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貨幣

中國歷代貨幣

貨幣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必然產物。

正文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歷代政府發行的金屬貨幣信用貨幣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自產生金屬鑄幣以來,歷代貨幣形式、種類、數量之多均為世所罕見,並形成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東方貨幣文化,對日本朝鮮越南等鄰國產生過深遠影響。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貨幣發展緩慢,很少重大變革。在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入侵的衝擊下,雖然經歷了一系列貨幣改革,開始具有現代形態,但始終未能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貨幣的紊亂狀態。
先秦貨幣 中國貨幣以貝幣為最早。商代原以天然海貝貨幣,其中較普遍的是齒貝,學名貨貝。後來由於真貝數量不夠,就用各種仿製貝代替,有珧貝骨貝石貝陶貝銅貝等。東周以後,金屬鑄幣開始流行,貝幣逐漸失去貨幣資格。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稱雄,貨幣形制各異,有布幣刀幣圜錢蟻鼻錢四大形式。早期的布幣由農具“餺”演變而成,首可納柄,稱為“空首布”,因似鏟狀又稱“鏟布”。嗣後體型縮小,鑄成平首,有尖足布、方足布、圓足布、異形布等,流通以三晉地區為主。齊、燕、趙等國鑄造刀幣,系實用刀“削”轉化而來,有尖首刀、齊刀、明刀、趙刀等,流通範圍次於布幣。圜錢為圓形貨幣,中有圓孔,起源於紡輪或璧環,多在秦、魏等國流通。戰國晚期,秦國已出現方孔圜錢,燕國和齊國亦有鑄造。蟻鼻錢是楚國貨幣,類似貝幣形狀,一般認為是銅貝的高級形態。此外,楚國還流通爰金,上鈐方形印記,有郢爰、陳爰、鄟爰或盧金等,為中國最早有固定形式的黃金鑄幣。
秦漢至隋貨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貨幣。秦代以黃金為上幣,銅錢為下幣。銅錢圓型方孔,名稱為“半兩”,標準重量十二銖。方孔圓錢自此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通貨。西漢初期,錢幣沿襲半兩舊名,但實際重量逐步減輕。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始鑄五銖錢,鏇因各地自由鑄造,大小輕重不一。元鼎四年(前113),政府專令上林三官(均輸、辨銅、鍾官)鑄錢,禁止郡國鑄造。實行統一鑄造政策後的五銖錢,製作精整,輕重適宜;使用時間前後長達 700多年。西漢末王莽稱帝期間(公元9~23)進行多次幣制改革,採用刀、布、龜、貝等形制,均因無法推行而失敗。東漢恢復鑄造五銖錢,至獻帝初平初年,董卓專權時壞五銖更鑄小錢,惡劣不堪。魏晉南北朝時期,在長期戰亂與南北分裂過程中,貨幣流通混亂,不少地區以谷帛為幣,五銖錢則常被用來整頓幣制。當時銅錢開始以“文”計數,千文為“貫”,錢幣名稱也有所變化,出現年號錢。隋代繼續鑄造五銖錢,貨幣流通亦得到短暫的統一。
唐宋貨幣 唐初沿用隋代舊錢。高祖武德四年(621)廢五銖錢,鑄造“開元通寶”或讀“開通元寶”,每十文重一兩,量制改用兩、錢、分、厘十進位法,銅錢不再使用重量名稱,對中國古代衡法的改革影響深遠,後世錢幣以“通寶”或“元寶”為名蔚然成風。唐代雖然廣用銅錢,但嶺南用金銀,內地則錢帛並用。五代十國時期,大額鑄幣盛行,鉛、鐵錢也大量使用,貨幣流通具有明顯的地方性。宋代有些地區用銅錢,有些地區用鐵錢,還有些地區銅鐵兼用,隨著白銀貨幣性的不斷加強,不僅民間用銀增多,有時也被用來納稅。兩宋年號錢甚多,鑄造數量極為可觀,錢文書法更是百花齊放,篆、隸、楷、行、草等應有盡有,各臻其妙。中國的紙幣向以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發行的皮幣為濫觴,但正式流通使用則在北宋初年。由於四川地區使用鐵錢,體重值小,攜帶不便,商人發行“交子”代替鐵錢流通,仁宗天聖元年(1023)收歸官辦,後又將交子改為錢引,擴大流通地區。南宋最初行用關子,一度改為交子,而最通行的是會子。地方發行的紙幣尚有川引、淮交、湖會等。理宗景定五年(1264),曾發行金銀現錢關子,使用時間不長。

