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荊門送別》

《渡荊門送別》

《渡荊門送別》這首詩的詩人遠渡荊門,眼望一派壯麗的大好河山,心生豪放。抒發了自己的胸懷與進取精神,生氣勃勃,意氣風發。詩的前三聯描寫的是渡過荊門山時詩人所看到的奇妙美景。最後一聯寫的是詩人在欣賞荊門一帶的風光時,面對那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所產生的思鄉之情。詩人沒有直接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戀不捨地一路送我遠行,從對面寫來,愈發顯出自己對故鄉的思念。全詩想像瑰麗,意境高遠,充滿了生活的光彩。

基本信息

原文

《渡荊門送別》《渡荊門送別》
李白《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注】“仍憐故鄉水”一句又作“仍連故鄉水”。

詞語解釋

《渡荊門送別》《渡荊門送別》
1、荊門:即荊門山,位於今湖北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隔江對峙,形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

2、楚國:古楚國之地,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帶。

3、大荒:廣闊無際的原野

4、海樓:海市蜃樓,這裡形容江上雲霞的美麗景象。 

5、憐:愛。

6、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因詩人從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

詩文解釋

遠道而來渡過荊門之外,來到楚地遊覽。山隨著低平的原野地出現逐漸消失。江水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下來的一面天鏡,雲彩升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我還是憐愛故鄉的水,流過萬里送我行舟遠行。

韻譯

自荊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來到了楚國境內作一次旅遊。

崇山隨著荒野出現漸漸逝盡,長江進入了莽原也緩緩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飛來天鏡,雲層締構城郭幻出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行程萬里繼續漂送我的行舟。

作品介紹

這首詩在藝術上是比較成功的,寫得曲折含蓄、波瀾起伏,忽而寫地面上的山光水色,忽而寫太空的奇異景象;忽而寫白天對山巒起伏、江流奔騰的大自然的欣賞,忽而又寫夜晚對太空景象變幻的享受.最後才用擬人化手法,曲折含蓄地表現詩人離鄉惜別的情思.我們透過詩人對大自然景象的細緻觀察和欣賞,就能體會到青年詩人剛剛走向社會的那種積極進取的精神,及其興致勃勃的無窮活力.尤其"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兩句,逼真地描寫出詩人乘船穿過三峽,崇山峻岭,逐漸消失在廣闊的原野上;洶湧澎湃的萬里長江,隨著山勢的消失,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緩緩東流……詩人就使用這種白描的筆觸,淡淡的色彩,描繪出一幅非常真實的山水畫卷,給後代人們留下了領略不盡的審美感受.

賞析

寫作背景

開元十四年(726),李白懷著“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之情,出蜀東下,遠遊到荊門山外所作。解讀全詩:作者乘船遠渡荊門外,來到了楚國(今兩湖一帶)旅遊。出了荊門山是一望無際的曠野,江水流到了壯闊的莽原而緩慢了。月亮倒映在江中,宛然天上飛來的鏡子,(光線折射)雲層出現了海市蜃樓。江水滔滔東流,我依然愛這來自故鄉之水,行程萬里繼續送我的行舟。這首詩描寫了長江出了荊門山外壯麗優美的景色,也流露出了作者對故鄉依依離別的心情。全詩情景交融,氣勢雄偉壯麗。隱含著作者的雄心壯志。

李白在蜀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二十五歲;他開始遠遊長江,黃河中下游各地。這首詩即是他出蜀遠遊時所寫。詩題為《渡荊門送別》,沈德潛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 《唐詩別裁》 )。看來此論未免欠妥。送別,並非寫詩人送別同舟人。從本詩最後兩句可知,原來“送別”所指,是指“故鄉水”送別詩人。近人俞陛雲亦說:“末二句敘別意,言客蹤所至,工水與之俱遠,送行者心亦隨之矣。”( 《詩境淺說》 )

分層賞析

這首詩是借景抒情之作。構思巧妙。脈絡井井有條,結構波瀾起伏,頗有層次。詩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像瑰麗。“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說優秀的山水畫“咫尺應須論萬里”,那么,這首形象壯美瑰瑋的五律也可以說能以小見大,以一當十。並且容量豐富:詩人選取日、月、江、天,包涵長江中游數萬里山勢與水流的景色這樣瑰麗大氣的意象,顯得大氣磅礴,風格雄健有力;而描寫又逼真如畫,意境高遠,具有高度集中的藝術概括力。故此詩成為李白描繪祖國壯麗河山著名的詩篇之一。

