發,在流態化技術、濕法冶金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與優勢。根據學科發展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將學科方向確定為工程化學,創新重點——多相反應、分離技術和放大技術。研究領域拓展到生化工程、材料化工、環境化工和能源化工四個領域,形成了以多相反應工程和分離科學與工程為主線,以四個領域為重點的戰略布局是符合所的實際情況的。提出的‘成為我國工程化學科學與技術研究及創新的研究所’這一定位是合適的,將奮鬥目標定為‘建設一支工程化學的國家隊,並在該領域國際研究前沿占有一席之地,在國內達到一流水平’,經過努力是有望達到的。”
通過分類定位,我所被中科院認定為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基地型研究所。至此,化冶所學科方向、研究領域、特色優勢、戰略定位、發展目標都有了清晰明確的描述,為研究所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此期間中科院對我所綜合績效評價連續四年為A;三次獲院授予的科技改革和發展優秀獎。

6. 創新發展(2001—2008年)

1998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批准中國科學院實施知識創新工程試點,中國科學院進入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時期。

1999年,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多相反應開放實驗室進入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
1999年10月18日,所新領導班子正式上任,李靜海任所長,劉會洲任黨委書記兼副所長,蘇志國任副所長,孫茂芬、胡聚敏、唐清相繼任所長助理。這是一個跨世紀的充滿生機和活力年輕有為的領導班子,所長、副所長3位年輕的博士都是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2001年8月15日,院黨組正式批准我所整體進入第二批知識創新工程試點。
2003年7月,領導班子換屆,李靜海繼任所長、劉會洲繼任黨委書記兼副所長,謝鵬雲任黨委副書記兼副所長,陳運法任副所長,孫茂芬、胡聚敏(1-8月)、崔志民(10-12月)為所長助理。

2004年5月,李靜海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劉會洲接任所長、黨委書記。10月,謝鵬雲調出,楊建國調入過程工程所任黨委書記兼副所長,劉會洲不再擔任黨委書記。2005年11月馬光輝任副所長。
在這一時期,所領導班子帶領全所員工,開拓創新、深化改革,確保了知識創新工程試點的成功,過程工程所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研究所步入了50年曆程中發展的關鍵時期。
6.1凝鍊科技目標,明確戰略定位
戰略研究是研究所永久性的任務,挑戰與機遇並存的時期,只有明確發展戰略,才能將國家重大需求與學科發展前沿相結合,才能抓住機遇,跨越發展。從2001年開始,我所每年召開一次全所戰略研討會,著眼可持續發展,制定並調整中長期規劃,明確研究所在新時期的發展目標和歷史使命,至今已成制度。
2000年4月1日,李靜海所長在“所長任期目標責任書”中首次明確提出,“目前(化冶所)初步具備了以過程工程科學和技術為學科方向的條件”。在當年的全所工作總結中又明確提出,“順應我所四十多年學科演變的歷程,明確了化冶所的學科方向為過程工程,並初步規劃了研究所的戰略定位和學科布局。”

2001年4月7日,經中央編制委員會批准,本所正式更名為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標誌著本所的學科方向由“化工冶金”發展為“過程工程”。2004年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國家評估專家組在本所的實地調研表明,“對學科方向做出了及時的重大戰略調整”是過程工程研究所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取得實效,呈現良好發展勢頭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一點是“抓住了知識創新工程提供的建立現代化研究所的發展機遇”,大膽進行體制、機制創新,果斷、穩步地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方向調整和戰略研究成果迅速落實為吸引海內外優勢人才的學科方向,以及在新方向上進一步發展、提高的支撐條件。
2002-2004年,在李靜海所長的領導和推動下,本所開展了廣泛深入的系列戰略研究:

