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

台灣地區

台灣地區,也稱台澎金馬地區或台澎金馬,是指所謂"中華民國"實施統治的地區,包括台灣、澎湖、金門、馬祖以及東沙群島、南沙太平島,總陸地面積36,188平方公里,人口23,197,947人(2009年9月)。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台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歷史上,台灣曾被西班牙、荷蘭、日本占領過。抗日戰爭勝利後,台灣重歸中國的版圖。1949年後台灣與大陸處於分離的狀態。台灣島是中國的第一大島,位於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台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繫的重要交通樞紐

台灣在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經濟發展迅猛,一直是“亞洲四小龍”之首。 2009年的人均GDP為16423美元,2010年的人均GDP為17660美元。

基本檔案

名稱:中華台北(Chinese Taibei) 中國台灣(Taiwan) 首府:台北(Taipei)
語言:漢語、閩南台語、原住民語、客家語 人口密度:637.64平方千米(世界第9名)
土地面積:35,980平方千米(世界第38大的島嶼) 貨幣:新台幣(NTD)
時區:UTC+8 道路通行方向:靠右行駛
區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區花:梅花
體育組織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區歌:三民主義歌
人口:23,124,514人(2010年1月,世界第46名) 民族:漢族高山族南島語族(原住民)
人均GDP:17,660 美元 (2010年) 長途電話區號:+886

台灣政要

台灣地區長官 馬英九
台灣地區副長官 蕭萬長
台灣行政主管部門首長 吳敦義
台灣立法主管部門首長 王金平

台灣政黨

政府機構

備註:由於內容字數過多,只提供人員名單,相關介紹已省略,詳細資訊請參照新華網—台灣百科

台灣地區長官官邸
台灣領地區長官官邸
長官:馬英九
副長官:蕭萬長
官邸“秘書長”:廖了以
地址:台北市重慶南路1段122號
台灣實行“五權分立”的政府組織,分為行政、立法、監察、考試和司法5個部門。

台灣行政主管部門

負責人:吳敦義
副負責人:朱立倫
秘書長:林中森
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1段1號

台灣立法主管部門

負責人:王金平
副負責人:曾永權
秘書長:林錫山
副秘書長:余騰芳
地址:台北市中山南路1號

台灣司法主管部門

負責人:賴英照

副負責人:謝在全
大法官:徐璧湖、林子儀、許宗力、許玉秀、林錫堯、蔡清游、池啟明、李震山、黃茂榮、陳敏、葉百修、陳春生、陳新民

台灣考試主管部門

負責人:關 中

副負責人:伍錦霖
秘書長:林水吉

台灣監察主管部門

負責人:王建煊

副負責人:陳進利

地理資源

地理優勢

台灣地形
台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地處東經119°18′03″至124°34′30″,北緯20°45′25″至25°56′30″之間。台灣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相隔約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隔約300公里;西隔台灣海峽福建相望,最窄處為130公里。台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繫的重要交通樞紐。 台灣海峽呈東北向西南走向,北通東海,南接南海,長約200海里,寬約70至221海里,平均寬度約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國際海上交通要道。中國東海和南海之間往返的船隻從這裡通過。從歐洲、非洲、南亞和大洋洲到中國東部沿海的船隻也從這裡通過。從大西洋、地中海、波斯灣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隻一般也經過這裡。

地形地貌

台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占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台灣山系與台灣島的東北——西南走向平行,豎臥於台灣島中部偏東位置,形成本島東部多山脈、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徵。台灣島有五大山脈、四大平原、三大盆地、分別是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和台東山脈,宜蘭平原、嘉南平原、屏東平原和台東縱谷平原,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埔里盆地。中央山脈縱貫南北,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國東部最高峰。台灣島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火山帶上,地殼不穩,是一個多震的地區。

氣候條件

台灣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雨量充沛,夏秋多颱風暴雨。北回歸線穿過台灣島中部,北部為亞熱帶氣候,南部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高山除外)為22℃,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充沛的雨量給島上的河流發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獨流入海的大小河川達608條,且水勢湍急,多瀑布,水力資源極為豐富。其中長度超過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濁水溪(186.4公里)、高屏溪(170.9公里)、淡水河(158.7公里),大甲溪(140.3公里)、曾文溪(138.5公里)、烏溪(116.8公里)。

自然資源

台灣農耕面積約占土地面積的四分之一,盛產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質好,產量高;主要經濟作物是蔗糖和茶。蔬菜品種超過90種,栽種面積僅次於稻穀。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美稱,水果種類繁多。花卉產值也相當可觀。

台灣森林面積約占全境面積的52%,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和嘉義的阿里山是著名的三大林區,木材儲量多達3.26億立方米,樹木種類近4000種,其中尤以台灣杉、紅檜、樟、楠等名貴木材聞名於世,樟樹提取物更居世界之冠,樟腦和樟油產量約占世界總量的70%。
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總長達1600公里,因地處寒暖流交界,漁業資源豐富。東部沿海岸峻水深,漁期終年不絕;西部海底為大陸架的延伸,較為平坦,底棲魚和貝類豐富,近海漁業、養殖業都比較發達。遠洋漁業也較發達。
台灣除有豐富的水力、森林、漁業資源外,其它自然資源有限,自產能源只有少量煤、天然氣,金、銀、銅、鐵等金屬礦產也較少,主要儲藏於北部火山岩地區及中央山脈。

居民

台灣居民中,漢族約占總人口的98%;少數民族約占2%。根據語言、風俗的不同,台灣少數民族分為阿美、泰雅、排灣、布農、卑南、魯凱、曹、雅美和賽夏等9族,分居全境。人口22,790,250人(2006年)。

四大族群

台灣人口若依據移居島上時間的先後,可以分為四大族群,分別為:

台灣原住民
鶴佬人
客家人
“外省人”
而近年來由於台灣人與東南亞國家人民通婚(大部分是台灣男性和東南亞女性通婚)日益增加,亦有所謂的第五大族群的出現。

人口劃分

漢族本省人(包括鶴佬人約73%、客家人約12%)85%;“外省人”13%;原住民2%

以文化人類學來區分,主要分為南島語系的台灣原住民族與漢藏語系的漢族,鶴佬人、客家人、多數“外省人”,皆屬於後者。

原住民族

在日據時期,依據居住地區分為高山的高砂族及平地的平埔族。台灣光復後,統稱為山地同胞(不分居住地,簡稱山胞)。近年來統一以台灣原住民族為稱謂。由於山地的阻隔,語言與風俗習慣迥異,而有亞族的再區分。目前共有泰雅族、阿美族、布農族、卑南族、達悟族、排灣族、魯凱族、鄒族、邵族、賽夏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與撒奇萊雅族等十三個亞民族為台灣當局所承認,另外屬泰雅族一支的賽德克族正積極爭取成為第十四個原住民族。

