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縣

高陵縣

高陵區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地處關中平原腹地,素有關中“白菜心”之美譽,“涇渭分明”自然景觀文明遐邇。工業發展勢力雄厚,是中國西部最具投資潛力百強縣之一,也是西安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承載地和聚集地之一。高陵縣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腹地,西安市轄域北部,距西安市鐘樓和鹹陽國際機場20公里、新市政中心僅7公里。西銅、西禹高速公路橫穿南北,境內一馬平川。東西長20.55公里,南北寬20.1公里,素有關中“白菜心”之稱。因境內有奉正塬,塬體高隆,稱塬為陵,故名高陵。境內有唐昭慧塔、李晟碑、東渭橋遺址等古文化遺蹟,建於秦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是中國建縣歷史最早的縣份之一。2015年8月5日,高陵“撤縣設區”掛牌。

基本信息

地理

地理位置

高陵區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腹地,涇河、渭河兩岸,西安市轄域北部。位於東經108°56′16″~109°11′15″,北緯34°25′00″~34°37′30″,東靠臨潼區,南接未央區、灞橋區,西連鹹陽市渭城區、三原縣、涇陽縣,北臨閻良區;東西長20.55公里,南北寬20.1公里,總面積294平方公里。

氣候特徵

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區。冬夏季節長,春秋季節短,夏熱,冬冷,春暖,秋涼,雨熱同季,四伎分明。根據1955~1980年統計資料,本縣年平均氣溫13.2℃,平均最高氣溫19.3℃,平均最低氣溫8.1℃。最熱月7月,平均26.7℃,最冷月1月,平均-1.5℃。年極端最高氣溫41.4℃,最低-20.8℃。月際氣溫變化,秋大,春次,夏小。其中,平均大於10℃的206.5天,最多年220天,最少年168天。平均初日在4月4日,終日在10月26日。平均積溫4309.3℃,最多4636.9℃,最少3728.6℃。平均大於15℃初終間日數157天,最多182天,最少135天,初日在4月30日,終日在10月3日。平均積溫3619.7℃,最多3989.1℃,最少3194.8℃。平均大於20℃的101.3天,最多121天,最少66天,平均初日在5月27日,終日在9月5日。平均積溫2575.6℃,最多3057.5℃,最少1639.4℃。日較差年平均11.2℃,各月平均在10℃以上。總體表現為適溫範圍內日較差較大,具體反映8、9月最小,為10℃,6月最大,為13.5℃。

地形地貌

高陵區位於關中盆地中部,處第四系固市凹陷與西安凹陷之間。地層屬華北地區層,汾渭,分區,渭河小區。地質構造簡單,地表出露地層單一,全境地表均被第四系覆蓋,局部地段有第三系出露。未見基底岩裸露。本縣所處大地構造位置為汾渭斷陷渭河斷陷區域,地表覆蓋層深厚,基底隱狀斷層很多,主要有寶雞~鹹陽~渭南斷層及涇陽~高陵~渭南斷層組成一地壘式結構的構造形式。
高陵大面積為涇渭河沖積平塬區(一級階地),小面積為黃土殘塬(二級階地)及涇渭河道與河漫灘。全境自西北微向東南傾斜,海拔357.5~414米,相對高差56.5米。北部平川,偏南部為塬、灘。平川地總勢由西北向東南以1.8%~2.7%的比降傾斜,中間有少量槽、碟窪地分布。塬地總體窄平,台升較低,略有起伏,由西向東以1.3%~3%比降傾斜。塬面上有條形溝,為水沖涮而成,各向塬的南、北向敞開。灘地總勢低平,海拔357.5~360米,由西向東比降為0.7%~2%。

