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濱區

渭濱區

渭濱區,寶雞市中心城區之一。地處秦嶺北麓,跨渭河兩岸。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為秦嶺山地,北部為渭河階地,中部為低山殘塬坡地。渭河自西向東流貫境內。交通、通訊優越。隴海鐵路、寶成鐵路、寶中鐵路縱橫交匯,310國道、川陝公路等四通八達,連線川、甘、寧、晉、豫、青、新等省區,西寶高速公路直抵西安。屬大陸性半濕潤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冷熱,乾濕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2.9℃,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79.1毫米。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渭濱區面貌渭濱區面貌

渭濱區轄地文化歷史悠久,迄今發現的姜城堡、桑園鋪、塔稍、石咀頭、茹家莊、竹園溝等新石器時期遺址、文物證明,7000多年前原始部落已密集渭濱區,繁衍生息。

夏、周時,區地為雍州陳國地。

西周為散、(音魚)封國。境南散關、大散嶺、散水,皆以散得名。東周秦文公築陳倉城,秦孝公設陳倉縣。

自秦漢至隋,渭濱區均為陳倉縣轄。

唐乾元元年(758),改陳倉為寶雞,自唐宋直至民國,區地屬寶雞縣。

民國28年(1939),實行“新縣制”,將全縣28個聯保劃編為22個鄉、鎮。靠近縣城和東關的渭河北岸,時已形成街市,被劃為河灘鎮;今區轄郊區,分別劃為雞峰鄉、神農鄉、雲棧鄉。

民國36年(1947),河灘鎮改稱渭濱鎮。

1949年7月14日,寶雞解放。寶雞市人民政府成立後,在原寶雞縣渭濱鎮地區設定渭濱區。1950年6月,各區以序號為名,渭濱區稱第三區。1951年9月,區劃變更,渭濱區稱第四區。1955年7月,恢復渭濱區名稱。1958年12月,渭濱區併入金台區。1962年12月,恢復渭濱區行政建置。

1971年2月和12月,清姜區和郊區3個農村公社相繼併入渭濱區。同年3月和10月,經省革委會和國務院批准為縣級建置。

地理環境

位置

渭濱區,地處秦嶺北麓,跨渭河兩岸。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為秦嶺山地,北部為渭河階地,中部為低山殘塬坡地。渭河自西向東流貫境內。交通、通訊優越。隴海鐵路、寶成鐵路、寶中鐵路縱橫交匯,310國道、川陝公路等四通八達,連線川、甘、寧、晉、豫、青、新等省區,西寶高速公路直抵西安。

地貌

渭濱區南部為秦嶺山區,北部為渭河階地,中部為低山殘原坡地,南高北低。渭河在區境內與清水河交界處為最低點,海拔561米;秦嶺主脊的主要山峰之一的玉皇山的北次峰為最高點,海拔2774米,相對高差為2213米。

秦嶺山脈由甘肅延伸入陝境,其主要特徵是山脈東西走向,形似屋脊長梁,山脊起伏多變。北側山樑南北走向。各山樑之間,有與山樑走向一致,屬渭河一級支流11條。河流短促,流向大致平行,多以直角或接近直角與渭河相會。山區河道窄狹,俗稱“溝”。溝壑縱橫,山陡溝深,唯渭河兩岸較寬平,是區境地勢特點。

地質

區境內土壤類型有棕壤、褐土、黃土性土、婁土、潮土、淤土、壅土、水稻土和草甸土共9個土類、22個亞類、44個土屬、74個土種。其中棕壤占土地總面積48.3%,褐土類占28.24%,黃土性土壤占16.04%,婁土占4.5%,潮土占1.825%、淤土占0.35%、壅土占0.35%、水稻土占0.09%、草甸土占0.16%。

氣候

渭濱區屬大陸性半濕潤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冷熱,乾濕分明,無霜期年平均213天,日照時數全年為1925.2小時,年平均氣溫為12.9℃,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79.1毫米,適宜於農業生產。由於秦嶺山脈東西走向及高度的變化,區境內南北氣候差異較大。北部川道地區年平均氣溫達到13℃左右;南部山區海拔2300米以上地區,年平均氣溫5℃。海拔600米的地區,年平均降水量為692.3毫米;海拔2200米以上的山區,年平均降水量高達1000毫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渭濱區土地資源豐富,全區土地總面積138.29萬畝,其中農耕地18.06萬畝,人均耕地1.59畝;園地1.4萬畝,林地90.53萬畝、牧草地12.9萬畝、其它農用地1.9萬畝,建設用地7.2萬畝,未利用地6.3萬畝。

植物資源

葡萄架葡萄架

渭濱區有城有鄉,山、川、塬並存,其中山地占58%,川道占27%,塬區占15%。川塬地區土地肥沃,無霜期長,氣候溫暖,降水量適中;淺山區氣候濕潤,僻風溫暖,有較好的水利灌溉設施。渭河由西向東橫穿而過,有大小河流11條,水資源比較豐富,自然條件相對優越。林牧業資源豐富,全區森林復蓋率達46%以上。該區秦嶺北麓自然植被保護完好,秦嶺山清水秀,氣勢磅礴,由北向南,依次分布為夏綠落葉闊葉林帶、側柏林帶、松櫟混交林帶、樺木林帶,為國家級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區。