其他民族

漢族
在台灣的漢族占總人口的98%。台灣話、客家話等均屬於漢語方言
鶴佬人
又稱為閩南人、福佬人、Holo人,主要是從明末至清朝時期,由福建省南部(閩南)移民而來。又根據原居地,有漳州鶴佬人、泉州鶴佬人之分,經過數百年來的人口流動,兩者平均分布在島內各處。目前為台灣四大族群中人數最多的族群,占人口總數的73%左右。
鶴佬人語言以台灣話為主,為閩南語的一支,可依據漳、泉音融合程度的多寡,粗略分為南部腔、北部腔、宜蘭腔、海口腔等,各腔間彼此差異性不大,在聲調上尤其一致,僅有幾個字詞發音不同,溝通無礙。
客家人
在台灣清朝時期或更早,由粵東、閩西一帶移民而來的。
又根據原居地,有四縣客家人和海陸客家人之分。目前台灣客家人的分布,以北部桃園、新竹、苗栗地區最多。
除了桃竹苗三縣以外,客家人集中的地方,還包括南部的六堆地區,主要是指屏東縣的內埔、長治、麟洛上局樹、萬巒等鄉鎮,及高雄縣美濃、六龜等鄉鎮。這一帶,客家人總數大約三十多萬,幾乎以四縣客家人為主,是全台第二個客家人集中的地方。
其它各縣市中,東部花蓮縣是客家大縣,客家人口占全縣百分之四十,達十幾萬人。再就是台東縣,客家人口占全縣大約四分之一。另外,客家人相當多的縣市是台中、南投、高雄三個縣,客家人占百分之十幾。
其它如台北和高雄兩市,客家人人口也都不少。至於台南縣、台南市,是客家人最早來到的地方,但多使用閩南語,與閩南人同化,或遷居他處。
客家人語言以客家話為主,又分為四縣腔(桃園、苗栗,高屏六堆地區)、海陸腔(新竹、花蓮部分地區)、大埔腔(台中東勢一帶)、詔安腔(雲林侖背一帶)和饒平腔、永定腔等。

外省人

“外省人”一詞與“本省人”意義相對,有時被稱為新住民。主要是指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遷居台灣的大陸各省人民,早期多聚居於眷村,近年來開始散居於台灣各地。其語言除原鄉語言外,主要使用國語

馬祖
或稱閩東人、福州人。居住在馬祖地區,其語言使用福州話。多數情況列為“外省人”。

行政區劃

台灣的行政區域分成四級制,分別為:

A.省級:基本資格是人口必須達100萬,目前已經有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5市
B.縣級:人口達20萬或是具有重要政治、文化、經濟地位,目前有基隆、新竹、嘉義3市;桃園、新竹、苗栗、南投、彰化、雲林、嘉義、屏東、宜蘭、花蓮、台東11個縣;以及金門、連江兩縣(原屬福建省金門、馬祖)和位於台灣海峽中間的澎湖縣這3座稱為“離島”的行政區。
C.科級:人口在15萬到50萬之間,工商發達、稅收充裕、交通與公共設施齊全者,有:隸屬新北市的板橋、三重、中和、永和、新店、汐止、土城、蘆洲、樹林9市;所屬大台中市的豐原、太平、大里3市;嘉義縣的太保與朴子兩市;台南市的新營與永康兩市;此外還有竹北、苗栗、彰化、南投、斗六、鳳山、屏東、宜蘭、花蓮、台東,以及澎湖縣的馬公市等等。
D.鄉級:鄉鎮是第四級行政區域,居民以農、林、漁、牧等一級產業為主、人口在5萬以下者稱為“鄉”;5萬以上15萬以下,其聚落已略具城市商業形態者稱為“鎮”。目前台灣共有61鎮、226鄉。
台灣本島和澎湖共設7市、16縣,其中台北市和新北市,大台中市,大高雄市和大台南市為“五大都會”,直屬台灣行政主管部門,其餘屬台灣省;市下設區,縣下設市(縣轄市)、鎮、鄉,合稱區市鎮鄉。
台北市
中正區 大同區 中山區 松山區 大安區 萬華區
台灣行政規劃圖台灣行政規劃圖
信義區 士林區 北投區 內湖區 南港區 文山區
大高雄市
新興區 前金區 芩雅區 鹽埕區 鼓山區 旗津區
前鎮區 三民區 左營區 楠梓區 小港區
基隆市
仁愛區 信義區 中正區 中山區 安樂區 暖暖區
七堵區
大台中市
中區 東區 南區 西區 北區 北屯區
西屯區 南屯區
台南市
中西區 東區 南區 北區 安平區 安南區
新竹市
東區 北區 香山區
嘉義市
東區 西區

新北市(板橋市) 宜蘭縣(宜蘭市) 新竹縣(竹北市) 桃園縣(桃園市) 苗栗縣(苗栗市) 大台中市(豐原市)
彰化縣(彰化市) 南投縣(南投市) 嘉義縣(太保市) 雲林縣(斗六市) 大台南市(新營市) 大高雄市(鳳山市)
屏東縣(屏東市) 台東縣(台東市) 花蓮縣(花蓮市) 澎湖縣(馬公市)
附:金門、“連江”
金門、馬祖各設一縣,馬祖因原來即是大陸的連江縣的一部分,因此仍叫連江縣。(註:馬祖原屬連江、長樂、羅源三縣,1956年整並於連江縣;烏丘原屬莆田縣,1956年併入金門縣。)
金門縣:面積153.1平方千米,人口5.6萬。縣治金沙鎮。轄3鎮3鄉(金沙鎮、金湖鎮、金城鎮、金寧鄉、烈嶼鄉、烏丘鄉)。
連江縣:面積28.8平方千米,人口1.8萬。縣治南竿鄉,轄4鄉(南竿鄉、北竿鄉、莒光鄉、東引鄉),23村/里,136鄰。

歷史概況

遠古時代,台灣與大陸相連,後來因地殼運動,相連線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峽,出現台灣島。台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的。1971年和1974年,兩次在台南縣左鎮鄉發現了迄今為止台灣最早的人類化石,被命名為“左鎮人”。考古學家認為,“左鎮人”是在3萬年前從大陸到台灣的,與福建考古發現的“清流人”、“東山人”同屬中國舊石器時代南部地區的晚期智人,有著共同的起源,都繼承了中國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灣早期住民中,還有少部屬於尼格利陀人種的矮黑人和屬於琉球人種的琅嶠人。上述台灣早期住民是現今台灣少數民族的祖先。

