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

《七·七事變》

電影《七.七事變》,講述1937年北平籠罩著日本侵略者軍事威脅的陰雲。軍長宋哲元率領中國29軍駐守平津要道宛平城,全軍嚴密防守,日軍未敢妄動。7月7日深夜,日軍以尋找士兵為由,強行要進宛平城,遭我守軍嚴詞拒絕,終於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的故事。導演:李前寬、肖桂雲,編劇:李力、尤建華,主演:李法曾、吳京安、杜志國、鄭邦玉、周寧朝、吳桂苓等。該影片於1995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

基本信息

簡要概述

海報海報
電影《七.七事變》,講述1937年北平籠罩著日本侵略者軍事威脅的陰雲。軍長宋哲元率領中國29軍駐守平津要道宛平城,全軍嚴密防守,日軍未敢妄動。7月7日深夜,日軍以尋找士兵為由,強行要進宛平城,遭我守軍嚴詞拒絕,終於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的故事。
導演:李前寬、肖桂雲
編劇:李力、尤建華
主演:李法曾吳京安杜志國鄭邦玉周寧朝、吳桂苓等
出品:長春電影製片廠
發行時間:1995年

故事梗概

劇照劇照
1937年北平籠罩著日本侵略者軍事威脅的陰雲。軍長宋哲元率領中國29軍駐守平津要道宛平城,全軍嚴密防守,日軍未敢妄動。7月7日深夜,日軍以尋找士兵為由,強行要進宛平城,遭我守軍嚴詞拒絕,終於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日軍攻克蘆溝橋,直逼北平城下,華北危急。在中共地下黨領導下,社會各界奮起支援29軍。中共中央代表周恩來蔣介石之邀上廬山,國共再度攜手,蔣介石發表“無論何人皆有抗戰守土之責任”的講話。29軍軍長宋哲元、副軍長佟麟閣、師長趙登禹親臨戰場,給日軍以重大打擊。日軍動用飛機、大炮,極大消弱了中國軍隊的戰鬥力。佟、趙二將軍身先士卒先後戰死在北平戰場,表現出了中國人的氣概和民族精神。29軍在日本人的飛機、大炮、坦克等的強攻下傷亡慘重,宋哲元知道抵抗已經沒有了能力,在給日本人以殺傷後,為保存一定實力撤出宛平城。在29軍處境最艱難之時、張自忠隻身留在北平,與日軍周鏇。全國再次掀起了民族的抗日高潮。

事件背景

劇照劇照
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了中國東北三省以後,通過《塘沽協定》、《何梅協定》和《秦土協定》,兵不血刃,攫取了華北的許多權益,接著又把侵略矛頭指向整箇中國,企圖變中國為它的殖民地。盧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是日本全面侵略中國的開始。
1937年7月7日夜10時,日軍在距北平(今北京)十餘公里的盧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演習,向中國駐軍挑釁。日軍詭稱有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橋邊的宛平縣城搜查,遭到拒絕後,就向宛平縣城和盧溝橋開槍開炮。7月8日早晨,日軍包圍了宛平縣城,並向盧溝橋中國駐軍發起進攻。中國駐軍二十九軍官兵奮起抗戰,給日本侵略軍以沉重的打擊。團長吉星文親赴前線,指揮作戰。一位戰士用大刀接連砍死砍傷日軍13人,自己也壯烈殉國。駐守在盧溝橋北面的一個連戰士,戰到最後只剩下4人。9日凌晨,二十九軍收復了永定河東岸的失地。
盧溝橋事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立即通電全國,號召全民族抗戰。蔣介石也於7月17日發表了關於解決盧溝橋事變的談話。盧溝橋事變揭開了全國性的抗日戰爭的序幕。