1、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聯合對過程工業所涉及的各行業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進行了調研和分析;
2、中科院化學部完成的《過程工程的科技發展趨勢》調研報告;
3、中國科學院學部的諮詢報告:“重視我國製造業的科技需求與共性科技問題——以過程工程為例”;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政策局和化學部軟課題:“化學工程優先發展方向”;
5、2003年啟動的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第13專題組—“戰略高技術”專題組對過程工業進行了專門研究,並聯合“製造業發展科技問題研究”專題組、“能源、資源與海洋發展科技問題研究”專題組、“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科技問題研究”專題組、“基礎科學問題研究”等五個專題組,圍繞循環經濟、物質加工中的共性科技問題和具體生產技術等方面,針對過程工業的三個環節:工藝創新、過程放大與強化、系統集成與最佳化,在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戰略研究組的主持下,先後召開了兩次跨專題的交流研討會,對過程工業的綠色化和信息化進行了深入研討,提交了《過程工業的綠色化與信息化建議書》。“過程工業的信息化和綠色化”列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
6、聯合化工界著名學者完成《展望21世紀的化學工程》;
基於上述工作,通過2004年本所發展戰略研討會討論,於同年5月形成《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草案》,明確提出了“過程工業的綠色化與信息化”發展戰略。
2005年,在已有戰略研究基礎上,本所根據國家中長期規劃,圍繞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二期自評和制定知識創新工程三期實施方案,結合院科技創新基地建設規劃,從所情出發,由科研處牽頭,成立了能源、環境、生物、材料等8個戰略研究小組,形成了62份發展戰略建議書,進一步深化了戰略研究,經深入研討,最終形成本所《中長期科技發展戰略規劃(2005-2020)》,明確闡述了本所的戰略定位、戰略目標、戰略思路與科研布局,於同年9月上報中科院。
其中,戰略定位:發展過程工程科學,支持過程工業需求,發揮骨幹與引領作用。以時空多尺度結構為核心,加強過程強化與系統集成研究,突破過程工程中共性科學問題;從工藝創新、過程量化、工程示範三方面開展工作,創建高效清潔的物質轉化工藝、流程和設備,解決實驗室成果產業化過程中的關鍵問題;與工程和產業部門合作,輸出集成技術,推動過程工業的跨越式發展。
創新三期的總目標是:面向國家過程工業戰略需求,面向世界過程工程科技前沿,提高過程工程科學領域的原始科學創新、關鍵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能力,選擇對國民經濟有重大影響領域的過程工業為切入點,取得若干帶動全局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形成過程工業綠色化和信息化示範工程,推動過程工業跨越式發展,把本所建成國內外過程工程科學理論與技術創新的重要基地。具體設立了7項重大科技創新目標。
戰略思路與科研布局為:以時空多尺度結構為核心,突破共性科學問題,針對生命和非生命的物質轉化過程,在工藝創新、過程量化和工程示範方面,在共性問題和方法學、工藝過程調控、工程套用、數據信息和實驗平台這四個層次上開展研究,實現突破。總體上形成“一個核心,四個層次”的布局。
2005年10月,路甬祥院長帶隊來所進行現場評估,對我所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對過程工程科學與技術發展高度重視。
2006年4月,院黨組會議和院長辦公會討論並確定我所的綜合評估結果,審議並原則通過了我所的創新三期工作方案,我所綜合質量評估結果為“良”。綜合意見為:“你所創新二期以來,緊緊把握國家需求和過程工程的科學前沿,加強過程強化與系統集成,創建高效潔淨的物質轉化工藝、流程和設備,解決過程工藝放大的共性關鍵問題。在戰略金屬清潔冶煉、生物工程技術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全面完成創新二期各項目標。發展戰略思路清晰,學風嚴謹,國際合作富有成效,研究生培養質量高,在創新文化、人才隊伍和園區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創新三期方案思路清楚,目標明確,措施可行。
6.2深化體制改革,調整科研組織結構
運行體制、管理機制是制約研究所發展的重要因素,圍繞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過程工程所在這方面深化改革、大膽探索、不斷創新,使研究所更好更快地發展。
