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子

背子,亦寫作“褙子”,古稱“中單”、“半臂”。

基本信息


解釋

用來背東西的長背簍,一種日常使用的工具

歷史

宋程大昌《演繁露》三《背子中禪》說:“今人服公裳,必衷以背子。背子者,狀如單襦袷襖,特其裾加長,直垂至足焉耳。其實古之中禪也。禪之字或為單,中單之制,正如今人背子,”此謂背子是由古之中單而來。《通俗編》說:“《說文》:‘無袂之衣謂之。’趙宦光長箋云:‘半臂衣也,武士謂之蔽甲,俗謂之披襖,小
者曰背子’。”這是說沒有袖頭的衣服叫背子,由武士蔽甲變化而成。
唐代,背子多指短袖上衣。《舊唐書·李德裕傳》記載:“(玄宗)令皇甫詢於益州織半臂背子、琵琶桿撥、鏤牙合子等。”《事物紀原》“衣裘帶服部”“背子”條也說:“實錄又曰:‘隋大業中,內官多服半臂,除卻長袖也。唐高祖減其袖,謂之半臂,今背子也。”根據現存的一些石雕、壁畫資料看,唐代的背子很象現代的短袖襯衣。
宋代的背子一般有三種含意。一種指貴族男子穿在祭服、朝服內的襯衣,其制如古之中單:盤領、長袖、兩腋開衩,下長至足。此即程大昌所謂“今人服公裳,必衷以背子”也。一種指武士、儀衛的制服,其式圓領、對襟、短袖,下長至膝。還有一種專指婦女常用之服。其制為對襟、直領、兩腋開衩,衣袖有寬窄兩式,衣長有膝上、齊膝、過膝、齊裙、至足幾種。這種背子,盛行於整個兩宋時期,上自后妃,下及民女均可穿著。宋李薦《濟南先生師友談記》“御宴惟五人,……寶慈暨長樂皆白角團冠,前後惟白玉龍簪而已;衣黃背子,衣無華彩。太妃暨中宮皆縷金雲月冠,前後亦白玉龍簪,而飾以北珠,珠甚大,衣紅背子,皆用珠為飾。”《宋史·輿服志》也載:“淳熙中,朱熹又定祭祀、冠婚之服,特頒行之。凡士大夫家祭祀、冠婚,則具盛服。……女子在室者冠子、背子。眾妾則假紛、背子。”
元明時期,背子樣式沿襲兩宋,為官民常服,並屢屢出現於文學作品。元雜劇《外行首》第二折:“則要你穿背子,戴冠梳,急煎煎鬧炒炒柳陌花街將罪業招。”這是指妓女服背子。《水滸》八回:“當時董超便和酒保逕到店中閣兒內看時,見坐著一個人,頭戴頂萬字巾,身穿領皂紗背子,下面皂靴淨襪。”《武王伐紂平話》中:“至夜,羊刃著皂衣褙子,去劫黃飛虎寨.”兩處所說,當是武士之背子(半臂衣)。《古今小說》稱之為“背兒”。卷三十六說那人:“磚頂背系帶頭巾,皂羅文武帶背兒,下兩寬口袴,側面絲鞋”。

中國民風民俗大辭典(服飾類)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經濟、文化發展最早的民族之一。這一偉大民族,在黃河,長江流域遼闊的土地上,長期繁衍生息所創造的民族優秀文化,是他們智慧的結晶。作為炎黃子孫,繼承和弘揚這份優秀的文化遺產,有助於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乾培養愛國王義情操,增強民族的凝聚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