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榮學

於榮學

於榮學,北京懷柔紅螺寺中學校長,北京市特級教師。

基本信息

人物簡歷

於榮學 於榮學

2000年,被評為北京市親職教育先進工作者

2004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德育工作者

2005年,被評為北京市特級教師(德育)

2006年,被評為全國學校管理創新典範校長

2006年,被評為全國學校文化管理示範校長

2006年,被評為北京市傑出校長

2007年,被評為全國科研型校長

2008年,獲得奧林匹克教育突出貢獻獎

2008年,被評為第二屆全國十大明星校長

2009年,被評為懷柔區高層次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2009年,被評為會國優秀校長

為教育而生

於榮學進入教育領域的經歷非常獨特:1971年,國中畢業的他在家勞動半年後,擔任了本村的鄉村教師。那一年他只有17歲。一天晚上村領導找到了於學榮,說村裡的孩子沒人教,讓他去當代課老師。而當時,於榮學剛剛得到一個做售貨員的工作機會,正準備第二天去上班。在那個物資匱乏的特殊年代,售貨員是社會上極受尊重的職業。於學榮想都沒想,毅然放棄了在當時來講非常有誘惑力的工作,選擇了鄉村教師這個職業。沒想到,這一改,就改變了整個人生,從此便與教育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兩年後,於榮學有了上大學的機會。作為工農兵學員,在報考志願的時候,他再次面臨了兒時的醫生夢想和繼續深造師範專業的兩難選擇,於榮學再次選擇了師範專業。1976年畢業後他又回到了深山區任國中、高中語文教師。1980年他被調往山區一所農業高中任教。這所農業高中建在半山坡上,條件十分艱苦,為了成為學生的貼心人,他把家從六里外的山城搬到了窯洞,與學生生活在一起。他在山區工作了12年,擔任了10年班主任。

年少時的兩次選擇之後,於榮學在此後的人生中無數次面臨教育工作與其他當時社會上最讓人嚮往的職業之間的抉擇。而他最終總會將自己交給教育事業。在一次次的選擇中於榮學也更堅定了自己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的信念——“我想自己就是為教育而生的!”

領導藝術

校長在一所學校扮演的是什麼角色?面對這樣的問題,於校長感觸頗深:“校長是一個學校的思想者。領導學校其實是思想的領導。作為校長首先要明確學校追求的發展目標,並將其轉化成全體教工的目標。形成全校師生的共同願景。”

紅螺寺中學創辦於1949年4月,原名“懷柔縣立簡易師範學校”。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多數時間在辦師範教育和國中教育。1999年,恢復為紅螺寺高中。由於當時的高中教學班急劇增加,而學校的老師大多數是從事師範和國中教學工作,或者是外聘的高校畢業生。這三部分組成的教師隊伍普遍不適應高考應試,結構嚴重失衡,成了學校發展的瓶頸。

2002年,於校長出任紅螺寺中學校長後,針對學校的實際情況,對教師隊伍採取“培養一批、引進一批、調整一批”的方針。於校長深知只有開放的學校才是有活力的學校。作為現代化的高中必須是開放的。他積極採取措施保證教師參加市區各種培訓活動,請名師、專家進校園辦講座,派教師去外省市、國外學習。在於校長的領導和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紅中很快成為全區開放程度最高的學校。

“教師隊伍的培養是一個學校建設的根本。”在這種信念之下,他對學校教師的培養不遺餘力。作為校長,於榮學率先擔負起引導教師成長的責任,除了把自己的教學方法、構建模式介紹給教師,更是有意識地引導教師走上科研興教之路。在多年的教學與領導工作中,於校長積澱了很多教育教學的實踐經驗,完成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理論著作,成為紅中乃至全市全國教師開展工作的理論指導。在於校長的引領和鼓勵之下,全校教師都制訂了個人發展計畫,積極開展科研工作。學校的老師湧現大量科研成果,撰寫、編著的教學著作和校本教材目前已有8部,即將翻印的還有10餘部。

科學高效的培訓模式,使紅螺寺中學的教師隊伍建設結出碩果。目前學校擁有區級以上骨幹教師12名,特級教師1名,中高級以上職稱教師占69%。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們實行自評、互評、互相協作,形成了良好和諧的教學氛圍。學校的師資隊伍的發展變化得到了北京市和懷柔區領導的充分認可,面對教師的迅速成長,於校長也倍感欣慰,對於未來充滿信心,因為學校擁有最寶貴的資源——勇於創新、不斷進取的教師隊伍。

特色辦學

從2000年開始,紅中招收的學生中考成績平均分在420分左右。這個成績在目前的形勢下在三年後根本沒希望升入大學本科。現行的教育制度和就業情況下,學生和家長最看重的便是學生能否升入大學本科,享受優質高等教育。面對這種情況,於校長帶領全校積極採取措施,創新培育模式。