抗日勁旅

劇照劇照
抗日勁旅第29軍(其前身是馮玉祥創建的西北軍),軍長宋哲元,下轄3個師:37師,師長馮治安;38師,師長張自忠;暫編第2師(後改為143師),師長劉汝明。
宋哲元,字明軒,山東樂陵人,曾位列西北軍五虎上將之尊,馮玉祥稱讚他“勇猛沉著,忠實勤勉,遇事不苟,練兵有方”,故視之若心腹股肱,常常畀以重任。
張自忠,字藎忱,山東臨清人,曾任馮玉祥副官長、西北軍師長、軍官學校校長等職,善作戰也善帶兵,因治軍嚴厲而被稱為“張扒皮”。中原大戰之後,他的部隊相對完整,是組成29軍的主力。
馮治安,字仰之,河北故城人,在西北軍曾長期與張自忠同事,經歷與張相似。
劉汝明,字子亮,河北獻縣人,曾任西北軍師長、軍長,與孫良誠、孫連仲、韓復榘、石友三、佟麟閣等人同為西北軍“十三太保”之一。
29軍將領中還有幾個著名人物,一個是副軍長秦德純,山東沂水人,此人出身行伍,卻富有文化修養和政治能力,為宋哲元所倚重;一個是37師旅長趙登禹,山東菏澤人,曾任馮玉祥馬弁,高大威猛,武勇善戰。29軍組建時,佟麟閣尚不在軍中,後被宋哲元、張自忠等人請來擔任副軍長,主管軍官教育工作。

導演資訊

李前寬李前寬
李前寬,男,漢族,大學本科學歷,1941年1月4日出生。1959年到1964年在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學習。1964年畢業分配到長影,歷任美術助理、責任編輯、場記、副導演、導演、總導演。1980年開始獨立執導影片,影片有《佩劍將軍》、《甜女》、《黃河之濱》、《逃犯》、《田野又見青紗帳》、《鬼仙溝》、《開國大典》、《決戰之後》、《重慶談判》、《七七事變》、《金戈鐵馬》、《紅蓋頭》、《世紀之夢》、《旭日驚雷》等以及大型電視連續劇《明月出天山》、《抗美援朝》等。曾榮獲“金雞獎”最佳影片、導演獎,多次榮獲“華表獎”優秀影片獎、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五個一工程獎”,還獲得長春電影節“金鹿杯”、上海“永樂杯”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以及反法西斯“長城杯”優秀影片獎。影片《開國大典》參加了第六十二屆奧斯卡外語片展映,並在香港獲得十大影片獎,創下國產片香港連續放映143天的紀錄和中國當年票房最高紀錄。

主演資訊

李法曾

李法曾李法曾
李法曾(1941年11月——),中國影視、話劇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現為中央實驗話劇院演員。1983年,他首次在影片《被控告的人》中出演。因電視劇《諸葛亮》中飾演的諸葛亮,獲飛天獎最佳男主角獎、全國十佳電視演員第一名。此後,他又參加了《紅樓夢》、《決戰之後》、《重慶談判》等片的演出。

吳京安

吳京安吳京安
吳京安(1958年9月——),河北人,空政話劇團一級演員。中國金雞獎得主。他集扮演農村形象之大成,如《蒼生》中的田留根、《神禾塬》中的尤大奎、《老磨坊》中的羅羅,在四川國際電視節“金熊貓”國際電視節目評獎中獲“最佳男主角大獎”。1996年8月在本團排演的話劇《湘江,湘江》中,扮演男主角吳伯蒼,獲中國戲劇“梅花獎”。

杜志國

杜志國杜志國
杜志國(1963年2月——),河北邢台人,16歲參軍到了天津警備區文工團,轉業後回到他的家鄉,進入保定話劇團,從藝至今已經30多年了。讓他的事業有起色的作品應該是趙寶剛導演的那部“一場風花雪月的事”,這部戲不僅捧紅了徐靜蕾,也讓他和傅彪等一乾中年演員受到了更多的關注。1998年末,由他扮演年羹堯的電視劇《雍正王朝》在中央一台隆重播出,這部代表著當今大陸電視劇最高水準的作品受到海內外的一致好評,也使群星得以璀璨。焦晃唐國強、杜雨露、杜志國都成為了今天大陸的一線演員。

