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木前傳》

《鐵木前傳》

《鐵木前傳》是要借鐵木兩家兩代人際關係的變化為一個特定的時代作傳。。《鐵木前傳》正是這種藝術追求的結晶。故事時間跨越抗戰前後、解放戰爭至農業合作化運動前期這一民生多變的歷史時段。在講述這一段歷史時,作者引入了回憶視角。敘述者由童年生活的樂事。引出鐵木二人及六兒、九兒在戰爭風雨中的珍貴的童年曆程。隨後,敘述者的這種對童年生活的追念情懷與人物視角——九兒的視角——合二為一。九兒面對六兒情感變化的事實,頻頻回首童年生活,並最終將這種情感的分合上升為一種人生哲理。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鐵木前傳》鐵木前傳

圖書標籤:孫犁著花城出版社

上書時間:2011-01-08

主要內容

《鐵木前傳》寫成於1956年,以農業合作化運動為背景,描述了兩位老人(鐵匠傅老剛和木匠黎老東)和兩個青年(九兒和六兒)在解放前後不同的時代背景下的交好與交惡,揭示了20世紀5初期北方農村的生活風貌和農業合作化運動給予農村社會的深刻影響。小說以人際關係的前後變化為線索,在正面肯定農村合作化運動的同時,注重人物內心生活的挖掘,對北方農村的人情美、人性美,充滿由衷的讚美之情。

作者

作者孫犁(1913-2002),現代著名作家。河北安平人。1927年他開始文學創作,1938年秉筆從戎,投身冀中人民的抗日戰爭。1945年發表短篇小說名作《荷花澱》,新中國成立後發表長篇小說名作《風雲初記》、中篇名作《鐵木前傳》,以及《自洋淀紀事》等多種小說、散文、詩歌、文學評論集。他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繪出了一幅幅壯麗、清新的文學畫卷。他是解放區文藝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後成為新中國的一位極負盛名的小說、散文大家,並被認作著名文學流派“荷花澱派”的創立者。

創作背景

《鐵木前傳》是在多倫道大院側院那幢二層樓里寫的,房間就在二樓右側盡裡面的第四間屋,具體時間是1956年初夏。檯燈前、月光下,冒著暑熱在這間大約15平方米的屋子裡,經常伏案寫作到半夜一兩點,稿紙攤在桌上一大片。那時信件很多,傳達員隔幾天便送上來一些,放在走廊窗台上。 上世紀50年代末,《鐵木前傳》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

評價

《鐵木前傳》寫得極為詩化,人物形象樸實鮮明,筆調明麗流暢,是當年眾多反映農村合作化運動的作品中極具藝術特色的一部。孫犁的《鐵木前傳》透視了鄉村社會轉型時期人們的心魂。它既預示了正在迫近的農村生活方式的變遷,折射出個體在應對這一歷史巨變時複雜、自然的心理狀態,又容納了時代的精神傾向與具有批判特質的異質聲音,在矛盾的張力中記錄了時代風貌,同時又超越了時代局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說對人情倫常關係的處理。因為有美的中和與平衡。

孫犁作品

孫犁,河北平安人。原名孫樹勛。歷任中國作協天津分會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聯名譽主席,中國作協第一至三屆理事、作協顧問,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著有長篇小說《風雲初紀》 (三集),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 ,中篇小說《鐵木前傳》 ,文學評論集《文學短論》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