水資源

區境內的清姜河、萍香河、石壩河、太寅河、塔稍河、高家河、瓦峪河、巨家河八條一級渭河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年平均水資源量為26359萬立方米,按人均畝均占有量分別為1471立方米和3327立方米,均高於全省人均畝均占有量796立方米和1655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年均徑流量22209萬立方米。八條河流均屬水碳酸鹽和重碳酸鹽水,水質良好,潛水礦化度小於1克/升,可供人畜飲用、農田灌溉以及工業和養魚用水。

行政區劃

渭濱城區渭濱城區

渭濱區成立之初稱公署,治所初駐建國路西巷,不久遷至建國路北端,後又相繼遷入經二路中段北側荊姓圓圈門樓內和新民巷,轄經二路地區17個行政代表區及益門、陳茹(土改後併入益門)、姜城3鄉。1950年7月,渭濱區公署更名為第三區公署。

1951年9月,區公署易名第四區人民政府,治所由新民巷遷至漢中路南段東側42號,益門、姜城鄉劃歸第六區,代表區改編成37個居民組。

1952年2月,按照街道自然地段,轄區設定漢中路、解放市場、新民路、民權路4個街公所,街公所下設居民組。之後,渭河南岸中灘村併入,合作化時劃歸南關蔬菜生產合作社。

1955年,區人民政府改名區人民委員會,5月,街公所改稱居民委員會,區機關遷駐經二路中段路北(現市人大機關駐地)。同年7月,按地區更名為渭濱區人民委員會。

1956年3月,城關區併入,區名初為第一區,5月,恢復原名,下設城關、中山西路、經二路、民權路、漢中路、機廠街6個街道辦事處,並管轄長青、南關、紅光3個蔬菜生產合作社。

1958年12月,渭濱區併入金台區。

1962年12月,恢復渭濱區人民委員會建置(純市區),治所初在建國路北端104號,次年元月移至新民路(原東風劇場),轄福臨堡、經二路、漢中路、金陵等4個街道辦事處。

1967年1月,在“文革”更名風的影響下,渭濱區人民委員會更名東風區人民委員會,街道辦事處也相繼改名,福臨堡改紅衛路,經二路改紅旗路,漢中路改躍進路,金陵改東風路。

1968年9月25日,成立渭濱區革命委員會。次年,各街道辦事處也相繼成立革命委員會,並將躍進路革命委員會轄區併入東風路革命委員會管轄。

1971年2月,清姜區併入渭濱區,3月,陝西省革委會批准渭濱區為縣級行政單位,同年10月,復經國務院批准。區機關隨之遷入經二路東段路北30號。時轄紅衛路、紅旗路、東風路、反修路、譚家路5個城市人民公社。同年12月,寶雞市郊區革命委員會撤銷,將其所轄石壩河、益門、高家村3個農村公社劃歸渭濱區。

1981年1月,經省、市人民政府批准,取消區革命委員會名稱,恢復區人民政府;並將渭濱區所轄5個城市人民公社改稱和調整為6個街道辦事處,即東風路、紅旗路、西關、姜譚路、清姜路、橋南街道辦事處。1982年9月,金台區轄的四季青公社(區地8個大隊)劃歸渭濱區。

1984年4月,四季青公社改名河濱鄉,石壩河、益門、高家村公社也相繼改為鄉。1985年11月,東風路、紅旗路街道辦事處分別恢復為金陵、經二路街道辦事處名稱。

1987年12月,寶雞縣馬營鎮劃歸渭濱區,區轄西關街道辦事處劃歸金台區。1990年1月,撤銷河濱鄉,所轄村分別劃歸益門鄉、高家村鄉管轄。

2003年3月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35號):將原寶雞縣的晁峪鄉、八魚鎮劃歸寶雞市渭濱區管轄。

2011年7月7日,經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寶雞市渭濱區晁峪鄉併入高家鎮。

截至2014年底,渭濱區轄五鎮五個街道辦事處,104個行政村、56個社區,城市建成區面積36平方公里。

金陵街道代碼:610302001

轄新建路東段、新開路、寶渭路、新華巷、機廠街、金陵等6個社區居委會。

經二路街道代碼:610302002

轄新建路、渭工路、新寶路、九冶、南關路、新民路、寶運司、經一路、省建七公司、省建二公司社區等10個社區居委會。

清姜街道代碼:610302003

轄馬路街、四〇九、觀音山、益門、凌雲、金山、寶成、烽火、長嶺、寶橋、市儀表廠等11個社區居委會。

姜譚街道代碼:610302004

轄姜譚路、市鐵塔廠、市發電廠、中心醫院、鋼管廠、氮肥廠、秦機、譚家、桑園鋪等9個社區居委會。

橋南街道代碼:610302005

轄等橋南頭、中灘路、開發區、7107、北照、文理學院、相家莊、寶雞師範學校、機築處、公園路、鐵一局五處、市製藥機械廠、市醫藥玻璃廠、省安裝公司一公司、省開關廠、寶光、市一建、寶雞車輛廠18個社區居委會。