水文特徵

高陵區水域涇河、渭河自西向東,在涇渭堡村東北交會,流經縣境南部,水域占全縣總面積的5.6%。渭河自西向東流經區域南部,區內流長20多公里。古有漕運之利。涇河自西北向東南在涇渭鎮涇渭堡東北流入渭河,區內流長13公里。灌溉之利惠及兩千多年。二水流向將全境切割為涇渭河北、涇渭夾角、渭河南三個自然區。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高陵區高陵區
1996年,高陵縣面積290平方千米,人口22.4萬人。轄3個鎮、7個鄉:鹿苑鎮、通遠鎮、耿鎮、灣子鄉、藥惠鄉、榆楚鄉、崇皇鄉、姬家鄉、張卜鄉、馬家灣鄉。縣政府駐鹿苑鎮。
2001年12月,撤銷藥惠鄉,併入鹿苑鎮;馬家灣鄉、姬家鄉合併為涇渭鎮。至此,全縣轄4個鎮、4個鄉:鹿苑鎮、通遠鎮、耿鎮、涇渭鎮、崇皇鄉、灣子鄉、榆楚鄉、張卜鄉。
2011年,撤銷榆楚鄉、灣子鄉、張卜鄉,設立榆楚鎮、灣子鎮、張卜鎮。至此,全縣轄7個鎮、1個鄉:鹿苑鎮、通遠鎮、耿鎮、涇渭鎮、灣子鎮、榆楚鎮、張卜鎮、崇皇鄉。
2012年,撤銷鹿苑鎮、涇渭鎮、崇皇鄉,分別設立鹿苑街道、涇渭街道、崇皇街道。至此,全縣轄3個街道、5個鎮:鹿苑街道、涇渭街道、崇皇街道、通遠鎮、耿鎮、灣子鎮、榆楚鎮、張卜鎮。
2012年末,高陵縣面積287.8平方千米,戶籍人口314821人,常住人口33.81萬人。2013年末,高陵縣轄3個街道、5個鎮,共有8個社區、88個行政村,縣政府駐鹿苑街道。
2015年,高陵區撤銷灣子鎮,併入通遠鎮;撤銷榆楚鎮,將榆楚鎮的馬北、安家、皂南、釣北、榆楚5個村劃歸耿鎮,將皇冊村劃歸鹿苑街道。

區劃現狀

2015年,高陵區轄3個街道(鹿苑街道、涇渭街道、崇皇街道)、3個鎮通遠鎮、耿鎮、張卜鎮、2個管委會(姬家管委會、藥惠管委會)。區人民政府駐鹿苑街道。

歷史

高陵縣高陵縣
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置縣。新莽天鳳二年(公元15)改名千春,更始元年(公元23)復命高陵。三國魏黃初元年(公元220)更名高陸。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又復名高陵,相沿至今。置縣以來,隨著歷代行政建置的改變,縣境屢有增析,變化不定,自清代起基本趨於穩定。
秦、漢時,縣境無具體記載。明《高陵縣誌》稱其為:“涇渭屬流於前,山原遙峙於後,清谷在左,洪波在右,蓋古形勢之區,高明之國”。
三國魏黃初元年(公元220)撤銷陽陵縣,其轄地部分併入高陵,縣境較前為大。
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省萬年縣入廣陽、高陵二縣。縣境較前又有所增大。
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析本縣涇河以南置鹿苑縣,貞觀元年(公元627)撤銷,轄地復歸高陵。
唐武宗會昌元年(公元841),析本縣清平鄉以奉莊陵,縣境較前縮小。最早記載縣境大小的是北宋宋敏求《長安志》。據載:縣境東西28里,南北33里。
蒙古世祖至元二年(1265),涇陽縣併入高陵,次年(1266)復立。
明《高陵縣誌》中,有在明代析東南數里(即張橋、孝義、安信三里之一部分)劃歸臨潼的記載。縣境廣28里,袤35里。其南省城,東南臨潼,東櫟陽,又東渭南,東北蒲城,北富平,西北三原,西涇陽,西南鹹陽
清代縣境變化不大。雍正十年(1732)《高陵縣誌》記為東西距30里,南北距30里。東至臨潼界10里,西至涇陽界20里,南至鹹寧界20里,北至三原界10里,東南至臨潼界20里,西南至鹹陽界30里,東北至三原界7里,西北至三原界15里。光緒十年(1884)《高陵縣續志》記為東西30里而遙,南北30里而近。
民國時期,縣境亦未有明顯變化。據民國三十年(1941)《高陵縣區保總圖》記載:本縣東西相距36里;南北相距33里,面積1188平方里。東至臨潼縣13里,西至涇陽縣21里,南至長安縣23里,北至三原縣14里,東北至三原、臨潼縣11里,東南至臨潼、長安縣28里,西南至鹹陽、長安33里,西北至三原縣20里。距省城70里。
建國後,1953年與鄰縣調整插花地時,將縣東南的惠家場村劃給臨潼縣,換回原鄧、鄧家溝、六家莊3村;將縣渭河南的班家、草店兩村劃給原長安縣,換回馬坊灘、興隆村兩村。1956年5月,又將縣東北的邸家、學楊、劉家莊、灣里趙4村及王化孫的一部分劃給三原縣,換回南任、北任、官村聶、官村劉、蜜蜂王、吳鄭坊馬家、白馬寺灘7村。
1958年12月14日,將縣渭河南的耿鎮地區(即今耿鎮,當時稱紅旗耕作區)割歸西安市。
1963年8月20日還歸。縣之轄境東西長20.55公里,南北寬20.1公里,總面積為290平方公里。是陝西省地域最小的一個縣。
2014年12月13日,國務院關於同意陝西省調整西安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撤銷高陵縣,設立西安市高陵區。
2015年8月4日,高陵“撤縣設區”正式掛牌,結束2365年的縣制歷史。

