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麥城》

《走麥城》

源自 《三國演義》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戰沔水,關雲長敗走麥城”。 麥城在當陽市兩河鄉境內,距市平陽鎮20餘公里。為東周時楚國重要城邑,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3年)昭丘縣治所在地。清同治《當陽縣誌》記載:“麥城在縣東南五十里,沮漳二水之間,傳楚昭王所築。三國時,關羽為孫權所襲,西保麥城即此”。意思就是: 1.走麥城形容失利的局面。 2.漢建安二十四年,蜀將關羽在敗走麥城時為吳將截獲,被斬於臨沮。後以"走麥城"喻陷入絕境。

介紹

劇情

關羽關羽

曹操關羽軍威,遣使割地,約孫權暗襲荊州,斷關歸路。孫權從之,欲遣都督呂蒙,呂蒙詐病,陸遜往探,呂告荊州沿江有烽火台,不易襲取。陸遜獻計,假代呂蒙為都督,關羽輕之,不加防備,撤荊州兵以攻樊城,呂蒙乃令軍士白衣渡江,乘守台蜀軍不備,取得荊州,更約徐晃夾攻,關羽大敗;傅士仁、糜芳又獻公安於東吳。關羽退守麥城,候劉封、孟達救兵不至,乘夜突圍;呂蒙預遣潘璋、馬忠等埋伏小路,關羽、關平中伏被擒,遇害。

注釋

《三國演義》第七十五、七十七回。滇劇、豫劇亦有此劇目。

釋義

1.~形容失利的局面。
2.~喻陷入絕境。漢建安二十四年,蜀將關羽在敗走麥城時為吳將截獲,被斬於臨沮。

主人公

關羽

闡釋

典故中的麥城:麥城在湖北省當陽市兩河鄉境內,距市平陽鎮20餘公里。為東周時楚國重要城邑,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3年)昭丘縣治所在地。清同治《當陽縣誌》記載:“麥城在縣東南五十里,沮漳二水這間,傳楚昭王所築。三國時,關羽為孫權所襲,西走麥城即此”。

出處

章節

該詞語出自《三國演義》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戰沔水,關雲長敗走麥城。

情景再現情景再現

情景再現

孫權接獲曹操書信,欣然答應攻取荊州。便將取荊州的任務交給大將呂蒙。呂蒙到陸口,探子報告說沿江都有烽火台,荊州軍馬也有所防備。呂蒙悶悶不樂,便躺下稱病不出。孫權便派女婿陸遜去看他,陸遜知道呂蒙無病,卻勸他裝病辭職。
孫權依計召呂蒙往建業養病,於是攻打荊州之事,便讓年輕的陸,遜接替。陸遜故意派人送信給關羽,信中對關羽大肆吹捧。關羽從此鬆懈了對荊州的防備,並將荊州的兵力調往樊城
孫權得知荊州防務空虛,便拜呂蒙為大都督起兵攻荊州。呂蒙將戰船偽裝成商船,精兵扮成商人,騙過烽火台的守兵。當夜二更船內精兵殺上岸來,占了烽火台,拿下了荊州。
公安守將傅士仁見荊州已失,又對失火之事對關羽懷恨在心,便到荊州投降了。孫權要他去南郡勸說糜芳,最後糜芳也投降了。
屯兵於陽陵坡的曹將徐晃得知東吳攻下了荊州,也出奇兵攻下了偃城、四冢。關平兵敗,逃回大寨告訴關羽,荊州已失,關羽卻不相信。
徐晃兵到關羽寨前,關羽箭傷未好,仍親自出陣與徐晃大戰八十餘回合。曹仁也因曹操領兵前來相助,便殺出樊城,徐、曹兩下夾擊,關羽不敵敗走。
關羽引兵渡過襄江,探馬報說荊州失陷,又說公安、南郡守將投敵。關羽大怒。昏絕於地。待關羽醒來,便依趙累之見,一面派人往成都求救,一面去奪回荊州,以為安身之地。
曹操見樊城已無危險,便不再追擊,反而觀看東吳與關羽交戰。此時,徐晃領兵來見,曹操因他殺得關羽棄寨而逃,親自出寨迎接,並封他為南平將軍,駐守襄陽。
關羽行至荊州,正在進退無路時,得知呂蒙用計來瓦解他的軍心,許多將士半路而逃。便憤恨地說∶“我生不能殺呂蒙,死了也要殺了他!”
關羽率軍繼續向荊州前進,一路與吳軍不斷戰鬥。走到一個山谷,被吳軍四面包圍。關平見軍心已亂,勸關羽到麥城駐紮,讓廖化到上庸向劉封、孟達處求援。
劉封聽了廖化哭訴後,想前去解救關羽,但孟達卻盡說關羽的是非,使劉封一改初衷,不願出兵援救。廖化見哭訴無用,便往成都去了。
關羽身臨絕境,東吳便差諸葛瑾前來勸降,但關羽卻不為所動,說∶“若城破,最多一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我身雖死,卻可名垂丹青。先生不必多說,我要與孫權決一死戰!”諸葛瑾再三勸誘,最後仍然無功而還。
諸葛瑾回報孫權,呂蒙說他已有計策擒拿關羽,便讓朱然埋伏在麥城以北,潘璋引兵埋伏在臨沮。又令將士三面攻打麥城,只空北門。
關羽不願困死麥城,欲從小路突圍前往西川。王甫勸他走大路,關羽說就是有埋伏,他也不怕。王甫見他不聽,便與關羽哭別。
關羽率關平等二百餘騎,從麥城北門衝出。走沒多遠,遇朱然伏兵四面殺來,關羽逃走麥城。