學校選準藝術教育為突破口,以局部發展帶動整體發展。由北京市教委,懷柔教委特批,學校通過改革成立了特色藝術班。通過選學藝術課程,學生參加高考時,有90%以上的學生能夠被高校本科專業錄取。在2009年的北京市藝術統一考試中,美術生本科合格率達到96.8%。藝術班為很多成績不高的學生探索出了一條升學的希望之路。而且學生畢業後的就業率和收入都很高。目前,藝術教育成為了紅螺寺中學的辦學特色之一,近年來獲得了“懷柔區藝術教育示範校”、“北京市藝術教育特色校”、“首都校園環境文化藝術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校園文化建設金獎”等獎項。

2003年,為進一步加強開放程度,學校申報成立國際部。國際部經北京市政府外事部門、教委外事部門、公安局外事部門等三家單位聯合考察,確認具備招收留學生資格後成立。成立後的國際部向新加坡、泰國、美國等輸送留學生,並接納美國、德國、法國、韓國、泰國等地學生來校學習漢語。

近年來,學校開始招收新疆班學生,每年有兩個班、十個民族的學生和諧相處。

2003年秋,經多方努力,學校建成了具有全市一流水平可容納1500名學生的全區第一家寄宿學校。獨特的寄宿制,不僅使教學成績有了顯著提高,也讓學生一點一滴完善了自己,成為學生成功成才的平台。

經過多年的努力,現在的紅螺寺中學集普通教育、民族教育、藝術教育、國際教育於一身,已經發展成為一所多元特色共存的地區品牌校。獨特的辦學理念走在了北京市區縣的前列,使很多入學成績低的學生有機會根據自身個性特徵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成績進步很快,升學率大幅度提高。這一點深受學生家長的歡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高端做事 低調做人

多年來,於校長所有的工作調動都是在領導的信任下派遣,於校長總是服從安排,並從來都不負眾望。從國小老師、國中老師、高中老師、教導主任、副校長、區教委科長、高中校長……一路走來,他穩紮穩打,在每一個職位上都取得令人稱讚的成績和可圈可點的突破。

為此,也有很多人為他還在中學校長的位置上惋惜和不平,認為以他的資歷完全可以勝任更高的職位。但於校長自己說:“人還是淡泊一點的好,這樣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專注於理論研究。我其實是一個很內向的人,不適合做官,也沒興趣。”

不要以為說出這樣話的人是清心寡欲、安於現狀的。恰恰相反,多年來,於校長在工作中總是不斷地追求創新和開拓,是一個做什麼事都追求極致和完美的人。“我希望做任何事都能做到最好”。

早年任班主任的時候他便要求自己每件事都做到最好,無論是學習成績、各種比賽,都領導鼓勵全班學生去盡最大努力取得最好的成績。

1980年,他借鑑上海育才中學“讀議講練”的教學模式:老師在課堂上起到引領和點撥的作用,鍛鍊學生表達、寫作的能力。這種探索在當時是非常超前,曾受邀在整個懷柔區進行經驗介紹。

在區教委工作時,於校長同樣用這股勁頭克服工作多、人手少的困難。以至於北京市教委基礎教育處一位處長曾用“懷柔的教委創造了奇蹟”來評價他和同事的工作成績。

1993年,於校長將自己在山村時擔任班主任工作的真實感受、心得進行總結、提煉和升華,撰寫了《山區班主任工作》一書,受到叢書編委會的一致好評。

2001年,他在任紅螺寺一中黨委書記主抓思想工作時,出版了班主任專著《班主任工作實用方法》。在繼承發展班主任傳統工作方法的基礎上,注重創新,介紹了50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操作性強的教育方法。此書獲得了懷柔區科技進步一等獎,並成為懷柔、東城、西城、石景山等區的9000餘名班主任的進修教材。

談到工作的繁忙與辛苦、官位的級別、物質的得失……於校長都會拍拍桌前自己和紅中老師們的一摞著作來回答:“我的成果都在這擺著呢!這就是我的價值所在,這就是我的快樂!”欣慰、自豪與喜悅溢於言表。

北京市特級教師

北京是我國的政治、文化、交通等中心,特級教師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基礎教育領域傑出的教育工作者,是廣大教師和學生學習的榜樣和楷模。特級教師的成長經歷是中國小教育的珍貴的教材,將北京市添加教師整理並傳播開來,供廣大中國小校長、教師、教育行政及科研人員學習、研究和借鑑,是首都教育發展的迫切需要,同時也是全國教師學習的榜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