資源

植物

區屬暖溫帶植被區。遠在七、八千年以前,先民即在此繁衍生息,原始自然植被發生變化。殷商時,尚有松林蓋地。周人度其隰原,徹墾林木為田,逐步擴大人工植被。隨著灌溉事業的發展,農業發達,自然植被已被改變為人工植被,天然生長植物多混生於栽培植物之中,僅在涇、渭河崖畔、灘涂、渠邊、路旁、非耕地可見。
天然生長草本野生植物有車前子、茵陳、益母草、艾、蒿、雪蒿、鐵莧菜、薺菜、馬齒莧、大薊、小薊、木賊、苦曲菜、枸杞、兔絲子、灰條、地丁、敗醬草、蒲公英、麻黃、王不留、蒼耳子、白毛根、香附子、蘆葦、索草等。低等植物野生有地軟、土馬鬃、澤蘇、酸苔菜、苔蘚等。

動物

野生獸類有、黃鼠狼、獾。民國前有狼,建國後60年代絕跡。鼠類有家鼠、田鼠、黑線鼠。蝙蝠有大耳蝠、小耳蝠。
野生禽類有家燕、馬燕、大雁、野鴿、野鴨、貓頭鷹、斑鳩、關睢、啄木鳥、黃鸝、杜鵑、烏鴉、喜鵲、鷹、鷂、鵪鶉等。麻雀最多。明《高陵縣誌》記載:涇、渭河洲渚有鶴、鳧、鷗、鷺、、鴛鴦、雲雁數百成群,今已不多見。唯鳧、鷗時有翱翔。
野生兩棲類有青蛙、蟾蜍。
天然魚類:明《高陵縣誌》記載,涇、渭二水中有鰷、鱨、鰋、鯉、鯊、魴、鮪。建國後,高陵縣水塘、水溝中有水蛭、鱉、田螺、泥鰍、草魚等。
野生蟲類有:蚯蚓、土元、地龍、蜘蛛、蛇、螞蟻、蜈蚣、蠅、蚊、蟑螂、跳蚤、蠍子等。

人口民族

人口

2014年,高陵區戶籍人口為329077人,出生人口5042人,出生率為1.53%;遷入6478人;遷出3147人;淨增人口6339人,按戶籍登記計算的自然增長率1.93%。常住人口34.22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3.18%。
性別構成
2014年,高陵區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163724人,女性人口165353人,分別占總人口的49.75%和50.25%。
年齡構成
2010年,高陵區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44922人,占常住人口中的0-14歲13.47%,15-64歲的人口為263880人,占常住人口15-64歲中的79.13%,65歲以上的人口為24675人。

民族

高陵區境內有回族、滿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土族等6個少數民族,以回族人口最多。

