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力》

《文化力》

本書是作者近三十年關於文化之力研究的成果,創造性地提出了 文化力是軟實力的核心 這一重要論斷。

概述

《文化力》《文化力》
作 者: 高占祥 出 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從本質上說,物理的‘力’,是類用來‘化’自然界的;而文化的‘力’,是人類用來‘化’自身的。”正是從文化中所蘊涵著的這種巨大的推力出發,文化部原副部長高占祥站在思想的高度,從文化對人類自身、社會和國家等的巨大作用出發,透過語言歷史心理教育政治經濟管理等眾多層面深入而廣泛地剖析了文化無處不在的巨大力量

作者簡介

高占祥,1935年11月生於通州郝家府村。著名作家詩人、文藝評論家、書法家、攝影家。歷任541廠團委書記,黨委副書記,北京市團委副書記,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聯副主席河北省委書記,國家文化部常務副部長,中共第十二屆中央侯補委員。現任中國文聯黨組書記,文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高占祥從小家境貧寒,曾在鋼鐵廠和印刷廠當工人,他以極大的熱情奮發學習,業餘時間堅持夜校學習長達15年之久。從一個童工成長為國家高級文化領導人,堪稱自學成才的典範。 高占祥是一位深受民眾愛戴的文化界領導人。 他重視文化事業的發展,始終以弘揚民族文化為己任。他主張文藝評論應以“澆花”為主;文藝領導提倡“微調”方法,被稱為“澆論”和“微調論”。他為促進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高占祥同志既是文化事業的領導者,又是文藝創作的行家裡手,是一位好文學、善詩歌、懂戲劇、醉書畫、愛舞蹈、迷攝影的多才多藝的文人。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 :《澆花集》、《微言集》、《微風集》、《春集》、《文壇百論》、《人生寶鑑》、《處世歌訣》、《社會文化論》、《文化藝術管理論》等十幾部三百多萬字。高占祥酷愛書法,造詣精深。他的書法既有民族傳統的濃厚功底,又溶入了他對書法的獨到理解和感悟,瀟灑飄逸,獨具風格。其書法作品已被世界20多個國家收藏。主要作品有《高占祥書法選》、《高占祥書法集》等。占祥同志的攝影作品視角獨特、構思精巧、寓意深刻,達到了喜人奪目、經久耐看,令人回味的的境界。《高占祥人物攝影作品集》、《荷花魂》、《蓮花韻》等作品深受民眾喜愛和行家好評。

