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科技館

中國數字科技館

中國數字科技館是由中國科協、教育部、中國科學院共同建設的一個基於網際網路傳播的國家級公益性科普服務平台。中國數字科技館以激發公眾科學興趣、提高公眾科學素質為己任,面向全體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群體,搭建一個網路科普園地。在中國數字科技館這個平台上,公眾能夠增長科學知識,體驗科學過程,激發創意靈感,了解科技動態,分享豐富的科普資源。

簡介

www.cdstm.cnwww.cdstm.cn
中國數字科技館(www.cdstm.cn)隸屬“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項目之一”,由中國科協牽頭組織,教育部、中國科學院參加建設。中國數字科技館把社會上已有的、分散的、各種形式的可利用科普資源進行最佳化、集成和數位化入庫,搭建為全社會提供科普資源共享服務的平台,為提高我國公民科學文化素質服務。

中國數字科技館以數字的方式傳播科技文明,它帶您穿行於古代與現代,虛擬與現實之間,與您一同感受科技的魅力、生活的精彩,以及科技對人類社會和生活的深刻影響。

中國數字科技館從宇宙探索、生命奧秘、人與自然、歷史文明、健康生活、工程技術等多個視角,以90個專題展館全方位介紹了人類科技文明的盛況。透過精美的多媒體展現形式,公眾能夠深入科學內涵,體驗研究過程,同時充分感受科學的快樂以及科技文明的魅力。

精品欄目推薦

微專欄 2013年9月,中國數字科技館推出了原創欄目《微專欄》。該欄目以更新快、話題熱和內容新穎為特色,每周從時事熱點中選擇一個主題,用多篇配有圖片或視頻的短文從科普角度對主題進行深入解讀。 截至目前,中國數字科技館共推出130餘期《微專欄》,點擊量穩步上升,成為中國數字科技館的又一原創精品欄目。選題可劃分為三類:社會熱點,突發事故,重大科技事件或紀念日。 緊扣社會熱點的《微專欄》:《無科技不足球——2014世界盃》、冰桶挑戰——名人濕身為哪般》、《科學達人看“跑男”》、《向呆萌軟進化超能陸戰隊之大白》等。
第一時間回響突發事故、介紹應急科普知識的《微專欄》:《失蹤的馬航客機MH370》、《大自然的暴怒——尼泊爾8.1級地震專題》、《福建漳州PX工廠爆炸事件》等。
緊密配合重大科技事件或紀念日的《微專欄》:《始於瑞士的夢想——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環球三萬公里國產ARJ21客機凱鏇》、《走進米蘭品味世博》等。
2015年,我們與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合作推出了《微專欄-心理學專輯》,內容以公眾話題、熱點社會事件或心理學研究發現為切入點,以輕鬆的方式,從心理學角度加以解讀並傳播科學知識與理念。欄目兼具科學性、趣味性、可讀性,受到大眾歡迎。 除了中國數字科技館的官方網站,公眾也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進行瀏覽。
微專欄微專欄

榕哥烙科

《榕哥烙科》是中國數字科技館推出的一檔原創趣味科普欄目。對於我們,科普不是冷冰凍的知識灌輸,而是對身邊的生活進行有意思的科學解讀和創造。最好的學習,就是無意識地學習。讓所有人看到科學,是我們一直努力的目標。匯集知識碎片,創造有價值的答案,只為了喚起大眾對科學的興趣。

欄目從社會熱點、文化事件等網友感興趣的方向入手,涉獵多元廣泛。我們既包括如引力波、大數據等專業領域的知識解讀,也有像戒菸、智齒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同時也涉及電影《星球大戰》、《侏羅紀世界》、電視劇《太子妃升職記》等娛樂文化事件,不拘泥於傳統科普範疇。

自2014年起,《榕哥烙科》步入正軌,開始保持周播的穩定更新頻率,累計播放量突破60萬次。欄目同期也在中國科技館展廳內對觀眾播出,並配合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等項目製作離線版資源,下發到全國950個科普示範縣,在行業內獲得了很大好評。2015年開始,欄目也積極開拓與專業網站的合作,同步在愛奇藝、光明網等知名網站上線播出,向更多科普愛好者推廣《榕哥烙科》的欄目品牌。同時,在中國數字科技館的微博及微信官方賬號也可以觀看到最新的節目,充分發揮了微視頻短小易傳播的特點。