往臨沮。行到決石地方,潘璋引伏兵截路,將關羽等人用絆馬索絆倒,關羽被馬忠捉了。
孫權愛關羽才德,勸他投降,關羽兩眼圓睜,厲聲大罵。孫權考慮良久之後,才叫人將關羽父子推出斬首。
呂蒙設計害了關羽,便覺心神不寧。一天,孫權為他慶功,他精神失常自稱關羽,要殺呂蒙報仇,喧鬧一陣後,便倒地而死。
張昭向孫權獻轉禍之計。孫權便依計把關羽的首級送與曹操。曹操明白孫權的用心,便將關羽的首級配上沉香木身軀,用王侯之禮安葬了。
關羽父子被害的訊息傳到成都,劉備大叫一聲,昏倒在地。
劉備從此不吃不喝,每天只是痛哭不止,連眼睛都哭出血來,發誓要引兵為關羽報仇。劉備在成都南門外親自主持招魂祭奠,終日號哭不止。

原因探究

關羽為何走麥城,近年來有了一些新穎的說法,如下面擴展閱讀中《“走麥城”背後的隱秘:劉備為何不救關雲長?》一文的說法,一以下是該文的提要:不能就此認定劉備是在借刀殺人除掉關羽。劉備確實覺得關羽是個問題、是個麻煩,但他還不至於採取棄荊州、殺關羽這種方式解決問題。這種方式倒也不能說完全不可取、不划算,荊州畢竟已經是塊雞肋。重要的是劉備根本就沒有採取這種方式的想法,即使有這種想法,其可行性也相當低。這是因為要最後達到棄荊州以殺關羽的目的,有許多隨機因素是劉備無法控制的。如漢江的大洪水淹掉于禁七軍,這純屬意外;如糜芳、士仁的獻城投敵,這也並非劉備的指示;如呂蒙白衣渡江,神不知鬼不覺地襲取江陵、公安,這也不是劉備能預料的。這些隨機性因素只要有一件沒有發生或發生轉向,最後的結局就會是天壤之別。劉備不支援襄樊之戰,僅僅是希望能夠阻止關羽擴大戰果,並不希望他全軍崩潰,荊州易手。後來形勢的變化之快,完全超出了劉備意料之外。誰也沒有想到,江東軍隊會不費一槍一彈襲取關羽的大後方。

