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活學》

《中國生活學》的原文全稱是《試論“中國生活學”的構建》。由著名歷史學家黃現璠撰,經甘文杰整理,發表在《廣西社會科學》2007年第三期(總第141期)上。全文內容有六節:(一)引言 、(二)構建“中國生活學”的現實意義、(三)中國生活學的研究對象 、(四)“中國生活學”的定義及其研究分野、(五)中國生活學的研究方法 、(六)結語。構建“中國生活學”是黃現璠先生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即已提出的構想,目前在中國史學界仍屬首倡,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簡介

帶有書名號的《中國生活學》指的是一篇論文,全名是《試論“中國生活學”的構建》。是歷史學家黃現璠的一篇學術研究的遺稿,經留日歸國學者甘文杰整理,由廣西社科聯主辦的社科學術理論月刊雜誌《廣西社會科學》於2007年3月作為特稿刊登在第三期(總第141期)上,並在文章前面寫有一個[編者按]和[整理者按]。[編者按]寫道:“構建“中國生活學”是黃現璠先生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即已提出的構想,目前在中國史學界仍屬首倡,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在深入研究中國古代食衣住行生活後,受當時倡議“史界改革”的新思維意識的影響和“日本生活學”相關方面研究的啟示,黃現璠先生對“中國生活學”的研究對象、定義、學科設定以及研究方法或手段都進行了一定的探索,提出了框架構想。黃現璠先生學林耕耘、辛勞艱苦,拳拳之心令人景仰,切切之意發人深思。本刊刊發此文,既是為了讓世人了解黃現璠先生的“中國生活學”研究歷程與相關成果,又是為了引起學界對構建“中國生活學”的關注、探討和研究。本刊將為“中國生活學”的研究者提供研究平台。”[整理者按]寫道:“......本文《試論“中國生活學”的構建》是從《中國生活學—古代食衣住行研究》初稿三卷的“自序”和“諸論”節選若干段落再補充了一些新資料整理而成。"作者黃現璠於文中說道:"從《中國生活學——古代食衣住行研究》的研究緣起以及初稿三卷的形成過程中,便可一目了然:我倡議構建“中國生活學”,絕非一時心血來潮或異想天開的奇談怪論或“標新立異”,而是深入研究中國古代食衣住行生活後深思熟慮的結果以及改革開放新時代下倡議“史界改革”的新思維意識所致。當然,70年代初經日本友人寄給我的一些資料中得知“日本生活學會”的創立以及《生活學》雜誌書籍的相繼出版,這對我倡議構建“中國生活學”起到了一定的啟發作用。”從這些文字可了解到《試論“中國生活學”的構建》一文的寫作、整理及發表的前因後果、現實意義及價值。

內容提要

全文主要從四個方面——"構建“中國生活學”的現實意義"、"中國生活學的研究對象"、“中國生活學的定義及其研究分野”、“中國生活學的研究方法”去論述“中國生活學”這一主題。即什麼是中國生活學?它的研究對象是什麼?如何研究中國生活學?建立這個學科有什麼意義?作者回答道:“中國生活學”是“研究中國人食衣住行生活的起源、相互關係、變遷發展和規律的科學。所謂“食衣住行”是指中國人飲食、穿衣、起居和出行及相關的“飲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服飾文化”、“旅遊文化”等等。"既然人們的食衣住行體現出人的精神與物質的綜合文化價值觀念和相互的辯證關係,構建“中國生活學”時必須特別注意說明與提示古人於實際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認識、對待和正確處理這種關係的。這種關係的“處理”方法,歸根究底表現為一種技術性或科學性手段。以自然、人文、社會科學的任何理論、觀念和方法等諸如此類的“手段”進行研究與探索時,最為重要的是追求和找出科學化解明的“手段”。這是因為食衣住行實為一門綜合科學。構建“中國生活學”的重點是從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角度,利用多學科的科學有效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以歷史唯物主義史觀和文化人類學多元史觀為導向,以科學系統論的縱橫經緯意識,構築生活理論,考察食衣住行的不可分割的整體性,解明日常生活的核心外延和相互內在聯繫,闡釋它對人們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藝術、道德生活的全面影響,探索它的演變之跡,總結它的變化規律,解析食衣住行所體現出的人的精神與物質的綜合文化價值觀念及其相互間的辯證關係。