馬營鎮代碼:610302100

轄71社區居委會,旭光、姚家嶺、廖家溝、溫泉、郭家、永清、楊家山、黃家山、沙河溝、燃燈寺、袁家坪、朴南、朴西、朴東、明星、東星、郭家崖、涼泉、涼泉堡、下溝、洙浴、柘溝等22個村委會。

石鼓鎮代碼:610302101

轄石壩河、廟溝、沙家灣、李家槽、陳家堡、甘溝、高家河、窯院、范家莊、王家河、趙家莊、相家莊、劉家、党家、張家溝、石嘴頭、中岩山等17個村委會。

神農鎮代碼:610302102

轄陳家、大灣鋪、太平莊、竹圓溝、邵家山、益門堡、茹家莊、蒙峪溝、夏砑河、馮家塬、峪泉、姜城堡、任家灣、安溝、劉家槽、大散關等16個村委會。

高家鎮代碼:610302103

轄高家、桑園鋪、三合、孔家莊、巨家、符家、塔稍、厥灣、王家山、寺溝嶺、水泉路、廟坡、崖子、苟家嶺、太寅、趙家崖、解家灘、明泉晁峪、新安、槐樹嶺、上川、段家磨、甘廟、紅旗、李家棱、胡家山、田那下、尖山、固川、坊塘、卒落、四家坪、棗園等34個村委會

八魚鎮 代碼:610302104

轄姬家殿、八魚村、魚池、西塬、清庵堡、聶家灣、下甘溝、高崖、淡家、范家崖、寨子嶺、孫家灘、葦子溝、張家嶺、鳳凰頭等15個村委會。

人口

民國時,區地為寶雞縣轄,與今日區轄境的行政區域劃分互不吻合,因此,渭濱區民國時期的人口數無法確知。1936年城區(包括金台區在內)人口僅有六、七千人。抗日戰爭後,隴海鐵路延伸到寶雞。為避免敵機轟炸和敵人的蹂躪,工廠、學校內遷,淪陷區人民西來,落戶寶雞的頗不乏人。

民國35年(1946),河灘鎮和神農、雲棧、雞峰3鄉家庭戶有14261戶,其中,本籍戶10237戶,外籍戶3611戶,暫居戶413戶,總人口51949人,其中,本籍38555人,外籍12198人,暫居戶1196人。

據民國37年(1948)寶雞縣人口統計,1鎮3鄉,共有16446戶,60408人,其中,男性為33339人,女性27069人,男女分別占總人口的55.2%和44.8%,性別比例為123%

1950年6月,全區3鄉15個村和城鎮17個代表區,家庭戶總計5610戶,有22716人。其中,男性12449人,女性10267人。

1952年9月,城鎮家庭戶4436戶,有20143人。其中,男性11963人,女性8180人。

1956年3月,城關區併入渭濱區之後,據8個居民委員會中的170個居民組統計,居民總數8297戶,有33136人。

1971年,渭濱區升為縣級建置後,人口統計較為準確。1971年,全區家庭戶24503戶,有145952人。1982年,中國第三次人口普查統計,全區家庭戶40159戶,有175741人。12年內,淨增人口29789人,平均每年增加2482人。1987年,總戶數54117戶,有209178人。在1982—1987年的6年間,淨增33437人,平均每年淨增5573人。

2012年末全區總人口440170人,其中:暫住人口21736人。城鎮化率84.5%,城鎮居民家庭戶數120057戶。人口出生率8.41‰,自然增長率4.94‰。

農業建設

在建設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號角下,渭濱區立足城郊型農業的特點,依託區位和資源優勢,堅持面向市場、服務城市、依靠科技、提高效益的原則,下大力氣調整農業及農村產業結構,加快農業產業化建設步伐。

城郊川道區圍繞市區東擴和開發區建設,抓好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推動第一產業向二、三產業延伸。山塬區繼續有序減少糧食種植面積,突出發展蔬菜,鼓勵設施化栽培,建設無公害農業、“綠色”農業和反季節農業生產基地。後山區堅持以“鮮、活、雜、優”取勝的路子,積極發展乾雜果,擴大肉牛、肉羊養殖規模,提高林、果、牧三大產業比重。進一步加強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退耕還林還草,抓好天然林保護、清姜河資源保護、小流域治理等工程,實行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推動山川秀美工程建設同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民增收相結合。

社會經濟發展

綜合

2009年渭濱區實現生產總值220.04億元,同比增長18%(可比價計算)。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 2.2億元,同比增長 6.2%;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58.62 億元,同比增長19.7 %;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9.22億元,同比增長14.2%。三次產業比例為1:72.1:26.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4271元,比上年增加7423元。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6.6%,達到 102.54 億元。渭濱區生產總值和增長速度均超過市上下達的目標任務。