以最佳化和完善科研布局為目標,不斷調整和加強組織結構。根據本所中長期發展規劃、發展戰略以及科研項目進展情況,不斷進行組織結構調整,進一步完善以三個重點實驗室為基礎的科研布局。經過幾年的努力,實驗室及裝備平台建設取得突出成績。2005年,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國家評估中一次通過被評為良好。中科院多相複雜系統重點實驗室在2004年國家評估中取得良好成績的基礎上,經過不懈努力,於2006年升級為國家重點實驗室。2008年3月中科院綠色過程與工程重點實驗室獲批成立,並適時啟動了申報中國科學院“難冶有色金屬清潔生產國家工程實驗室”的工作,正在向前推進。2007年12月為推動科研成果的產業化,組建了技術研發中心,並建立了東方綠色過程工程技術公司。確定了三個重點實驗室產生核心技術,通過過程工程發展中心實現產業化的合理架構。
在管理體制方面,堅持精簡機構、明晰職能、公開招聘、競爭上崗的原則,進行了較大力度的改革。將原來管理部門的八大處精簡為:綜合辦公室、科研計畫信息處、科技開發財務處、人事教育處、資產基建處。一批學歷高、幹勁足的年輕人走上部門領導崗位。精簡後的職能部門,減少了中間環節,提高了辦事效率。
6.3凝聚培養優秀人才,增強科研創新活力
科技創新,人才為本。人才隊伍是一個所發展的關鍵,根據研究所中長期發展戰略的要求,深入研究、統籌考慮,制定了我所人才隊伍建設戰略規劃,並且在實際工作中逐一落實,收到良好效果。在這一時期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基本完成了代際轉移,形成了一支具有創新活力、能夠適應新時期要求的人才團隊。
1999年10月,李靜海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9年11月,張懿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5年11月,李洪鐘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4年,中國科學院開始實施“百人計畫”,到2007年,我所已有“百人計畫”入選者13位(蘇志國、林偉剛、袁章福、張鎖江、馬光輝、朱慶山、劉春朝、齊濤、張偉剛、王丹、萬印華、許光文、李志寶)。
199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推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人才計畫,李靜海、劉會洲、蘇志國、馬光輝、郭占成、張鎖江、王平等7人先後獲此殊榮。
過程工程所是國務院首批批准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博士後流動站進站單位。2000年被批准為“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06年4月中科院研究生院通過了我所“環境工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和材料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
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點已轉移到穩定規模、提高質量上來,充分發揮研究生在科技創新和研究所建設中的生力軍作用。在學研究生人數已增加至370人左右,大體穩定在此規模。現有博士生217人、碩士生151人。現在每年招收研究生控制在100名左右(其中博士占一半左右)。1999年以來,我所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數量和質量均有所提高。重點院校報考人數有所增加,生源質量有所提高,2006年21名推免生基本是重點院校的前3名。2004年中科院首屆優秀博士生學位論文評選我所已有博士生入選,2004、2005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我所2次獲提名獎,參加院組織的研究生創業大賽多次獲一等獎。
2001年,圍繞過程工程的共性關鍵問題,集中全所骨幹研究力量,組建了青年創新群體,並於2002年得到國家基金委支持,成為目前為止我國化學工程領域唯一獲得國家支持的創新群體。
2003年,組建了以“過程工程複雜系統的多尺度研究”為主要方向的研究團隊。該團隊由所內5位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為主要帶頭人,並吸納了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10餘名國際知名華人學者參加。創新團隊的形成大大增強了本所的研究實力,擴大了在過程工程領域的國際影響,2007年10月順利結題,獲得專家組高度評價,認為“該團隊是一支優秀的創新團隊,與會專家一致同意該創新團隊結題並建議中科院給予進一步的後續支持”。
