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科技大學

台北科技大學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簡稱北科或北科大,位於台北市大安區,是台灣頂尖的科技大學之一,創校至今已有將近一百年的歷史。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了將台灣作為南進東南亞的轉進基地,故在1912年設立“民政學部附屬工業講習所”,來培養台灣本島的工業人才,也是台灣第一所以工業教育為目的的學校。1945年改為台灣省立台北工業職業學校。1948年升格為台灣省立台北工業專科學校。1994年改制為國立台北技術學院。1997年改名為“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現有機電、工程、管理、設計、人文與科學等五個學院及十六系、二十研究所碩士班及六研究所博士班。

基本信息

簡介

台北科技大學台北科技大學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簡稱「北科」或「北科大」,位於台北市大安區,是台灣頂尖的科技大學之一,創校至今已有將近一百年的歷史。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了將台灣作為南進東南亞的轉進基地,故在1912年設立「民政學部附屬工業講習所」,來培養台灣本島的工業人才,也是台灣第一所以工業教育為目的的學校。1945年改為台灣省立台北工業職業學校。1948年升格為台灣省立台北工業專科學校。1994年改制為國立台北技術學院。1997年改名為「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現有機電、工程、管理、設計、人文與科學等五個學院及十六系、二十研究所碩士班及六研究所博士班。

歷史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了將台灣作為南進東南亞的轉進基地,故在1912年設立「民政學部附屬工業講習所」,來培養台灣本島的工業人才,也是台灣第一所以工業教育為目的的學校。1945年改為台灣省立台北工業職業學校。1948年升格為台灣省立台北工業專科學校。1994年改制為國立台北技術學院。1997年改名為「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現有機電、工程、管理、設計、人文與科學等五個學院及十六系、二十研究所碩士班及六研究所博士班。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的畢業生以技術紮實著稱,奠定了台灣工業發展的基礎,該所學校的校友在今天台灣的工業界仍占有重要地位。

沿革

日本統治時期
1912年在現址設立「民政學部工業講習所」,初設木工、金工、電工三科,是台灣最早的工業教育學校
1914年易名為「台灣總督府工業講習所」
1918年在原址增設「台灣總督府工業學校」,專收日籍學生
1919年「台灣總督府工業講習所」改稱為「台灣公立台北工業學校」
1921年「台灣總督府工業學校」改名為「台北州立台北第一工業學校」,以日籍學生為對象,「台灣公立台北工業學校」則更名為「台北州立臺北第二工業學校」,以台籍學生為對象
1923年「台北州立第一工業學校」及「台北州立第二工業學校」合併,改稱為「台北州立台北工業學校」。
民國時期
1945年改名為「台灣省立台北工業職業學校」
1948年升格為「台灣省立台北工業專科學校」,為台灣最早的專科學校。
1981年改隸國立,易名為「國立台北工業專科學校
1994年升格為「國立台北技術學院
1997年改名為「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歷任校長

日本統治時期
1912年三月--隈本繁吉1914年十月--矢口玉五郎
1919年二月--吉田佐次郎1924年八月--高井利五郎
1929年12月--瀧波惣之進1940年二月--千千岩助太郎
1940年五月--二瓶醇。
民國時期
民國三十四年12月--杜德三民國三十五年九月--王石安
民國三十五年十月--簡卓堅民國三十八年七月--顧柏岩
民國四十一年12月--宋希尚民國四十二年五月--康代光
民國四十七年二月--張丹民國五十四年二月--趙國華
民國六十一年元月--唐智民國七十三年12月--張文雄
民國七十八年八月--張天津民國九十三年二月--李祖添。

院系設定

機電學院
機械工程系電子工程
電機工程系暨研究所車輛工程系
冷凍空調工程系資訊工程系
光電工程系車輛工程研究所
冷凍空調研究所資訊工程研究所
光電工程研究所機電科技研究所
機電整合研究所電腦與通訊研究所
製造科技研究所自動化科技研究所
光電科技中心自動化科技中心。
人文與科學學院
套用英文系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系分子科學與工程
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系材料及資源工程系
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資源工程研究所
工程科技研究所土木與防災研究所
生物科技研究所化學工程研究所
有機高分子研究所環境規劃與管理研究所。
管理學院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經營管理系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
工商管理研究所
設計學院
建築系工業設計系
創新設計研究所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紅樓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不僅是莘莘學子飽讀詩書所在,校園中心內有一座台北市市定古蹟紅樓,是台北科技大學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面積約為34.2平方公尺,建於1918年是第一批校舍建物中所移留下來的,是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的精神象徵,成為畢業生拍攝畢業照留念的所在;紅樓外牆的紅磚仿造歐式建築,兩層樓的設計成為圖書館的藏書書庫,以廊道連結圖書館,但木造圖書館受到祝融肆虐損毀,相反地磚造書庫則保留至今,窗台下的鐵制通氣孔鑲有工業學校時期的校徽;紅樓於民國75年時正式命名為思賢樓,在重新裝潢和設備翻新後成為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的校史館。

交流合作

(圖)台北科技大學台北科技大學

研究發展處設有「國際合作組」,主要業務為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目前本校已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韓國德國紐西蘭捷克烏克蘭香港、史瓦濟蘭、甘比亞、土耳其中國大陸等國七十餘所國際知名大學建立姊妹學校及合作關係,彼此間交流頻繁,除雙方互訪外,也大力推動跨國之研究計畫案,以及教授與學生的交換計畫。自從政府開放兩岸文化交流以來,海峽兩岸大學之間的交流更是本校積極推展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校自1990年起已與大陸的復旦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潘陽工業大學東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潘陽大學深圳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科技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等多所著名大學訂定合作計畫,除積極進行學術交流以增進彼此關係外,並有計畫地整合大陸基礎科學以及台灣套用科技的優勢,共創雙贏局面。

1997年起本校進一步將合作對象擴展至德國,與該國著名的Carl Duisberg Gesellschart(C.D.G.職訓機構)簽訂合作協定,雙方針對技專校院的職業教育、政府機構申請與民間企業職業訓練結合等課題,每年定期互派產官學專家進行訪問與研究。本校定期舉辦中美、中日等國際技職教育研討會,就各類專題進行深入研究與探討,作理論與實務的分享交流。另外並舉辦如IEEE國際性研討會及海峽兩岸之各類學術研討會,增進學術與文化交流,提升本校學術地位及研究水準。

姊妹學校

英國布魯內爾大學(Brunel University West London)
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The 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德國Fachhochschule Trier
日本名古屋工業大學
日本秋田大學
美國Penn.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Education
匈牙利Budapest Polytechnic of Technology
中國北京科技大學
中國武漢理工大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