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浣布

火浣布,即用石棉織成的布。古代對石棉的性質不明,或謂用某種木皮或鼠毛所織。

簡介

中國早期史書中,用石棉纖維紡織而成的布,常稱為“火浣布”或“火烷布”。這種布具有不燃性,在火中能去污垢,也就是目前生活中遇見的石棉布

文獻記載

《列子》:“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獻錕鋙之劍,火浣之布。……火浣之布、浣之必投於火、布則火色、垢則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凝乎雪。”

出處:《列子·湯問》:“火浣之布,浣之必投於火。”

《後漢書·西域傳·大秦國》:“作黃金塗、火浣布……凡外國諸珍異皆出焉。”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三:“山( 炎火之山 )上有鳥獸草木,皆生育滋長於炎火之中,故有火澣布。非此山草木之皮枲,則其鳥獸之毛也。”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五:“及 哲宗 朝,始得火浣布七寸……大抵若今之木棉布。色微青,投之火中則潔白,非鼠毛也。”

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名》:“今有聞火浣布者,目所未覩,體所未御。”

參閱 李約瑟 《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三卷第二五章六之。

性質

對火浣布的性質直到明清時,許多人仍然搞不清,還是採用舊說。明葉子奇《草木子·觀物篇》謂:“至於火中生蟲,則火鼠也,極南方有之。其毛以為火浣布。”清·阮葵生《茶餘客話》卷十八說:“火浣布,出四川越巂嵩(xī)廳番地。五蠻山石縫內生草,其根俗名不朽木,性純陰,番民取以捻線織成布。己丑,外臬使益贈一幅,每幅不過數尺。其質粗,置火中經刻不然。以抹几案油穢,入烈火,膩處即有焰,焰息穢去,焰即穢也,布仍完整,故名火浣。”
《鏡花緣》一書往往論學說藝,數典談經,連篇累牘,不能自己。才說到唐敖等人遊玩至炎火山,便借多九公之口道:“海外耆薄國之東有火山國,山中雖落大雨,其火仍舊。火中常有白鼠走至山邊覓食,獵人捕獲,以毛做布,就是如今‘火浣布’。又自燃洲有樹生於火山,其皮亦可織為‘火浣布’。”這是綜合《神異經·南荒經》、《十洲記》和《述異記》的記載而成。

用途

古代這種布算得名貴之物,或以之贈人。《金瓶梅詞話》五十五回寫西門慶到東京給蔡太師送壽禮,其中就有“火浣布二十匹”。上文引《茶餘客話》“外臬使益贈一幅”,也為一例。

中國民風民俗大辭典(服飾類)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經濟、文化發展最早的民族之一。這一偉大民族,在黃河,長江流域遼闊的土地上,長期繁衍生息所創造的民族優秀文化,是他們智慧的結晶。作為炎黃子孫,繼承和弘揚這份優秀的文化遺產,有助於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乾培養愛國王義情操,增強民族的凝聚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