台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當時三國吳孫權派1萬官兵到達“夷洲”(台灣),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對台灣最早的記述。
隋唐時期(公元589—618年)稱台灣為“流求”。朝曾三次出師台灣。據史籍記載,610年(隋大業六年)漢族人民開始移居澎湖地區。
到宋元時期(公元960—1368年),漢族人民在澎湖地區已有相當數量。漢人開拓澎湖以後,開始向台灣發展,帶去了當時先進的生產技術,公元12世紀中葉,宋朝將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並派兵戍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灣。
台灣
元、明兩朝政府在澎湖設巡檢司,負責巡邏、查緝罪犯,併兼辦鹽課。明朝 後期開拓的規模越來越大。在戰亂和災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當局和鄭芝龍集團曾經有組織地移民台灣。
16世紀,西班牙、荷蘭等西方殖民勢力迅速發展,開始把觸角伸向東方。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乘明末農民起義和東北滿族勢力日益強大,明政府處境艱難之時,侵入台灣。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灣北部和東部的一些地區,後於1642年被荷蘭人趕走,台灣淪為荷蘭的殖民地。荷蘭殖民者實行強制統治,把土地據為已有,強迫人民繳納各種租稅,掠奪台灣的米、糖,把其收購到的中國生絲、糖和瓷器經台灣轉口運往各國,牟取高額利潤。荷蘭殖民者的統治,激起了台灣人民的反抗。 1652年9月,農民領袖郭懷一領導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武裝起義。這次武裝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但它表明荷蘭的殖民統治已經出現危機。
1644年,清朝統一全國。1661年4月,鄭成功率2.5萬將士及數百艘戰艦,由金門進軍台灣。鄭成功在進軍台灣時,向荷蘭殖民者表示,台灣“一向屬於中國”,台灣和澎湖這兩個“島嶼的居民都是中國人,他們自古以來占有和耕種這一土地”,荷蘭“自應把它歸還原主。”經過激烈戰鬥和圍困,1662年2月,鄭成功迫使荷蘭總督揆一簽字投降。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中國領土台灣,成為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廣大人民的敬仰。
從旗津方向俯瞰高雄港從旗津方向俯瞰高雄港
1684年,清政府設定分巡台廈兵備道及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至1811年,台灣人口已達190萬,其中多數是來自福建、廣東的移民。移民大量開墾荒地,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興的農業區域,並向大陸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陸輸入的日用消費品和建築材料等,使台灣的經濟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這個時期,台灣與福建、廣東的來往十分密切,中華文化更加全面地傳入台灣。
由於西方列強向中國邊疆侵逼,中國出現了邊疆危機1884—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法軍進攻台灣,遭劉銘傳率軍重創,到1885年6月《中法新約》簽定,法軍被迫撤出台灣。
中法戰爭以後,清政府為了加強海防,於1885年將台灣劃為單一行省,台灣成為中國第20個行省。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積極推行自強新政,清理田賦,增加財政收入,購買輪船,架設電報線,設立郵電總局,建造鐵路;購買軍艦,增設炮台,設立機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務局,安裝新式採煤機器;設立興市公司,建街造路;創立西學堂、電報學堂,培養建設人才。劉銘傳把眾多新式事業集中於一省,使台灣成為當時中國的先進省份之一。
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翌年清政府戰敗,於4月17日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訊息傳出後,舉國同憤,反對割台;台灣全省“哭聲震天”,鳴鑼罷市。協理台灣軍務的清軍將領劉永福等率軍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堅持了5個多月的戰鬥,歷經大小百餘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終遭失敗。從此,台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達50年之久。台灣人民從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統治,在日本殖民初期,以農民為主體的抗日武裝進行了長達20年的鬥爭。後來,文化協會、民眾黨、共產黨等還組織領導了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民族抵抗運動。1937年7月日本製造“七七事變“,中國人民開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戰爭。在抗日戰爭時期,不少台灣同胞回到祖國參加抗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台灣的光復作出了貢獻。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2月9日,中國政府發出《中國對日宣戰布告》,明確宣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契約,有涉及中日之間關係者,一律廢止。”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8年英勇的抗日戰爭,終於收復了台灣。台灣同胞歡天喜地,慶祝回歸祖國。10月25日,同盟國中國戰區台灣受降儀式於台北舉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國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國主權之下。至此,台灣、澎湖重歸中國主權管轄之下。1949年內戰結束後,一部分國民黨黨政人員兵敗逃往台灣,自此以後,台灣地區和中國大陸又開始長達數十年之久的分治形態。
2000年,中國台灣地區由民進黨執政,實現台灣地區第一次政黨輪替;2004年民進黨再次執政。
2008年,中國台灣地區由中國國民黨執政,實現台灣地區第二次政黨輪替。

經濟結構

台灣經濟是一個典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系。

農業

(包括農、牧、漁、林)

農業生產總值近 3,909 億元,其中農產占 43.6% ,畜產占 33.2% ,漁產占 23% ,林產占 0.2% ( 2000 年 ) 。主要農產為稻米、甘蔗、檳榔、茶、玉蜀黍等。主要畜產為豬、雞、雞蛋、牛乳、鴨、鵝等,畜牧方式以欄牧為主。漁業可分為遠洋、近海、沿岸漁業及養殖漁業四種,每年冬季的烏魚汛,為典型的近海漁業,高雄前鎮漁港則為遠洋漁業的基地,主要漁產為鮪魚、鰹魚等,養殖漁業主要魚類為蝦、虱目魚、吳郭魚及石斑魚等。主要針業林產為扁柏、紅檜、肖楠等,主要闊葉林林產為烏心石、櫸木、黃連木、泡桐等。

礦業

台灣地區地質構造複雜,礦床分布極不規則,礦業發展的自然條件並不十分優越。然依面積比例而言,礦產可謂不少。但因各種產業發達,大部分礦產遠不敷經建所需,仰賴輸入。主要礦產為天然氣、煤、大理石、蛇紋石和硫礦等,天然氣分布於苗栗一帶,煤田分布於北部,大理石分布於東部,蛇紋石分布於花蓮一帶,硫礦則產於北部大屯火山群

工業

1999 年台灣出口金額達 1,216 億美元,其中 98.4% 為工業產品,工業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主力。50-60 年代偏重於輕工業,鼓勵海外投資及拓展海外市場,利用台灣低廉工資之競爭優勢,設立加工出口區。70年代以來偏重於重化工業。70 年代中期,大煉鋼廠、大造船廠、石油化學工業及能源發電廠等四項重大建設完工後,已使台灣的工業發展,由輕工業進入重工業的階段。80 年代開始,政府積極推動發展技術層次高、附加價值大及耗用能源少之策略性工業,建立科學工業園區,發展高科技工業。至1990年,策略性工業 ( 以電子信息及機械工業為主 ) 及高科技工業產品出口值占總出口值之比重已增為 40.2% 。以高科技電子工業而言,是半導體的國際代工重鎮,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位於新竹科學園區,是世界“積體電路”主要生產地區。

