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學》

《行政管理學》

《行政管理學》本書是國家精品課程——行政管理學的教材,著重介紹了行政管理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

基本信息

(圖)《行政管理學》《行政管理學》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頁碼:510 頁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306030329/9787306030320
·條形碼:9787306030320
·包裝版本:4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中文:中文
·叢書名:政府與公共管理教材系列

內容簡介

本書由我國著名行政管理學家、新中國公共管理學奠基人、中國MPA之父夏書章教授主編,是國家精品課程——行政管理學的教材。
它是為適應概論或導論性質的課程教學需要而編寫的,著重介紹行政管理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注重其基礎性、系統性、前沿性,強化理論與實際的緊密結合,力求體現中國特色,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共建和諧社會服務。
本版在第三版基礎上進一步修訂、擴充而成,內容上有新的更新、充實(僅文字就增加了10多萬),結構體系有進一步的調整、改善,理論含量有新的提高。同時吸納了三版以來該學科研究的新成果,依據黨的十七大精神成稿、定稿,體現了與時俱進的精神,具有新的時代氣息,更加關注我國當前行政管理體系改革的熱點、難點問題。
本書是我國高校行政管理學(公共管理學)、政治學等專業的必修基礎課教材、考碩考博的指定教材;或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哲學、歷史學、法學等專業使用教材;也適合廣大公務員及各類型領導管理者閱讀。