《文化力》《文化力》
《文化力》《文化力》

作品欣賞

第一部分
起初,李比希感到好笑。可是轉而一想,這

《文化力》《文化力》
家工廠生產的染料是全歐洲最好的,其中必有緣故,也許奧秘真的就在這刺耳的響聲里。晚上回到住所後,李比希又仔細回想白天的情景,不禁自問自答道: "用力攪動鐵鍋,會使溶液更均勻,反應更完全。不過,這不是最要緊的。鐵鍋與鐵鏟相互摩擦,那會怎么樣呢,只能帶下一些鐵屑和鐵粉。鐵粉,對!問題的關鍵恐怕就在這裡。
第1節:序言文化力的發掘者
序言文化力的發掘者
文懷沙
了解占祥同志的人往往會對他產生這么一個印象:文化旅途的“苦行僧”。占祥努力探究人生、探究文化對於人生、對於國家和對於社會的意義。對文化的摯愛與研究,占祥幾乎傾注了全部的精力智慧
占祥殫精竭慮、不遺餘力地發掘埋藏在人類文化深層的巨大潛力,進而認識文化對於人的主體作用、對於經濟的先導作用、對於社會的促進作用、對於精神的培植作用等等。他大膽探索,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衝破藩籬、衝破禁區。有些人不從文化看政治、看經濟,卻片面地從政治看文化,從經濟文化,導致急功近利等種種弊端,遂使文化降為一切上層建築的附庸。占祥早就發現,文化自身的主體性、目的性被淹沒了,影響了文化力的充分發揮。歷史的責任感,使他不遺餘力地研究文化力,並多次呼籲要關注文化力,倡導文化力,提升文化力,弘揚文化力,做文化力的先行者和實踐者。
占祥同志對文化力的發掘是廣泛而深入的,是探索與經驗相調適的,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他以對文化藝術事業的執著和可貴的人生體驗、獨特的審美情趣,創作了大量的文藝作品。他的《人生典》就是一次生命寫作,就是一部人生寶書。
《文化力》一書是占祥同志繼《人生寶典》之後的又一部力作,有著占祥自己的風格。他努力把握文化力的主體性——並由精神力的發掘——切入文化力的核心價值。至於他所使用的語言,可以說是掃絕鉛華殆盡。占祥幾十年人生求索的歷程和春風拂面般的詩意文字,真讓我羨慕占祥的青春情懷。占祥善於向書本學習,更善於向實踐學習,向人民民眾學習。占祥研究和把握文化,總是與我國社會改革發展的需要緊密結合,與我們時代的文明進程協調一致。這不僅使文化力的發掘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而且能夠在社會功效上得以印證,達到實踐與理論的統一。占祥同志在發掘文化力過程中,十分注意文化力的“發力點”和作用點,總是以國家提出的建設目標為文化力的方向。
老夫耋矣,無能為矣,自愧對占祥理解得還很淺薄。我希望有更多的人來讀一讀高占祥的著述,深入研究高占祥現象,讓文化力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發揮更大的功力。
我們國家當前還面臨著許多現代化發展中的問題。這些問題說到底可能都是文化問題。我近年經常去陝西、河南等地,這些省份大打文化牌,努力創建文化大省,現在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由此可見,文化力對社會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找準我國文化發展的方位,創造民族文化的新輝煌,增強我國文化的國際競爭力,提升國家軟實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的現實課題。要完成這個課題,就需要發揚占祥同志那種矢志不渝、百折不撓、鍥而不捨、勇往直前的精神。
吾近期臥病在床,起坐維艱,口述所感,並試為
《文化力》《文化力》
損益文字如上。
2007年9月21日

