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十一

陳十一

陳十一,男,漢族,1956年10月生,浙江天台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副校長,現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協助校長負責理工學科建設、科研、理工科“2011計畫”工作;協助校長負責學校在深圳各項事業的發展工作;負責全校研究生教育。分管科學研究部、研究生院、實驗室與設備管理部、深圳研究生院、深港產學研基地。北京大學終身講席教授、北京大學工學院創院及首任院長、北京大學科學與工程計算中心主任;國家特聘專家稱號,曾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美國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fellow;國家傑出青年基金(B)獲得者。獲2017年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陳十一陳十一
1956年10月生。
1981年12月浙江大學力學系理學學士。
1984年7月北京大學力學系碩士學位。
1987年獲北京大學力學系博士學位(師從周培源先生)。
1987年至1990年在美國LosAlamos國家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
1990年至1997年任美國LosAlamos國家實驗室湍流與格子氣研究研究組主任。
1997年至1999年任美國LosAlamos國家實驗室非線性研究中心副主任。
1999年至2002年任JohnsHopkins大學機械工程系終身教授。
2001年至今任北京大學科學與工程計算中心主任。
2002年至2005年任JohnsHopkins大學機械工程系系主任,曾任講席教授。
2005年6月至2013年7月任北京大學工學院院長。
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任北京大學研究生院院長。
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
2013年11月至今任北京大學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兼)、深圳研究生院院長(兼)。
2013年12月19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5年1月21日起任南方科技大學第二任校長。

學術研究

研究方向

1.湍流
2.湍流理論與亞格子方法
3.直接數值模擬
4.湍流的工業套用研究
5.多相現象與燃燒物理
6.微機電系統和多尺度計算方法
7.顆粒介質物理
8.多尺度計算方法

研究成果

是國際上格子Boltzmann數值方法的創始人之一,他和其合作者在1992發表的文章奠定了本領域的基礎。格子Boltzmann方法結合了統計物理與流體力學的特點求解偏微分方程和模擬流體力學及其它物理化學過程,實現高效率的並行計算,是目前國際上流體力學最活躍的研究課題之一。這個方法已被廣泛套用於各類工程問題中,包括能源與環境工程,傳熱傳質,燃燒與多相流動,地下滲流與電磁場模擬等。陳十一的方法被汽車公司與石油工業界廣泛套用於設計中。已發表科學論文170餘篇,編寫專著3部;在世界各地做特邀學術報告200餘次;發起並組織國際學術會議20餘次。擔任國際《湍流雜誌》主編,曾任中國《力學學報》主編,還任J.ComputationalPhysics等9個國際、國內雜誌的副主編及編委等職務。陳十一教授的論文引用超過7000次。
在湍流研究上做出了一系列貢獻。90年代初打破了當時直接數值模擬中Reynolds數的世界記錄,其相關研究成果已被國際湍流界廣泛引用;首次精確計算出湍流的標度指數和對流擴散過程的標度指數;提出了湍流中的映射封閉理論,這個理論成為燃燒和湍流擴散的重要理論與數值計算基礎;提出了自然界中大尺度鏇渦形成機理,解釋了能量反積蓄;他的團隊利用多尺度混合算法研究了跨越多於多個空間、時間尺度的流體物理,首次精確計算了有奇異性的流動現象,這個研究對微納米流體流動、燃料電池、生物系統等會有廣闊的套用;此外,他還和北大團隊一起發展了湍流中的混合算法,給出了阻力和分離流的精準的湍流計算模型。

學術兼職

北京大學終身講席教授、北京大學工學院首任院長、北京大學科學與工程計算中心主任;國家特聘專家稱號,曾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美國LosAlamos國家實驗室fellow;國家傑出青年基金(B)獲得者,美國物理學會fellow,英國物理學會fellow,JohnsHopkins大學AlonzoG.DeckerJr.ChairinEngineeringandScience,曾任系主任。
國際工學院院長聯合委員會執行委員,美國物理學會流體力學分會國際委員會委員,是美國工業與套用數學學會會員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湍流與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周培源數學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科院力學所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他還出任過美國物理學會Fellow委員會、Award委員會、Program委員會等多個學術委員會。