典故評價

走麥城走麥城
關羽的北征襄樊,歷來被人們看作是一個孤立的軍事行動。甚至有人說,正是關羽的擅自行動,造成了江陵的空虛,使孫吳乘虛而入,奪取了荊州。事實並非如此。關羽的攻打襄樊,不是他自己擅自決定的軍事行情,而是蜀漢進一步完善“跨有荊益”,待機夾攻中原戰略行動的一部分。這樣評價關羽的進攻襄樊,主要有以下兩點理由:第一,劉備漢中稱王后,以漢中王的名義,“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假節鉞”是當時帝王給臣下的一種權位極重的待遇。假節鉞者擁有代行帝王旨意、掌握生殺的特權。當時關羽正積極準備北上攻打襄陽,此時給他這種待遇,顯然是為了讓他在此戰役中更大限度地發揮指揮和統帥作用。第二,劉備在奪取漢中以後,接連採取了三個重大的行動:第一個是奪取西城、上庸、房陵東三郡,打通從漢中到襄陽這一段的漢水流域;第二個是在漢中稱王;第三個是關羽北伐襄樊。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劉備占有漢中,大約六月底打通漢水的戰役勝利結束,七月劉備在漢中稱王,七月初關羽便率荊州軍北伐襄樊。這三個行動如此緊密相連,一環扣一環,顯然決非偶然的巧合,而是實行完整地跨有荊益的整體戰略的統一安排。這三個行動互相聯繫,所針對的目標都是一個,即曹操。漢中稱王是在對曹鬥爭中的政治攻勢,打通漢水和挺進襄樊是對曹操的軍事攻勢。這三個措施所要達到的直接目的,不是要收復中原,而仍然是《隆中對》提出的階段性的目標,即完整地跨有荊益,以便進一步待機夾攻中原,最後恢復漢室。漢中稱王使劉備集團在益州的地位堅如磐石。打通漢水使劉備集團在荊州的勢力向北推進到房陵、上庸一線,並給關羽的進攻襄樊造成西部呼應的聲勢。攻打襄樊則是跨有荊益州的最後一次戰役行動,並且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勝利。如果能攻下襄樊,劉備集團在荊州、益州的地位不但會進一步鞏固,而且會真正形成出擊曹操的兩個拳頭,給《隆中對》戰略目標的最終實現創造良好的條件。由此也可以看出關羽在貫徹執行蜀漢政略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正當關羽北征襄樊取得節節勝利的時候,孫吳卻乘關羽北征,後方空虛之機在背後偷襲江陵,占領了荊州。人們通常把丟失荊州的責任歸到關羽頭上,指責他對孫吳態度蠻橫、粗暴,致使孫劉聯盟破裂,這並不是無端的指責,而是有歷史根據的。比如關羽與魯肅為鄰時,不能與之搞好關係,反而“數生狐疑”,製造摩擦。再如吳主孫權曾派人到關羽處說媒,想讓關羽的女兒為自己的兒媳,不料關羽卻“罵辱其使,不許婚”。又如關羽北征襄樊,俘獲于禁人馬數萬,“托以糧乏”,擅取孫吳湘關之米。毫無疑問,關羽如此處理上述問題顯然是缺乏謀略思想。但是我們認為,這些都不是導致荊州必然丟失的根本原因。我們換一個角度提出問題:如果關羽對孫吳沒有採取粗暴態度,孫吳會不會放棄謀取荊州的打算呢?答案顯然應當是否定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奪取荊州是孫吳的立國之策。關於這一點我們在《武侯春秋》中有詳盡的論述。這裡我們只列舉幾個簡單的事實。東吳大將呂蒙建議襲取荊州,是在關羽擅取湘關米之前;甘寧建議奪取荊州是在建安十三年(208年),遠在關羽拒絕孫權求婚之前;魯肅建議孫權奪取荊州的時間更早,那時候根本沒有關羽與之為鄰之事。所以說,東吳謀取荊州與關羽對東吳態度粗暴不講策略之間沒有必然聯繫。荊州的丟失,從根本上說,是蜀漢對孫吳必奪荊州的方針缺乏足夠的認識。我們知道,孫劉兩家在赤壁之戰以後為了解決荊州的歸屬問題,曾進行過三次領地的再分配。特別是最後一次,雙方同意以湘水為界,中分荊州。這次分配,劉備集團對孫吳作了較大的讓步,他們認為荊州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了。從此以後,劉備集團對孫吳的防範一天比一天鬆懈,而把絕大部分力量用以對付北方的曹操。如果劉備取得漢中以後,重新部署一下防務,讓張飛或趙雲帶一部分兵力回師江陵,充實關羽的力量,再讓法正或黃權這樣的智囊人物為關羽謀主,則荊州或可暫保無虞。然而,劉備不但沒有給關羽增加一兵一卒,反而卻從荊州調走孟達去北攻房陵、上庸。在沒給關羽增加兵力的情況下,又讓他分兵北上攻打襄樊。這種行為只有兩個理由可以解釋:一個是劉備集團不打算要荊州了,一個是他們認為孫吳對荊州已無任何威脅,輕視荊州對孫吳的防務。第一個理由根本不能成立,因為據有荊州是劉備集團政略中的重要內容。理由只有後一個。事實上,自從孫劉雙方以湘水為界劃分荊州以後,蜀漢的一系列行動部署都是針對北方曹操的:奪取漢中是為了北進關隴,漢中稱王是為了與曹操政治對抗,打通漢水是為了從西側呼應關羽攻打襄樊,北征襄樊是為了進一步完善跨有荊益,以便兩路夾攻中原。對孫吳爭奪荊州的可能性,劉備集團幾乎沒有做任何考慮和應付的準備。在這種情況下,孫吳又採取了極其秘密的偷襲手段。因此,從孫劉雙方當時整體戰略部署看,從關羽、呂蒙兩軍攻守謀略看,蜀國失去荊州就是必然的了。荊州雖然丟失了,但關羽在失去荊州後所表現出的忠於職守、忠於蜀漢事業的精神和品質是值得肯定的。荊州丟失之後,關羽本來還有其它路可走。如果他在知道公安、江陵失守後,不是向南試圖收復失地,而是沿漢水向西會合劉封、孟達等人退入漢中,起碼還會保存一部分實力和自己的性命。但是,關羽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走這條路的。作為劉備集團中的重要成員,作為一方軍事統帥,他深知荊州對於蜀漢政權多么重要,深知諸葛亮在荊州花費了多么大的心血,深知劉備、諸葛亮對自己寄予了多么厚重的希望。荊州若在,即使打不下襄陽,但跨有荊益的格局還在,再攻襄陽的陣地還在。荊州若失,就使蜀漢夾擊中原的兩臂斷掉一隻,使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計畫受到極大的挫折。關羽是絕不肯這樣去見劉備和諸葛亮的。他是個重感情、講義氣的人。他從建安六年(201年)隨劉備進入荊州時起,到此時已經有十九年了。為了劉備集團的事業,為了不辜負劉備的信任,十九年來,他在荊州投入了全部精力和心血,他不會看著荊州就這樣丟失了。因此,關羽沒有西入漢中,反而要求劉封、孟達出兵與他一起收復荊州。在遭到劉封、孟達的拒絕以後,關羽便孤軍南下,試圖憑自己的力量把荊州奪回來。關羽沒有能夠奪回荊州。他把一腔熱血拋灑在了荊州的土地上,同時也把忠於職守、忠於自己的事業的精神和品質留給了後人。

