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無雙》

《尋找無雙》

《尋找無雙》,作者是王小波,2009年由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這是一本關於智慧,更確切地說,關於智慧的遭遇的書。小說的故事內容很簡單,就是一個叫王仙客的山東蠻子來到長安城的宣陽坊中尋找已經失散多年的青梅竹馬的表妹也就是未來的媳婦叫無雙的姑娘。《尋找無雙》在對人的生存狀態做一個總結說明,因為這個尋找的過程幾乎摻雜了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所有思維活動狀態。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時代文藝出版社

《尋找無雙》《尋找無雙》

ISBN:9787538725247
上架時間:2009-4-13
出版日期:2009年1月
平裝:249頁
正文語種:中文
開本:32
條形碼:9787545201130
產品尺寸及重量:18.6x13x1.6cm;259g
所屬分類:青春文學>玄幻/新武俠/魔幻/科幻

內容簡介

小說的故事內容很簡單,就是一個叫王仙客的山東蠻子(書中這樣叫他主要是因為他的生殖器不同於宣陽坊中的眾男子,由此還引起了坊中的一種恐慌)來到長安城的宣陽坊中尋找已經失散多年的青梅竹馬的表妹也就是未來的媳婦叫無雙的姑娘(當然,娶她做媳婦是王仙客的想法,也是當時風俗內定的,用了個“未來的”是因為到故事結局中他還是沒有找到,只知道了無雙的去向而已,成與不成,娶與不娶,我也找不到王二來問了,也就只能是一種假設的說法)。小說記載的就是王仙客尋找無雙的過程,由於用了147頁紙張,從宣陽坊幾進幾出,想來這個過程自是十分複雜驚險。

關於遺忘

在《尋找無雙》這部小說里,第一個令人費猜的問題就是宣陽坊的人對無雙的遺忘。王仙客到宣陽坊去尋找無雙,為什麼宣陽坊里的人異口同聲地否認無雙的存在,說從來沒有過這么一個人。事實上無雙一家遇難不過是三年前的事,而又可以肯定宣陽坊的人並不是有意欺騙王仙客,的確是遺忘了。宣陽坊的人記性何以這么差?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尋找無雙》《尋找無雙》

書里是這么解釋的:根據弗洛伊德的說法,假如一個人生活在一種不能抗拒的痛苦裡,就會把這種痛苦看做幸福。豬把能吃到豬食看做是幸福,人也和豬一樣,記吃不記打,不記打是逼出來的。當然,打到了記不住的程度,必定要打得厲害。這樣,很多人就有了很古怪的記性。
宣陽坊的人就有這種很古怪的記性,以致於當王仙客懸出五兩銀子一條訊息的賞格誠徵無雙及那座空院子的訊息時,宣陽坊的人絞盡腦汁,居然想起了二十年前在那裡住過的魚玄機,而想不起三年前的無雙。可見當時挨打挨的厲害。
官兵圍坊是一幕太過恐怖的慘劇,特別是一些人被處以車裂之刑,慘不忍睹。而幕後的罪魁禍首是朝廷,是皇帝,哪個不忠不孝不怕死的敢說一個“不”字?敢怒不敢言啊!還有另一方面,那些被車裂的的自衛隊員,當初本是和他們在同一個戰壕里並肩作戰的,卻被他們交上去了。把他們交上去了,自家的老少妻小就安全了。哪個不仁不義的能夠無心無愧?天理難容啊!是的,生命是不容忽視的。斯賓諾沙曾經說過,利己是保存本能的必然結果。每個人都應該盡最大努力維護自己的生存,不應該要求人為他人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無可避免的、正當的利己應當是倫理的基礎。但是,什麼是正當的利己?他並沒有說為自己的利益可以去犧牲別人。孟子有曰:生,亦我所欲;義,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宣陽坊的人一番權衡之後,還是選擇了生。之後,憤怒在他們臟腑里衝撞,愧疚擊打著他們的良心。靈魂,不得安寧……後來,他們就得此妙招,把什麼都忘了,忘了就什麼都平息了。
弗洛伊德的遺忘機制,具體一點是這樣講的:有一類遺忘是由抑制引起的,它是一種有傾向的選擇性行為。這種遺忘有動機可尋,而這些動機通常都是些強烈而不愉快的情感。正如那種撒謊似的否認,二者的心理動機是相同的,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遺忘是一種拒絕痛苦的防衛力量。對不愉快情感的遺忘是極為普遍的。
對於宣陽坊的人來說,官兵圍坊的事不堪回首,於是他們選擇了遺忘。遺忘的機制朝著這個自欺欺人的奴性方向扭曲,已經完全偏離了正常的軌道,成了阿Q的變種了。

