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晦墓

李晦墓,發掘於1996年,高4米,位於高陵縣涇渭鎮。

唐代重臣李晦墓位於西安市城區之北20公里的高陵縣涇渭鎮渭河北岸,坐北朝南,地面上原有圓形夯築封土,高4米。
1996年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隊對李晦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該墓形制特殊,封土南側為天井和甬道組成的墓道,墓道面端已被渭水沖毀,現存7個天井,3座墓室兩側有5個壁龕,墓室近似方形,磚砌穹窿頂。壁龕及墓室文物多年來已被盜掘一空。但在第四天井西側又發現一土洞式墓道,往西側橫向延伸11.6米後改為向北延伸20米,封門後又有一平面呈方形的穹窿頂式墓室,可稱為。“外側室”或“秘室”,三座墓室呈品字形布局,在同一封土覆蓋之下。
外側室每邊各為4米,高4.8米,在室內西側安放著迄今所知體量最大的石槨,長4米,寬3米,高2米,石槨頂部有脊,仿木斗拱,結構完整。古槨四壁內外兩側均有侍女,官員及花草線刻畫,線條優美,完整細膩。在石槨東側,出土三彩器物160餘件。
另外,在外側室封門石之後,有一石質墓誌。志為方形,邊長0.9米;志蓋為�頂,四周飾有線刻蔓草紋。由志文得知:墓主李晦葬於永昌元年(公元689),為李唐之宗室,任秋官尚書,為唐高宗之寵臣。志文內容豐富,書法雋永,不但補充了史籍記載之闕佚,而且具有極高的書法研究價值。
該墓發掘完畢後,出土文物均上調省考古研究所珍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