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初記》

《風雲初記》

《風雲初記》是作家孫犁在50年代初期創作的長篇小說,描寫抗日戰爭初期冀中平原上各個階級的生活和思想,是一部反映農村生活和戰爭題材的優秀作品。

基本信息

小說背景

風雲初記風雲初記

新中國成立至一九六六年,是中國長篇小說創作出版的一個高潮期。十餘年間,有大批作品問世,其中數十部影響廣泛,極一時之盛。這些作品堅持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和原則,以滿腔熱忱和質樸的表現方法,謳歌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社會主義建設等不同歷史時期我國人民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代表了那一時期我國長篇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們以特有的魅力,影響了幾代讀者,經歷了時間的淘洗,流傳至今。

小說以滹沱河兩岸的子午鎮五龍堂為背景,以高、吳、田、蔣四姓五家的關係為線索,描寫抗日戰爭初期冀中平原上各個階級的生活和思想,展示出冀中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建立抗日武裝,組織抗日政權的偉大鬥爭精神和愛國思想。

內容簡介

風雲初記風雲初記
故事發生在冀中平原,緊靠滹沱河南岸,有一個叫五龍堂的村莊。1927年,這裡曾發生了一次農民暴動。主持這次暴動的是高四海和他十八歲的兒子高慶山。可是暴動失敗了,高慶山還負了傷,被迫和一起參加暴動的中學生高翔,離開了故鄉。1937年秋天,日本鬼子侵占了華北。正在人民水深火熱的當頭,高翔、高慶山接受了黨的使命,回到一別十年的家鄉,動員民眾,組織工、農、青、婦抗日救國會;整編了雜色部隊,建立了敵後抗日根據地。在這一段艱苦的鬥爭中,高慶山和高翔執行了黨的任務和政策,在人民的積極支援下,終於粉碎了敵人的陰謀,擊退了日本鬼子的進攻,保衛了自己的家鄉

小說賞析

風雲初記風雲初記

在冀中平原,緊靠滹沱河南岸,有一個村莊叫五龍堂。1927年,這裡曾發生了一次農民暴動。主持這次暴動的是高四海和他十八歲的兒子高慶山。可是暴動失敗了,高慶山還負了傷,被迫和一起參加暴動的中學生高翔,離開了故鄉。

1937年秋天,日本鬼子侵占了華北。正在人民水深火熱的當頭,高翔、高慶山接受了黨的使命,回到一別十年的家鄉,動員民眾,組織工、農、青、婦抗日救國會;整編了雜色部隊,建立了敵後抗日根據地。
在這一段艱苦的鬥爭中,高慶山和高翔執行了黨的任務和政策,在人民的積極支援下,終於粉碎了敵人的陰謀,擊退了日本鬼子的進攻,保衛了自己的家鄉。

長篇小說《風雲初記》描寫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民眾進行的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但也不是從再現火光硝煙入手, 而是通過日常生活的側面反映時代的風貌。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出多種人物在戰爭中心理變化的軌跡。一句話,在長篇小說創作中採用的也是武戲文唱的絕技。

作者簡介

孫犁(1913-2002),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人。曾任教於冀中抗戰學院和華北聯大,在晉察冀通訊社、《晉察冀日報》當編輯。1944年赴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學習和工作。1949年起主編《天津日報》《文藝周刊》。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天津分公副主席等職。1930年開始發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風雲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短篇小說集《蘆花盪》《荷花澱》,散文集《晚華集》《秀露集》等。

小說評價

風雲初記風雲初記

這部小說從“七七事變”展開故事,表現了抗日戰爭初期,共產黨在滹沱河兩岸組織人民武裝、建立抗日根據地的曲折歷程,反映了冀中勞動人民的覺醒進步和澎湃高漲的戰鬥熱情。作品用飽含詩意的筆觸。塑造了許多人物,特別是在抗日風暴中飛躍成長的農村婦女和人民戰士。作品富有鮮明的地方色彩,文筆行雲流水,明麗天然,別具風格。