貿易

台灣屬於海島型經濟,資源較貧乏,端賴國際貿易有無,早期靠農產品(茶、糖、樟腦及米、糖)外銷,1966 年以後,工業產品的輸出已占首位,工業產品由輕工業到重工業、高科技產品,台灣科技產業揚名國際,賺取大量外匯。台灣的對外貿易在1971年以後轉為出超,以1999年台灣國際貿易為例,出口額為 121,591 百萬美元,進口額 110,690 百萬美元,出超 10,901 百萬美元。台灣國際貿易主要出口地區為美國、中國香港 ( 包括兩岸的轉口貿易 ) 、日本。主要進口地區為日本、美國、中國大陸 (2002) 年,進口總額以農工原料、資本設備及消費品為主。

交通概況

鐵路概覽

傳統鐵路
傳統鐵路為1067mm軌距,全由“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經營,主要由環島幹線鐵路及數條支線構成。
環島縱貫線(於竹南及彰化間的路段又分為台中線海岸線)、屏東線南迴線台東線北迴線宜蘭線組成
支線平溪線內灣線集集線深澳線林口線舊山線、台中港線、花蓮港線(部分廢止)、高雄臨港線(擬改建輕軌)、基隆港線(2003年底部分廢止,擬改建輕軌),及部分軍用或連結食品、工業工廠專用線組成。
過去尚有淡水線(改建捷運線)、新店線(南段改建捷運線)、中和線(終點站改建捷運車站及機廠)、松山線(軍用機場支線,已拆)、東港線、東勢線、神岡線(軍用機場支線)等線。計畫興建則有六家線、沙侖線、恆春線、海生館線、北宜直線鐵路等。
輕便鐵路
林業:今日僅存林務局阿里山森林鐵道、烏來台車為客運用。
糖業:稱為糖業鐵路,昔日密布全台,如今僅殘存數小段作為觀光客運用。
鹽業:已全廢。
捷運
台鐵最快的火車,太魯閣號列車台鐵最快的火車,太魯閣號列車
都會區捷運目前在台北縣市、桃園縣、高雄縣市等地使用或興建。新竹、台中、台南等縣市則在規劃中 高速鐵路
台灣高速鐵路北起台北,南至高雄左營(未來計畫延至高雄車站),採用法國TGV和日本新幹線混合系統,由台灣高鐵公司負責興建及營運,2007年1月5日開始營運。

公路概覽

公路是台灣陸上最重要的交通運輸。經50餘年建設,已經形成高速公路、環島公路、橫貫公路、縱貫公路、濱海公路及聯絡公路縱橫交錯的公路交通網路,公路總長達2萬多公里,整個台灣地區平均每萬人擁有10千米公路。

台灣公路在日據時代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據統計,1946年,台灣公路里程達17272千米,其中省道1138千米,縣道2601公里,鄉道13533千米,但光復初期實際通車的路線僅有40%左右。台灣光復到1950年以前,台灣在交通建設方面主要是修復原有公路。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在美援的支持下,台灣開始了新的公路建設,包括東西橫貫公路、麥克阿瑟公路(台北-基隆)及台東、花蓮公路等。到1964年,公路運量(以載運噸數計)開始超過鐵路,公路逐漸取代鐵路成為台灣陸上的最重要交通運輸。1968年7月,台灣制訂“台灣公路十年建設計畫”;70年代始,台灣在一系列重大經濟建設計畫中,都把交通放在重要地位,並開始建設高速公路,公路系統逐漸現代化,交通自動化與行車安全方面也有很大進展。
台灣公路包括“國道”、省道、縣道、鄉道與專用道6種公路系統。依運輸功能分,台灣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快速道路、主要幹道、次要幹道、街廓道路等五大系統。1997年,台灣公路總里程達20185千米。其中,“國道”548千米,省道4321千米,縣道2461千米,鄉道12465千米,專用公路390千米。到90年代初,每平方千米土地面積有557米公路長度,每萬人擁有公路長度約達10千米。
公路運輸包括了客運與貨運兩大業務。公路客運由台灣汽車客運公司、各民營客運業、縣市公共汽車運輸單位共同經營,而公路貨運則由民營公司承擔。客運量在80年代中期後逐步下降,而貨運量波動較大,但近年也呈下降趨勢。2002年,台灣公路客運人數計2.8億人次,較1993年年4.7億人次下降了幾2億人次;貨運量達2.9億噸,較1998年年的3.6億噸減少了7千萬噸。