財政收入增速加快。2009年渭濱區實現地方財政收入2.33億元,占調整預算的106.9%,增收4509萬元,同比增長23.98%。其中:稅收收入22222萬元,增長20.1%;非稅收入1087萬元,占預算的137.6%。地方財政支出(一般預算,含上級專款)6.01億元,占調整預算的103.4%,同比增長28%。主要支出項目是:一般公共服務支出8423萬元,增長9.9%;國防和公共安全支出2130萬元,增長52%;教育支出25655萬元,增長29.5%;科學技術支出653萬元,增長18.1%;文化體育和傳媒支出879萬元,增長42.9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873萬元,增長4.9%;醫療衛生支出4942萬元,增長29.2%;環境保護和城鄉社區事務支出5419萬元,增長15.7%;農林水事務支出4032萬元,增長36.2%;交通運輸支出和工業商業金融等事務支出2095萬元,增長75.2%。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1%,商品零售價格指數102.9%,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99.8%,商品房銷售價格指數102.9%,服務項目價格指數99.5%。

農業

農村經濟全面發展。一是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穩定增長。2009年渭濱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8291 萬元,同比增長12 %。二是種植業獲得好收成。全年糧食播種總面積 120684畝,總產量達到28459噸。其中:夏糧總面積 68065 畝,產量 16724 噸,同比增長6.2%;秋糧總面積 52619畝,產量 11735噸。油料總產量 988噸,同比增長8.3%。三是畜牧業完成產值11000萬元,肉、蛋、奶產量分別為:3191 噸、2036噸和3783噸。

年末牛存欄5410頭,羊存欄6206隻,生豬存欄18615頭,家禽存欄32.5萬隻。

全年實現林業總產值7054萬元,荒山荒地造林面積10780畝,其中:人工造林面積10780畝。封山育林面積37065畝,零星植樹235050株,育苗面積512畝,當年苗木產量270000株,主要林產品產量2545噸。

工業和建築業

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全年轄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377.71億元,增長19.9%,實現增加值113.59億元,增長20.8%。區屬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 215380.9萬元,同比下降 11.6%,實現銷售產值為209230.4萬元,產銷率為97.1%,實現利潤總額6700萬元,區屬規模以上重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86056.2萬元,占區屬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86.4%;輕工業總產值為29324.7萬元,占區屬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3.6 %。

建築業持續發展。轄區建築業完成增加值39.07億元,同比增長19.7%。資質等級內的企業達到27戶。

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增勢強勁。2009年,渭濱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達到523431萬元,同比增長65.9%。城鎮固定資產投資516848萬元,增長66.2%,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157501萬元,同比增長80%。按構成分:建築安裝工程完成投資 292138萬元,設備工器具購置完成投資 88588萬元,其他費用142705萬元。轄區城鎮固定資產總投資額達到2058558萬元,同比增長17.7%。

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2009年渭濱區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額43.52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的比重為 83.1%。全年完成投資較大的重點項目(單位)有:寶雞市博偉金屬材料加工有限公司完成投資6500萬元,寶雞石油鋼管有限公司完成投資14375萬元,寶雞市蘭寶石科貿有限公司完成投資9700萬元,寶雞六維特種材料設備有限公司完成投資8000萬元,陝西秦川發展有限公司完成投資36000萬元,寶雞市四瑞特量具有限公司完成投資9800萬元,寶雞市長里機械廠完成投資7000萬元,寶雞市金磊機械有限公司完成投資6000萬元,寶雞市九華公司完成投資9000萬元,寶雞嘉隆有限公司完成投資25000萬元。

國內貿易和旅遊業

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2009年渭濱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525616.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1%,消費市場活躍,增長勢頭明顯。

旅遊產業強勢發展。年內接待旅遊人數321.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8.39億元。

招商引資和勞動就業

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2009年渭濱區實現契約引資額69.3億元,到位資金28.1億元。

勞動就業成績喜人。2009年,在各鎮(鄉)街和區級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實現勞務輸出人數67247人,安置城鎮就業人員13126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815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較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達到3.7%。區屬企業、事業、機關單位年末從業人員7417人,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事業實力增強。2009年各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招生8513人,在校生21599人;普通高中招生4639人,在校生13877人;國中招生5651人,在校生16577人;國小招生4352人,在校生28421人;國小入學率為100%,在園幼兒(含學前班)10566人。渭濱區共有普通中學29所,其中:完全中學8所,高級中學4所,初級中學10所。國小58所,特殊教育學校3所。

2009年渭濱區資助家庭困難學生34079人次,資助金額2075.08萬元;對14169名學生免除教科書費用94.35萬元,補助貧困寄宿生生活費447人共13.56萬元;實施 ”蛋奶工程“,對7475人補助181.375萬元;對642名高中生髮放貧困助學金64.2萬元,高等教育入學救助68人共34萬元;中等職業學校發放助學金11341人1701.15萬元;生源地信用助學337人共194.38萬元。

科技工作邁上新台階。年內幫助企業申報國家、省、市級各類科技項目21項,申報省級農業攻關項目1項,制定農業科技進步計畫5項,編制項目25項。協助和指導企業完成專利申報151項,其中授權96項。已列入省市的各類科技計畫項目20項,累計爭取資金383萬元,全年投入科技三項費 300萬元。