經濟

綜述

高陵區高陵區
本區經濟,亘古至今,以農業為主,而農業又以種植業為主。秦、漢時,由於鄭國渠和白渠的修建,農業經濟已相當發達。班固在《西都賦》中稱:“溝塍刻鏤,原隰龍鱗。決渠為雨,荷鍤成雲。五穀垂穎,桑麻鋪?。” 西漢高祖功臣傅寬、王虞人、武帝宰相趙周、成帝宰相翟方進、三國魏武帝功臣曹純、陳矯等曾封候於本縣。唐代由於改建擴建了鄭、白渠,農業經濟成為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特別是縣令劉仁師,修“五渠”、嚴水政,使縣無荒區,民有良歲。盛唐以後,隨著封建社會的日趨衰敗,水利事業時興時廢,加之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束縛,農業科技發展緩慢,制約了生產水平的提高。建國後,通過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擺脫了小農經濟和自然經濟的桎梏,1957年實現水利化,農業制度改為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1958年,被國務院授予“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稱號。此後雖有失誤和挫折,但農業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1978年,農業產值達到3122萬元,按同比價,比1949年增長3.4倍,占農業總產值的83.1%。由於以糧食種植為主的農業經濟和縣辦全民、集體工業快速發展,使工農業總產值達6106萬元,比1949年增長3.6倍;國內生產總值達3310萬元,比1949年增長6.2倍;社會總產值達7721萬元,比1949年增長6.1倍。農、工、建、運、服務業總產值在社會總產值中的比重分別為61.6%、22.6%、8.2%、2.5%、5.1%、。農、林、牧、副、魚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分別為86.6%、1.18%、12.1%、0.1%、0.02%。
2014年,高陵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0.09億元,比2013年增長12%。人均生產總值87964元(按平均常駐人口計算),比2013增長6.55%,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4320美元。第一產業增加值28.61億元,增長5.9%;第二產業增加值241.33億元,增長12.6%,其中工業增加值219.82億元,增長13.2%;第三產業增加值30.15億元,增長10%。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8.7∶81.8∶9.5調整為9.5∶80.4∶10.1。非公經濟增加值實現107.76億元,占GDP比重35.91%。
2014年,高陵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415.80億元,比2013增長32.1%。其中城鎮投資377.23億元,比2013增長21.7%,工業投資205.98億元,增長27.1%。縣級重點項目共208個,入庫60個,完成投資130.37億元,占年度計畫92.13%;其中,50個重點提升項目入庫29個,完成投資71.64億元,占年度計畫101.2%;27個市級重點在建項目入庫17個,完成投資51.91億元,占年度計畫120.2%。共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38.59億元,比2013增長45.62%;施工面積476.67萬平方米,增長79.46%,竣工面積67.71萬平方米,是2013年的19.3倍。商品房銷售面積76.67萬平方米,較2013年增長17.7%。

農業

1978年,高陵農業總產值3758萬元,比1957年增長0.6倍。農、林、牧、副、漁各業產值的比重分別為86.6%、1.18%、12.1%、0.1%、0.02%。
1989年,高陵農業總產值23897萬元,比1978年增長1倍。農、林、牧、副、漁各業產值的比重分別為56.7%、0.19%、34.86%、8.15%、0.06%。畜牧業產值比1978年增長4.4倍,比重增長22.7個百分點。
1989年,高陵種植總面積8.14萬畝。其中,棉花0.43萬畝,油料1.72萬畝,蔬菜5.23萬畝,形成以蔬菜、油料為主的種植格局。
2014年,高陵區農業總產值達到46.81億元,比2013年增長17.2%。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8.61億元,比2013增長5.9%。其中農、林、牧、漁及服務業分別實現增加值168955萬元、1909萬元、88197萬元、494萬元、26523萬元,比2013分別增長8.3%、155.3%、0.4%、-7.3%、7.9%。糧食產量達19.04萬噸,畝產高達461公斤,糧食生產實現“11連豐”。

工業

高陵縣高陵區工業
進入二十一世紀特別是區十三次黨代會以來,全區上下緊緊圍繞建設繁榮文明經濟強縣,努力實現撤縣設區的奮鬥目標,積極實施和全力推進涇河工業園帶動戰略、農業產業化經營戰略和城鎮化戰略三大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高陵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
2006年,全縣地方生產總值達到28.38億元,較2003年13.89億元翻了一番多;工業總產值達到53.8億元,較2003年14.7億元翻了近兩番。特別是財政收入在2005年全面免徵農業稅、金融企業稅收全部上劃、增值稅等五大稅種留縣部分在原有上劃國省比例的基礎上又拿走30%的情況下,依然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2005年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2008億元,2006年全口徑財政收入3.5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實現1.7025億元,較2003年7071萬元翻了一番多,地方財政收入的增速三年來均居全市十三區縣第一,總量和人均地方財政收入均居四縣之首;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436元,較2003年淨增加近千元;三次產業結構由2003年的29:48:23發展到18∶66∶16,標誌著該縣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向工業化、城鎮化推進過程中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2014年,高陵區工業總產值完成870億元,比2013年增長16%。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9家,新增產值5.3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856億元,比2013增長17.26%,實現增加值212.54億元,比2013增長13.5%,規上工業增加值占經濟總量達70.83%,工業帶動作用依然強勁。
2014年,高陵區完成建築業增加值21.51億元,比2013年增長5.7%(可比增長)。資質以上建築企業完成產值84.8億元,比2013年增長21.2%,其中建築工程產值67.05億元,安裝工程產值14.63億元。按建築業總產值計算,全員勞動生產率21.8萬元/人。

