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煎丸

三棱煎丸是傳統的中藥方劑,來源於《活幼日議》卷十七。主要用於嬰孩小兒多食生冷,脾胃積滯,久不克化,肚熱腳冷,痞癖寒熱;癥癖,中焦不和,脘腹膨脹,氣壅不得宣通者。

三棱煎丸

正文

三棱煎丸

來源

《活幼日議》卷十七。

異名

消痞丸、化積丸(《活幼日議》卷十七)。

組成

京三桂 蓬莪術(炮)各15克 芫花0.3克 鱉甲(去裙襴,米醋炙令焦)15克 淡豆豉6克 巴豆21粒(去殼) 川當歸15克 杏仁(去皮、尖,炒)0.3克

用法

上藥將前四味以米醋250毫升煮乾,炒焙為東,次將當歸、杏仁、巴豆、淡豆豉研末,與上藥末和勻,水煮麵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20丸,用生薑湯送下。

主治

嬰孩小兒多食生冷,脾胃積滯,久不克化,肚熱腳冷,痞癖寒熱;癥癖,中焦不和,脘腹膨脹,氣壅不得宣通者。

配圖

相關連線

中藥方劑之三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