兔子的悲劇

在這部小說里,除了王仙客、魚玄機等主要人物,還有一個極特殊的形象——兔子。兔子躍然紙上竟達十次之多,而且九次都占用了相當的篇幅。可見,貫穿始終的兔子在小說里是個不可忽視的角色。如果說王仙客尋找無雙這個頭緒繁多的事件是纏絞在一起的一團線,那么兔子就是埋在裡面的線頭。只要把它拽出來,整個線團很快就能擇出來,纏成一個線球了。

《尋找無雙》《尋找無雙》

起初,兔子是被王仙客買來的,為的是扔到房上吃草。結果草吃完了,兔子也大量繁殖了。兔子屎從房上滾下來,落得滿地都是;它們還在房上打洞,搞得無房不漏;有的還異化變種了,滿天地飛,本事大得不得了。在人的眼裡,房頂上的兔子當然是擾民、害人、罪大惡極。於是,以王仙客為首,強弓勁弩齊上陣,展開了一場空前絕後的滅兔戰爭。這以後兔子就少多了。後來在無雙家的空院子裡,王仙客又帶去了一對鷂子,可憐的兔子就一隻只地被逮走了。最後只剩下一隻,它每天都爬上房頂的最高處,想讓鷂子把它逮了去。但是鷂子早識破了它的詭計,就是不逮它,好讓它生不如死。
這就是兔子的悲劇。究其根源是它們在房頂上活動妨礙了底下的人類。可是它們並不喜歡登高,更不喜歡在眾目睽睽之下。在它們眼裡,地上的洞穴、樹棵子、草叢才是它們的安樂窩。它們是被人放上去的,自己下不來,有什麼辦法呢?這就是命運。
小說里還談到兔子有沒有智慧的問題,結論是有,理由是它們總顯示出一種自以為是很聰明,對一切都很有把握的樣子。雖然說聰明人也往往會顯出一副胸有成竹的神情,但觀察這種方式畢竟帶有一定的主觀性,更何況是兔子,喜怒哀樂難形於色。所以,我認為憑這個說兔子有智慧,理由不夠充分。或許養過兔子的人,都曾思考過兔子有沒有智慧這個問題,我也養過兩隻小白兔,也曾經想過這個問題,結論跟書里的一樣,就是說兔子的確是有智慧的,很想在這裡做一下補充。大家都知道,兔子是一種隨地大小便的動物,祖祖輩輩沒有上廁所的意識。可是在我養兔其間,通過十來天的訓練,就成功地實現了一個驚人的目標——它們都到一個指定的鋪有塑膠布和沙土的紙箱子裡便溺了。我以為這是個偉大的成就,是兔子這種端莊、馴順的小動物了不起的智力表現。其中包括了觀察、理解、判斷、自我調節與控制等多方面的智力結構,最主要的是它們很容易地超越了物種的習性,達到了進化的境地。除此之外,還有它們的記憶能力,恐怕也為大多數人所不知。當時我們是把兔子放在樓上的陽台上養的,考慮到它們的活動空間太小,就安排了每天中午和晚上兩次“放風”。所謂放風就是打開通陽台的門,放它們進屋,三室兩廳加上廚房和衛生間,隨便它們“觀光旅遊”。沒想到第二次放風的時候,它們竟蹦著跳著直奔廚房,居然記得那是放置青菜、蘿蔔地方。陽台離廚房最遠,要先穿過一個臥室,再穿過客廳、餐廳,中間還要拐兩次彎,可是它們完全是一副不假思索的模樣,也不用停下來辨別方向。就這樣,以後每次放風它們都是先奔廚房,吃飽吃夠了再去別處玩耍。智力水平一個最主要的指標就是記憶力,由此,兔子的智慧可見一斑。只因為它們素來不喜張狂,才不為人知吧。
王仙客尋找無雙也一樣,並不是因為愛情,他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愛情這種東西存在。他根本就是掉進這個死胡同里了:無雙到哪兒去了?活生生一個人,總不能說沒有就沒有了吧?她到底在哪兒?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一個主題,有些人為了地位不遺餘力,有些人為了錢財勞苦奔波,還有的人活著就是為了搞同性戀。此外就是這些人,他們是為智慧而生的。但是這些人就象那些房頂上的兔子,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悲劇命運。

