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書社

黃山書社

黃山書社成立於1984年9月,是一家集編、印、發行為一體的古籍文史圖書專業出版社。隸屬於安徽出版集團。建社20多年來,黃山書社人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努力挖掘徽文化和桐城派等地域文化資源,出版了一大批文史古籍類圖書和通俗讀物。且承擔了國家和省“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規劃60餘種重點圖書的出版任務。忠實地履行了黨和國家賦予的光榮的出版職責,擁有良好的行業形象和社會聲譽。

黃山書社

書社簡介

黃山書社成立於1984年9月。現設定8個科室,它們是:古籍方誌編輯室

文化旅遊編輯室文史編輯室綜合編輯室發行科財務科總編辦公室

黃山書社黃山書社

辦公室

書社擁有一支高素質的編輯隊伍。全社32人中,具有出版系列職稱的23人,

其中高級職稱13人,占該系列的56.5%,中級職稱10人,占43%;所有業務人員

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為書社的發展努力地工作著。

作為一家地方古籍出版社,出版資源相對貧乏,經濟基礎比較薄弱。但黃山書社人不等、不靠、不要,發揚“黃山松”精神,紮根岩石,團結奮鬥,傲然挺立於出版之林。建社20多年來,黃山書社人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努力挖掘徽文化和桐城派等地域文化資源,出版了一大批文史古籍類圖書和通俗讀物。且承擔了國家和省“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規劃60餘種重點圖書的出版任務。忠實地履行了黨和國家賦予的光榮的出版職責,擁有良好的行業形象和社會聲譽。

近年來,黃山書社立足做大做強企業,深化改革,堅持自主創新,大膽探索,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快速發展之路。 “十五”期間,銷售收入在全國22家同類出版社中的位次躍升到前五位,人均產值躍升到前三位。目前,黃山書社每年出版新書500餘種,銷售收入1個億,利潤達2000萬元,綜合實力在全國古籍出版社中名列前茅,在集團上市公司8家出版社中位列第三。並逐步形成以傳統文化讀物出版為突破點,以重點學術圖書出版為著力點,以文教圖書出版為支撐點的出版戰略格局,以傳統文化為主的出版特色日益顯現。

品牌的發展:

品牌是出版社生存的基石,發展的加速器。為了鑄就黃山書社的金字招牌,實現出版主業的可持續發展,黃山書社人把“出版最好的書,培養更多的讀者”奉為出版準則,大力實施精品戰略。先後出版了《中葡關係史》《中國詩論史》《中國基本古籍庫》《中國宗教歷史文獻集成》《百衲本二十四史》等一大批精品圖書。多種圖書獲得國家、華東地區以及省級各種獎項。其中,《中葡關係史》榮獲2007年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中國詩論史》榮獲2008年第二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燕樂新說》獲得第十四屆中國圖書獎,《吳汝綸全集》獲得第六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中國史學思想通史》獲得華東地區古籍優秀圖書特等獎等。2005年,黃山書社被評為“安徽省新聞出版系統經營管理目標考核優秀單位”。2006年,黃山書社又被評為“安徽省新聞出版系統先進集體”。2007年,我社被集團評為“優秀單位”,2008年,黃山書社又被評為集團唯一的“明星單位”。

書社成績

十多年來,黃山書社堅持有計畫地整理、出版本省有學術研究價

值的古籍和有關的研究著作以及出版具有本省地方特色的通俗歷史

黃山書社黃山書社證書

物和旅遊讀物;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大力弘揚民族文

化,貫徹"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出版方針。編出了一批深受讀者喜

愛的、高品味的圖書。如:《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建安文學研究文集》《明清徽商研究資料選編》《中國近代貨幣史》《明清小說的思想與藝術》《中國近代文學大辭典》等。更有一批積極承擔的國家、省級"八五"、"九五"重點圖書《徽州歷史檔案總目提要》《淮系人物列傳》《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

《清代筆記小說類編》《歷代詞紀事會評》《中國近代文學大辭典》《長江流域發展史》等。十多年來計出圖書1000多種。其中有21種書獲國家級獎,占出書總數的2.2%,約90餘種獲省級獎,占出書總數的11%,華東地區獎26種,占出書總數的2.8%,獲獎種數獲出書總數的16%。多種圖書暢銷港台地區和海外,還達成了一批版貿協定。

書社是以出版學術類和古籍類圖書為主的,但在品種結構上還考慮到大多數讀者的需求,整理和出版了一批通俗讀物,如古典小說系列叢書"四大名著"、"三言二拍"、《東周列國志》《封神演義》等,文史類的《中國歷代開國帝王傳》《中國通史故事》等,文化類的《皖人書錄》《五體字典》等,藝術類的《中國古玩通鑑》《中國書畫裝裱技法》等。

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書社在管理和出書品種方面向新的規模發展,將以新的姿態向21世紀邁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