第三產業

2014年,高陵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2.58億元,比2013年增長13.6%。分行業看:批發業實現銷售額25.99億元,比2013增長14.4%;零售業實現銷售額24.02億元,增長19.6%;住宿業實現營業額0.62億元,比2013增長6.0%;餐飲業實現營業額4.34億元,增長15.8%。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實現增加值4.12億元,比2013年增長11.1%。
2014年,高陵區實現財政總收入436534萬元,比2013增長14.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2510萬元,比2013年增長11.51%。公共財政預算支出達202716萬元,比2013增長10.1%。其中:用於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3541萬元、教育支出41051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2725萬元、醫療衛生33048萬元、節能環保5989萬元。
2014年,高陵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到1563694萬元,較年初增加65680萬元,比2013年增長4.38%;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到1122680萬元,比2013年增長14.27%。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達到618725萬元,較年初增加180364萬元,比2013年增長41.14%。

投資環境

截止2012年,涇河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已累計投入資金10億元,南區已實現“七通一平”。北區一期用地21平方公里,基礎設施配套基本完成。園區已建成高標準硬化道路48公里,排水管網56公里,並建成35千伏變電站三座和110千伏變電站一座,電網138公里。區內道路、排水、電力、天然氣、自來水電信寬頻網、行動電話、閉路電視、綠化、廣場、垃圾場等基礎配套設施已建成投入使用。電信、郵政、銀行、醫院、學校、移動通訊、工商、稅務、環保、市場等各類三產服務業已初具規模,園區城市綜合服務功能不斷完善。
園區十大優勢
■距西安鐘樓20公里,西安行政中心北移,距新的市政中心一河之隔。給涇河工業園發展帶來千載良機。
■西銅、西禹兩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315、316、318、319、328公車自工業園開往市區。
■西安至延安、西安至侯馬鐵路橫貫南北,涇河火車站位於其中。
■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專用線與西銅高速公路在區內相接,距機場僅17公里。
■靖邊至西安天然氣管道橫穿工業園,並在區內設有加壓分流站和工業園供氣站。
■水資源豐富,日供水量13萬噸,排水暢通。
■110千伏、35千伏變電站遍布工業園,電力供應充足,實現了配網自動化。
■開通10000門程控電話、行動電話及可視電話,通訊便捷。
■地熱資源極其豐富,出口水溫83℃。
■千古勝景“涇渭分明”聞名遐邇。

文化

高陵縣高陵
豐厚的文化積澱,養育了高陵人民崇文尚禮、勤樸厚重和獻身社會的傳統美德。馳騁疆場,戰功卓著;學有專長,著書立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醒事濟民,獻身社會;鑽研科技,富國利民的人物世代不斷。西漢有以司馬擊項羽有功而封安丘侯的高祖功臣張說、受詔續《太史公書》十餘篇的史家馮商;東漢有著《漢書音義》112冊的學者如淳;三國時有“能容民畜眾,使群羌歸土”的國之良臣張既;唐有參與修訂唐初律令、禮典、第一部國家藥典《新修本草》的元老重臣于志寧和郭子儀等,平定安史之亂的將領李嗣業;元有參與修訂古代最優秀的曆法《授時曆》的高隱楊恭懿;明有著作宏富的理學名儒呂楠,時人推崇為家之孝子、鄉之善人、國之忠臣,天下之先覺先民;民國時期,有陝西第一個宣傳馬列主義的留日學生席時生,1920年在《鼓昕日報》上發表《布爾什維克主義論》,堪稱為一枝早開的報春花。以優異成績考取公費赴美留學,獲陝西第一個農業經濟學博士的王德崇,在農業經濟學研究方面頗有造詣。
還有一批早年投身社會,從事革命的志士仁人,拋頭顱、灑熱血、矢志不渝、愈挫愈堅,以公開或隱蔽的形式,對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卓有成效的鬥爭。有的為革命披肝瀝膽,英勇獻身、慷慨就義。1927年大革命時期,白文范出生入死,創建中國共產黨高陵縣底下支部,領導人民民眾,掀起革命高潮。在歷次革命戰爭、抗美援朝和建國後保衛祖國的戰鬥中,107名熱血男兒,馬革裹屍,效命疆場。建國後培養的大批青壯年勞動者,大多具有高中文化程度,文化科技素質較高,在發揮優勢、挖掘潛力、振興高陵,特別是在改變傳統農業,實現農工商一體化,種養加一條龍的城郊型經濟和“噸糧縣”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
在歷代縣令、縣丞、縣尉、主薄中,有後為西漢光祿大夫的王尊、東漢太尉段穎、西晉中書令潘尼、武周中書崔元暉、中唐詩人韋應物、北宋名將种師道等一批志士仁人,修舉政教,役志養民,為本區社會發展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交通