魚玄機之玄機

大凡看過《尋找無雙》的人,看完之後掩卷沉思,都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既然尋找無雙是小說的中心事件,為什麼對那個無甚關聯的“局外人”魚玄機那般濃墨重彩呢?書里是這樣解釋的:王仙客老覺得打聽魚玄機就是尋找無雙。他相信魚玄機和無雙之間一定存在某種未知的關係。那么到底什麼關係呢?後來謎底揭開了,原來兩個人的丫環叫同一個名字——彩萍。這個關係太牽強而且太表面化了,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作者的“障眼法”,附會上去的。那么,在魚玄機和無雙之間,那種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關係,究竟是什麼呢?看來這的確是一個玄機。
前面已經說過,尋找無雙是一個隱喻,隱含的意思是講智慧的遭遇。可是為什麼智慧與遭遇之間一定就存在因果關係呢?這裡,我們就不能不引進另一個概念——自由。智慧的必經之路和必然結果就是身心的自由與解放。智慧與自由,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二者密不可分,渾然一體。而自由和奴性是背道而馳、勢不兩立的,因而它是不被允許的。這樣,智慧的命運里就無可避免地埋伏好了遭遇。如果說無雙是智慧的幻影,那么魚玄機就是自由的化身。這便是魚玄機這個人物的玄機所在。當然,智慧和自由是不可分的,二者同時體現在兩個人的身上,各有側重而已。無雙身上的自由,表現為掙脫“閨門”束縛的野性釋放;魚玄機身上的智慧,表現為她是大家公認的“愛情詩人”。