遼西夏金元貨幣 遼代鑄造銅錢數量不多,錢文均為漢字,製作比較粗糙,貨幣流通依賴宋錢的流入。西夏亦鑄造錢幣,分西夏文和漢文兩類,以銅錢為主,間有鐵錢。金代發行紙幣早於銅錢,海陵王貞元二年(1154)因國內銅少,仿宋交子成法發行交鈔,分大鈔和小鈔,流通以7年為限,到期納舊換新。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取消7年釐革制度,改為無限期流通。章宗承安二年(1197)鑄造承安寶貨銀錠,分1兩至10兩五等。金末紙幣發生大規模通貨膨脹。從宣宗貞祐三年(1215)發行貞祐寶券,到哀宗天興二年(1233)發行天興寶會,儘管其間紙幣屢次更名,但都因發行過濫而幣值猛跌,以致萬貫惟易一餅。元世祖中統元年(1260)始發中統元寶交鈔,後又發至元通行寶鈔,以前者使用較久。至元三年(1266),所鑄銀錠鐫有“元寶”二字,元稱銀錠為元寶,有元朝之寶涵義。元代實行紙幣流通制度,銅錢鑄造不多,有漢字錢和蒙文錢兩類。
中國歷代貨幣中國歷代貨幣
明清貨幣 明洪武八年(1375)起發行大明通行寶鈔,錢鈔兼用。後因紙幣流通受阻,至嘉靖年間又大鑄銅錢。明代將官爐銅錢稱為“制錢”,以示與流通中的舊朝錢和本朝的私爐錢相區別。明中葉白銀上升為主要貨幣,制錢遂用於小額支付。清代大數用銀,小數用錢。制錢正面為漢文,背面為滿文。清初的鑄錢體制比明晚葉更趨完善,鑄造的制錢數量很大。白銀的鑄造形式不一,輕重不等。大錠一般重50兩,作馬蹄形,稱為“元寶”、“寶銀”或“馬蹄銀”;中錠重約10兩,多作衡錘形,元寶形的稱小元寶;小錠大體上呈饅頭形,重1~5兩左右;零碎的銀子統稱“碎銀”,重量大抵在1兩以下。由於各地衡法不一,白銀成色高低不同,使用時不僅要經過秤量,而且要折合成紋銀計算,十分不便。紋銀並無實物,僅是全國通用銀兩的標準成色而已,是一種虛銀兩。外國銀元自明末開始流入中國,至清中葉行用日廣。因外國銀元規格比較一致,可憑個數流通,使用比銀兩方便,作價常高於其實際含銀量,所以道光年間(1821~1851)外國銀元深入內地,形成銀兩與銀元並用的局面。
中國歷代貨幣中國歷代貨幣
近代貨幣 鴉片戰爭後,隨著商品經濟和對外貿易的發展,各大商埠銀兩名目價值的計值標準漸趨統一,如上海為規元、漢口為洋例、天津為行化、營口為爐營等。這些計值標準系按實際流通的銀兩折算而成,均屬虛銀兩。有些城市還設公估局,專門從事鑑定寶銀的成色和重量。經公估局批估的寶銀,交易時不必再隨時進行秤重和鑒色,從而化繁就簡,便利商業往來。但公估局的批定只限當地生效,並不能改變銀兩制度的落後性。鹹豐三年(1853),清政府為籌措鎮壓太平天國的軍費,發行戶部官票和大清寶鈔兩種紙幣,同時鑄造各種銅、鐵、鉛大錢,等級繁瑣,輕重倒置,造成嚴重的通貨貶值。同治(1862~1874)以後鑄錢數量銳減,制錢流通走向沒落。在西方貨幣制度影響下,廣東於光緒十四至十五年間(1888~1889)用機器大量鑄造“光緒元寶”銀元,重庫平七錢二分,幣面圖案為蟠龍,俗稱“龍洋”。以後各省紛紛仿造,但重量、成色參差不齊,流通範圍多限於本省。光緒二十六年(1900),廣東又首先鑄造銅元,以彌補流通中制錢的不足。每枚銅元當制錢十文,每百枚換銀元一元。與傳統的方孔錢不同,銅元中無方孔,俗稱“銅板”。其後各省濫鑄銅元,充斥市場,價格不斷跌落。清末,鑒於外國銀行在華擅發紙幣獲利甚豐,國內銀行開始陸續發行各種鈔票,其中以1898年發行的中國通商銀行券為最早。各省官銀錢號發行的制錢票、銅元票與銀元票,多在辛亥革命前被淘汰。宣統二年(1910)頒布《幣制則例》,規定國幣單位為元,未及實施清王朝即覆滅。中華民國時期,北洋政府於1914年頒布《國幣條例》,國幣仍以元為單位,並據以開鑄袁世凱頭像銀元,流通頗廣,漸有取代龍洋和外國銀元的傾向,但銀兩制度的地位仍未動搖。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鑄造孫中山頭像銀元,與袁頭幣同時流通。1933年廢兩改元,終於廢除銀兩制度,實行以元為單位的銀本位制度。然而當年鑄造的銀本位幣(船洋)未達到統一銀元的目的,貨幣流通的混亂現象依然如故。1935年11月,南京政府實行法幣政策,以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三行(後加中國農民銀行)發行的紙幣為法幣,禁止銀元流通,中國又進入紙幣流通時期。後因法幣惡性膨脹,急劇貶值,1948年8月發行金圓券代替法幣。金圓券比法幣膨脹更快,不到十個月就形同廢紙。1949年 7月又在廣州等地發行銀元券,一開始就遭到人民拒用,迅速徹底崩潰。
革命根據地貨幣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為了對敵鬥爭和鞏固政權的需要,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就發行獨立自主的貨幣,有銀元銅幣紙幣等。抗日戰爭時期,革命根據地發行的紙幣通稱“抗幣”,其中邊區抗日民主政府發行的紙幣多稱“邊幣”。解放戰爭時期,各解放區的貨幣發行和流通由分散漸趨統一,最後由中國人民銀行於1948年12月 1日發行的人民幣為全國統一的貨幣。

參考書目

彭信威:《中國貨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王毓銓:《中國古代貨幣的起源和發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1990。
魏建猷:《中國近代貨幣史》,黃山書社,合肥,198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