航空概覽

航空運輸在台灣對外聯繫中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台灣經濟發展及與國際經濟聯繫的加強,航空運輸業也得以迅速發展。
(一)機場布局與建設
日據時代,台灣就已建立了台北松山機場等航空設施。1949年以後,台北松山機場升格為國際機場,並開闢台南機場為國際輔助機場。但自中正國際機場(現台灣桃園國際機場)於1979年啟用後,松山機場的航班改為島內航班為主。經近50年的擴展,台灣已建成民用機場18個。其中,桃園、高雄2個為國際機場;台北松山、台中、嘉義、台南、馬公、花蓮、台東、屏東、新竹9個為島內機場;梨山、阿里山2個為直升機機場;蘭嶼、綠島、小琉球、七美、望安5處為地方管理的離島小型機場。另外,還有供軍事用的軍用機場多個。
(二)主要航線與空中運輸的發展
台北桃園機場台北桃園機場
台灣航空運輸以國際航運為主,島內航空運輸因受小型島嶼與高山之影響,業務量較小。到90年代初,台灣有省內航線18條,國際航線97條。 
80年代末期以後,台灣開放航空市場,民間航空公司迅速增加,打破了過去公營航空公司壟斷的局面。台灣籍航空公司由1988年以前的6家增到1997年的17家。由於島內市場有限,航空公司競爭十分激烈,在90年代末出現合併趨勢,目前航空公司降至14家,可飛行的飛機183架。另外有外籍航空公司29家。主要航空公司及其經營業務如下:
1、中華航空公司:台灣最大的航空公司,經營島內與國際定期客運班機,國際定期貨運班機及不定期包機業務,兼營飛機維修與護理。
2、長榮航空公司:經營國際定期客貨運班機業務。
3、華信航空公司:經營國際定期客貨運班機業務。
4、遠東航空公司:經營島內客貨運班機業務。
5、台灣航空公司:台灣島內副航線客貨運班機業務。
6、永興航空公司:島內線客貨運班機業務。
7、大華航空公司:島內客貨、郵件運輸,有5條航線。
8、復興航空公司;島內客運、貨運、航空運輸及代理外國航空公司業務與島內定期或不定期客貨、郵件運輸。有5條航線。
9、馬公航空公司:島內客貨、郵件運輸,有3條航線。
10、中亞航空公司:島內客貨運班機業務,有1條航線。
11、龍翔航空公司:普通航空業務。
12、中興航空公司:普通航空業務。
13、大鵬航空公司:普通航空業務。
台灣積極開拓國際航線,先後與澳大利亞、南非等45國家或地區簽訂航約,依雙邊協定在台灣經營定期客貨運輸業務的外籍航空公司從1988年之前的16家擴至1997年的34家。後又降到2001年的29家。這些外籍航空公司包括西北航空公司、聯合航空公司、飛虎航空公司、皇家汶萊航空公司、大韓航空公司、菲律賓航空公司、泰國國際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馬來西亞航空公司、日本亞細亞航空公司、國泰航空公司、南非航空公司、盧森堡航空公司、荷蘭皇家航空公司、馬丁航空公司、印尼國家航空公司、達美航空公司、沙烏地阿拉伯航空公司、航亞航空公司及新加坡比得航運公司等。台籍航空公司飛機飛行國際定期航線計有27個國家與52個營運站。
台灣航空運輸分為旅客運輸與貨物運輸兩種,其中以客運為主。1962年以前,台灣只有台北松山機場一個運行;1963年,花蓮機場加入1966年,高雄機場、台南機場、台東機場、馬公機場開始起用;1970年,台中機場起用;1976年,其他小型機場投入營運;1979年,桃園中正機場加入;1991年,七美、望安、蘭嶼、綠島與金門等機場加入營運;1993年,馬祖機場起用;1994年,屏東機場起用;1998年,新竹機場加入營運。至此,形成目前台灣的航空運輸格局。
台灣航空運輸業務發展迅速,但近年在總體經濟形勢不佳的情況下經營情況有所下降。2002年,台灣各機場航空運輸起降架次總計達54.8萬餘次(其中國航線15.6萬次,島內航線39.2萬次,分別占28.5%與71.5%);客運量為4418萬人次(其中國際航線客運量於1991年突破1千萬人次大關,2002年計2006萬人次,島內客運量達2189萬人次,分別占總客運量的45.4%與54.6%);貨運量達151萬噸(其中國際航線及轉口貨運量為147萬噸,島內及轉口貨運量不足8萬噸,分別占貨運總量的97.5%與2.5%,可見貨運以國際航線為主)。
針對台灣地區和中國大陸兩岸之間的聯繫,2008年12月15日正式實現了大三通,疏通了數十年之久的阻隔,對台灣海峽兩岸的同胞人民有了更直接便捷的交流往來。

文化藝術

台灣地區豐富多元的歷史背景,造就了多彩多姿的台灣文化。台灣發展的過程中包括了原住民、早期中國大陸閩南、客家移民、荷蘭人、西班牙人、日本人和近期的中國大陸移民,而此地人民甚為注重傳統文化的保存,同時逐漸發展出新的文化,在這裡可以看到原住民、本土以及中國文化,也可以欣賞到荷蘭、日本所留下的歷史古蹟。

寺廟與建築

萬華龍山寺萬華龍山寺
台灣的傳統建築,是民間藝術的總匯,裝飾特別精美,舉凡彩畫、書法、木雕、石雕、泥塑、陶瓷、剪黏等都是構成建築的要素,從中能深刻的洞悉豐富內涵的台灣文化。 此外,除了可在台灣看到由早期中國大陸閩南、客家移民所承襲的中國傳統建築外(如板橋林家花園),中國的廟宇建築也是隨處可見,其中鹿港的龍山寺、天后宮以及北港朝天宮等,都是台灣最知名且歷史悠久的寺廟,具有崇高的藝術價值。

民俗文化與藝術

台灣重要的歲時節令包括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七夕、中元節等;而松柏嶺玄天上帝祭典、大甲媽祖進香、北港媽祖出巡、台北迎城隍、東港王船祭、二結王公過火及原住民祭典等也是台灣本土重要的民俗活動。

豐年祭、祖靈祭、狩獵祭、圖騰、蛇紋……,台灣原住民神秘的文化色彩,也為台灣文化加注了不同的生命力。
另外,台灣除了傳承中國傳統的戲曲藝術之外,也發展出屬於台灣本土特有的歌仔戲與布袋戲,歌仔戲是結合台灣各種地方戲曲小調、音樂為一體的表演藝術;布袋戲近來更結合聲光特效,廣受年輕人喜愛。台灣的電影與表演團體,近年來也逐漸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再次展現出中國傳統與台灣本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教育概況

台灣現行的教育制度分為正規教育和技術職業教育兩大體系,其中正規教育分為“國民教育”、高級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兩個階段,技術職業教育包括初等技術職業教育和高等技術職業教育兩個階段。