獲得榮譽

求是基金會主席查懋聲(左)和“衛星之父”孫家棟(右)為陳十一(中)頒獎求是基金會主席查懋聲(左)和“衛星之父”孫家棟(右)為陳十一(中)頒獎
1988年獲LosAlamos國家實驗室OutstandingResearchAward
1988年獲《研究與發展雜誌》100名傑出新技術產品獎
1990年獲LosAlamos國家實驗室J.R.Oppenheimer獎
1994年獲LosAlamos國家實驗室傑出獎(DistingguishedPerformanceAward)
1994年獲《研究與發展雜誌》100名傑出新技術產品獎
1995年獲美國物理學會Fellow
1997年獲IBMT.J.WatsonResearchCenterExternalHonorRecognitionAward.
1998年獲LosAlamos國家實驗室FellowPrize
1999年獲LosAlamos國家實驗室Fellow
2004年獲英國物理學會Fellow
2017年獲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代表論著

1、ShiyiChen,RobertE.Ecke,GregoryL.Eyink,MichaelRivera,MinpingWan,andZuoliXiao,“Physicalmechanismofthetwo-dimensionalinverseenergycascade,”96,084502(2006).
2、Q.Chen,S.Chen,G.L.EyinkandD.D.Holm,``Resonantinteractionsinrotatinghomogeneousthree-dimensionalturbulence,''J.FluidMech.,542,139-164(2005).
3、S.Y.Chen,B.Dhruva,S.Kurien,K.R.SreenivasanandM.A.Taylor,``Anomalousscalingoflow-orderstructurefunctionsofturbulentvelocity,''iJ.FluidMech.,533,183-192(2005).
ShiyiChen,RobertE.Ecke,GregoryL.Eyink,XinWangandZuoliXiao,``PhysicalMechanismoftheTwo-4、DimensionalEnstrophyCascade,''PhysicalReviewLetters,91,214501,(2003)。
5、QiaoningChen,ShiyiChen,GregoryEyink,K.R.Sreenivasan,''Kolmogorov'sthirdhypothesisandsignstatistics,''PhysicalReviewLetters,90,254501(2003).

人物故事

1987年在北大博士畢業後,我選擇了去美國LosAlamos國家實驗室攻讀博士後。和很多青年嚮往美國一樣,去美國學習與工作是我的理想。我的“美國夢”不是去欣賞那裡的“自由世界”和富有物質,我的美國夢是追尋那裡的科技和創造力。作為美國LosAlamos國家實驗室接受的第一個中國內地博士後,第一個獲得以Oppenheimer命名的博士後的中國人,第一個中國來的實驗室Fellow,美國JohnsHopkins大學講席教授、系主任,改革開放後第一個獲得美國物理協會的中國內地Fellow,我實現了不少人想像中的美國夢。
然而,安逸的生活卻沒能停止祖國對我的吸引。在美國生活的18年裡,我經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有那么多優秀的學生來美國後更容易在學術上做出成績、取得成功。中國有很多很好的工科大學,但還是缺少特點突出的以培養創新人才為主的工科院校。所以,在中國辦一所新型的世界一流大學或學院,為“中國創新”培養人才是我的一個夢想,它常常激勵著我。
從2003年開始,我開始和北大的領導們討論北大的學科發展。2005年,北京大學決定重建工學院,並聘請我擔任創院院長。當我和重病在身的妻子商量回國服務時,同是北大畢業生的她給予我很大的支持:“你去吧,這是你一直想做的。”我知道,她深愛這所母校,深愛中國。我克服重重困難,帶著為中國創新而奮鬥的夢想和對家人的牽掛與愧疚回到了北京大學,開始了我的“中國夢”。
這是一段艱苦但不平凡的追夢之旅:從沒有一個員工和只有約100平方米的小樓起步,以“致力於工程科學新知識的發現和套用,培養學術領軍人才及產業領袖,引領中國與世界技術創新”為使命,艱苦創業,建立一個不一樣的工學院,一個以創新工程教育為己任的工學院。現在,北大工學在世界上的一些排名中已居30名左右。2011年,世界工學院院長大會選擇在北大召開,預示著一個高度活躍、富有創新能力的新型工學院已初步建成。
為了要創建一個新型的體制,我們幾乎每天都像在打仗。我們要一個一個地面試教授;奔赴世界各地拜訪基金會、企業,尋求他們在資金上的支持;組織教授設計教學體系;到著名中學宣講,吸引優秀學生;與地方政府及企業洽商,推進成果產業化。有時,還要忍受別人的誤解甚至攻擊……但是我不後悔,因為我很有成就感,因為我們的夢想正在逐步實現,而且在此艱難的創業過程中,我反而深深地感到,我的夢想也只有在祖國才能實現。也只有在自己的國家,我才能被委以重任。
我現在越來越清晰地理解為什麼回國不需要理由、不回國才需要理由。因為,中國夢對我們這批出國者來說從來沒有丟失過,它是我們靈魂中最深層次的東西。我很慶幸我在年富力強時回到北大、回到中國,做一番我想做的事業,因為不管我成功與否,我是一個創業者,不是一個旁觀者。我為自己從事的事業激動無比,我為自己的選擇而無怨無悔!“傳北大副校長陳十一將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連日來,這一傳聞在網路和南科大校內外流傳。雖然官方未予證實,但多位南科大師生都表示傳聞屬實。昨日,權威人士確認這一傳聞屬實,據悉新校長將於本月內到位。

