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中國生活學”的構建

試論“中國生活學”的構建

(二)構建“中國生活學”的現實意義、 (四)“中國生活學”的定義及其研究分野、 (五)中國生活學的研究方法

內容簡介

《試論“中國生活學”的構建》一文由著名歷史學家黃現璠撰,經甘文杰整理,由廣西社科聯主辦的社科學術理論月刊雜誌《廣西社會科學》於2007年3月作為特稿刊登在第三期。全文就構建中國生活學的意義、定義、對象、研究方法、研究分野等方面展開論述。

出版信息

廣西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廣西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
‍題名: 《試論“中國生活學”的構建》
作者:黃現璠
刊名: 《廣西社會科學》
刊期:第三期(總第141期)
日期:2007年3月
分類:生活學‍
頁面: 7-18

創作背景

本文《試論“中國生活學”的構建》是從《中國生活學—古代食衣住行研究》初稿三卷的“自序”和“諸論”節選若干段落再補充了一些新資料整理而成。"作者黃現璠於文中說道:" 從《中國生活學——古代食衣住行研究》的研究緣起以及初稿三卷的形成過程中, 便可一目了然:我倡議構建“中國生活學”,絕非一時心血來潮或異想天開的奇談怪論或“標新立異”,而是深入研究中國古代食衣住行生活後深思熟慮的結果以及改革開放新時代下倡議“史界改革”的新思維意識所致。當然,70年代初經日本友人寄給我的一些資料中得知“日本生活學會”的創立以及《生活學》雜誌書籍的相繼出版,這對我倡議構建“中國生活學”起到了一定的啟發作用。”從這些文字可了解到《試論“中國生活學”的構建》一文的寫作、整理及發表的創作背景。

文章結構

[編者按]‍
(一)引言 、
(二)構建“中國生活學”的現實意義、
(三)中國生活學的研究對象 、
(四)“中國生活學”的定義及其研究分野、
(五)中國生活學的研究方法 、
(六)結語。‍

文章內容摘要

[編者按]‍

構建“中國生活學”是黃現璠先生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即已提出的構想,目前在中國史學界仍屬首倡,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在深入研究中國古代食衣住行生活後,受當時倡議“史界改革”的新思維意識的影響和“日本生活學”相關方面研究的啟示,黃現璠先生對“中國生活學”的研究對象、定義、學科設定以及研究方法或手段都進行了一定的探索,提出了框架構想。黃現璠先生學林耕耘、辛勞艱苦,拳拳之心令人景仰,切切之意發人深思。本刊刊發此文,既是為了讓世人了解黃現璠先生的“中國生活學”研究歷程與相關成果,又是為了引起學界對構建“中國生活學”的關注、探討和研究。本刊將為“中國生活學”的研究者提供研究平台。

(一)引言

“為學貴自辟,勿依門戶側”,這是我一生治學信奉的宗旨。感謝歷史賦予了我 一生多次開拓創新的機遇,今天又能自拓蹊徑,嘗試百世不見之論,提出構建“中國生活學”的倡議。構建“中國生活學”的構想,可說始於40餘年來我斷斷續續從事中國古代食衣住行生活研究的體會心得。早在1936年,我在撰著《唐代社會概略》時,已開始了對中國古代社會生活史的一些探賾索隱,書中專列第二章“風俗”,著重介紹了唐代社會跳舞、化妝、戲劇、體育、婚姻等習俗,略論了唐代“跳舞之服裝”和“化妝飾品”,自認為是對唐代食衣住行生活探索的初步嘗試。1935~1937年間留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研究院時,當時我的導師和田清教授和加藤繁博士皆有關於中國社會生活史方面的論文問世,讀後頗受啟發,加上又與我原來的“史眼向下”研究方向同符合契,遂開始收集中國食衣住行生活史方面的史料和著手研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