西安鐘樓20公里,距西安新行政中心一河之隔僅7公里;西銅、西禹兩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西安至延安、西安至侯馬鐵路橫貫南北,涇河火車站位於其中;距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僅17公里;210國道、310省道穿境而過;318等共5路通市公交運行。
2013年6月5日開通了縣城101路免費公車,在陝西省境內屬於首個開通免費公交的郊區。

社會事業

教育

高陵教育,自古稱盛。漢時,縣衙置專管教育的官員——教諭。縣城有官學,民間多私塾。聘任教師在家教育子弟,稱“教館”;教師在其家教書,稱“家塾”;聘請教師在公共場所開辦學堂,稱“義塾”。一般一塾一師,年限不定,旨在習武功、明人倫。隋代推行科舉制度。參加科舉的士子,一般都要通過學校教育。學校與科舉不分,教育與選官相連。為推動科舉教育,宋紹聖元年(1094),縣令朱革創建儒學(縣學),校址在縣城東街。屢廢屢興,規模不斷擴大。為加強管理,宋大觀三年(1109)奉敕建御製《八行八刑條碑》(對士子規定的八項行為標準和犯罪的八項裁處條例)於儒學。蒙古定宗元年(1246),又刻御書《白鹿教條》於石,立於儒學。元代創建鄉村地方學校——社學,農閒時令子弟入學識字、讀經、習禮,校無定址。還有元代學者、領太史院事楊恭懿的後裔創辦的講經、習禮、研討學問為主的家庭書院。明代,令各府、州、縣皆立社學,教育15歲以下之幼童。弘治(1488~1505)初,縣令劉安創建有固定地址的社學5所,分別位於縣城、店子頭、灣李、魏村、晉文公廟東。正德三年(1508),呂楠中狀元之前,曾在縣城東門外創建雲槐精舍,聚徒講學。受劉瑾迫害,以疾隱退時,又於正德八年(1513)增建東林書屋。

嘉靖十七年(1538)辭官歸里,又在縣城東街創建北泉精舍和涇野書院,宣揚程朱理學。雍正七年(1729)創建回民義學3所,分別設於楊官寨,東馬家村、渭河南馬家村。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為弘揚本縣學者呂楠的治學精神,知縣趙友烺又在縣城創建官辦“景槐書院”,作為科舉士子進修的場所。縣內科舉士子科科不斷。唐代後期,宣歙兩地觀察使於敖父子五人皆進士及第,其中二子珪、三子瓖為狀元,一門三進士、兩狀元,在當時傳為佳話。明代狀元呂楠,學富五車,剛正不阿,精研程朱理學,使關學自成一派,被學者尊為人之楷模,本縣以此而享譽海內外。

光緒三十一年(1905),廢科舉、興新學,開始了以傳授道德、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為主的近現代教育。民國三十八年(1949)縣內有中學一所,國小122所。在校中學生363人,國小生6305人;中學專任教師17人,國小專任教師267人。還有1所駐縣私立西北農工學院。建國後,教育事業逐年發展,教育體系日趨完善。1956年建成崇皇中學(今高陵三中)。1972年接收原高陵師範,改稱高陵二中。1980年建成縣教師進修學校。1984年建成縣職業中學。1986年建成縣幼稚園。企業系統還建有職工學校,農村普遍開展掃盲和農技教育,形成包括幼兒教育、中國小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等比較完整的教育體系。在“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思想指導下,教學設施得到很大改善。

1989年,高陵縣共有中學17所(其中高中3所),國小109所,職業中學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縣辦幼稚園1所。中學比1949年增長16倍,國小數雖然減少,但其規模遠遠超過以前。在校學生:中學11228人,國小23339人,職業中學298人,教師進修學校35人,縣辦幼稚園124人。中國小在校學生分別比1949年增長29倍和2.7倍。教職工中,中學專任教師763人,國小1130人,職中14人,教師進修學校16人,縣辦幼稚園15人,中國小教師分別比1949年增長29倍和3.3倍。學齡兒童入學率99.17%,連同教學設施,均達到省教育廳制定的普及六年義務教育標準。另外,還有家庭辦幼稚園6所,各國小普遍設有學前班,招收4至6歲學前兒童入學率95%以上,被國家教委授予“幼兒教育先進縣”稱號。各類學校專任教師1938人,其中有專業技術職稱的1115人(其中高級職稱36人,中級職稱326人)。中青年勞動力大多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具有大專文化程度者1230人,占高陵縣總人口的0.58%。文盲、半文盲人數占高陵縣總人口的9%,低於全國、全省、全市水平。