作品作品

魚玄機的性格特徵是自由不羈和又乖又甜,兩個看起來矛盾的方面統一在她身上了。後一方面表明,作為一個年輕女子,她的人格是健全而完整的。如果是一種孤僻自閉、缺乏協作能力的病態人格,那就另當別論了。魚玄機不是的,她的另類完全是與社會環境的格格不入。在這一點上,紅拂和陳清揚都與之相仿。另一方面,她的乖與甜具體表現在監獄裡,這是因為她解脫有日才變得能夠忍耐。紅拂上吊前也一樣的愉悅、乖巧,甚至興奮得如同等待一個偉大的情人。魚玄機是這么說的:再這一會兒就要死了,可真不容易呀!活在世上當一個人,實在是倒霉的很。這個世界究竟有多糟糕,聽聽這句乖而又甜的話就可想而知了。
放縱不羈作為魚玄機性格上的主要特徵,與其道姑身份似乎相去甚遠,每晚都有很多王孫公子都她那裡去開party,不到凌晨三點鐘不散場。這個頗為蹊蹺的表象之下,掩藏著什麼呢?道姑是假,同性戀、交際花是真。她不過是借道姑的身份逃避婚姻罷了。什麼社會公德,什麼道門清規,在她眼裡,統統不存在。生活方式是一個人思想的最直接體現,就如劊子手所說,她滿腦子自由主義觀念。就連王仙客都有一定的奴性存在於潛意識裡,比如王安掏出小本子和自來水筆,擺出一副衙門裡要錄口供的架式,他就禁不住有點結巴了。還有他正捋胳膊挽袖子要和侯老闆打架,這時候王安跑來拿鐵尺在他肩上拍了一下,他登時就老實了。不但馬上放了侯老闆,還幫侯老闆整了整衣服。不過他的意識很快就把潛意識趕跑了。魚玄機不同,奴性,她身上壓根就沒有,不存在。
最後,自由主義這種大逆不道的思想,集中體現在她那句“臨終遺言”上。當絞過兩次還不讓她斃命,卻還提醒她說什麼認罪伏法的話時,她竟破口大罵。如若有人對那句破口大罵理解不透的話,可以參照一下其他“模範犯人”的臨終表現。比如國子監的教習、朝廷的言官,行刑那天早晨五點就開始叫喚:臣罪當誅!皇上聖明!要想讓他們省點勁到法場上喊,就得給他們帶上嚼子。特別是那位被判宮刑的老先生,在當眾受閹前,他請教劊子手:我是象豬挨閹時呦呦叫比較好呢,還是象狗一樣汪汪叫好?魚玄機跟這些奴才不一樣,雖然她出於施虐的愛心,失手殺死了彩萍,自己也甘願抵罪,但她記不住那些認罪伏法的話。因為討厭,所以遺忘。最後的破口大罵,把她不懼不媚的風骨表露無遺,把刑場那種嚴肅氣氛破壞殆盡,而且由此開了刑場破口大罵之先河。面對這樣一個女子,那些先生大人能不怕嗎?於是把她的臨終遺言給改了: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真讓人忍不住要掩口盧胡而笑了。
在魚玄機的故事裡,著墨最多的是她的獄中生活和“三絞”時候的慘狀。在監獄裡,她被拷打,被辱罵,被姦污;在刑場上,三絞才得以斃命,慘無人道,令人髮指。甚至死後都不得安寧,連三角內褲也被人剝掉。這些被折磨被迫害的細節在李先生與王仙客那裡主要是精神上的,屬於劉天德的則隱含在官兵圍坊事件中了,都被作者虛化了。所有人的都在這裡了,在魚玄機身上以一當十了。

王仙客的“夢”

在整部小說里,“夢”這個字眼出現了74次之多,可見,“夢”是作者不可忽視的表現手段之一。這樣以來,對於內容的理解也就顯得尤其重要了。實際上,夢的出現主要集中在第二三四章里,也就是從王仙客對魚玄機的事入迷,到後來他被人說成是魚玄機的老相好而精神崩潰,最後他被趕出宣陽坊到酉陽坊那個階段。
王仙客的第一個夢,前面已經講過一半,就是那隻象人一樣大的兔子,這後一半就是魚玄機了。夢裡魚玄機細聲細氣地告訴他,她並沒有故意殺死那個使女,當時她們正玩著一種荒唐的遊戲,她一失手就把她勒死了。彩萍之死是一個懸疑,這個夢頗為蹊蹺,引人深思。有人也許會說,一個夢也可以當真嗎?著名心理學家莫里說過,“我們的夢實為我們所見、所聞、所欲、所為。”在做這個夢之前,王仙客已經訪問過很多人,打聽魚玄機在監獄裡的情況,他對每件事都感興趣。也就是說,這個夢應該來自王仙客的實際調查。而“荒唐的遊戲”是什麼意思呢?這讓人不由地聯想到宣陽坊的那些傳聞。什麼情況下兩個人可能一起玩遊戲呢?志不同道不合、爭風吃醋都缺乏合作基礎,只有同性戀可以。戀愛中什麼樣的遊戲可以稱作荒唐呢?虐戀?後來魚玄機在監獄里說她是不小心才把彩萍勒死的。這就證實了夢的來源是真實的,但是關於虐戀一層的猜想尚未得到證實。最後在一個不顯眼處,通過作者的口一筆帶過,“她是同性戀,又是虐待狂”,懸疑徹底解開。總之,這個夢的作用是暗示,通過暗示使彩萍之死(毋寧說是魚玄機的身份)達到撲朔迷離的效果,這就是“文貴曲”吧。

