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速寫》

《農村速寫》

《農村速寫》,一部文學作品,讀者書店1950年初版,作者:孫犁。

基本信息

簡介

1950年初版。內有精美插圖多幅,確實精美!

底價:60元。

作者

孫犁(1913.4.6-2002.7.11)現、當代小說家、散文家,被譽為“荷花澱派”的創始人。原名孫樹勛,曾用筆名芸夫,河北安平人。1927年開始文學創作。1933年畢業於保定育德中學,研究生。1937年參加工作,任安新縣同口鎮國小教師,1939年後參加抗日工作,曾任河北抗戰學院教官,晉察通訊社、晉察冀邊區文聯、晉察冀日報社及華北聯合大學編輯、教師,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教師,《平原雜誌》編輯。194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在延安發表《荷花澱》《蘆花盪》等短篇小說,以其清新的藝術風格引起了文藝界的注意。此外,還有長篇小說《風雲初記》(三集),中篇小說《鐵木前傳》,文學評論集《文學短評》。《白洋淀紀事》是作者最負盛名的一部小說和散文合集,其中的《荷花澱》 《蘆花盪》等作品,成為“荷花澱派”的主要代表作品。1949年後歷任天津日報社副刊科副科長、報社編委,中國作家協會天津分會主席,天津市文聯名譽主席,中國作協第一至三屆理事、作協顧問,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顧問、第五屆名譽副主席,中國文聯榮譽委員。

後記

這裡輯印的十幾篇短文,除去《投宿》一篇,是在晉察冀山地時寫的,時間靠前, 其他各篇全是在冀中農村工作時所寫,時間則在日本投降以後,土地改革和大生產運動期間。

他們微小無奇,能得機會印出是幸運的。 這差不多都是紀事,人物素描。那時我是當作完成一個記者的任務寫作的,寫的都 很倉促,不能全面,名之為速寫,說明它們雖然都是意圖把握農村在偉大的變革歷程中的一個面影,一片光輝,一種感人的熱和力,但又都是零碎的,片面的。

有一些地名和人名,後來也曾出現在我寫的小說里(其實嚴格講來,也只是較長的速寫),但內容並不重複。是因為我常常想念這些人和這些地方,後來編給它們一個故事,又成一篇作品,當然還是粗略的作品。我想,如果我永不忘記他們,我想念的再多一些,再全面一些,今後,我也許還能夠寫些比較全面的,比較符合他們偉大的面貌的
作品吧。

我們要努力生活也要努力寫作,這就是工作的全部過程。

人民和生活並不停止在那裡,正在突進發展,共同輝映,才能完成歷史的寫照。 就是說,如果讀者同志們從這些短文里指摘出,在哪些地方,我遺漏了生活的重要的部分,在哪些地方,我沒把握住時代的基本精神,生活前進的方向,那對我的教益,就更深刻了。 1950年3月

以上是第一次印行時的後記。這次重印。除在文字上略作修正外,抽出《塔記》一篇,編入《張秋閣》及《訪舊》以下各篇。《張秋閣》一篇,是從舊稿中檢出,這顯然是一個斷片,不知為什麼過去我把它拋擲,現在卻對它發生了一種強烈的感情,這也許是對於這樣一個女孩子的回憶,越來越感覺珍重了吧。《訪舊》等四篇,是我一九五二年冬季下鄉時感受的材料,回來寫成的。

1954年8月又記

孫犁作品

孫犁,河北平安人。原名孫樹勛。歷任中國作協天津分會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聯名譽主席,中國作協第一至三屆理事、作協顧問,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著有長篇小說《風雲初紀》 (三集),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 ,中篇小說《鐵木前傳》 ,文學評論集《文學短論》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