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雲圻

劉雲圻

劉雲圻,男,1949年4月1日出生於江蘇省靖江市,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實驗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75年劉雲圻從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後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工作。201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雲圻主要從事分子材料的設計、合成,包括π共軛小分子/高分子,碳納米管和石墨烯,以及這些材料在電子器件中的套用,包括在發光二極體、場效應電晶體和分子器件。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75年,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後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工作至今。

1985年至1988年在日本理化學研究所進修;

1991年於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獲博士學位;

1997年至1998年在美國東北大學進行訪問研究;

2000年3月至6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和華盛頓大學訪問教授;

2003年受聘為清華大學化學系兼職教授;

2008年至今受聘為武漢大學化學系兼職教授;

2004年1月至3月,日本京都大學客員教授。

發表論文400餘篇,引用7000餘次,其中他引4500次,H因子45。

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

研究興趣

劉雲圻 劉雲圻

分子材料的設計與合成

設計、合成具有D-A或D-A-D結構(D:電子給體;A:電子受體)的有機化合物;綜合性能優越的有機、高分子發光材料及載流子傳輸材料;有機半導體和具有感測性能的材料。

分子層次器件的探索

分子電子學是今後微電子學發展的方向。分子尺寸器件是實現分子電子學的關鍵。所謂分子開關就是具有可逆的雙穩態的一種量子體系,而分子整流器則是具有整流性能的納米器件。本研究以不對稱分子為對象,研究分子內電子和能量的轉移,探索分子開關的原理性器件。製備結構為M1/D-A/M2分子整流器原型器件,其中M1和M2分別為STM的針尖。試圖從實驗上證明整流性能主要來源於分子本身。

薄膜的製備與表征

採用LB膜、自組裝、甩膜和真空鍍膜等成膜技術,製備均勻、有序、無缺陷的薄膜,並用現代手段進行表征與研究。

有機/聚合物材料發光二極體

有機及聚合物電致發光器件是一種注入型器件,從電極注入的載流子在有機層中形成激子,激子在較低的電壓下實現光的發射,發射的光從透明電極一面輻射出來而形成面發射。該器件具有許多優於無機薄膜器件之處和很強的套用背景,其高亮度、高效率、低壓直流驅動、低成本、大面積和彩色顯示等優點給現代顯示技術展現了輝煌的前景,被普遍認為是有發展前景的下一代平板顯示器但有機發光也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如穩定性差、壽命短等。

有機場效應電晶體和 氣體感測器

場效應電晶體(FET)是通過改變電場來控制固體材料導電能力的有源器件,已經成為製造微電子電路、大規模、超大規模積體電路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元器件之一。無機FET的尺寸已接近小型化的自然極限。為了提高電路的集成度,人們用有機分子材料來代替無機半導體材料製備場效應電晶體。

與無機FET相比,有機場效應電晶體(OFET)的優點為:製備工藝簡單、成本低、重量輕和柔韌性好。它有可能被用作智慧卡、電子商標、存儲器、感測器和有源矩陣顯示器,是有機光電子器件和電路的關鍵元器件。尤其是單分子場效應電晶體,它將是實現分子計算機的最關鍵的元件之一。

利用LB膜製備的氣體感測器具有靈敏度高、回響快的優點,有可能獲得實際套用。本研究以有機半導體為材料,製備場效應電晶體和可逆的感測器。提高材料的遷移率和場效應電晶體ON/OFF比以及氣體感測器的靈敏度、選擇性和壽命。多壁碳納米管陣列的製備、電子器件及性能研究 在納米技術的發展中,納米電子器件的研製和開發極其關鍵。作為納米電子器件的基本構成―納米材料,碳納米管因其奇異的性能,而顯示巨大的優勢和潛力。這種比鋼還硬的管狀分子,最重要的用途就是被開發為快速、高效、低耗和耐用的電子器件。從原理上講,碳納米管可在電子線路中扮演與矽相同的角色。多壁碳納米管,每一層具有略為不同的幾何尺寸,因而可能具有更複雜的性質。

研究興趣是製備陣列規整、尺寸均勻的陣列碳納米管。利用摻雜等技術可控制備具有特殊結構的一維納米材料。製備場發射器件,納米整流器,組裝邏輯電路,納米場效應電晶體,研究其電子傳輸機理和納米效應。

院士候選

2015年7月31日,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2015年12月7日,當選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候選人

2011年8月,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145位科技工作者入圍,其中數學物理學部21人,化學部23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30人,地學部25人,信息技術科學部18人,技術科學部28人。
李建平[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趙進才
侯雪龍
王椿鏞
賴遠明
彭練矛
岳建民
景益鵬
王二七
黃濤[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
俞大鵬
鄭 平
鄭平[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楊秀榮[中國科學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鄂維南
李應紅
李行偉
李東旭[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張洪傑[中科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向濤
嚴純華
朱荻
劉維民
安立佳
莫毅明
葉友達
王漢功
黃維[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
梅宏
錢前
徐秋霞
劉忠范
郝躍
劉雲圻
徐濤[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趙繼宗[首都醫科大學教授]
李景鎮
李樹深
趙玉沛
田禾[華東理工大學教授]
武向平
方維海
尹浩
歐陽頎
李林[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張維岩
張學敏[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
龔健雅
張學軍[皮膚病學專家]
崔鵬[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
張旭[同濟大學教授]
朱玉賢
朱軍[浙江大學教授]
王海燕[腎內科醫生]
王松靈
王岩[解放軍總醫院骨科專家]
韓布興
王順金
席振峰
楊樹峰
李獻華[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研究員]
何滿潮
郭烈錦
徐宗本
陳永川
曹一家
張俐娜
滕錦光
雒建斌
翟婉明
楊學明
南策文
郭亞軍
徐安龍
張統一
吳學仁
張明傑
郝芳
侯增謙
曹希仁
金亞秋
鄭建華
黎志康
周成虎
應明生
韓家淮
葛均波
舒紅兵
孫世剛
魏炳波
崔福齋
陳孝平
李國英[水利部副部長]
張肇西
楊柏
盧天健
王成善
張書練
李亞棟
張富春
馬龍生
瞿佳
黃路生
王利祥
馬大為
于吉紅
王廣厚
陳曄光
陳曉非
陳發虎
沈保根
劉治國
葉志鎮
王會軍
萬衛星
潘建偉
舒德乾
焦念志
高福
袁亞湘
趙政國
郭華東
謝作偉
劉育
劉叢強
石廣玉
楊學軍
陳十一
康樂[中國科學院動物所研究員]
傅伯傑
張繼平
高山
哈木拉提·吾甫爾
田捷
王飛躍
黃潤秋
周忠和
陳駿
施一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