6.4充分利用學科優勢和科研積累,勇於承擔國家重大任務
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鬥和逐步調整,尤其是知識創新工程的實施,我所在人才培養、學科方向、套用領域和實驗室建設等方面具備了較強的優勢,面對知識經濟的蓬勃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緊迫需求,我所作為中科院唯一以過程工程為學科方向的研究所,適逢難得的發展機遇。
50年來,過程工程所積累了一大批科研成果,這是我所一筆寶貴的財富。1996年以前中科院獲國家三大獎排名中我所排第17位;專利數目排名前10位;SCI論文排序在全國科研院所中排前30位;EI收錄在同類機構中排前15位。
近幾年我所承擔院和國家重大、重點科研項目持續增長,僅以2003.6—2007.6為例,此期間我所承擔院和國家重大、重點科研項目達到142項,加上國家基金委面上項目50項,共達192項,充分顯示了我所發揮學科優勢,勇於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的能力。
6.5科技創新,成果豐碩
●過程量化研究進展突出,引領學科前沿方向具備“過程量化”的能力是實現過程工業發展的核心基礎。由李靜海院士率領創新團隊從事的“物質轉化過程中的時空多尺度結構及其效應”研究課題,是引領過程工程學科發展的重大關鍵科技問題。本所針對氣固兩相系統的時空多尺度結構和非線性非平衡特徵,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氣固系統能量最小多尺度方法,在理論、計算與實驗平台及工業套用上均獲得突破,形成理論體系,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本所形成的多尺度方法研究複雜系統穩定性的思路及突破,成為本領域的國際熱點而備受關注。國際知名期刊ChemicalEngineeringScience曾兩度邀請過程工程所基於本項目前沿研究主編專刊並已先後出版。
●工藝創新水平顯著提高,形成提升過程工業的能力改變高耗低效粗放型經濟成長模式,探索提高物質轉化過程的工藝創新水平是我國當前緊迫的戰略需求,其核心工作體現在三個方面:建立清潔生產工藝技術,提高物質轉化的過程效率,發展關鍵控制技術。我所在上述三個方面均取得顯著進展,已形成核心技術並具備提升過程工業所需的工藝創新能力。
△鉻鹽清潔生產工藝集成技術及產業化採用綠色化學/清潔工藝新原理、新技術,開創了資源高效—潔淨—循環利用的鉻化工清潔工藝集成技術,解決了鉻渣污染的全球性環保難題。由張懿院士主持的“鉻化工清潔生產工藝集成技術”萬噸級產業化示範工程在河南義馬建成,試車成功,並於2004年10月通過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評審。本項目取得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大原始性創新成果,申請中國專利16項,國際專利1項,被譽為“鉻鹽行業革命”,受到國際同行界關注。2007年7月,1萬噸/年示範工程項目通過中科院驗收。△基於界面現象的分離過程化工分離是過程工程的核心技術之一,其中微乳相萃取技術是近20年來國際上取得迅速發展的化工分離新技術,在化工、生物、醫藥、環境等領域有著廣泛的套用前景。我所劉會洲首席研究員率領的團隊對單一反膠團體系、混合反膠團體系和親和反膠團體系萃取分離蛋白質的機理進行了系統研究,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24篇被SCI收錄,SCI引用達57次。劉會洲研究員應邀在2001年第五屆化工技術與生物工程國際會議上做專題報告。同行專家認為:“多聚物的膠團形成及解離機理等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為本研究領域做出了出色貢獻,推動了這一研究領域的發展,在生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套用前景。”相關研究成果,已在華北製藥集團公司等國內多家藥廠套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生物介質—微球和微囊的新型製備技術從納微結構的界面研究出發,建立了微球、微囊新型製備技術,配合蛋白質、天然產物的規模化分離純化,進行蛋白質藥物的劑型化研究,使得蛋白質規模化分離純化技術水平顯著提升。本研究工作申請國家發明專利8項,發表論文39篇,其中27篇被SCI收錄,主編學術專著2部,撰寫英文章節3章。2005年,學術帶頭人馬光輝應國際著名學會邀請作了專題報告,2005年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工程實施能力明顯增強,高技術產業化成效顯現
△蛋白質藥物大規模生產技術