王小波王小波

王仙客做過很多強姦魚玄機的夢,書里具體描述了其中一個,這個夢有三個內容:一是他變成牢頭強姦了魚玄機,二是魚玄機告訴了他很多事,包括和她死去的彩萍的關係;最後是魚玄機趴在地上研究起一個蜘蛛來,並且說很多夢裡都有這個蜘蛛。對於第一個內容,我們可以藉助弗洛伊德釋夢中的“自我等同”理論來理解,“自我等同”放在這裡就是說,把別人的所作所為加在自己身上,這是夢的凝縮傾向的手段之一。這樣非常巧妙,既使魚玄機獄中所受的折磨與污辱得到了最高程度的具體化,又為後面他認出無雙的丫環彩萍做好了鋪墊,因為他們之間曾經不止一次地發生過性行為。至於夢中魚玄機告訴他的那些事,特別是她和死去的彩萍的關係,當然醒後他得忘掉,因為作者的意圖不過是再次吊我們的胃口,讓那個懸疑繼續。最後夢中出現的那個蜘蛛,在很多夢裡都有它,當然就至關重要了。釋夢的兩大對立派別弗洛伊德派和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派,都一致認為:夢主要是由隱喻和符號構成的。那么提到蜘蛛,我們會想到什麼呢?網。蜘蛛網是蜘蛛用來捕獲獵物的。由此我們會想到,魚玄機如果不是一時失手殺了人,她很有可能就會一不留神放了火,或者夢遊症里劫了道。劉天德、李先生、王仙客還不是一樣,在他們的命運里,蜘蛛早已織好了網,只等他們去鑽了。
本來王仙客對無雙的存在確信無疑,後來宣陽坊里那么多人都說無雙不存在,並說他是魚玄機的相好,他就開始糊塗了。自己是一個,他們是一大幫;他們騙自己,為什麼呀?他們沒騙自己,那么是自己做了壞事忘掉了?自己做了壞事能忘掉?做了壞事不忘掉怎么辦?後來他就沒完沒了地開起2的平方根來,想以此證明自己的演算能力,然後算出自己的先天妙數就知道自己是誰了。我們知道,這個時候他已經是精神崩潰症候了。精神崩潰還沒到真正的精神病,精神病的病理機制和夢是一樣的,可是病人卻認為自己很清醒。王仙客不一樣,他覺得自己是在做夢,就是怎么也醒不來。在酉陽坊那段日子裡,他的精神就一直處於這么一種恍惚如夢的狀態之中,儘管他的思想並不象真正的瘋子那樣沒有邏輯,還不是完全糊塗,夢裡也知道乾不得,比如不肯當王八,但是他怎么也分不清楚哪是現實哪是夢境,就象莊周夢蝶一樣,不知是莊周夢到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了莊周。直到遇見無雙的丫環彩萍,他才大夢初醒。總之,在王仙客精神崩潰這個階段里,“夢”這個概念和以往的不同,它不是一個具體的夢內容,而是指一種精神狀態。這裡的“夢”一方面充分地再現了王仙客精神上所遭受的嚴重摧殘與折磨,一方面也無情地揭露了現實的荒誕。

宣陽坊里的諸君子

王仙客尋找無雙是在長安城裡的宣陽坊,就是說,宣陽坊或者說是宣陽坊的諸君子與王仙客的遭遇之間,有一種必然的關係。那么,宣陽坊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宣陽坊的諸君子又是何許人也?
小說的開頭就為我們勾勒出這樣一幅景象:宣陽坊是個大院子,本來有四個門,但其中三個早已封死了,所以你只能走北門。這樣大家都覺得安全。坊牆裡面長著一圍大柳樹,但是柳樹早就死掉了,連樹皮也給人剝光了,樹底下都是蟲子屎。在宣陽坊里,沒人關心你的事,除非你得罪了人,被得罪的人就盼你早點死。或者踩到釘板上扎個大窟窿,然後得了破傷風;或者被瘋狗咬上一口,死於狂犬病。你要是一直不肯死,他就會把你忘了。