1989年,高陵共有中學17所(其中高中3所),國小109所,職業中學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縣辦幼稚園1所。

2014年末,高陵區建成涇渭、灣子等6所公辦幼稚園,完成北樊國小等9所學校標準化建設,“雙高雙普”省級合格縣成功驗收。第一所大學“西安工業大學北方信息工程學院”圓滿落成並順利招生。年末擁有普通中學15所,在校學生10890人,專任教師699人;國小70所,在校學生15992人,專任教師1308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當年各類院校錄取學生2195人,其中一、二本錄取1060人,上線率達50.3%。

文化事業

2014年末,高陵區建有體育場館1個,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博物館4個,鎮(街)文化站10個,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個,圖書館藏書量121000冊。全面啟動了高陵歷史博物館建設。全民健身廣場88個;高陵博物館掛牌成立,展陳大綱和設計方案經通過省、市文物專家組的評審。舉辦春節系列、夏日廣場系列、送戲下鄉系列文化活動300餘場次,放映農村公益性數字電影1056場次,服務民眾達10萬餘人次,豐富了民眾文化生活,增強了民眾的精神力量。榮獲全國文化先進縣稱號。

醫療事業

2014年末,高陵區擁有醫院9個、衛生院10個、保健院1個、計生服務站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室143個;各類醫院擁有床位1436張;衛生技術人員2132人,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達62人。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新農合籌資水平提高到430元/人年,農民個人籌資的80元由縣財政全部承擔,實現農民免費參合全覆蓋,參合率達到100%,年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30570人。

社會保障

2014年末,高陵區城鎮企事業單位已參加養老保險人數40028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102322人。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城鎮基本醫療參保人數達164300,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15863人、5113人、11240人。啟動了財政惠民工程一卡通工程,居民養老保險進一步提高,農村居民養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90元,城鎮居民及被征地農民提高到每人每月260元。職工住房繳納公積金比例提高到全額工資的17%。紮實推進社會救助工作。“兩聯一包”扶貧工作取得實效,3631人實現脫貧。13個社區服務中心基礎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成功爭取國開行棚改資金10億元,2014年新開工面積50.7平方米,竣工面積達37.2萬平方米,建成安置房2700餘套。12棟保障性住房全部主體封頂,改造農村危房85戶。

城鎮建設

2014年末,高陵區按照城市新區建設標準,加大基礎施投入和城市管理力度,交通網路、功能配套、環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不俗的成績。渭北大橫線高陵承建段建成通車,西鹹北環線、南一橫東延工程快速推進,縣城路網建設力度加大,昭慧東路、西閻輔道、東外環等市政道路工程順利進展,完成了西禹高速高陵出口和西銅高速粱村出口改造工作,園區環衛中心建成投用,實施了長慶水廠、北區截污乾管和園區消防站等配套項目。敷設供汽供熱管網12.5公里,新增天然氣用戶1.1萬戶,全縣通天然氣用戶累計達22701戶,城市功能不斷完善。

旅遊

原陵

高陵縣
高陵塔
《高陵縣誌•邸宅陵墓》載:原陵在縣西北十里,積灰為之,方幾一里,俗稱“灰堆坡”。
原陵為後秦國國王姚萇之墓,今位於通遠鎮灰堆坡村南邊的農田裡,封土堆今已無存。
姚萇,南安赤亭(今甘肅隴西以西)人,字景茂,白雀三年(386)稱帝,國號大秦,改元建初,改長安為常安,定為國都。亡故後,謚武昭皇帝,廟號太祖,墓稱原陵。