目錄

我們應當為創建中國特色的行政學及其普及和提高而繼續努力——《行政管理學》(第一版)序
時代在前進,學科在發展,我們應當永遠繼續努力不斷上新台階——《行政管理學》(第二版)序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迫切需要行政管理現代化——《行政管理學》(第三版)序
中國行政管理研究旨在落實科學發展共建和諧——《行政管理學》(第四版)序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行政管理與行政管理學
一、行政管理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行政管理學的創立及其發展狀況
三、行政管理學研究的對象、內容和方法
第二節行政管理學在中國
一、20世紀30年代即已引進的行政學
二、解放初期的“行政組織與管理”及其中斷
三、改革開放以來的行政管理學
第三節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學
一、行政管理學本土化的必要性
二、行政管理應為實現戰略目標服務
三、以科學發展觀建設和發展行政管理學
第二章行政環境
第一節行政系統與外部環境的互動分析
一、行政環境的含義
二、行政環境的構成
三、行政系統與外部環境的互依性
第二節經濟和政治環境對行政系統的影響
一、經濟環境對行政系統的影響
二、政治環境對行政系統的影響
第三節文化、民族和宗教環境對行政系統的影響
一、文化環境對行政系統的影響
二、民族環境對行政系統的影響
三、宗教環境對行政系統的影響
第四節自然環境和國際社會環境對行政系統的影響
一、自然環境對行政系統的影響
二、國際社會環境對行政系統的影響
第五節創建良好的外部環境
一、創建良好的經濟環境
二、創建良好的政治環境
三、創建良好的文化、民族和宗教環境
四、創建良好的國際社會環境
第三章行政職能
第一節行政職能概述
一、行政職能的含義和特點
二、行政職能體系
三、行政職能研究的意義
第二節西方國家行政職能的演變
一、前資本主義時期的行政職能
二、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的行政職能
三、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行政職能
四、當代資本主義的行政職能
第三節轉軌時期我國行政職能的轉變
一、我國行政職能轉變的必然性、必要性
二、我國行政職能轉變的基本內容
第四章行政組織
第一節行政組織概述
一、行政組織的基本概念
二、行政組織的類型
三、行政組織結構
第二節行政組織理論
一、西方行政組織理論的演變
二、馬克思主義的行政組織理論
第三節行政組織的編制管理
一、編制管理的含義及其意義
二、編制管理的原則和方法
第五章行政領導
第一節行政領導概述
一、領導及其特點
二、領導、管理工作的專業化
三、行政領導的含義和作用
第二節行政領導者的職位、職權和責任
一、行政領導者的職位
二、行政領導者的職權
三、行政領導者的責任
四、行政領導權威
第三節行政領導制度
一、民主集中制
二、集體領導、個人分工負責與行政首長負責制
三、日常的具體行政領導制度
第四節行政領導的方法、方式和藝術
一、行政領導方法的含義
二、根本的行政領導方法
三、行政領導方式
四、行政領導藝術
第五節行政領導者的素質結構及其最佳化
一、行政領導者的素質
二、行政領導者個人的素質結構
三、行政領導班子的素質結構及其最佳化
第六節公共領導:行政領導的發展趨向
一、公共領導是具有“公共”精神的領導
二、公共領導是政治或政策型領導
三、公共領導是戰略型領導
四、公共領導更關注對公共事務的管理
第六章人事行政
第一節人事管理、人事行政和人力資源管理
一、人事管理
二、人事行政
三、人力資源管理
第二節國家公務員制度
一、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
二、中國公務員制度
第三節當代人事行政的變革
一、當代西方國家人事行政的變革
二、中國人事行政的變革
第七章公共預算
第一節公共預算概述
一、公共預算的含義
二、公共預算的功能
三、公共預算的目標
第二節我國的預算改革
一、預算改革前我國的預算體制
二、1999年以來的預算改革:邁向現代公共預算
第三節我國預算過程中預算的參與者、職能與預算周期
一、預算參與者及其職能
二、預算周期
第四節預算編制與審批
一、我國預算的編制、審批程式
二、我國政府預算編制原則
三、 編制方法
四、人大審查、批准政府預算
第五節預算執行
一、 控制與靈活性的權衡
二、財政管理周期
三、我國預算執行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六節政府決算
一、政府決算的主要內容
二、政府決算的編製程序和方法
三、政府決算的審查和批准
第八章行政信息
第一節行政信息概述
一、行政信息的內涵
二、行政信息管理的產生髮展及其研究視角
三、行政信息管理標準化
第二節行政信息管理的內容
一、行政信息管理體制
二、行政信息採集管理
三、行政信息存儲
四、行政信息分級分類
五、行政信息公開
六、行政信息交換共享
第三節行政信息開發利用
一、行政信息開發利用概述
二、行政信息開發利用戰略
三、行政信息法制建設
第九章政策過程與政策分析方法
第一節政策過程
一、政策議程建立
二、政策方案形成
三、政策決定
四、政策執行
五、政策評估
第二節政策分析的方法
一、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
二、專門的分析方法
第十章政府公共關係與行政溝通、行政協調
第一節政府公共關係
一、政府公共關係的含義和特徵
二、政府公共關係在中國
三、政府公共關係的任務
四、政府公共關係實務舉要
第二節行政溝通
一、行政溝通的概念和要素
二、溝通主體:行政組織和組織化了的個人
三、溝通內容:行政信息
四、溝通渠道:質量與選擇
五、溝通對象:客群心理與狀態分析
六、溝通效果對行政過程的影響
第三節行政協調
一、行政協調的概念和作用
二、行政協調的基本原則、主要模式和方法
第十一章行政倫理第一節行政倫理概述
一、行政倫理:興起背景與發展態勢
二、行政倫理的功能
第二節行政倫理的結構與內容:組織倫理與個體倫理
一、行政組織倫理
二、行政人員倫理
第三節行政倫理的基本問題:責任及其履行
一、主觀責任與客觀責任
二、內部控制與外部控制
第四節當代中國行政倫理:規範建構與行為約束
一、當代中國行政倫理規範的來源
二、當代中國行政倫理規範的內容
第十二章行政法治
第一節行政法治概述
一、行政法治的含義
二、行政管理的法律邏輯
三、西方國家法治行政的歷史演進
第二節行政立法
一、行政立法的含義
二、行政立法的權力配置
三、行政立法監督
第三節我國行政管理的法治化
一、我國行政管理法治化建設的目標
二、我國行政管理法治化的主要內容
第十三章行政監督
第一節行政權力制約的基本理論
一、分權制衡理論:以權力制約權力
二、人民主權理論:以權利制約權力
三、社會契約論:以道德制約權力
第二節行政監督體系
一、行政監督的內容
二、行政管理內部監督體系
三、行政管理外部監督體系
第三節我國行政監督機制的完善
一、我國行政監督機制存在的問題
二、完善我國行政監督機制的措施
第十四章公共危機管理
第一節公共危機管理概述
一、公共危機管理的基本概念
二、公共危機的分類、分級與分期
三、公共危機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二節公共危機管理的體制
一、公共危機管理的領導體制
二、公共危機管理的職能與機構
第三節公共危機管理的機制
一、公共危機的預警機制
二、公共危機的決策機制
三、公共危機的應對機制
四、公共危機的新聞發布機制
五、公共危機的善後機制
第十五章辦公室管理與後勤管理
第一節辦公室工作的性質與任務
一、辦公室工作的性質
二、辦公室工作的基本任務
第二節辦公室管理的科學化和現代化
一、辦公室管理的科學化
二、辦公自動化
第三節後勤管理的重要意義與主要內容
一、後勤管理的意義
二、後勤管理的主要內容
第四節後勤管理體制改革
一、後勤管理體制改革的必要性
二、後勤管理體制改革的內容
三、後勤管理體制改革的目的
第十六章政府績效管理
第一節政府績效管理概述
一、政府績效管理的概念
二、政府績效管理的意義
三、政府績效管理的特徵
第二節政府部門績效計畫與實施
一、政府績效管理的價值標準
二、績效計畫
三、績效實施與過程管理
第三節政府部門績效考核
一、考核主體與考核對象
二、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三、個體績效考核技術
四、系統績效考核技術
第四節政府部門績效反饋與改進
一、績效反饋
二、績效改進和導入
第五節中國政府績效管理實踐
一、中國政府績效管理的現狀
二、中國政府績效管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三、中國政府績效管理最佳化
第十七章行政改革與發展
第一節行政改革概述
一、行政改革的基本含義
二、行政改革的必然性
第二節當代西方國家的行政改革
一、當代西方國家行政改革的基本趨勢
二、當代西方國家行政改革的主要特點
第三節當代中國的行政改革
一、當代中國行政改革的進程
二、中國行政改革的經驗及展望
第一版後記
第二版後記
第三版後記
第四版後記
……