第2節:緒論 文化力是軟實力的核心(1)
緒論
文化力是軟實力的核心
(一)
人類的命運和生存,是考慮一切問題的出發點。
當今人類世界的文化張力發生著劇烈的震盪,原因在於現代人類文明的失衡。人類社會在擁有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物質能量的同時,卻忽視了具有先導作用的文化力和精神智慧。世界閃爍著科技文明的光輝,而道德信仰的燈塔卻顯得黯淡。這種失衡現象,似乎令人有一種物質的巨人裹挾著精神的侏儒茫然前行之感。
我們應該清醒、理智地注意這個時代的病症了。我們還能再漠視人們的心靈中所不能缺少的文化力、精神力的孱弱匱乏嗎?
不能!人類需要精神的升華,需要文化力把我們的精神從物質的、金錢的種種羈絆中解放出來。
我們思考文化力,實則是人的生命整體對人類進化環境的渴望,是人類尋求真正和諧、有序、樂觀健康生存下去的必然選擇。
發掘文化力,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要使命。
(二)
軟實力的提出,是發掘文化力的前奏。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在2004年出版的《軟實力--國際政治的制勝之道》一書中,首先提出軟實力的概念,對軟實力理論做了較為完整的闡述。按照約瑟夫·奈教授的觀點,文化軟實力是指一個國家維護和實現國家利益的決策和行動的能力,其力量源泉是基於該國在國際社會文化認同感而產生的親和力、吸引力、影響力和凝聚力。硬實力(經濟、軍事)通常依靠"施壓"迫使他國非自願接受,是直接的、即時的、集中的、顯性的;軟實力則通常依靠"吸引"得到他國自願認同,是間接的、歷時的、彌散的、隱性的。
軟實力這一概念是相對於硬實力而提出的。雖然它有著強烈的國際競爭的現實背景,但文化著眼點仍然富有時代感與前瞻性。約瑟夫·奈教授已經看出了人類世界在當代的病症,呼籲把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失衡的重心,從物質實力轉移到精神力上來。因此,對軟實力問題的重視與研究,就成為當今世界的一個重大課題。
目前,人們對軟實力的內涵、外延的研究與把握,對軟實力的核心問題等的研究與把握還不盡一致,各種觀點尚在爭鳴探討之中。我認為,文化力是軟實力的核心。
文化蘊涵著巨大的力。這種"力"並不同於物理學上的"力",因而,人們更形象地將文化之力稱之為"軟實力"。從本質上說,物理的"力",是人類用來"化"自然界的;而文化的"力",是人類用來"化"自身的。文化力這種軟實力,越來越為世界各國所認識、所重視。
 能夠稱得起"核心",就必須有兩個標準,一是在軟實力範疇,文化具有主導性;二是在硬實力範疇,文化具有先導性。"二導"缺一不可,並相輔相成。
(三)
為什麼說文化力是軟實力的核心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不同維度來考證和辨析。
文化是文明基石文化是一所無形的學校,它憑藉文化力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引領,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它把時代的靈魂、未來的光明送進人類心靈的深處。
胡錦濤同志指出: "一部人類社會發展史,是人類生命繁衍、財富創造的物質文明發展史,更是人類文化積累、文明傳承的精神文明發展史。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鐫刻著文化進步的烙印。"(《在中國文聯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文化是人類的靈魂,文化是人類的第二個太陽。正是文化使人類走上了文明的大道,使人類脫離了一般動物界。哪裡有文化哪裡就有文明的足跡,哪裡沒有文化哪裡就瀰漫著荒蠻。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充分表明,沒有文化力的積極引領,沒有精神世界的極大富足,沒有文化創造力的充分發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即使具有相當的物質科技硬實力,也不可能長期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
文化創造核心價值觀文化力能夠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高生命的進行曲,綻放道德的光輝。文化是引導社會進步的羅盤,是張揚真善美的旗幟。我們創造先進的文化力,就是要創造並確立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軟實力的核心問題之一就是價值觀問題。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共同的道德目標、共同的是非觀念、共同的文明準則等等,構成了一個民族文化的核心價值觀。這種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形成、傳承等,都需要文化力的創造、文化力的蓄養、文化力的環境。
我們現在提出的"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理念和主張,就是中華民族在優秀的傳統文化基礎上,結合世界文化發展潮流進行的文化力再創造的結果,就是對當代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價值的追求。文化力作為軟實力的核心,比物質科技硬實

《文化力》《文化力》
力更具有人性本質的力量,它同物質力一樣,是人們生產生活須臾不可離開的。
文化是靈魂,經濟是血肉,把文化力注入到經濟變革發展中去,必將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文化先導力是當今未被普遍認識的精神動力。文化先導力這一理念一旦被更多的人所認識和掌握,那將給經濟的騰飛添上一個新的翅膀。
第二部分
允執其中,需要做到"五忌": 一忌言行過頭,二忌失度不足,三忌待人偏私,四忌折中調和,五忌允執無權。中,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亦即儒家所倡導的中庸之道。它要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循守適度而不走極端的行為準則,永遠堅持走不偏不倚的中和之道。這是一條成功之路。反對"過",但不能與開拓進取精神相悖,而應該在不超速的條件下,在大道上開足馬力,朝著既定的目標穩健前進。
第三部分
英語越來越體現出排他性的強勢,基本上主導了信息文化話語。這必將給中國文化安全帶來整體性的威脅美國的目的則是使英語成為唯一的世界語言。每天,ABS、CNN、CBS三大媒體通過網路和其他傳統媒介發布的信息,是其他國家發布信息總量的100倍,這些信息絕大部分的語言載體是英語。語言是最基本的媒介,既是信息的載體,也是思維的工具,它不僅影響文化的內容,也影響了文化的思維方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