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國學大師學記》

《現代國學大師學記》

《現代國學大師學記》一部由卞孝萱所寫的記人述學之作。

現代國學大師學記

《現代國學大師學記》《現代國學大師學記》

卞孝萱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一部記人述學之作,按年代先後逐次介紹了十二位現代國學大師,分別是章炳麟章士釗劉師培黃侃柳詒徵陳垣呂思勉鄧之誠陳寅恪錢穆章鈺盧弼張舜徽。他們俱是一代之巨擘,在各自的學術領域內影響深遠。

作者簡介

卞孝萱,1924年生,江蘇揚州人。曾任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94年離休。現為中國歷史文獻研究

《現代國學大師學記》《現代國學大師學記》
會常務理事、中國唐史學會顧問、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韓愈分會會長、江蘇省六朝史研究會名譽會長。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著作30多種,主編《資治通鑑新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叢書》、《六朝叢書》等多種圖書。領銜主編的《中國歷代史話》獲第七屆中國圖書獎。

作者手記

我筆下的國學大師

卞孝萱光明日報

中華為文明古國,歷史悠久,文化昌盛,學術輝煌,文獻豐富,世所罕見。中華學術,自成體系,西學東漸以後,有識之士,受西洋學術之滋潤與啟迪,突破清學藩籬,學術視野更寬闊,治學方法更先進,融合了東西優秀文化,與時俱進,成為現代中國學術之前驅,在學術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這本《現代國學大師學記》之寫作,有如下數義:

(一)《學記》共載十二位國學大師,按其生平,分三部分編排。

上編:章炳麟、章士釗、劉師培、黃侃。炳麟、士釗為結拜兄弟,炳麟(字枚叔)與師培(字申叔)合稱“二叔”,黃侃拜炳麟、師培為師。中編:柳詒徵、陳垣、呂思勉、鄧之誠、陳寅恪。詒徵與陳垣有“南柳北陳”之稱,陳垣與寅恪合稱“二陳”,香港嚴耕望推崇思勉、錢穆(通史)、寅恪、陳垣(專史)為“前輩史學四大家”。下編:章鈺、盧弼、張舜徽。我親見章鈺校書磨穿之石硯,親聞盧弼述著書之苦,張舜徽提倡通學與我意合。

(二)現代國學大師不止十二人。《學記》只選我稍有研究的十二人進行介紹。

每人一篇,不蹈空言,不因成說,取其一事或一書(章士釗三“指要”重點評《柳文指要》;柳詒徵三部書,重點評《中國文化史),詳加論述。用材料說話,從大量的材料中,顯現十二位大師的學術風貌與學術價值。

(三)章炳麟、章士釗、柳詒徵、呂思勉、陳寅恪五人有附錄,與正文參證互補。

(四)《學記》獨抒心得,避免與時人文章重複。

陳垣、陳寅恪等之生平,談者已多,《學記》從簡;章鈺、盧弼等之生平,言者尚少,《學記》稍詳。又如:香港區志堅撰《歷史教科書與民族國家形象的營造:柳詒徵歷代史略〉去取那珂通世〈支那通史〉的內容》,已在《慶祝卞孝萱先生八十華誕:文史論集》發表(冬青書屋同學會編,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2003)《學記》不再引用以省篇幅。

(五)《學記》不僅揭示大師們的學術業績,並表彰其愛國情操。

章炳麟於辛亥革命時期及抗日戰爭前期,兩次熱衷講學,意在呼喚民眾的民族大義。晚年由尊經轉向重史,“不讀史書,則無從愛其國家”。

(六)今人多談陳寅恪以詩正史,以唐詩正史言。

清末劉師培已發表《讀全唐詩發微》,遠在寅恪經營《元白詩箋證稿》之前;以遺明民詩證史言,抗日戰爭期間鄧之誠已經營《清詩紀事初編》亦在寅恪撰寫《柳如是別傳》之前。學界尊寅恪是也;而不知師培、忽視之誠,誤矣。《學記》榷論三人以詩正史,庶幾無偏。

(七)《學記》各篇,不拘一格。

黃侃的《日記》,本不是公開供大家閱讀的,其言無矯飾。《日記》中對劉師培的回護,對陳漢章的憐憫,出於肺腑,可為知人論世之助。呂思勉《三反及思想改造學習總結(改題《自述》),當時要在民眾中通過,所言只有謙抑,絕無虛誇。

(八)《學記》謹遵薪火相傳之義,旨在從國學大師的治學方法中吸取營養,重在繼承。

對其不足之處,加以說明,使人理解。如鄧之誠陳寅恪侯方域之評價不同,《學記》從鄧、陳著書之時代背景予以解說,絕不同於苛求責備。

(九)《四部備要》注重實用,價廉易得。

“可便學者研究國學之需”(陸費逵《增輯四部備要緣起),對於初學,如雪中送炭,今日對此書,要以歷史眼光評價。這套巨型叢書的輯校、監造人之功不可沒,故略考高時顯、丁輔之生平,作為《學記》附錄。

(十)臨文不諱《學記》對古今人物,一律稱名。

以上十項,姑作“前言”以弁於《學記》之首,讀者鑒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