李晦墓

唐代重臣李晦墓位於西安市城區之北20公里的高陵縣涇渭鎮渭河北岸,坐北朝南,地面上原有圓形夯築封土,高4米。
1996年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隊對李晦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該墓形制特殊,封土南側為天井和甬道組成的墓道,墓道面端已被渭水沖毀,現存7個天井,3座墓室兩側有5個壁龕,墓室近似方形,磚砌穹窿頂。壁龕及墓室文物多年來已被盜掘一空。但在第四天井西側又發現一土洞式墓道,往西側橫向延伸11.6米後改為向北延伸20米,封門後又有一平面呈方形的穹窿頂式墓室,可稱為。“外側室”或“秘室”,三座墓室呈品字形布局,在同一封土覆蓋之下。
外側室每邊各為4米,高4.8米,在室內西側安放著迄今所知體量最大的石槨,長4米,寬3米,高2米,石槨頂部有脊,仿木斗拱,結構完整。古槨四壁內外兩側均有侍女,官員及花草線刻畫,線條優美,完整細膩。在石槨東側,出土三彩器物160餘件。
另外,在外側室封門石之後,有一石質墓誌。志為方形,邊長0.9米;志蓋為盝頂,四周飾有線刻蔓草紋。由志文得知:墓主李晦葬於永昌元年(公元689),為李唐之宗室,任秋官尚書,為唐高宗之寵臣。志文內容豐富,書法雋永,不但補充了史籍記載之闕佚,而且具有極高的書法研究價值。
該墓發掘完畢後,出土文物均上調省考古研究所珍藏。
灰堆坡遺址
灰堆坡遺址位於高陵區通遠鎮灰堆坡村南田野里。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類型。距今約6000年。
灰堆坡遺址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300米。遺址內分布有灰層、灰坑,居住面和墓葬,文化層極其深厚,高達5米左右。近些年來,民眾在農耕時不時發現大量的屍骨殘骸和各種造型的器物。它們分別為泥質紅陶、泥質黑陶、夾沙紅陶等,器物造型以缽、罐、葫蘆瓶為主,紋飾以繩紋、彩繪紋和附加堆紋居多。
據明時《高陵縣誌》記載,後秦國國王姚萇葬於原陵,在縣城西北10里,積灰為之,方方一里,後世俗稱“灰堆坡”。其墓及碑石,初解放時尚在今以無存。
灰堆坡遺址目前保護較好,1982年5月29日,高陵縣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7月,高陵縣文化館對該遺址樹立了標誌碑和說明碑。
高陵塔
高陵塔,位於高陵縣鹿苑鎮田家村村南的高陵一中內。這裡原是唐大中年間(公元847—859年)建造的昭慧院遺址。因該寺院地處鹹陽、涇陽、渭陽的交界處,故又稱三陽寺,塔因寺名,古往今來又叫三陽塔
高陵塔,唐代,建於大中年間,高53米,8棱13級,塔底直徑9米,底層有南北兩個卷門,其餘各層皆有東西南北四門,塔梯內繞,直至塔頂。塔為密檐式磚塔。頂為圓形寶瓶式,每層疊澀出檐,用二磚和牙子各兩磚交錯砌築至第八磚後作出假飛檐。各檐角微上挑,結構精巧而堅固。
據明《高陵縣誌》記載,明嘉靖34年(1555年)和隆慶6年(1572年)關中曾先後發生過兩次地震,昭慧院和高陵塔亦遭到破壞,當時的寺院主持僧滿愍曾率寺旁居民銀奈等捐集物資,召匠重修。1981年陝西省文物局曾撥專款9萬元,契約高陵縣人民政府對高陵塔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維修領導小組由高陵縣縣長張永年、副縣長楊志明同志任正副組長,由韓城古建隊具體負責施工,是年5月動工,9月主體維修結束。9月17日高陵縣人民政府召開了高陵塔主體維修工程驗收會議,國家文物局、陝西文物局成陽地區文管會等有關領導參加了會議。維修後的高陵塔,根據“保存現狀,恢復原狀”的原則,保持了原建築的藝術風貌。同時在每個檐角共恢復安裝了108個鐵鈴,愈加顯示出古塔的挺拔雄姿。
高陵塔建築精緻,結構嚴謹,歷經千年,仍巍然如故,歷史上素有渭北第一古塔之美稱。它對研究我國古代建築技術、建築材料、抗震防震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
1956年8月6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將其列為陝西省名勝古蹟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6月高陵塔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予以重點保護

地方特產

高陵區有耿鎮胡蘿蔔、羊肉泡饃、西安涼皮、德懋恭水晶餅、老童家臘羊肉、扯麵、高陵石子饃、蕎面餄餎、駝蹄羹、豆黃糕、陝北紅小豆、高陵仿兵馬俑、高陵仿唐三彩、蕎面合絡、木磨絲、貴妃餅、柱頂石饃等特產。

地方榮譽

陝西十強縣 城鄉統籌發展示範縣  陝西省縣級電子政務示範縣 
全國愛國衛生先進集體
陝西省科普示範縣
全國綠化模範縣
文明縣城  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縣  全市依法行政示範縣 
國家衛生縣城  中國金融生態縣 

陝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