開頭兩句是總敘,陳述詩人離開家鄉,千里迢迢,乘船渡過荊門。來到古代楚國屬地漫遊。“渡遠”,是“遠渡”的倒寫。“來從”,是來作之意。看來這兩句並不是什麼驚人之筆,但它與以下詩句都密切關合,絲絲相扣,具有穿針引線、貫串全詩的重要作用。

“山隨平野盡”以下四句,是倒敘。“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兩句,是寫詩人坐在船上,舉目所見地面上的景色變化。這兩句所寫,容量很大。有闊大的空間的立體感和漫長時間的行進感。它寫詩人從四川乘船,沿著長江,順流而下,穿過蜿蜒起伏,千姿百態、高聳入雲的三峽。來到遼闊的湖北平原,高山峻岭逐漸消失,隨著山勢的變化,滾滾奔騰而來的長江,也漸漸平靜下來,在廣闊的原野上,緩緩東流。它用高度凝鍊的語言。極其概括地寫出了詩人整個行程的地理變化。這兩句,與杜甫的“星隨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旅夜書懷》 )兩句詩,同為佳句,卻各盡其妙。所不同的是,李白的兩句詩描寫的是白天的景致,杜甫的兩句詩描寫的是夜晚的景色,李詩是“行舟暫視”,杜詩是“停舟細觀”(王琦《李太白文集》輯注),並無優劣可分。

《渡荊門送別》《渡荊門送別》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倆句,是描繪太空的夜景,詩人坐在船上,抬頭遙看萬里長空,只見一輪明月,猶如天上飛下的明鏡,皎潔澄澈,普照大地,那飄蕩在碧空的朵朵彩雲,忽而連結在一起,由於折光的作用,便構成了非常壯觀的海市蜃樓的幻影。這兩句都是用鮮明的形象作比,描繪太空的迷人景致,表現出詩人的豐富想像力。對於“月下飛天鏡”一句,有人解釋說:月亮映入江水,好象從空中飛下的明鏡。這種訓釋,似乎失於確當。“月下飛天鏡”,詩意異常明顯。即月亮從太空運轉而下,就好象從天上飛下的明鏡。這裡並無“月亮映入江水”之意。辛棄疾詞寫道:“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太常引》 )他把月亮比作從天上飛下的明鏡,與李白詩意完全相同。俞陛雲說:“五六句寫江中所見,以天鏡喻月之光明。以海樓喻雲之奇特,惟江天高曠,故所見如此。若在院宇中觀雲月,無此狀也。”(同上)見解非同凡響,不失為的評。

最後“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倆句,緊扣“送別”的詩題,與開頭兩句寫詩人離蜀遠遊的詩意遙相呼應。李白五歲後至二十五歲之前,都是在蜀度過的。他酷愛故鄉的山山水水,對故土產生了濃厚的感情。詩人突然別離家鄉到異地遠遊,自然會產生惜別之情,這也可以說是一種“離情別緒”吧。這兩句詩的妙處在於,明明是詩人有離鄉惜別的情思,而又不直說,反而採用擬人化手法,說“故鄉水”對自己懷有深情,不辭勞苦。從四川一直送他到荊門外,即“萬里送行舟”。採用這種擬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陳述離鄉之情,顯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詩味和情趣。

總體賞析

總之,這首詩在藝術上是比較成功的,寫得曲折含蓄、波瀾起伏,忽而寫地面上的山光水色,忽而寫太空的奇異景象;忽而寫白天對山巒起伏、江流奔騰的大自然的欣賞,忽而又寫夜晚對太空景象變幻的享受。最後才用擬人化手法,曲折含蓄地表現詩人離鄉惜別的情思。人們透過詩人對大自然景象的細緻觀察和欣賞,就能體會到青年詩人剛剛走向社會的那種積極進取的精神,及其興致勃勃的無窮活力。尤其“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兩句,逼真地描寫出詩人乘船穿過三峽,崇山峻岭,逐漸消失在廣闊的原野上;洶湧澎湃的萬里長江,隨著山勢的消失,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緩緩東流……詩人就使用這種白描的筆觸,淡淡的色彩,描繪出一幅非常真實的山水畫卷,給後代人們留下了領略不盡的審美感受。

詩詞韻律

《渡荊門送別》《渡荊門送別》
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

中國古詩詞(二)

詩詞是一種極具個性化的藝術形式,對於文學作為一種藝術出現的時候,他代表的不僅僅是定義層次方面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而是一個作家的心路歷程,一個作家的血與骨!如果我們不在詩詞里保有一個乾淨、純粹的自我、那么我們還期望在那裡找到一個這樣的自我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