內容摘錄

“中國生活學”的研究對象

由於首倡的“中國生活學”的研究對象只是“生活”最基本的內容—食衣住行生活(即日常生活),因而圍繞“中國生活學”構建的思維認識、概念、定義、對象、理論、方法和論述應以“食衣住行生活”為中心展開。為此,有必要先對“食衣住行”有一個正確認識。何為“食衣住行”?人們過去習慣連稱為“衣食住行”,這並非約定俗成的成語,只是中國人用於‘舊常生活”或“物質生活”的代名詞,外國人即非使用如此稱謂。例如,日本人一般僅連稱“衣食住”,等論文或論著均只連稱“衣食住”。日本人連稱“衣食住”是從中國借用而去,這已屬不刊之論。但日本人認為“行”非日常生活中所必需,故而將“行”排出在外。而西方學術界則沒有“衣食住行”或“衣食住”這種連稱。無論稱“衣食住行”還是“衣食住”,這種始於近代而尚不知最初出於哪位“賢人”之口之文的連稱,顯然存在錯誤,因為它違反了人類基本生理本能欲求的主次序列。

中國生活學”的定義及其研究分野

任何一門新學問的創立,伴隨而來的必然是它的定義、概念、性質、對象、範疇的界定以及它與其他學科關係的處理和理論構建的探討。作者為“生活學”下的定義是:“它是研究人類食衣住行生活的起源、相互關係、變遷發展和規律的科學。簡言之,即生活學是一門研究日常生活的科學。”以此類推,“中國生活學”是“研究中國人食衣住行生活的起源、相互關係、變遷發展和規律的科學。”所謂“食衣住行”,它的定義是:“食衣住行是指人類生活維持所必需的飲食、穿衣、起居和出行,屬人類賴以生存和繁衍不可或缺的基本物質條件之一,為人類社會生活的基本內容,具有不可分割的整體性特徵。”......所謂“食衣住行”,作者為它下的定義是:“食衣住行中的“食”,不能單純解釋為“吃飯”,這種解釋只道出了“食”的本義,即“吃”,忽視了人們日常食衣住行中“食”的自然屬性,即“食”不僅僅為“吃飯”,它還包括飲水。眾所周知,水對生命的維持同樣不可或缺。筆者寡聞所及,尚未聽說過世間凡人不喝水只吃飯即能存活的奇異事例。對食衣住行中的“住”解釋為“起居”而非“居住”。至於《漢大成語大詞典》將食衣住行中的“行”化解為“行路”,更是有誤。不論是出行工作或訪友,還是出行視察或旅遊(日本學者大多將“行”視為“出門旅行”,所以他們認為“行”非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當今一些日本學者即將“衣食住旅行”相提並論),食衣住行中的“行”於現實日常生活中更多是指“出門外行”之義,討論內容多為出行的方式和禮俗,即為出行時是徒步、坐船,還是乘車、坐飛機,以及當與熟人、上司、親友相遇時問候行禮的禮俗方式,而非“行路”這種機械式單一解釋。因此,我們認為“行”應解為“出行”較為適切合理。

構建“中國生活學”的現實意義

構建“中國生活學”,無非是試圖通過論述人們日常食衣住行豐富多彩的生活、生活環境、演變史以及貫穿其中的生活哲學、倫理、方式、習俗和規律,來揭示它們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影響作用以及所具有的現實意義。首先,在當前中國改革開放促使社會轉型的過程中,強化國人的社會、文明進化觀,淡化以往意識形態的階級鬥爭觀,無疑有助於國人擺脫舊的單一定向思維方式,滋生改革開放社會發展所必需的多元開放型思維。因而引導國人在改革開放社會下的思維觀念轉型和“知書達禮”、重“禮”遵“儀”,增強國民的“榮恥”意識,增強當代人的人格國格觀念,當屬構建“中國生活學”以促使知識分子階層習慣默守陳規的思維轉化從而帶動大眾思想觀念轉化所具有的深層現實意義。其次,通過對“中國生活學”的“生活理論”構建來突被中國近代以來人文、社會科學理論一律“拿來”的局面,理清學界以往對中國社會生活史研究範圍認識模糊、研究對象界限不明、概念認識混淆不清、學科界定不明不白的混亂現象,克服研究方法粗放單調的弊端,彌補理論建設毫無建樹的缺陷,從而促進學人對“生活理論”範疇內的“生活哲學”、“生活科學”、“生活倫理學”、“生活學原理”、“生活心理學”、“生活文化學”、“生活人類學”等方面的認識和了解。這對加快和強化改革開放新時代下新學問和新學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再次,通過對“中國生活學”的“生活史”整體研究和歷史悠久的生活禮節文化揭示,引導國民放眼中華文明史上源遠流長的物質生活,注意力轉向休戚相關的日常食衣住行生活禮俗,以使自己的食衣住行生活儘可能符合“禮儀”,儘可能符合現代文明化社會約定俗成的道德規範以及法制約束,這既有利於社會的長治久安,社會秩序的安定與和諧社會的構建,經濟建設的順利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日益提高,又有益於國民素質整體水平的向上,“禮義之邦”的盛名重振,國家聲譽的扶搖直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