血液代用品的研究是當今世界生物技術的前沿課題之一。1999年本所PEG化血紅蛋白研究被評為當年我國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在此基礎上,設計並研製了一種性能更加優異的新型血液代用品bHB-HAS,為世界上首次合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是一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成果。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1項,國際PCT專利1項,發表論文59篇,SCI收錄46篇,學術帶頭人蘇志國2次應邀在國際會議作專題學術報告。
煤系高嶺土深加工技術
廣的精細化工產品,廣泛用於60多個工業部門,是重要的工業基礎原料。我國煤系高嶺土資源豐富,質地優良,探明儲量76億噸,為世界第一。但我國高嶺土產業規模小,產品檔次低,經濟效益差。每年以每噸20—70美元的低價出口約100萬噸原料,而以每噸500—800美元的高價進口20多萬噸產品。我所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煤系高嶺土利用的快速流態化懸浮煅燒新工藝、技術與裝置,掌握了煤系高嶺土精加工利用關鍵技術,實現了我國這一豐產元素的精細加工和利用。
△固態發酵技術產業化
研究員作為首席專家主持的以農業廢棄物秸稈資源變廢為寶實現高值化利用為對象的課題,開展了新型固態發酵研究和秸稈組分分離研究。在壓力脈動固態發酵基礎上,發展了吸附載體固態發酵新過程,並建立了新型固態發酵技術平台,開創了固態發酵產業化新局面。2005年在江西完成了年產1000噸真菌殺蟲劑新型固態發酵生產線,鑑定專家評定認為“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提出了天然固相物料組分與分離新思路,開發並建立了秸稈無污染汽爆新的技術平台,與江西省生態工業技術中心共同完成的“秸稈生物量全利用新技術及其秸稈生態工業技術集成”項目,經專家鑑定認為“成果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本工作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5項,美國發明專利1項,發表論文18篇,SCI收錄17篇,撰寫專著3部,其基礎研究課題獲國家973計畫支持。
6.6更新科研設備,增強發展後勁
新工程以來,我所認真貫徹執行中科院關於在知識創新工程中抓好儀器設備建設有關要求,加大我所儀器設備的投入、更新、創新制度,本著“突出重點、帶動全局、多方籌資、聯合共建”的原則,制定了中、長期裝備建設規劃,發布了“創新工程儀器設備建設、使用與管理規則”,積極推進科研儀器設備的共建共用。通過實施院、所、實驗室、課題組投資共建的措施,調動各方積極性,實驗裝備投入大幅增加,裝備條件明顯改善。1998—2007年我所共投入總經費8000萬元,購置儀器設備2000餘台(套),其中單台(套)超過50萬元的近20項,固定資產總額從1999年的5436萬元,增加到2007年的31810萬元,大型並行計算機系統、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計算節點機、等離子發射光譜儀、微孔膜乳化裝置、園二色光譜儀、雷射拉曼光譜儀等一批儀器的套用,改善了科研條件,研究所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6.7推進創新文化建設,營造和諧發展氛圍
優美的環境、良好的所風、高效的管理、和諧的氛圍以及正確的理念和價值觀是研究所創新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和理想目標,也是保證創新工程試點工作順利實施的重要條件。多年來,過程工程所在創新文化建設上,不斷加大工作力度,促進了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的協調發展,為研究所深化改革、穩步發展提供了可靠保證。
園區環境:
2001年,投資1800萬元對主樓進行全面改造提升。同時對主樓園區環境改造整治,拆除低矮舊有房屋,拓寬周邊道路,綠化美化園區,使科研環境和園區面貌明顯改觀。
2002年,投資410多萬元,對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多相反應重點實驗室和分離科學與工程實驗室進行全面改造,進行了內部裝修,完成了環境整治。
2005年,完成了新園區的建設規劃和工程的擴初設計,隨後進入拆遷階段,千方百計克服困難,“過程工程大廈”於2008年5月正式開始建設,另兩座科研實驗樓(A、B)也進入了施工前的籌備階段,不久的將來,將建成具有一定國際水準的科學園區。
行為規範:
過程工程所十分重視現代化研究所規章制度的建設,進入創新工程試點以來,經反覆修改補充,制定了會議制度、科研管理、財務制度、檔案管理、課題核算等新規章制度總計七個方面61項。完成了《過程工程所現行規章制度彙編》,編制了《職工手冊》,《創新文化手冊》和《研究生手冊》,制定了職工行為規範和所務會議程式規範等。2007年6月,過程工程所通過了中科院辦公廳組織的現場考核驗收,公文管理、安全管理、檔案管理和信息宣傳均達到一級標準。同時,根據中科院統一部署,積極推進規章制度清理工作,不僅將規章制度合理分類,還制定了與之相應的工作流程圖,經所務會、黨委會、職代會審批後,形成規章制度彙編,促進了所務公開和管理工作規範化、制度化。
基層黨建工作:
所黨政領導班子堅持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一起抓,緊緊圍繞知識創新工程這箇中心,立足於培養“四有”創新型人才,注重發揮黨群組織和黨員幹部的表率作用,以創新文化為抓手開展黨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促進和保障了全所的改革、發展和穩定。繼1998年我所被評為中央國家機關文明單位和中關村地區文明單位後,2006、2007年又連續被授予中央國家機關和京區文明單位稱號。
黨的建設工作落實,特色鮮明,整體水平不斷提升。2005年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領導有力,組織嚴密,措施到位,成效顯著”。鞏固發展教育活動成果,建立健全保持先進性長效機制並得到落實。2007年6月,中央先進性長效機制檢查組到所現場檢查,對我所貫徹落實先進性長效機制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認為思路清楚,工作紮實,特別是“開展學黨章主題教育活動”、“組織關心愛護黨員、黨員聯繫服務民眾”等工作,有特色、有新意、有成效,值得認真總結。由於黨建工作成績突出,連續6年獲京區黨建工作創新獎一等獎。
重視發揮老幹部、工青婦組織和民主黨派及黨外代表人士作用。所工會組織健全,活動經常,職代會和所務公開等制度落實,促進了研究所和諧發展。堅持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和“我為創新做貢獻”主題實踐活動,組織實施“和諧關愛工程”,認真解決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所工會連續4年在中科院工會年度工作評比中獲獎,2007年被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授予“模範職工之家”榮譽稱號。團組織著眼年輕人特點開展工作,參加院創業大賽、演講比賽、文藝匯演以及本所科普活動等多次獲獎,被團中央、全國少工委和中科院首批授予“青少年走進科學世界科技活動示範基地”,被北京市評為科普工作先進單位。離退休職工黨支部、老乾辦與老科協三位一體,在提供服務、發揮老同志作用方面想了不少辦法,老幹部各項待遇得到較好落實。所婦委會工作成績突出,被院婦工委評為京區“2006-2007年度優秀婦委會”。安全保衛、綠化美化、計畫生育、環境衛生、人防工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研究所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有些工作連年保持先進。
2008年1月所領導班子換屆,張鎖江任常務副所長(單位法人),陳運法任黨委書記兼副所長,馬光輝任副所長,江明任黨委副書記兼副所長。崔志民、肖炘任所長助理。
2008年4月,為適應創新三期和研究所發展需要,對管理部門進行調整最佳化,設定為:綜合辦公室、科研規劃管理處、科技開發處、人事教育處、財務資產處、園區建設辦公室。
新一屆領導班子繼承發揚優良傳統,勇於改革創新,緊緊抓住過程工程所新的歷史機遇期,提出了“開拓開放,團結創新,和諧發展”的新思路,確立了“支撐過程工程技術創新,引領過程工程科學前沿”的新目標,正在帶領全所為之努力奮鬥。

7 展望

過程工程所五十年是幾代人堅持不懈、努力拚搏的五十年,是研究所改革奮進、不斷發展的五十年,過程工程所的發展史見證了國家、社會和中科院的發展,並為國家科技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過程工程所拓展了一條發揮化工學科優勢、關注學科交叉、加強套用基礎、開拓套用領域和發展產業化的道路。過程工業的綠色化、信息化已列入國家的“十一五”規劃和中科院中長期規劃綱要,從而明確了過程工程科學與技術的重要定位,過程工程所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因此,我們應當認清責任、牢記使命、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爭創一流,努力實現支撐過程工業技術創新,引領過程工程科學前沿的目標,將研究所建成在國內外學術界和工業界知名的過程工程研究基地。回顧過去,令人歡心鼓舞、信心倍增;展望未來,催人改革創新、和諧奮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