任免信息

2015年1月21日,南科大召開幹部大會,宣布新任校長的任命,北大副校長陳十一擔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候選人

2011年8月,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145位科技工作者入圍,其中數學物理學部21人,化學部23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30人,地學部25人,信息技術科學部18人,技術科學部28人。
李建平[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趙進才
侯雪龍
王椿鏞
賴遠明
彭練矛
岳建民
景益鵬
王二七
黃濤[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
俞大鵬
鄭 平
鄭平[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楊秀榮[中國科學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鄂維南
李應紅
李行偉
李東旭[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張洪傑[中科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向濤
嚴純華
朱荻
劉維民
安立佳
莫毅明
葉友達
王漢功
黃維[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
梅宏
錢前
徐秋霞
劉忠范
郝躍
劉雲圻
徐濤[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趙繼宗[首都醫科大學教授]
李景鎮
李樹深
趙玉沛
田禾[華東理工大學教授]
武向平
方維海
尹浩
歐陽頎
李林[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張維岩
張學敏[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
龔健雅
張學軍[皮膚病學專家]
崔鵬[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
張旭[同濟大學教授]
朱玉賢
朱軍[浙江大學教授]
王海燕[腎內科醫生]
王松靈
王岩[解放軍總醫院骨科專家]
韓布興
王順金
席振峰
楊樹峰
李獻華[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研究員]
何滿潮
郭烈錦
徐宗本
陳永川
曹一家
張俐娜
滕錦光
雒建斌
翟婉明
楊學明
南策文
郭亞軍
徐安龍
張統一
吳學仁
張明傑
郝芳
侯增謙
曹希仁
金亞秋
鄭建華
黎志康
周成虎
應明生
韓家淮
葛均波
舒紅兵
孫世剛
魏炳波
崔福齋
陳孝平
李國英[水利部副部長]
張肇西
楊柏
盧天健
王成善
張書練
李亞棟
張富春
馬龍生
瞿佳
黃路生
王利祥
馬大為
于吉紅
王廣厚
陳曄光
陳曉非
陳發虎
沈保根
劉治國
葉志鎮
王會軍
萬衛星
潘建偉
舒德乾
焦念志
高福
袁亞湘
趙政國
郭華東
謝作偉
劉育
劉叢強
石廣玉
楊學軍
陳十一
康樂[中國科學院動物所研究員]
傅伯傑
張繼平
高山
哈木拉提·吾甫爾
田捷
王飛躍
黃潤秋
周忠和
陳駿
施一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