衛生和體育

衛生事業快速發展。年末渭濱區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社區服務中心)239個,醫院床位數達到3898張,衛生技術人員3787人,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達到93人。投資600萬元完成了35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配製,建立社區衛生服務管理平台33家;新農合資金運轉良好,有效地緩解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渭濱區參合農民達到105522人,占實有農業人口的98.1%,其中個人籌集合療基金2038660元,民政投入71780元,總基金達到401.10萬元,人均住院報銷958.17元。渭濱區無甲類或者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發生,2009年1-10月份報告法定傳染病13種851例,丙類傳染病6種1073例,轄區共報告甲型H1N1流感實驗室確診病例63人,診斷病例11人。B肝疫苗接種率93.1%;乙腦疫苗接種9576人,接種率93.1%,對娛樂等場所的529人進行了HIV檢測,對509名甲狀腺患者免費發放碘化油膠丸治癒480人。

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城鎮已參加社會保障人數556262人,其中已參加醫療保險人數163913人,已參加養老保險人數162275人,已參加失業保險人數88903人,城鎮社會保障復蓋率為95%。

體育工作成績突出。積極組隊參加寶雞市第九屆運動會,在田徑、游泳、舉重、國際式摔跤、柔道、跳水等十八個比賽項目中共獲得十三個單項第一,獎牌雄踞全市第一,蟬聯了市青運會”八連冠“(第一屆未計團體總分)。 高家村等11個行政村的”農民健身工程“和渭工路等5個社區的”社區健身路徑工程“全部實施完畢,並經過省市驗收合格。長嶺中學、寶鈦中學、秦機子校、寶橋中學、經二路國小五所國家級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學校正式面向社會服務,共申請扶持資金100萬,緩解了社區居民和學生節假日無處健身鍛鍊的壓力,這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城市建設和資源環境

環保工作取得新進展。為完成”環保模範城市“復檢達標工作,區政府成立迎檢小組和辦公室,治理噪聲、河流、排污、油煙等環境薄弱環節。渭濱區SO2、COD排放量較05年分別下降28%和3%,超額完成市上下達的09年減排任務。舉區一致創建 ”國家生態示範區“,通過了省級技術考核。

轄區危險廢物處理率達到100%。飲用水質達標率100%,生活垃圾處理率100%,工業廢氣排放達標率達到100%,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到100%,區內無劣五類水質。

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良好。年末渭濱區總人口為434476人,其中:暫住人口18820人。城鎮化率為79.8%,城鎮居民家庭戶數為139189戶。人口出生率為10.03‰,自然增長率為4.50‰。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6612元,同比增長23.2%。在崗職工工資總額23666.9萬元,同比增長26.6%,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32363元,同比增長28.7%。農民人均純收入5679.4元,比上年增加1168.4元,同比增長25.9%。公眾安全感滿意率達91.6%。城鎮居民生活用天然氣入戶率89.7%,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28.2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綠地面積14.1平方米。

交通

公路

西寶公路(南線)

東起西安市三橋鎮,沿渭河南岸西行達益門鎮,原為馬車道。民國20年(1931),動工修建公路。民國30年(1941年),為適應抗日戰爭需要,徵集沿線民工,修建從眉縣至益門鎮段,在渭濱區境內長18.6公里,時稱長益公路。1958年,省交通廳決定改建從大王鎮至寶雞153公里段,同年11月動工,12月底竣工。改稱西寶南線。

寶漢公路

從區境漢中路起,經益門鎮至漢中,全長253公里,在區境內長30公里。民國22年(1933)動工,23年(1934)竣工通車。解放後,對原有線路進行加固、拓寬,路基拓寬為11米,路面改砂石為瀝青。

寶晁公路

從寶雞經高家村鄉太寅村至寶雞縣晁峪,1966年6月修築,全長15.5公里,區內長13公里。

鐵路

隴海鐵路

始建於清末,民國23年(1934),通車至西安。民同26年(1937)3月1日通車至寶雞,西寶線長173公里。寶雞至天水段,於民國28年(1939)5月動工,民國34年(1945)12月建成通車,長154公里。解放後,於1949年8月至1954年,進行了改造,1956年,又進行大改造,使其基本暢通。1978年進行電氣化施工,1981年12月建成,大大提高了鐵路運輸能力。

寶成鐵路

1952年7月,南段開始動工,1954年,寶雞段相繼開工,1956年7月12日,南北兩段接軌,5月,寶雞至風州段殲始辦理貨運,1958年元旦,全線正式運營。寶成鐵路全長668.2公里,在陝境長240公里,區境長40公里。全線隧道304座,總延長84427.74米,平均每公里中有隧道126.4米,區內楊家灣至秦嶺站間,隧道密集成群,共48座,總延長15公里,每公里中隧道長達375米。

1958年5月,寶成鐵路電氣化開始建設,1961年8月15日,寶雞至鳳州段電氣化正式通車,全長91公里。運輸效率較前提高3倍以上,是中國鐵路史上最早的電氣化鐵路。

