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市科學技術協會

秦皇島市科學技術協會

秦皇島市科協是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和民眾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繫科技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是推動科技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基本信息

簡介

秦皇島市科協其宗旨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按照“三個代表”要求,團結和動員科技人員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實施科教興秦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科技的繁榮和發展,促進科技的普及和推廣,促進科技人員的成長和提高,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的結合,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反映科技人員的意見,維護科技人員的權益;其主要職能概括為:科技普及主力軍,學術交流主渠道,民間國際交流與合作的主代表和科技人員之家。

組織構成

市科協機關內設辦公室、人事財務部、科普部、學會部、黨總支等行政科室和市科技諮詢服務中心、市科技幹部進修學院、市科技館(信息中心)三個事業單位。機關各部室的職能分別為:
辦公室:負責機關的行政管理、後勤服務、綜合協調等日常工作;負責文書檔案、保密、安全保衛、計畫生育工作;負責宣傳及信息反饋工作等。
人事財務部:負責機關的人事、勞資管理工作;負責財務預算與決算,機關及直屬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等。
學會部:負責全市性學會的管理、指導工作;開展民間國際科技交流活動;接受委託開展科學論證與決策諮詢;負責金橋工程的管理工作等。
科普部:負責全市科協系統的科普工作;負責基層科協開展“講比”活動和科普示範基地、教育基地的指導工作;負責全市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活動;
黨總支:負責機關黨的組織建設、紀檢、黨風廉政、精神文明及老幹部、工、青、婦工作等。

科協發展史

秦皇島市科協於1959年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一屆委員會,宣告秦皇島市科協成立。至1967年,已相繼成立了冶金、機械、醫藥、衛生、農業、水產、煤炭、建築8個學會,科協工作得到了一定發展。1967年在文化大革命中,科協的各級組織遭到嚴重破壞,科協活動被迫停止。1978年文革結束後,科協工作逐漸恢復,1978年6月28日市科協二屆全委(擴大)會,選出科協新的領導班子並設定相應辦事機構。1980年、1987年、1992年分別召開了第三、四、五次市科協代表大會,進行了換屆選舉。

市科協自成立以來,始終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科協組織也在鍛鍊中成長和成熟。特別是近10年來,隨著科學技術在社會生活中地位的提高和市場經濟制度的確立,秦皇島市各級科協組織得到了較快發展。2002年,市科協再次被省評定為實績突出的先進單位,全省排位由第六進到第四,並榮獲“全省科普工作先進市”稱號。

第六屆委員會,是由2002年5月29日秦皇島市科協第六次全市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有委員43名;常委27名;主席1名,副主席10名,其中3名駐會、7名不駐會(為兼職副主席)。組織網路基本形成。目前,除全市所屬7個縣、區、1個開發區全部建立科協組織外,各市級學會(協會、研究會)為42個;各企事業科協為34個。建立不同類型的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科普示範、教育基地25個,其中全國農村科普示範基地1個;全國農村黨員基層幹部實用技術培訓基地1個;全國科普教育基地1個;省級科普示範縣1個;省級農村科普示範基地6個,市級11個;市級科普教育基地4個。培育各級科技示範校20所,其中省級3所,市級17所。建設科普示範鄉鎮7個。不斷充實完善農研會的組織建設,現全市有農民專業技術協會(農研會)186個,會員63905人。

科技諮詢中心

中心簡介

秦皇島市科技諮詢服務中心是市科協直屬事業單位,也是我市最早被批准為可以組織開展科技諮詢活動的技術貿易機構。中心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市科協系統開展科技諮詢服務活動的管理與指導工作,同時兼有組織全市性學會(協會、研究會)、基層科協和廣大科技人員為經濟建設與技術進步提供科技諮詢、技術服務的社會活動職能。

市科技諮詢服務中心自1987年正式成立以來,充分發揮科協組織網路優勢和人才信息優勢,接受政府或有關部門的委託,有針對性地開展科學論證、決策諮詢;圍繞我國鐵路提速、京秦高速公路建設、秦港碼頭技術改造和我市經濟建設重點項目的實施,組織開展科技攻關;圍繞企業的技術改造,組織開展科技諮詢和“四技”服務;圍繞提高科技人員專業素質,舉辦科技培訓等,在實現科技向生產力轉化的過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十年來,中心特別注意充分發揮企業科協組織的作用,及時發現和解決生產一線所存在的技術難題,使科技諮詢工作在企業的技術進步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市科技諮詢服務中心的工作越來越受到社會的認識與承認。

