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消散

三消散,出自傳統醫藥典籍《外科大成》卷四。用於痘發至3-4日而作癭者。

正文

三消散

來源

《醫學正傳》卷六三引《瘡瘍集》。

組成

朴消 焰消 大黃 桅子(炒黑色) 寒水石 南星各等分。

用法

上藥為末。用生地黃汁調塗貼;或用芙蓉葉汁調敷亦可。

主治

癰瘍諸瘡,赤腫焮痛者。

中藥方劑之三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