鐵路專用線

截止1990年,區境內有鐵路專用線9條,均從寶雞南站(任家灣)起,總長18863米。

境內公路幹線4條,98.2公里;專線4條,39.28公里;簡易公路64條,299.5公里。

教育

幼兒教育

新中國成立前,區內無專設幼稚園(所)。1952年,南關天主教堂內設南關託兒所,入託兒童多系教徒子女,僅一學期停辦。1955—1990年,全區辦起的幼稚園,由1所增至25所。

企業辦幼稚園1953年,國家進入全面建設時期,幼兒教育已引起城區工商企業的重視,並籌建幼稚園。1955—1960年,先後有長嶺機器廠等6家廠礦、企業辦起幼稚園,1970年,增至14所。至1990年,全區企業辦幼稚園共15所,65個班,入園兒童3209人,幼教職工142人。其中,保教人員125人。此外,各企辦國小附設有學前班12個,入學兒童708人。

民辦幼稚園(所)1958年,為實現“大躍進”中所提出的任務,解決婦女勞動拖累,各公社生產大隊在農忙季節,組織起臨時託兒所,農忙過後,臨時託兒所解散。唯馬營鎮明星村(時屬益門公社馬營管區)幼稚園堅持至今,1962年,被評為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在以後的20年內,曾受到蘇聯友人和一些單位參觀訪問達10多次,有1200餘人給贈送布匹、日用品、玩具等,被譽為民眾辦園的一朵不謝紅花。1975年後,農村託兒組織逐步得到發展。其中,相家莊、高家村、峪泉村、明星村等4個幼稚園,已發展成為長年幼稚園。同時,在城區河堤新村成立有民辦幼稚園。80年代起,農村國小開始附設學前班,城區新民二路和東二村兩民辦學前班也相繼成立。至1990年,民辦幼稚園和國小附設學前班,共有81個教學班,在班兒童2175人。

公辦幼稚園1975年,市教育局在建國路北端西側設立幼稚園,入園兒童69人,分大、小兩班。至1990年,已發展到9個班(大、中、小各3個班),教職工60餘人,入園兒童467人。

1984年,寶雞師院附設幼稚園。

國小教育

清末民初,區境塔稍村、姜城堡村、水泉路村辦有私塾,民國8年(1919),均改為初等國小堂。民國9—11年(1920—1922),雲棧鄉(今高家村地區)的廟坡、高家村和神農鄉(今石壩河鄉和益門鄉)的陳家堡、馬鞍山、高家河、相家莊、党家村、瓦峪寺、夏牙壑、臥虎山、益門鎮、安溝等村,先後辦起國小。民國13年(1924),寶雞縣第三高等國小成立,校址在馬營鎮火神廟。民國15年(1926),第三高等國小與第一高等國小(今金台區西街國小)合併,後又分設。民國25年(1936),改稱馬營中心國小。同年,改雲棧鄉的太寅普小為寶雞縣區立中心國小。民國27年(1938),鐵道兵糰子弟學校在陳家村成立。民國28年(1939),國民黨“一六一”後方醫院占據馬營中心國小校址,學校遷至香河嶺(戚家崖),改為雞峰鄉第一中心國民學校。民國32年(1943)後,所有鄉(鎮)完全國小全改稱中心國民學校,村辦普小改稱保國民學校。民國34年(1945),二郎廟(今譚家村)私立中正國小成立。同年,河灘鎮(今經二路地區)有經一路、經二路、楊家莊、機廠街等4所私立國小。

解放後,人民政府接管河灘鎮的經一路、經二路、楊家莊、機廠街等私立學校,將中心國小、保國民學校分別改名為完全國小和普通國小。1951年,實施新學制,完全國小、普通國小一律改稱國小。1955年,增設金陵國小,並將楊家莊國小部分班級併入金陵國小。1954年,洪災後經一路國小停辦。姜城堡和高家村分別成立聯辦國小。清姜國小為212、782兩廠代辦兩個班(212、782系指當時寶成儀表廠、長嶺機器廠的兩廠代號)。1965年,增設新民路國小。1966—1976年,“文革”期間,國小穩步不前。1976—1983年,國小有較大發展,加之區劃擴大,全區有公、企(事)、民辦國小共68所。在1982年8月和1987年12月,兩次區劃調整中,金台區四季青公社和寶雞縣馬營鎮先後劃入本區,福臨堡地區劃歸金台區轄。至1990年,國小總數達90所,其中,區屬4所,鄉、鎮屬66所,企(事)業辦國小20所。

中學教育

民國35年(1946)2月,國民黨陸軍特種兵聯合分校為解決軍官子女入學,聯合工、商、學界,創建私立建華中學,3個班,學生125人,校址譚家村。解放後,市人民政府接管建華中學,改為寶雞縣中學,1955年,遷至寶雞縣石羊廟(今石羊廟中學)。1958年9月,清姜國小附設國中班改為市第七中學,1961年12月,改名為姜城中學。1957年在渭濱民辦國中的基礎上,成立市第三初級中學,1958年9月,改名為市第六中學,1961年12月,易名渭濱中學。1958年9月,在譚家村國小附設國中班及戚家崖國小附設國中班的基礎上,分別成立市第八中學和第九中學。1961年12月,又分別改名為符家村中學和馬營中學。1968年,馬營中學停辦。