隨著“科教興市”戰略的實施和我市經濟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市科技諮詢服務中心將繼續努力,認真履行國家推動科技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的社會職能,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我市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主要業務

1、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和技術手段為部門或地區的發展規劃、計畫等提供技術方案,進行技術、經濟論證和可行性研究或對特定的技術項目進行的分析、論證、評價和預測;
2、對重大工程項目、研究開發項目、技術改造項目、技術引進項目和技術推廣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或對可行性研究方案進行綜合評議論證;
3、就專項技術進行的技術調查;
4、為工農業生產單位承辦技術改造、技術攻關、組織技術會診與技術服務。對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的設計、研製、測試提供技術諮詢服務;
5、提供技術、管理和信息諮詢服務,為專項工程或產品提供綜合性諮詢服務(不包括生產性服務和與科技無關的商業活動);
6、其它科技諮詢、技術服務項目。

業務流程

項目洽談→簽訂契約→收取費用→組織實施→項目驗收→收入結算

事務司法鑑定中心

秦皇島科技事務司法鑑定中心是由秦皇島市科學技術協會申報,經河北省司法廳批准設立的。專門從事綜合性科技事務司法鑑定業務,是全市唯一科技事務司法鑑定服務機構。該中心現擁有專、兼職司法鑑定人員17名,全部具有中高級技術職務。秦皇島科技事務司法鑑定中心,緊密依託秦皇島市科協及其所屬學會、企事業科協,有較強的智力優勢和技術力量,並配有先進的儀器與設備。該中心主要從事機械、水利、畜牧、農業技術等領域的科技事務司法鑑定業務,為委託單位和個人提供獨立、科學、公正的司法鑑定。專業介紹:
機械司法鑑定的主要內容: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礦山機械、化工機械、運輸機械、煤礦機械、通用機械技術鑑定,其他涉機械技術鑑定。
水利司法鑑定的主要內容:水利工程質量等級、水利工程安全、水環境安全、水事糾紛技術鑑定,其他涉水利技術鑑定。
牧司法鑑定的主要內容:飼養管理、飼料質量、動物診療、獸藥質量、動物產品質量糾紛,動物死亡原因,動物疫病診斷,畜禽品種鑑定,其他涉畜牧技術鑑定。
農業技術司法鑑定的主要內容:農作物種子、食用菌種子質量、化肥、農藥質量的鑑定,農業災害及意外事故的影響,農藝栽培技術的影響,有毒植物及惡性雜草的鑑定,其他涉農技術鑑定。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網路科普聯盟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網路科普聯盟(簡稱“網路科普聯盟”)是由相關政府部門,全國主要科普網站和有關新聞網站、商業網站,與網際網路相關的社會團體、企業、科研、教育單位和大眾傳媒等領域及從事網路科普工作的專家、學者自願組成的從事非營利公益性科普活動的社會團體,由中國科協和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共同發起,並經信息產業部批准,於2004年9月2日在北京成立。
安徽公眾科技網
安徽青少年科技網
鞍山科普網
北方網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北京科普之窗
北京數字科普協會
北京聯合大學信息學院
北京農業信息網
中國農業科學院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
聰明泉
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北京星際遠航文化傳播中心
重慶天文網
丹徒科普園地
東方科普網
佛山市科學技術協會
甘肅大眾科普網
雲南科學技術協會
廣西科協
瀋陽市皇姑區科學技術協會
江蘇公眾科技網
吉林科技網
濟南市科學技術協會
科學無神論
晉江市科技館
湖北科普網
科學小說網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江西省科學技術協會
江門市科學技術協會
CUST聯合科技
麗水科協網
南方網
南昌科協
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
農博網
南通科學與公眾網
寧波科協網
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廳
寒旱區網路科普天空
湖北野考文化中心
人民網科技頻道
秦皇島市科學技術協會
新聞與傳播學院
汕頭科普網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
陝西科技資訊
山西科普網
科普惠農網
臨沂市科學技術協會
上海科普
清華同方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
鄧小平紀念館
蘇州科普之窗
唐山科普線上
天津公眾科技網
騰訊科技
通州科普之窗
太湖科普資源網
邵陽市心理諮詢中心
科普網路電視
葫蘆島科學技術協會
西安科普網
徐州市科學技術協會
科技工作者之家
新余科普網
御虎
張家口科普網
鄭州科普網
中國地理學會
浙江省科學技術學會
中國航天科技信息
中國環境保護協會
中國科普
中國科普博覽
中國青少年科學素質行動網
中國數字科技館
中國消防網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
中國興農網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誌
中國網
廣東科普資源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