幕後製作

劇照劇照
震驚世界的七·七事變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歷史事件,影片把這個發生在近60年前,中國人家喻戶曉的事情通過人物的刻畫,通過戰爭場景的描繪再現了出來,讓人們重新把這一事變的過程經歷了一次。電影對中國的第29軍不畏強敵,冒著日軍炮火前赴後繼、不怕犧牲的精神進行了歌頌,同時,也把國民黨高級將領29軍軍長宋哲元深大意的愛國情懷進行了歷史的回顧,把著名民族英雄已經戰死疆場的副軍長佟麟閣、師長趙登禹的事跡搬上了電影舞台。

獲獎情況

該片獲得1995年“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1996年第16屆“金雞獎”最佳道具獎;1996年第19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觀眾評價

劇照劇照
影片中有幾處情景令人刻骨銘心,難以忘懷:
情景之一,時任國民革命軍第29軍軍長的宋哲元之母70大壽之日,日本華北駐屯軍派使者送來“國寶”級壽禮瓷瓶。宋母不悅拒納。宋勸其母,委婉應付,暫收為妥。其母曰:“我沒當過官,不知什麼是“委婉應付”,但我信迷信,我怕死後靈魂進不了祖墳!”鏇即起立,當著使者的面,把桌上的壽禮瓷瓶摔得粉碎,怒不可遏。浩然正氣,令人起敬。翌日,宋軍長召開軍事會議宣布:堅決抗戰!
情景之二,29軍副軍長佟麟閣,身先士卒,親赴一線,他和趙登禹師長對話,佟說,我已準備把家中蓋房用的木料做一口棺材,決心以身殉國。趙說,我連棺木都不要,馬革裹屍,死又何憾!兩位將領心昭天日,抗日戰場倆人光榮殉國。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給其舉行追悼會,北京現仍有麟閣路、登禹路,以永遠彰揚其抗戰功勳和為民族捐軀之英雄精神。
情景之三,北平南宛,中日戰酣。29軍將士大刀揮舞,日寇血肉飛濺,令人痛快。但日軍敗退,中日軍隊脫離接觸後,日機飛臨,炸得中國軍隊潰不成軍,死傷慘重。佟副軍長親自用機槍打飛機,遭飛機炸彈擊中血染沙場,情景慘烈,令人憤恨悲傷。

視頻欣賞

歷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第一屆 《紅色娘子軍》 | 第二屆 《李雙雙》 | 第三屆 《吉鴻昌》《淚痕》《小花》 | 第四屆 《廬山戀》《天雲山傳奇》《七品芝麻官》 | 第五屆 《喜盈門》《鄉情》《白蛇傳》 | 第六屆 《人到中年》《牧馬人》《駱駝祥子》 | 第七屆 《咱們的牛百歲》《十六號病房》、《不該發生的故事》 | 第八屆 《高山下的花環》、《人生》、《紅衣少女》 | 第九屆 《咱們的退伍兵》《少年犯》《日出》 | 第十屆 《芙蓉鎮》《血戰台兒莊》《孫中山》 | 第十一屆 《紅高粱》《老井》《原野》 | 第十二屆 《春桃》《寡婦村》《共和國不會忘記》 | 第十三屆 《開國大典》《本命年》《巍巍崑崙》 | 第十四屆 《焦裕祿》《龍年警官》《老店》 | 第十五屆 《大決戰》《周恩來》《過年》 | 第十六屆 《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楊貴妃》 | 第十七屆 《鳳凰琴》《重慶談判》《炮兵少校》 | 第十八屆 《被告山槓爺》《留村察看》《一個獨生女的故事》 | 第十九屆 《紅櫻桃》《七·七事變》《混在北京》 | 第二十屆 《紅河谷》《大轉折》《離開雷鋒的日子》 | 第二十一屆 《甲方乙方》《鴉片戰爭》《長征》 | 第二十二屆 《男婦女主任》《紅娘》《一個都不能少》 | 第二十三屆 《我的父親母親》《黃河絕戀》《國歌》 | 第二十四屆 《生死抉擇》《漂亮媽媽》《芬芳誓言》 | 第二十五屆 《25個孩子一個爹》《大腕》《法官媽媽》 | 第二十六屆 《衝出亞馬遜》《英雄》《鄧小平》 | 第二十七屆 《手機》 | 第二十八屆《張思德》 | 第二十九屆 《集結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