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煎圓

三棱煎圓是傳統的中藥方劑,來源於《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主要治療順氣寬中,消積滯,化痰飲。治中氣痞,心腹堅脹,脅下緊硬,胸中痞塞,喘滿短氣,噫氣不通,嘔吐痰逆,飲食不下,大便不調,或泄或秘。

基本信息

名稱

三棱煎

拼音

SānLénɡJiānYuán

處方

杏仁(湯浸、去皮、尖、麩炒黃色)、?,各一兩。神(碎、炒)、麥櫱(炒),各三兩。青皮(去白)、乾漆(炒)、蘿蔔子(微炒),各二兩。三棱(生、細、搗、羅為末、以酒三升,石器內熬成膏)八兩。

製法

上件為末,以三棱膏勻搜和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順氣寬中,消積滯,化痰飲。治中氣痞,心腹堅脹,脅下緊硬,胸中痞塞,喘滿短氣,噫氣不通,嘔吐痰逆,飲食不下,大便不調,或泄或秘。 

 用途用量

每服十五圓至二十圓,溫米飲下,食後服。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中藥方劑之三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