所謂的“國民教育”,就是出台灣當局財政撥款,對6-14歲的兒童開辦的教育。其中包括國小6年、中學(即初級中學)3年。適齡兒童必須入學,凡拒不送子女入學的家庭,將受到罰款等處罰。
高級中等教育,學生在學年齡以15-17歲為範圍,分為高級中學3年和高級職業學校3年兩種。
高等教育分為專科學校、獨立學院、大學以及院校研究所。專科學校修業年限依入學資格不同,分3年制、2年制與5年制不等;所設專業除了高級職校已有的工、農、商、醫、海事、家事6類外,還有師範、管理、藝術、體育、新聞等。技術學院則以培養高級實用專業技術人才(技師)為主,主要招收工業職校或工業事科學校的畢業生。高等院校主要招收高中華業生或具有同等學歷經入學考試及格者。大學院校分文、理、法、醫、農、工、商及其它學院。凡設有3個學院以上者稱大學,不合以上條件者稱獨立學院。大學或獨立學院各學系辦理完善、成績優良者,得設研究所。正規高等院校的學制一般為4年,但師範院校、法律、建築專業等為5年,醫學專業為6至7年。
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台灣國立清華大學
台灣除了正規教育和技術職業教育之外,還有多種方式的業餘教育,如夜校、函授以及補習教育等。
總的來看,台灣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如下一些特點:(1)發展較快。l950年共有各級學校3l32所,在校學生103萬餘人,到1994年底,各級各類學校總數已達3784所,在校學生469.95萬餘人。目前,初等教育的淨在學率為99.31%,中等教育的淨在學率為84.61%,高等教育的淨在學率為25.61%,基本做到了初等、中等教育的普及。(2)重視技術職業教育。60-70年代,由於加工出口工業的迅速發展,促進了各類高級職業學校和專科學校的發展,形成了由職業學校—專科學校一技術學院所組成的技術職業教育體系。據1994年統計,職業學校在校學讓為52.3萬餘人。專科學校在校學生36萬餘人。(3)私人辦學比重大。據l994年統計,職業學校中私立占54.6%;專科學校中私立占81%;大學及獨立學院中私立占63.8%,學生數占全部大學生數的60%以上。
台灣教育也存在著一些積弊。如嚴重的升學主義傾向,教學課程分量過重,程度過難,致使惡性補習成風;教師只重視與升學考試有關的教學,輕視德育、體育、群育、美育的教學;重“填鴨式”教學,忽視啟發式、聯想式教學;重集體教學,忽視因材施教的針對性教學。升學主義給青少年和社會帶來許多問題,如:有些學生精神空虛,忽視身心和個性的全面健康發展;有些學生以自我為中心,漠視法紀和道德觀念,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長期以來,“台獨”勢力力圖改造台灣的教育,削弱台灣同胞、特別是青少年的中華民族意識和與祖國的文化聯繫。多年來,台灣當局也向青少年一代灌輸以台灣為主體的意識,塑造“脫中國化”的“台灣人意識”。台灣教育部門新編一套《認識台灣》教科書,從l997年9月開始在台灣中學中試用,1998年9月正式使用。這套教科書歪曲歷史,剖裂、否定台灣與祖國自古以來的歷史聯繫;不講台灣人是中國人,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而強調“我們都是台灣人”、“‘台灣人’已經成為我們在國際社會共同的名字”;割裂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的內在聯繫,否定中華文化在台灣的主體地位;貶低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宣傳“台灣文化觀”;並且美化日本霸占台灣時的殖民統治,抹殺台灣同胞的抗日業績等等;以向青少年灌輸“台灣生命共同體”和“台灣人的台灣”觀念,淡化他們對中華文化和祖國的認同。分裂主義思潮在教育領域的發展,有利於製造“台獨”、“兩個中國”等分裂活動,已經引起台灣有識之士的憂慮和強烈反對。

台灣高等院校

普通高校

公立-------共26所
政治大學清華大學台灣大學成功大學 中興大學 交通大學中央大學中山大學 台灣海洋大學 中正大學 陽明大學 台北大學 嘉義大學 高雄大學 東華大學 暨南國際大學 台東大學 宜蘭大學 聯合大學 台南大學 台北藝術大學 台灣藝術大學 台南藝術大學 體育學院 台灣體育學院 台北市體育學院
私立------共27所
東海大學 輔仁大學東吳大學 中原大學 淡江大學 中國文化大學逢甲大學 靜宜大學 長庚大學
元智大學 中華大學 大葉大學 華梵大學 義守大學 世新大學 銘傳大學 實踐大學高雄醫學大學 南華大學 真理大學 大同大學 慈濟大學 台北醫學大學 中山醫學大學 長榮大學 中國醫藥大學 玄奘大學
師範院校------共9所
台灣師範大學 高雄師範大學 彰化師範大學 台北市師範學院 台北師範學院
新竹師範學院 台中師範學院 屏東師範學院 花蓮師範學院
技職院校
公立 ------共16所

台灣科技大學 雲林科技大學 屏東科技大學 台北科技大學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高雄套用科技大學 虎尾科技大學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台北護理技術學院 屏東商業技術學院
台中技術學院 勤益技術學院 高雄餐旅學院 澎湖技術學院 台北商業技術學院 金門技術學院
私立 ------共63所
朝陽科技大學南台科技大學 崑山科技大學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樹德科技大學 龍華科技大學 輔英科技大學 明新科技大學 弘光科技大學 清雲科技大學正修科技大學 萬能科技大學 建國科技大學 明志科技大學
開南技術學院 致遠管理學院 立德管理學院 興國管理學院 大華技術學院 台南女子技術學院 中台醫護技術學院 高苑技術學院 景文技術學院 中華技術學院 嶺東技術學院 文藻外語學院大漢技術學院 慈濟技術學院 聖約翰技術學院 遠東技術學院 永達技術學院 大仁技術學院元 培科學技術學院 中華醫事學院 和春技術學院 育達商業技術學院 德明技術學院 北台科學技術學院 致理技術學院 醒吾技術學院 亞東技術學院
醒吾技術學院 東南技術學院 南亞技術學院 僑光技術學院 中州技術學院 環球技術學院 吳鳳技術學院
美和技術學院 修平技術學院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 明道管理學院 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 德霖技術學院 南榮技術學院 蘭陽技術學院 黎明技術學院 東方技術學院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崇右技術學院 中國技術學院 長庚技術學院
軍警院校------共7所
國防大學 中央警察大學 陸軍軍官學校 海軍軍官學校 空軍軍官學校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 政治作戰學校
成人進修及繼續教育------共2所
空中大學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

文化傳媒

電視台及其頻道

台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視TTV)
台視主頻道、台視家庭台、台視財經台、台視國際台、台視美洲台(海外播出)
中國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視CTV)
中視主頻道、中視新聞台、中視生活台、中視美洲台(海外播出)
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司(華視CTS)
華視主頻道、華視教學台、華視休閒頻道、華視美洲台(海外播出)、巨觀電視(僑委會委託華視制播,向海外播出)
民間全民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民視FTV)
民視無線台、民視新聞台、台灣交通電視台、全球流行台(尚未播出)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公視 PTS)
共電視、DIMO頻道、客家電視台
聯意製作股份有限公司(TVBS無線衛星電視台
TVBS綜合台、TVBS-News新聞台、TVBS-G娛樂台、TVBS-歡樂台、TVBS-ASIA亞洲台(海外播出)
緯來電視網股份有限公司(Videoland)
緯來日本台、 緯來體育台、 緯來綜合台、 緯來育樂台、 緯來戲劇台、緯來電影台、緯來兒童台、LS TIME電影台
星空傳媒有限公司(台灣)(衛星電視 StarTV)
衛視中文台、衛視電影台、Star Movies、Channel V台灣、國家地理頻道、衛視合家歡、ESPN、衛視體育台
東森媒體集團(ETTV東森電視台
東森綜合台、東森幼幼台、東森新聞台、客家電視台、原住民電視台、超級電視台、超視育樂台、東森戲劇台、東森電影台、東森洋片台、東森娛樂台、東森購物1台、東森購物2台、東森購物3台、東森購物5台、東森亞洲衛視台(海外播出)、東森亞洲新聞台(海外播出)、東森美洲衛視台(海外播出)、東森美洲新聞台(海外播出)、東森美洲幼幼台(海外播出)、東森美洲戲劇台(海外播出)
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CtiTV)(中國時報集團)
中天綜合台、中天新聞台、中天娛樂台、中天亞洲台(海外播出)、中天美洲台(海外播出)
八大電視股份有限公司(GTV)
八大第1台、八大綜合台、八大戲劇台
三立電視股份有限公司(SETTV)
三立都會台、三立台灣台、三立新聞台、三立國際台(海外播出)
年代集團(ERATV)
東風衛視、年代新聞台、Much TV、東風亞洲台(海外播出)
非凡電視台(UniqueTV)
非凡新聞台、非凡商業台、非凡國際台(海外播出)
富邦集團
MOMO購物台、MOMO親子台
國興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國興衛視
衛星娛樂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JET TV
全日通娛樂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Z頻道
台灣寰球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環球綜合台
國衛傳播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衛頻道
衛台傳播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衛星電視台
高點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高點電視台
太陽衛星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太陽衛視
台藝民俗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台藝衛星電視台
華人傳播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華人戲劇台
好萊塢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好萊塢電影台
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緯來電視網股份有限公司代理)
霹靂台灣台
大愛衛星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大愛電視台、大愛2台(海外播出)
佛光傳播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人間衛視
法界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法界弘法衛星電視台
生命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生命電視台
佛衛電視台股份有限公司
佛衛電視慈悲台
華藏世界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華藏衛星電視台
米迦勒傳播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好訊息衛星電視台、好訊息2台(海外播出)
中華福報財經網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財經台
運豐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運通財經台
萬商國際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財訊財經台
新台北邁視歐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恒生財經台
財經網股份有限公司
全球財經網
長城網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華人財經台、亞洲旅遊台
戶外電視媒體 行動電視頻道,在公共汽車及捷運站內等戶外公眾場所使用顯示器的方式提供流動多媒體資訊廣播服務,未獲政府的節目執照,不向普通家庭用戶傳送節目。
BeeTV
其他衛星電視台(外商)
英國廣播公司(BBC)