榕哥烙科榕哥烙科

環宇採擷

同《環球科學》雜誌社合作的《環宇採擷》,是一檔專注國外優秀科普資源的欄目,所有內容均為世界科普雜誌第一品牌《科學美國人》的獨家中文版本。
2015年起,欄目為緊跟新媒體時代的傳播需求,努力實現科普內容的多樣化、易讀性和趣味性,進行了大幅改版。1)增設了全球最著名的科學廣播“科學60秒”,內容涵蓋綜合科技、健康、地球、太空等系列,在短短一分鐘內為聽眾播報評點當下全球科技全前沿的新奇趣聞。同時,在頁面上輔以配套的中英文對照字幕,方便用戶學習;2)藉助電視欄目《最強大腦》的熱播,適應腦科學話題的社會熱點,同步引進著名心理學雜誌《MIND》中的文章及趣味漫畫,推出全新腦科學版塊。3)配合微視頻熱潮,引進《科學美國人》團隊專業的視頻節目,通過豐富的圖片動畫的輔助元素,對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科學問題進行闡釋。4)迎合時下圖解科學的潮流,通過動態圖文的形式,在5幅圖片範圍內闡述一個科學主題,以更加新穎活潑的形式展示科普內容。

環宇採擷環宇採擷

天空之城

隨著《星際穿越》《火星救援》等好萊塢科幻大片在中國的火爆上映,越來越多的網民開始對科幻類題材感興趣,而國內科普網站在這一方面的缺口依舊很大。網路科普部為滿足用戶的需求,與資深專業雜誌《科幻世界》合作在中國數字科技館推出的《天空之城》欄目,已逐步成為國內科幻迷聚集的一個網路平台。欄目既包括最新的科幻資訊,也有原創的科幻小說、科幻廣播劇及微電影,力圖用多元化的形式來豐富網友對科幻的了解和體驗。
同時,我們還不定期組織線下科幻迷的講座活動,拉近院士專家、科幻作家同用戶讀者之間的距離,為他們搭建一個面對面交流的平台。2015年舉辦的兩期講座,分別請到了劉慈欣、李淼、何夕等嘉賓,現場氣氛異常火爆,甚至達到了一票難求的地步,觀眾們反響熱烈,受益良多。

天空之城天空之城

你好星空 Hello Sky

《你好星空》是中國數字科技館推出的一檔有聲類天文節目。每期節目包括一段3分鐘左右的音頻,一段300至400字左右的文字介紹,1至2張天文知識圖片。欄目多選取常見的天文現象以及天文學領域的科學家、科學發現為主題,用簡潔、優美的語言來講述星空的故事。對一般人來說,星空,雖然神奇,但是看上去只是太陽、月亮和星點,沒有太多景觀。實際上,星空是一個遼闊高遠的劇場,不停地上演劇目。恆星們是普通演員,每天、每個季節都做著常規表演。月亮、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是明星演員,總是在恆星背景上舞動。不時地,星空中還上映特殊劇目:流星、彗星、日食、月食等各種特殊天象。欄目形式新穎,內容製作精良,淺顯易懂,適合普通公眾。

你好星空你好星空

開開小屋

該欄目主要客群人群是3-10歲兒童,意為打開小屋學科學。設定了“看一看”、“聽一聽”、“做一做”、“下一下”、“玩一玩”等版塊,分別集成視聽類、遊戲類及動手實驗類資源並提供下載服務。特別是《開開學科學》、《氣象百問》、《科學家的故事》、《霧霾知多少》及《百科探秘.玩轉地球微動畫》等,精彩紛呈。

開開小屋開開小屋

科學開開門

是中國數字科技館兒童版面向3-8歲兒童推出的首檔原創百科音頻節目,從兒童的視角解答小狗開開、心心生活中的科學為什麼,為孩子們打開科學的大門。目前已製作《會冒煙的冰激凌》、《生熟雞蛋的學問》、《美麗的“傷害”》、《尋找森林醫生》等。