“文革”期間,為倡導學生就近上學,不顧條件,提出“上國中不出大隊,上高中不出公社”口號,掀起一股辦中學熱。1967年,太平莊公社大灣鋪國小和李家河公社馬鞍山國小增設國中班。爾後,於1968—1970年,益門、相家莊、高家村3所國小辦起完全中學;城區經二路、金陵兩所國小,增設國中班,並分別改校名為“育紅”和“八一”學校。之後,馬鞍山國小中學部遷至王家河,改名為王家河中學。1970年,石壩河、巨家河、孫家莊、益門堡、茹家莊分別成立中學。孫家莊、茹家莊兩中學成立僅一年停辦。同年,恢復馬營中學,改名為馬營高中,1982年改為完全中學。1971年,益門公社的夏牙壑、任家灣和高家村公社的太寅、水泉路、涼水泉等國小先後增設國中班。1972年,育紅學校國小部和中學部分開單設,國小恢復原名(經二路國小),中學部改名為紅旗路中學。1974年,新建路中學建成招生。1975年,馬營鎮初級中學成立,1980年,馬營鎮戚家崖國小改為初級中學。至1982年,所有國小“戴帽”中學班,全部裁撤。1986年,金陵初級中學成立,渭濱中學國中部和新建路中學高中部停辦,渭濱中學國中部師生交金陵中學,並接收新建路中學高中部學生,保留體育專業班,繼續招收國小畢業生。1988年,撤銷符家村中學,新建姜譚聯立高級中學。1990年,渭濱中學恢復國中班。

1950—1960年,駐區企事業單位中學3所,即鐵道部建廠工程局子校、長嶺機器廠子校、寶成儀表廠子校;1961—1970年,新建中學8所,即寶雞石油鋼管廠子校、烽火無線電廠子校、寶雞發電廠子校、寶雞燈泡廠子校、省第二建築工程公司子校、秦川工具機廠子校、寶雞橋樑廠子校、寶雞醫藥玻璃廠子校;1971—1981年,又新增中學9所,即寶雞藥械廠子校、寶雞氮肥廠子校、省第七建築工程公司子校(後併入省建二公司子校)、鐵道部三局六處子校、五局一處子校、一局五處子校、機械築路處子校(後4校合併在一局五處子校)、寶雞有色金屬加工廠子校、寶雞師範學院附中。

區境內中學,經歷不斷增設、合併、裁撤、遷出、遷入等過程,加之區劃不斷調整變化,學校總數變化較大。1950—1959年,由1所增加到7所(其中公辦4所,企辦3所),至1970年,中學(包括戴帽中學在內)共有25所(其中公辦5所,企辦12所,戴帽中學8所),為前期3倍多。1971年,中學有27所(其中公辦6所、企辦14所、民辦7所),為解放初期的27倍。經過調整、改革、整頓、加強等工作,1987年底,中學保留21所(其中公辦8所、企辦13所)。1990年,中學23所(其中公辦10所、企辦13所)。在校學生12765人(其中國中8427人、高中4338人),占全區總人口數的5.2%,為解放前的102倍。比1972年的14154人減少近9.8%。

成人教育

1949—1951年,在農民和工人中,開展掃除文盲的識字活動,民眾擁護,成效顯著。1952年9月,中共中央提出推廣速成識字法是掃盲委員會的任務。同年10月,寶雞市成立掃盲總指揮部,提出市民限期一年脫盲的掃盲任務。1956年2月,寶雞市召開工農民眾向文化大進軍動員大會,半月內,城區和郊區就有8000多人報名學習文化。在“大躍進”後的三年困難時期和十年“文革”期間,成人教育中斷。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成人教育逐步恢復,並堅持經常化。

職工教育

1951年,經一路初等業餘學校成立。1953年3月,成立第四區業餘學校,清姜區幹部業校也隨之成立。1957年8月,市職工業校與清姜等地業校合併成立寶雞市幹部職工業餘文化學校,在經一路國小、經二路國小和姜城聯小設教學點。“文革”後期,職工教育的辦學形式有“七·二一”大學、“五七”大學。1975年,區成立“五七”大學,地址在益門公社夏牙壑村。駐區的化工機械廠、長嶺機器廠等單位,成立“七·二一”大學共13所,培訓學生1500餘人。這些“大學”於1979年停辦。

1981年3月,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加強職工教育工作的決定》,成立渭濱區機關業餘教育委員會,同年4月,區機關幹部業餘學校成立。1983年,對1968—1980年初、高中畢業生實際水平達不到國中畢業程度的職工,和未經專業技術培訓的三級以下職工,進行補課。全區35歲以下的青壯年職工2014人,需要進行補課的1631人,全部參加國中文化課的補課,累計有1038人合格。此項工作,1985年結束。