BBC World (太空衛星電視城股份有限公司代理)
日本放送協會(NHK)
 NHK World Premium (三商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代理)
時代華納集團(緯來電視網股份有限公司代理)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Cartoon Network、HBO、Cinemax
新加坡全球紀實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緯來電視網股份有限公司代理)
探索頻道(Discovery)、動物星球(Animal Planet)、旅遊生活頻道(Travel & Living)
日本新力娛樂有限公司
AXN[23]、Animax
英屬開曼群島商台灣音視股份有限公司
音樂電視網(MTV)
華特迪士尼股份有限公司
 Disney Channel

新聞報刊

中時報系: 中國時報、 中時晚報、 工商時報
聯合報系: 聯合報、 聯合晚報、 經濟日報、民生報、 星報
自由報系: 自由時報、 Taipei Times
香港壹傳媒:蘋果日報
國民黨營:中央日報、 中華日報
國防部: 青年日報
東森集團:民眾日報、 ETToday
以上為台灣最著名報刊
其他報紙

大成報 台灣時報 電子時報 台灣日報 台灣新生報 國語日報 人間福報 台灣立報 China Post Taiwan News(原名 China News) 基督教論壇報 更生日報

科技發展概況

台灣科技發展與其經濟發展是緊密相關的,戰後以來大體經歷了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是奠基期(1959—1968年)。50年代,台灣當局以穩定經濟作為主要目標,無力顧及科技的發展。直到1959年,台灣當局才頒布“長期發展科技計畫綱領”,主要目標在於充實 科技發展的基礎。同年,成立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簡稱“長科會”),負責規劃和推動長期科學研究。在這一時期,科技研究發展方向以基礎科學為主,同時通過各種補助措施,培養 研究人才。
第二階段是初步發展期(1969—1980年)。60年代末到70年代,台灣工業的發展重點由輕工業轉向重化工業,提高了對產業技術的要求。為此,1968年台灣當局頒布“十二年科學發展計畫”,在擴大研究基礎、改進科學教育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套用科學的研究,先後成立了工業技術研究院和台灣行政主管部門“套用技術研究發展小組”,並注重促進企業投資科技研究工作 。
第三階段是全面推動科技發展期(1980年至今)。隨著80年代中期以後台灣經濟進入轉型期, 科技水平較低已成為推動產業升級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台灣當局開始加大科技經費和人員的投入,制定一系列相應計畫和發展政略,以實現將台灣建成“科技島”的長期目標 。1978年,台灣當局首次召開由產、官、學界參加的科學技術會議,次年頒布“科學技術發展方案”,作為現階段科技發展的最高指導方針。此後,科技會議每四年召開一次,制定出新的發展政策與計畫。
80年代以來,台灣科技發展較快。從對科技發展的投入看,從1986年到1996年的10年間,科研經費增長了4.8倍,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由1.14%提高到1.85%;研究人員數增長了2 倍,每萬人口擁有的研究人員數由14.3人提高到33.4人。從科技研究發展成果看,本地專利項目1996年達到19410項,是1986年的3.3倍;台灣SCI論文發表篇數的國際排名,由1989 年的第28位提高到1994年的第20位。在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方面,1980年台灣成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推動了信息、半導體、通訊等高科技產業的發展,1997年高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 值占總出口的比重達到39.7%,較1986年提高了一倍多。目前,台灣信息產業和半導體產業產值已分別躍居世界第三位和第四位,成為世界上重要的加工生產基地,半導體積體電路生產技術已接近和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80年代中期後,台灣更加強調科技與經濟建設及現代化發展的關係。
在1986年召開的第三次科技大會上,台灣提出科技發展的“四大結合”與“五項原則”。“四大結合”是科技發展要實現“科技與經濟建設結合”、“科技與民生結合”、“科技與防務結合”、“基礎科技、人文科技與套用科技三者結合”。“五項原則”是科技發展要具前瞻性、整合性、連續性、生根性與國際性。同時制訂了《科學技術發展十年長程計畫》(1986-1995),再將環境保護、災害防治、同步輻射列為重點科技。此後,台灣每四年召開一次科技會議,並在80年代末相繼制訂了《科技發展四年計畫》、《重點科技計畫》與《鼓勵民間企業從事研究發展》等政策措施,全面推動台灣科技發展。
90年代初,台灣加快推動關鍵性的產業技術發展,以提高工業技術水平。在1990年提出的“六年建設計畫”(1991-1996年)中,台灣進一步提出發展十大新興工業的口號及其支持這些工業發展的“八項關鍵性工業技術”,即為(1)光電技術;(2)軟體技術;(3)工業自動化技術;(4)材料套用技術;(5)高級感測技術;(6)生物技術;(7)資訊(信息)開發技術;(8)能源節約技術。