序言

經過將近十年的共同努力,現在可以認為,在新中國,已初步形成了稱得起行政學“界”的一支相當可觀的專業隊伍。這具體表現在:普通高校專業或課程的開設;國家行政學院的籌備;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成人行政院校的相繼建立;專業刊物、教材、著作等的大量出版;各級學會和研究會等民眾性學術團體的增多;以及各種師資班、培訓班、研討班的舉辦等方面。
僅以不久前剛結束的全國行政學教學研究會第四屆年會和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為例,到會代表就來自暫缺台灣省外的全國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五路大軍”,即黨校、普通高校、行政院校、研究機構和實際工作部門的教學研究人員;研究會的理事人數,已經由4年前第一屆的20餘人增加至90人左右。
撫今思昔,記憶猶新。1982年]月29日, (人民日報)發表了帶有呼籲性的文章:《把行政學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時候了)。同年春,中國政治學會委託上海復旦大學舉辦全國政治學講習班。其中有行政學課程,弓!起不少學員的濃厚興趣。
目前,行政學教學研究骨幹中曾在該班學習過的,頗不乏人。1984年8月20~26日,國務院辦公廳和勞動人事部在吉林市召開了行政管理學研討會,表明了政府開始對這門學科的重視。同年底,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籌備組在京成立。其他情況尚多,不必詳述。