賞讀孫犁的小說,首先可以感覺到,以革命現實主義為根基,糅進浪漫主義情調,是孫犁藝術風格最主要的特點。第二,孫犁的作品噴放著濃郁的泥土的芳香,激盪著作者對故鄉的愛。孫犁的小說對美有一種特殊的追求,他著力描寫、讚揚故鄉的風光美和人情美。孫犁的小說是風格獨具的美小說。第三,孫犁特別擅長描寫農村的青年女性,不僅有一種描寫她們的美麗容貌的特殊素養,而且更具有深入她們豐富、複雜的感情世界,從她們命運的變化反映時代風雲變幻的過硬本領。

長篇小說《風雲初記》的故事發生在孫犁的故鄉安平縣,講述的人物、故事大多也是孫犁家鄉的人和事。至今,老一輩的還能指出原型來。然而,《風雲初記》的終極價值並不完全在它的語言藝術,以及故事的背景。我們更多的還應看到孫犁的小說對人物命運的關注,以及它的政治意義上的追求。這也是孫犁小說具有社會影響力和文學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孫犁不是一個純粹的為藝術而藝術的作家。這是他區別廢名、沈從文、汪曾祺等詩化小說大師的根本所在。《風雲初記》關注現實,直面人生,把故事發生時代定格在抗戰時代,關注這個特殊時代的不同人物的不同命運。他們在掙扎,他們在反抗,他們也有期盼和追求。這一切,都發生在孫犁的故鄉滹沱河邊、子午鎮上,那裡風光宜人、民風淳樸。我們讀著《風雲初記》,也跟著作者在關注戰爭下的人民的命運,咀嚼著生命的詩意、戰爭的殘酷。文學作品也是時代的產物,如果並具藝術價值的話,這樣的作品注定會定格於那段歷史的車輪之上。《風雲初記》正屬於這樣的作品。

與其他的詩化小說相比, 《荷花澱》 、《風雲初記》的取材更適應了當時政治的需要,不是寫農村的宗法社會生活,而是直接反映了時代的進步,農村婦女的覺醒,只是吸收了詩化小說的長處,更多是為了小說題材以及為政治服務的。

作為反映那個偉大時代的傑出長篇小說,《風雲初記》也存在一些當時通行的創作手法的問題。比如,先入為主的觀念有些強,在取材上有些草率,未能細緻處理。為了寫小說,為了反映時代,把一些真實的事情虛化了。小說里不少情節純屬藝術虛構,刻意抹黑了地主、富農,光亮了貧農、僱農。因此,不少人認為孫犁的小說主旨依然是抗戰第一、政治正確第一。可以說,這也是孫犁一輩子所堅持的。

著名學者陳思和曾將《風雲初記》上升到文學史的高度來進行評價:“歌頌革命戰爭,並通過描寫戰爭來普及現代革命歷史和中共黨史,成為上個世紀50年代公開發表的當代文學創作中最富有生氣的部分。孫犁的《風雲初記》等一系列表現華北抗日根據地戰鬥生活的作品率先拉開了戰爭小說的序幕。”

人物形象

《風雲初記》是一部充滿著詩情畫意的優秀長篇小說,作者極善於運用抒情詩似的語言,用飽含著濃郁感情的精細的筆法,連續不斷地描繪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來展示抗日戰爭初期冀中平原的生活情景,真實地再現在共產黨領導下,冀中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偉大鬥爭,熱情地謳歌在鬥爭中成長起來的英雄人物——春兒和芒種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孫犁在描寫這些人物時,繼續保持著他的藝術風格,即用詩人的激情、抒情詩的語言、連環畫式的精巧畫面,來展開故事情節,揭示人物的心靈,表現人物的性格。