90年代中期,台灣逐漸提出建立“科技島”的構想,以推動科研與科技產業的發展。1995年,台灣正式提出“科技島”建設方案,其目標主要包括:(1)建立太研究重鎮。到2000年初,台灣擁有世界著名的研究人員及研究機構,在若干基礎研究領域中作出世界級的重要貢獻,成為亞太地區的研究重鎮。(2)建成亞太高科技製造中心。到2000年時,整體製造業的研究經費占營業額的2%,每人年產值為12萬美元,製造業從業人員中有5%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成為“工業化之已開發社會”;技術密集產業產值占製造業產值的50%以上,且技術的輸出逐年提升,與輸入趨於平衡;更多的島內科技公司發展為跨國公司,促成其他世界級公司來台建立策略結盟,使台灣成為亞太科技製造中心。(3)建立“科技化社會”。在適當地區設立核心科學園區,每個園區容納200家高科技公司,營業額每年達4000億元新台幣;在核心科學園區附近,由官方或民間建設智慧型工業園區及其他衛星科學園區,以吸引相關配合產業,加速形成“高科技產業群”;以核心及衛星科學園區為基礎,結合城鄉發展及社區文化,規劃建設現代化的科學文化城,使科技事業與社區以展齊頭並進;到2005年前後,“資訊通信基本建設”及各大交通建設相繼完成,屆時各研發單位、產業、服務業、科學園區及科學文化城等相連成網,形成一個科技島之架構。但這些遠景規劃未能完全實現,只有部分目標得以落實。
“六年發展重點計畫”中,其他有關科研與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規劃包括:(1)吸引高科技人才,設立IC設計學院與數位內容學院等重點產業學院,提供500億元新台幣研發貸款,以提高台灣的研發水平。(2)成立各種創新研發中心。除鼓勵吸引跨國企業在台設定區域研發中心與獎勵民間企業設定創新研發中心外,還以官方主導擴大或新建一批重大研發中心。其中包括中央研究院的基因體研究中心、中山科學院龍園園區的行動通訊工程中心、工業技術研究院的新竹納米套用研發中心、
台灣中正紀念堂台灣中正紀念堂
南港軟體園區的設計研發中心(以研發系統單晶片SOS為主,加速台灣成為高附加價值的SOS設計與研製中心)、電信技術中心、中部精密機械創新研發社區、南部產業創新研發示範區(以研發中草藥、保健食品、光通訊元件、網路與通訊、微機電套用及精密機械等為主)、發展亞太創業中心與環保科技育成中心等。(3)推動重點產業科技研究,包括生物科技發展計畫、納米科技發展計畫、晶片系統科技發展計畫與電信科技發展計畫等。(4)制訂產業高值化計畫,包括籌設1000億元新台幣的創投基金,開發產業核心技術,推動重點產業,推動傳統產業高附加價值化,重點發展“兩兆雙星”產業(半導體、影像顯示、數位內容與生物技術)。(5)開發建設產業園區,包括興建新竹生物醫學園區、新竹IC設計園區、中部科學園區、中部再生科技園區、花卉生物科技園區、台南科學園區、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再生科技園區與南港生物科技園區等。
從科技的發展特點看,由於台灣經濟規模較小、中小企業占絕大多數,民間科技研究發展先 天不足,因此台灣科技行政部門在科技發展過程中居於主導地位。科技經費的總投入中,80 年代官方投入占60%以上,民間占不到40%;90年代民間投入相對增加,官方與民間仍各占一 半左右。目前,科技研究體系主要由科技行政部門以及公營企業所屬的研究機構、專門的財團法人研究機構、各大學及民間企業所屬的研究機構組成。
從科技研究的分工看,基礎研究主要由“中央研究院”及各高等院校承擔,套用科技研究主要由工業技術研究院及各科技行政部門所屬的研究機構承擔,軍事科技由“中山科學研究院”負責,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市場化則由企業承擔。
台灣科研經費投入儘管不斷增加,占GDP的比例並不斷高。到2000年,台灣研究發展經費達到1976億元新台幣(約53億美元),較1986年增長了4.4倍,占GDP的比例也從1.1%上升為2.1%。這一水平與已開發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台北101大樓台北101大樓
台灣的研發經費主要有兩大來源,一是當局的投入。二是民間企業投入。早期,台灣的研發經費主要來自當局,但90年代以來,當局投入所占比重有明顯的降低趨勢,已從1992年的52.3%持續降到2000年的37.5%。這也說明,民間研發經費的投入占了近三分之二。台灣的研發經費投入結構不夠合理,長期以來形成“重套用科學,輕基礎研究”,“重工業企業,輕大專院校”,“重工業科技,輕農理醫”的格局。90年代以來,台灣積極改變這一局面,雖有改善,但仍未從根本上解決這一不平衡發展問題。到1999年,技術發展與套用研究占經費投入的88.3%,基礎研究僅占11.7%;從執行部門合作經費情況看,企事業占63.3%,研究機構占25.0%,大專院校僅占11.7%;從研究人員分布看,企業占58.4%,科技機構與大專院校占41.6%。
台灣的研究水平有所提高,特別是技術發明專利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2001年,台灣在SCI發表論文數超過10萬個,在世界排名從1991年的25位上升到第17位。2001年,台灣的專利申請數總計達67860個,批准47721個,其中批准發明專利21966個,不過台灣本地人的發明專利僅為5901個,占26。9%,顯示台灣批准的發明專利,外國人占了大多數。不過,台灣在美國申請的專利數迅速上升,居前三位。
台灣的“新竹工業園”與日本的“筑波科學城”,韓國的“大德工業園區”被譽為亞洲最成功的“三大高科技產業園區”。

著名品牌

趨勢科技、廣達電腦和華碩電腦、宏碁公司、明碁電通(BENQ)、正新橡膠(MAXXIS)、巨大機械(GIANT)、GIGABYTE(技嘉科技)、HTC( 宏達電 ) 、A-DATA(威剛科技) 、ADVANTECH(研華科技)、DEPO(帝寶工業)、GENIUS(昆盈科技)、JOHNSON(喬山健康)、聯強國際(SYNNEX)、合勤科技(ZYXEL)、以及友訊科技(D-LINK)、還有台塑集團、鴻海精密和富士康頂新國際集團和MASTERKONG(康師傅控股)、MERIDA(美利達工業)、TRANSCEND(創見資訊)、永和豆漿統一企業集團等一批世界知名品牌。

特別稱謂

台灣盛產大米,其中最著名的是“蓬萊米”,為此又“米倉”之譽;

盛產蔗糖,因而有“東方糖庫”之稱;
盛產茶葉,其中凍頂烏龍茶,馳名中外;
盛產水果,香蕉、鳳梨、柑桔、荔枝、龍眼、木瓜、柚子、枇杷、芒果、橄欖、檳榔、椰子等,一年四季不斷,因而素有“水果之鄉”之稱;
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號稱“森林之海”;
盛產食鹽,而有“東南鹽庫”之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