文摘

二、民族環境對行政系統的影響
民族是在歷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世界上有單一民族國家,更多的是多民族國家。在多民族國家中,民族環境對國家的行政系統發生重要影響作用。一個國家行政系統的民族環境是由民族的人口與分布、民族語言、民族經濟、民族文化與傳統、民族的矛盾與鬥爭等要素相互作用而構成的。
(一)民族環境影響政府的民族政策及相應的行政機構設定
在多民族國家中,民族成分繁雜,各民族人口眾多,區域廣泛,民族矛盾與鬥爭必然存在,民族問題相當複雜。對民族問題解決得好壞,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穩定與否、統一與分裂。因此,這些國家都要設立專門的行政系統來負責少數民族的有關事務。
(二)民族環境影響著行政系統的體制
行政系統的體制,是指行政系統結構中各層級、各部門之間的權力分配關係。就中央與地方的關係而言,有集權制與分權制之分。一個國家如由若干實力相當的幾個民族組成,沒有一個民族能在政治上取得絕對優勢,就需要分權。例如,前南斯拉夫境內居住著多種民族,各民族的人口、土地、經濟實力接近,很難形成權力中心,便採取分權體制。當然,在各民族中如有一個民族占絕對優勢,則實行集權制和分權制均可。但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大多數國家都建立了比一般地方政府權力多的民族區域目治政府。
(三)民族環境制約行政系統權力的行使
行政系統的權力由憲法和法律賦予,或由上級行政系統規定。一般而言,在行政系統的權力範圍內,任何團體和個人都必須服從其指揮。但當行政系統在民族地區中運用權力時,必須考慮民族環境。一旦行使某項行政權力有礙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傳統,損害民族感情,便容易引起民族矛盾和衝突,不利於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這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變通地使用甚至終止行使該權力。例如,我國政府控制人口計畫生育的權力。在某些少數民族地區就不適用。
(四)民族環境關係著行政系統的凝聚力大小
行政系統是否具有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民族環境是否和諧、融洽。當民族文化傳統差異很大、民族矛盾與鬥爭尖銳、政府不能協調解決時,民族環境就會惡化,離心傾向就會加強,凝聚力就會大大削弱。
(五)中國的民族環境對政府行政系統的影響
我國是統一的、以漢民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全國共有56個民族,漢族占全國人口的93.3
……

後記

一、本書作為教材,是為適應概論或導論性質的課程需要而編寫的。因而較著重於介紹有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本學科的基本內容。對於各分支學科,尤其是另行分別單獨開設的一些後續課程,如關於決策、人事、領導、財務、行政法、公共關係之類的專題,均注意避免過多重複。
二、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從擬定編寫計畫、大綱,到撰寫初稿、修改稿,再到統稿、定稿,均採取集體討論、有關章節編寫者之間互相通氣和交換意見、主編與少數或個別編寫者具體研究等辦法,以求全書能成為一個整體。因此共同約定,每位編寫者都必須認真閱讀全部書稿,然後進行討論。
三、本書的編寫人員體現了老、中、青三結合。他(她)們各有所長。已有不少研究成果正式出版,並有較多的教學和工作經驗。本書分工如下:第一、二、四章:梁裕楷,第三、八章:陳瑞蓮,第五章:王樂夫,第六、九章:林錦峰,第七章:應國良,第十章:趙過渡,第十一章:何國強,第十二、十三章:羅立新,第十四章:傅小平,統改、定稿:夏書章。
四、本書所引用的參考書和資料等,已分別在引用時於頁下註明出處,故不再集中開列。
五、本書被中山大學列入新教材編寫出版計畫,根據有關規定,經請校外同行專家審定以後出版。
六、本書全體編寫人員,始終通力合作。其中,梁裕楷、陳瑞蓮兩同志,更比較突出地表現為積極關心和不辭辛勞,主動負責協助主編與各有關方面進行聯繫、溝通等。羅立新同志也主動協助解決集體活動場所和稿件列印等問題。廖為建同志雖未直接參加編寫工作,但對有關章節的編寫者給予了具體幫助。凡此都應在後記中提及。

相關詞條

文學 勵志 小說 職場 女性

盤點管理類書籍及核心思想

管理(manage)是指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以人為中心,對組織所擁有的資源進行有效的計畫、組織、領導、控制,以便達到既定組織目標的過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