1981年,區經委系統開辦電視大學班。1982年9月和1985年9月,區教師進修學校先後舉辦兩期電大教學班,學員55人。1984年9月至1987年9月,成立陝西省廣播電視大學寶雞市分校渭濱區黨政專科班,共辦兩期,學員44人。1990年,舉辦各種職工文化技術培訓班300餘期,受教育職工占職工總數的90%。

農民業餘教育

1971年前,本區掃盲重點是職工和居民。1971年後,在郊區農村先後建立掃盲夜校63所(1975年,改稱政治夜校),重點抓農村45歲以下的文盲、半文盲的識字和農業技術傳授。至1985年,農村12—25周歲的青少年13806人,有13702人脫盲,非盲率達99.2%。12—40周歲的少、青、壯年22164人,脫盲21277人,非盲率達96%。7—11周歲學齡兒童4504人,已入學4492人,入學率為99.7%,達到陝西省人民政府規定的基本無盲縣(區)的標準。1985年4月,經寶雞市人民政府檢查驗收,批准為無盲區。

爾後,農民教育轉入以學科學技術為主的農民技術教育。至1990年,共有鄉農技校4所,村農技校31所,共舉辦培訓班427期,培訓人員15579人,舉辦科普講座25次,聽眾達1.6萬人(次)。

待業人員教育

1982年,中央提出“廣開學路,多方辦學”方針,社會辦學迅速發展。本區出現集體辦學14所,個人辦學15所,其專業有服裝裁剪、無線電修理、食用菌技術、油漆工藝、聯考補習等20多個。其管理,按國家教委《關於社會力量辦學幾個問題的通知》精神,均納入教育部門統一管理。時代服裝裁剪技術學校,自籌資金,自購設備,借用教室辦學,先後在南關路、經二路國小、金陵國小、渭濱中學設教學點。至1990年,共開辦50餘期,培育學員近4000人(次)。全區社會辦學共有各類學校(班)12個,其中,屬學校辦的4個,個人辦的8個。有3所校(園)被評為市級社會力量辦學先進集體。

文化

炎帝故里

寶雞為炎帝故里,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遠在5000年前的上古時期,以炎帝神農為首領的姜姓寶雞炎帝陵部落就生活在這裡。炎帝陵,位於寶雞市渭濱區清姜路80號常羊山之上,為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主要場所。

戲曲

戲劇發展歷史悠久,聲腔以西府秦腔為主,有民眾業餘自辦的業餘劇團和民間自樂班。除傳統秦腔、西府曲子外,也存在著豫劇、京劇、話劇,特別是豫劇影響較大。

秦腔

為本地主要劇種,分東路、中路、西路腔調,又分碗碗、眉戶。它以唱腔高亢、鏗鏘有力為特點。

旅遊

炎帝陵

炎帝陵炎帝陵

炎帝陵就坐落在陝西省寶雞市南郊七公里處的蒙峪溝常羊山頂

。炎帝以神農為本,製作耒耜,教民耕稼;創立日中為市,開創原始貿易;他嘗遍百草,和藥濟世,發明了原始醫藥,並為此貢獻了偉大的生命。因此被中國民間尊稱為農業之神、太陽之神、醫藥之神,與黃帝共同被尊奉為華夏人文始祖。

炎帝陵由陵前區、祭祀區、墓冢區三大部分。景致、碑文、石雕上百處名勝古蹟。這裡雄偉、神聖、肅穆、古雅、幽靜成為炎黃子孫謁陵拜祖的聖地。兩年一度的全球華人祭祀始祖炎帝大典及寶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就在寶雞炎帝陵。

中華禮樂城

中華禮樂城中華禮樂城

中華禮樂城,以“禮樂文化”為核心,是中國第一個集中展示三千年前西周盛世及禮樂文明的文化示範新區。位於周秦文化產業示範區西端,西起公園西路,東至渭河攔河大壩,北臨渭河北岸,南至310國道,占地2.9平方公里。通過周禮文化主題公園、渭河金渭湖一湖兩岸區域亮化、周禮大道美食文化街區、周文化主題廣場(銅壺滴漏廣場、周禮大戲台廣場、天下第一燈青銅水景廣場)、和寶雞體育場、寶雞體育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館及相關街區的提升改造,形成寶雞市特色鮮明的文化商業區及文化旅遊區。2009年10月1日,中華禮樂城正式開放。

中華石鼓園

中華石鼓園中華石鼓園

中華石鼓園,在中華石鼓的出土地依山而建,位於渭河南岸,周秦文化產業示範區中部,規劃面積27平方公里。依託青銅器博物院、石鼓閣、石鼓公園,規劃建設石鼓古鎮、太陽市、封神谷主題公園、空中花園、西府大觀園等主題項目,形成具有文化接待、文化體驗、科普教育、民俗體驗、休閒娛樂等綜合性功能的民俗文化產業板塊。

陝西行政區劃

陝西歷史悠久, 陝西大地古老而神秘,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她猶如鑲嵌在中國內陸腹地的一顆明珠,地處東經105°29′至110°15′、北緯31°42′至39°35′之間,中國的大地原點就在境內涇陽縣。

陝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