中國數字科技館手機報

中國數字科技館手機報以周刊形式為公眾提供最新科技資訊、科學熱點事件解讀、講解生活中的科學知識、介紹最新創意科技產品等精彩內容。手機報欄目包括:行業資訊、生活小竅門、熱點事件、奇聞奇觀、生命科學、創意科技、宇宙探秘等精彩欄目。此外,數字館手機報還具備與公眾互動的多種特色功能,包括:科普活動通知與報名、投票與調查等互動功能。
公眾可通過中國數字科技館網站(www.cdstm.cn)免費訂閱手機報服務。

作用

縱覽科技的視窗

中國數字科技館目前的90多個專題展館,涵蓋科學技術諸多領域,融會科學與人文,貫通歷史與未來,將全方位展示人類科學探索歷程與偉大成就。

展現創意的舞台

青少年是最具創造活力的群體。中國數字科技館為青少年提供展示創意的舞台,旨在培養科學興趣,樹立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科普素材的寶庫

中國數字科技館匯集了豐富的圖片、動漫、音像、報告、展品等數位化科普資源,為社會各界的科普創作和科普工作提供資源共享服務。

榮譽

2007年11月,中國數字科技館獲得了“2007世界信息峰會”(WSA2007)頒發的最佳電子科學(e-Science)獎。“世界信息峰會”是國際上唯一由聯合國組織的數字傳播評價機構,這一獎項也是國際社會對中國在普及科學技術、縮小信息差距和數字鴻溝方面取得成就和所作貢獻的充分肯定。
“中國數字科技館——令人留有深刻印象的科技園地,綜合了相當廣泛的高質量科普、教育資源,以不同凡響的虛擬現實和多媒體內容展示了當今科技的進步與發展。”
——2007年世界信息峰會(WSA2007)國際評審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網路科普聯盟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網路科普聯盟(簡稱“網路科普聯盟”)是由相關政府部門,全國主要科普網站和有關新聞網站、商業網站,與網際網路相關的社會團體、企業、科研、教育單位和大眾傳媒等領域及從事網路科普工作的專家、學者自願組成的從事非營利公益性科普活動的社會團體,由中國科協和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共同發起,並經信息產業部批准,於2004年9月2日在北京成立。
安徽公眾科技網
安徽青少年科技網
鞍山科普網
北方網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北京科普之窗
北京數字科普協會
北京聯合大學信息學院
北京農業信息網
中國農業科學院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
聰明泉
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北京星際遠航文化傳播中心
重慶天文網
丹徒科普園地
東方科普網
佛山市科學技術協會
甘肅大眾科普網
雲南科學技術協會
廣西科協
瀋陽市皇姑區科學技術協會
江蘇公眾科技網
吉林科技網
濟南市科學技術協會
科學無神論
晉江市科技館
湖北科普網
科學小說網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江西省科學技術協會
江門市科學技術協會
CUST聯合科技
麗水科協網
南方網
南昌科協
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
農博網
南通科學與公眾網
寧波科協網
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廳
寒旱區網路科普天空
湖北野考文化中心
人民網科技頻道
秦皇島市科學技術協會
新聞與傳播學院
汕頭科普網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
陝西科技資訊
山西科普網
科普惠農網
臨沂市科學技術協會
上海科普
清華同方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
鄧小平紀念館
蘇州科普之窗
唐山科普線上
天津公眾科技網
騰訊科技
通州科普之窗
太湖科普資源網
邵陽市心理諮詢中心
科普網路電視
葫蘆島科學技術協會
西安科普網
徐州市科學技術協會
科技工作者之家
新余科普網
御虎
張家口科普網
鄭州科普網
中國地理學會
浙江省科學技術學會
中國航天科技信息
中國環境保護協會
中國科普
中國科普博覽
中國青少年科學素質行動網
中國數字科技館
中國消防網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
中國興農網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誌
中國網
廣東科普資源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