例如開頭描寫春兒和芒種這對年輕戀人的幻想時,作者寫道:“芒種望著天河尋找著織女星。他還找著了落在織女身邊的、丈夫扔過去的牛勾槽,和牛郎身邊織女投過來的梭。他好像看見牛郎沿著天河慌忙追趕,心裡懷恨為什麼織女要逃亡。他想:什麼時候才能置得起一身新人的嫁妝,才能雇得起一乘娶親的花轎?這時候,春兒躺在自己家裡炕頭上,睡的很香甜,並不知道在這樣的夜深,會有人想念她。她也聽不見身邊的姐姐長久的翻身,和姐姐夢裡熱情的喃喃。養在窗外葫蘆架上的一隻嫩綠的蟈蟈兒,吸飽了露水,叫的正高興;葫蘆沉重的下垂,遍體生著像嬰兒嫩皮上的茸毛,露水穿過茸毛滴落。架上面,一朵寬大的白花,挺著長長的箭,向著天空開放了。蟈蟈叫著,慢慢地爬到那裡去。“芒種仰望天空的群星,春兒熟睡在美麗如畫的景色中,這是兩幅多么恬靜優美的畫面呀,這又是多么美麗動人的兩首詩啊!在他們對幸福甜蜜的愛情生活的幻想和追求中,真實地顯露出他們純潔美麗的心靈。但是,他們美麗的幻想,很快被日本帝國主義者的轟炸和屠殺所毀滅。

於是,作者又寫了春兒參加婦救會、自衛隊,參加共產黨,參加抗日鬥爭,喊出婦女們保衛祖國的第一聲口令,寫她送別情人等,這一幕幕生活情景,無不是一首首的小詩,滿含著作者對英雄少女的讚美之情。

這一幕幕生活情景,無不是一幅幅美麗的畫,展示春兒由純樸的少女變成抗日英雄的艱難歷程,這正是孫犁刻畫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

特色

寫景物、寫事件也同樣具有濃厚的詩情畫意。如寫春兒跟隨賀龍領導的一二0師走遍冀中大地,看到了奔騰的河水,肥沃的土地,一種愛國愛鄉的激情油然而生,作者便寫了”親愛的家鄉的土地!在你的廣闊豐厚的胸膛上,還流過洶湧的唐河和泛濫的滹沱河。這些河流,是你身體裡沸騰的血液“在芒種所在的部隊”爬到了長城嶺上的關口“時,作者又寫了很長一段抒情的筆墨:”站在關口回望太陽還沒有落下,圓圓的月亮就出現了,她升起的很快,好像沿著長城滾過來。有一大群山羊,這時還沒有下山,黑色的羊群在岩石上跳躍著,沐浴在落日的紅光里。那個牧羊人你啊,是回憶著古代頻繁的戰爭?還是看見新的部隊出關,感到你和你的羊群有了鞏固的保障?戰士們在關口休息了一下,他們爬上城牆,撫摩著那些大磚石。不知道由於什麼,忽然有很多的人唱起《義勇軍進行曲》來,一時成為全連全隊的合唱。他們的心情像長城上的磚石一樣沉童,一種不能遏止的力量,在每個人的血液里鼓盪著,就像桑乾河的水。歌聲啊,你來自哪裡?凌峭的山風把你吹到大川。古代爭戰的河流在為你擊節。歌聲啊,唱到夕陽和新月那裡去吧!奔跑在萬里長城上吧!你灌滿了無窮無盡的山谷,融化了五台山頂上的積雪,掩蓋了一切呼嘯,祖國現在就需要你這一種聲音!“這是塞外風光的水墨畫,是人民軍隊的行軍圖,既色彩瑰麗,又氣勢雄壯,因而它又是一首革命者抒發豪情的戰歌,洋溢著濃郁的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構成了一種豪放的的意境,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詩情畫意,把詩情融化在人物形象之中,這就是《風雲初記》的主要藝術特色。

其次,語言簡潔含蓄,善於描寫風俗民情,善於描繪農村婦女的性格,善寫心理活動,也都是《風雲初記》的特點。

孫犁作品

孫犁,河北平安人。原名孫樹勛。歷任中國作協天津分會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聯名譽主席,中國作協第一至三屆理事、作協顧問,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著有長篇小說《風雲初紀》 (三集),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 ,中篇小說《鐵木前傳》 ,文學評論集《文學短論》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