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陰煎[三陰煎]

【功用】補肝脾,養氣血,益陰精。【主治】肝脾虛損,精血不足,神疲乏力,頭昏目眩,面色萎黃,夜寐少安,及營虛失血,中風血不養筋,瘧疾汗多邪散但未熱猶不能止者。

簡介

來源】《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當歸6~9克 熟地9~15克 炙甘草3克 芍藥(酒炒)6克 棗仁6克 人參適量

【用法】上藥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空腹時服。

來源

《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

當歸6~9克 熟地9~15克 炙甘草3克 芍藥(酒炒)6克 棗仁6克 人參適量

用法

上藥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空腹時服。

功用

補肝脾,養氣血,益陰精。

主治

肝脾虛損,精血不足,神疲乏力,頭昏目眩,面色萎黃,夜寐少安,及營虛失血,中風血不養筋,瘧疾汗多邪散但未熱猶不能止者。

加減

如嘔惡者,加生薑3~5片;汗多煩躁者,加五味子14粒;汗多氣虛者,加黃耆3~6克;小腹隱痛者,加枸杞6~9克;如有脹悶者,加陳皮3克;如腰膝筋骨無力者,加杜仲、牛膝。

中藥方劑之三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