京劇生角經典劇目

京劇劇目中的哪一個角色由哪一個行當的演員來扮演,一般都有明確的規定。因此,不同的行當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劇目。本任務介紹京劇生角的經典劇目。
《虹霓關》
《挑滑車》
《玉堂春》
《轅門斬子》
《奇冤報》
《四郎探母》
《四進士》
《紅鬃烈馬》
《伍子胥》
《將相和》
《破洪州》
《擊鼓罵曹》
《打金磚》
《金沙灘》
《空城計》[戲劇曲目]
《李陵碑》
《羅成叫關》
《獵虎記》
《呂布與貂蟬》
《柳蔭記》
《鬧天宮》
《打嚴嵩》
《秦瓊賣馬》
《清風亭》
《打侄上墳》
《打棍出箱》
《獅子樓》
《大探二》
《失空斬》
《審頭刺湯》
《惡虎村》
《文昭關》
《蜈蚣嶺》
《汾河灣》
《武家坡》
《小商河》
《野豬林》
《八蜡廟》
《八大錘》
《御碑亭》
《戰太平》
《捉放曹》
《戰濮陽》
《珠簾寨》
《四平山》
《定軍山》[京劇劇目]
《金水橋》
《大登殿》
《大保國》
《三岔口》[傳統劇目]
《桑園會》
《搜孤救孤》
《沙橋餞別》
《白水灘》
《二進宮》
《鐵籠山》
《蔡家莊》
《烏盆記》
《臨江會》
《單刀會》[京劇劇目]
《飛虎山》
《法場換子》
《逍遙津》
《響馬傳》
《轅門射戟》
《落馬湖》
《范進中舉》[京劇劇目]
《甘露寺》[京劇劇目]
《艷陽樓》
《洪羊洞》
《走麥城》
《奇雙會》
《長坂坡》
《斬黃袍》
《清官冊》
《戰宛城》
《摘纓會》
《周仁獻嫂》
《巴駱和》
《鍘美案》
《鍾馗嫁妹》
《監酒令》
《古城會》
《火燒裴元慶》
《借趙雲》
《翠屏山》
《問樵鬧府》
《臥龍弔孝》
《林沖夜奔》
《連升店》
《徐策跑城》
《穆柯寨》
《桃花扇》[京劇劇目]
《平貴別窯》
《太平橋》
《貪歡報》
《群英會》[京劇劇目]
《火併王倫》
《盜宗卷》
《乾元山》
《武松打店》
《火燒望海樓》
《秦瓊觀陣》
《烏龍院》[京劇]
《豆汁記》[京劇劇目]
《武松打虎》[京劇劇目]
《彈劍記》
《群借華》
《洗浮山》
《十八羅漢收大鵬》
《小宴》[京劇劇目]
《界牌關》
《伐子都》
《六號門》[京劇劇目]
《華容道》[京劇]
《一箭仇》
《龍鳳呈祥》[京劇]
《魚腸劍》[京劇]
《白門樓》
《黃鶴樓》[京劇劇目]
《雲羅山》
《玉門關》
《岳母刺字》
《石秀探莊》
《水淹七軍》[京劇劇目]
《水簾洞》[京劇劇目]
《桑園寄子》
《滿江紅》[京劇劇目]
《戰冀州》
《戰馬超》
《沙家浜》[京劇]
《殺四門》
《失印救火》
《周瑜歸天》
《趙氏孤兒》[京劇劇目]
《白蛇傳》[京劇劇目]
《賺歷城》
《南陽關》
《快活林》[京劇劇目]
《坐樓殺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