作品作品

對於宣陽坊的人來說,首位的就是防範意識。我們說,防範意識是必要的,但宣陽坊的人防範意識太過了,那結果就不是防範而是封閉、保守了。沒有開放意識就沒有生機和活力,就只能裹足不前、破敗不堪。這種地方只能造就心胸狹隘、冷漠自私甚至陰暗刻毒的人。
宣陽坊里的人都討厭王仙客,他一個大男人,跑來找一個姑娘,而且還公開說要娶她回家當老婆,簡直一點廉恥也沒有了。除此之外,大家都在澡堂里看見他的生殖器都覺得難看死了,不象諸君子的都保持了童子模樣。
宣陽坊是長安城的七十二坊之一,我們再看看整個長安城什麼模樣:長安城四四方方,城裡每個坊都四四方方,坊里每個院子也都是四四方方。長安城裡真正的君子都著四方臉,邁著四方步。真下的淑女,長著四方屁股,四方乳房。王仙客初到長安城的時候,騎著一匹馬,男人看見它怒目而視,女人看見它紅著臉低下頭,因為他沒給在生殖器上戴個兜子。
上面兩段內容,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在宣陽坊乃至長安城,性即是罪惡。在這裡,我們可以借鑑一下福軻的性理論。福軻對於“性”的研究,是把它放在生命權力、國家權力和生存美學這樣一個廣闊而深遠的視野中加以探討的,他說:歷代統治階級是千方百計地操縱性論述並儘可能通過性論述的形式傳播他們的統治意願,強迫社會各個成員的精神狀態、心態和個性都整合到統治階級所規定的同一性標準中。如此看來,在封建制社會裡,這種“性論述”便是性壓抑,通過性壓抑構建整個“壓抑”的社會道德規範。在宣陽坊里,我們看到了,這種道德與禮教的確已經深入人心,而宣陽坊的諸君子就是長安城宣陽坊的人物代表了。
諸君子除了長安城人的共性“中規中矩”之外,當然也各有特色。侯老闆心直口快,但僅限於岔氣兒的時候;孫老闆視錢如命,不給錢的事你別想找他幫忙;羅老闆表面斯文,但心裡陰暗得很,屬於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的那一類,難怪無雙見了他就不由自主地嘔吐。王安跟他們三個有些不一樣,三個人最後在王仙客和假無雙的刺激下,都把無雙這個人想起來了(儘管程度不同),只有王安一點沒想起來。這是為什麼呢?只因為他是主人的一條忠實的狗,看家護院,死心踏地。狗的囂張,狗的奴性,狗的勢利,在他身上都齊全了,一樣也不缺。“一個人不是我們,就是奸黨。”這是他的名言,一個人只要哪方面比他優越,只要不是安分守己,不在他的鐵尺下邊服服帖帖,那就是奸黨。在王仙客尋找無雙的過程中,這些人沆瀣一氣,使盡了欺騙、捏造的伎倆,害得王仙客在長期的困擾之後精神崩潰。即使是後來他們想起了無雙,也仍然隱瞞實情,袖手旁觀。這些無同情心,無正義感,無尊嚴,無氣節之人,對他們來說,還是魯迅先生為阿Q取的那個別名好:蟲豸。
智慧的遭遇,一方面來自周圍人群的壓制,一方面來自權力的迫害,而這兩者又是密切相關的。自私、嫉妒等是人性的弱點,但不是不可以克服的,這依賴於社會文明的發展,人性的提升,歸根到底是民主的進程。還是福軻關於西方社會的論述最為深刻。他說,現代社會是一所大監獄,是監獄的延伸和效果。每個人都遭受著無孔不入的規訓和宰制。現代國家的權力機制試圖竭盡全力地控制和宰制每個人體,占據個人的時間、生命以及身體的權利。當然,我們國家的體制與西方不同,國情各方面也不一樣,遭遇的人群與強度也就大不相同了。

