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春》

《長安春》

《長安春》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所作,是作者在心境不佳,看到春天金黃色的柳枝也是軟弱無力的。想借酒澆愁,也辦不到,本想長醉,可很快就又醒了,不能遠離愁苦的折磨。表現了詩人淒涼愁苦、滿腹鬱悶的心境。

基本信息

詩詞正文

《長安春》《長安春》
《長安春》
白居易

青門柳枝軟無力,

東風吹作黃金色。

街東酒薄醉易醒,

滿眼春愁銷不得。

詩詞譯文

字詞注釋

1.青門柳:長安城東南門外有霸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這裡泛指京城東門的柳樹。
2.黃金色:指枝葉的衰黃顏色。
3.街東酒薄:指東街所賣的酒其酒力太小。

全文譯文

青門柳枝軟無力:門外的楊柳無力的下垂著。

東風吹作黃金色:春天的東風吧柳枝吹成了金黃色。

街東酒薄醉易醒:東街的酒力太小,醉了很容易就會醒來。

滿眼春愁銷不得:滿腹愁苦還是消不了

作者簡介

白居易白居易
白居易:古代山西詩人中,名氣最大的要數白居易了。他是繼李白杜甫之後唐代又一位大詩人,世稱李杜白為唐代三大詩人。白居易,太原人,出身於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為官,父親為朝奉大夫、襄州別駕、大理少卿,累贈刑部尚書右僕射。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於唐代宗大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乾河南新鄭縣東郭宅。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卒於洛陽,享年75歲。

白居易出生時,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去世2年。時代需要大詩人,白居易適逢其時。他因出身書香門第,自幼又絕頂聰明,五六歲便學寫詩,9歲便能夠辨別聲韻,加之家庭和社會給予他很大的刺激和督促,他青少年時代讀書特別刻苦。後來憶及當時讀書情況,他說:“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於口舌生瘡,手肘成胝。”少年時代又曾經過顛沛流離的避難生活,對社會各方面都有所了解。這些原因,造就了白居易這位傑出的詩人

中國古詩詞(二)

詩詞是一種極具個性化的藝術形式,對於文學作為一種藝術出現的時候,他代表的不僅僅是定義層次方面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而是一個作家的心路歷程,一個作家的血與骨!如果我們不在詩詞里保有一個乾淨、純粹的自我、那么我們還期望在那裡找到一個這樣的自我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