啟示

一是記憶與存在的關係。每個人對於自己一生經歷過的事情總是會有所記憶,特別是對自己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嘴巴嘗到的,還有就是你自己身體感受到的。你把這些全部存在大腦里了,人腦就像一個超級大的硬碟,這些東西全部儲存在裡面,不過,由於沒有分類儲存並且沒有經常進行整理,所以,在調閱資料的時候往往會出現病毒性的干擾。這也很正常,人總有生病吧,特別是發燒,硬碟數據自然或多或少會有些損壞;在加上時間長了,硬碟零件偶有失誤,也會造成錯誤。還有就是人為的,就是比如對人刺激比較深的一般會採取兩種做法,要不就是會保留在腦部記憶體的前端,經常會不由自主地自己出來,一種是會隱藏在腦記憶體的末端,重新調閱的時候還需要反覆刺激,才可能見得一二的。而事實上,不管你是否已經保存,或者說保存在什麼位置,發生過的事實就是事實,它是存在的。
王仙客很不湊巧,他遇到了患了集體失憶症的宣陽坊的眾人,所以不管他如何誘導,如何刺激,還是沒有人認為坊里曾經存在過一個叫無雙的女子,還是沒有人回憶起這個院子曾經就是無雙姑娘的家。無雙的存在竟然就這樣被所有人的記憶推翻,到最後連王仙客也懷疑起來了。所以,抹殺記憶,否認存在原來也是一種生存之道。不過事實上,這種方法至少在人類歷史和個人的生活過程中存在著太多的典型例子,我想這裡就不用一一贅述了。

作品作品

二是夢境和現實的關係。記憶是真實的複製,只不過在調閱時被按需所取,人為地斷章取義而已;而夢境儘管也是現實的一定反映,但是畢竟是假的,是虛幻的。過去,弗洛伊德是把大多數夢與人的性扯上關係。曾經在高中時期閱讀他的《夢的解析》後每每有夢產生會對號入座,從而惴惴不安,以為自己做了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更有時會以精神犯罪者自居,惶惶不得安生。直到大學時看了《夢境與潛意識》一書後,才在內心推翻了自己宣判的刑期,由此獲得重生,記得當時還為此特地請幾個同學吃飯,他們吃得開心自然不問理由,而我自己心知肚明,也就是從1993年5月4日起我可以安心做夢,大膽做夢了,因為我犯罪的幾率已經降低到了15%中的1%,至於當天晚上是否犯罪,已經不能從記憶中翻閱了。
現在的科學研究表明,夢境的出現是與製造者的個性、人格組成、個人生活環境或境遇以及兒時的經歷有關。比如,有一男子夢見自己手執棍子,想打人,周圍卻空無一人。如果照弗氏理論,棍子象徵男性生殖器,這個夢由此無疑有著性內容。其實,在深究做夢者的性格、兒時經歷及潛意識動機發現,他是希望用棍子來報復曾經用棍子打過他的人,但是由於他個性極其懦弱,即使在夢中也不敢表露報復的潛意識動機,而是採取了壓抑的形式,所以夢中空無一人。所以,夢境的產生儘管現在還沒有完全定論,不過,和現實相關已經無可厚非了。不過,王仙客的夢境卻是由別人的記憶開始的。所以,我們可以把這篇小說理個大概:
第一,王仙客憑藉曾經事實發生過的記憶來到宣陽坊找無雙,結果在眾多失憶者的拒絕中他開始懷疑自己記憶的正確性,也就是自己的記憶是否真實存在過;
第二,宣陽坊的眾人用自己的記憶推翻了無雙姑娘曾經存在的事實,而靠記憶找出了這個院子裡曾經存在著一個魚玄機的女子,而魚玄機是因為殺了個彩萍的姑娘被判處絞刑的,聽得太多了,王仙客開始出現了很多關於和魚玄機有關的夢境,而出現次數很多的是在大牢里強姦她的夢。而和魚玄機發生聯繫,是因為她殺死的婢女和無雙的丫環一樣的名字,也叫彩萍。王仙客開始模糊自己尋找的概念了,這是因為別人的記憶和他自己的夢境開始影響了他關於存在和現實的判斷。
第三,王仙客終於明白他在夢境中的做愛細節確實發生,不過,不是和魚玄機,而是無雙的婢女彩萍。這是他在偶然中找到彩萍才從硬碟中找出正確的資料。於是,靠著彩萍正確的記憶他才確認了無雙的真實存在。
第四,王仙客決定用彩萍扮做無雙回到宣陽坊開始他重新刺激記憶的實驗,果然,在他和彩萍的通力合作之下,宣陽坊的眾人終於開始了正確的回憶。原來記憶是存在腦記憶體的末梢了。王仙客終於知道了無雙的去向:掖庭宮。原來無雙入宮了!他還是要繼續他未完的旅程,因為尋找無雙是他的終身事業。不過,故事到這裡自然就結束了,因為所有記憶已經找到了,經過王仙客的不懈努力,他終於把記憶和存在真實地聯繫在一起了。

評價

《尋找無雙》是一本關於智慧,更確切地說,關於智慧的遭遇的書。
這是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寫完的時候,我忽然想起了《變形記》(奧維德)的最後幾行:吾詩已成。無論大神的震怒,還是山崩地裂,都不能把它化為無形!《尋找無雙》作者王小波,他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說在世界文學之林中創造出屬於他的美,這美就像一束強光,刺穿了時間的阻隔,啟迪了一代又一代剛剛開始識字讀書的青年的心靈。其次,這個現象也表明,王小波批評的對象有些還活得好好的。而到今天,這些話語、這些思想仍是我們的社會所需要的。我們從王小波的長盛不衰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在中國,自由主義理念的傳播還任重而道遠。

作品作品

王小波所虛構的藝術之美,以及他通過對現實世界的批評所傳播的自由主義理念,已經在這個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寶庫中占據了一席之地,雖然並沒有一個像諾貝爾文學獎之類的證書來印證這一點,但是,我們相信,時間就是他作品價值的證書。王小波的小說似乎給人以高深莫測的印象,其實這也正是其魅力之所在。一方面是“文貴曲”使然,一方面是“不得已”所致,想來這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王小波並不是一個故弄玄虛的人,在《紅拂夜奔》里,他這樣告訴讀者:“我現在寫著這個古代大科學家李靖的故事,也在煞費苦心地把各種隱喻、暗示、影射加進去。”即使讀者正如墜五里雲霧之中,看到這句話自然也就心領神會了。《尋找無雙》也一樣,不動聲色之中,他已經把密鑰悄悄丟給了我們,有心的讀者不會讓這句話從眼前溜走:“有一回借了一本弗洛伊德全集,仔細地看了一遍。”此外,對弗洛伊德有些了解的人可能還會注意到,小說里有兩個細節直接取自《夢的解析》,就是無雙見了羅老闆就條件反射地“嘔吐”,還有王仙客夢裡也不做苟且之事,“怕的是洗內褲”。一定深度的心理學內容是這部小說的特色,而且不難看出,在這一方面,王小波受到弗洛伊德的影響。
小波在小說里有一句話:“夢具有一種荒誕的真實性,而真實有一種真實的荒誕性”。人需要夢,人更需要真實。而至於記憶,畢竟已經屬於過去了的存在,它能夠顯現的真實,對於個人而言,已經只是剩下可以調閱的部分了。至於這部分的真假,也許會如宣陽坊眾人一樣,記住該記住的,忘記了該忘記的。人是不能深究這種記憶的,而歷史會去深究這種記憶和真實存在的關係嗎?我們所見的歷史,是否就是真實存在的,還是就是某個人硬碟里的殘渣呢?我們無從深究,所以,我們也就要進行選擇,是該忘記的還是要保存的;或者我們也該進行選擇,我們是生活在現實還是生活在夢中。

王小波作品

大學裡曾流傳一句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王小波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贏得了無數讀者的青睞,無論花季還是老年,都能從他的文字中收穫智慧和超然。王小波用他短暫的生命給世間留下了豐厚的遺產。有人欣賞他雜文的譏誚反諷,有人享受他小說的天馬行空,有人讚揚他激情浪漫,有人仰慕他特立獨行。在這些表象的背後,他一生最珍貴的東西,是對自由的追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