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政治發展與對外政策

內容介紹由於歷史原因,同為中國一部分的台灣地區,走上了與大陸不同的政治發展道路,獨自開展對外交往。 閱罷本書,讀者必將對祖國寶島台灣的政治生態及其發展趨勢有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當代台灣政治發展的歷史起點1.台灣同中國大陸的歷史淵源2.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政治二台灣地區政治發展與對外政策的軌跡1.台灣地區的政治發展2.台灣地區的對外交往三

內容介紹

由於歷史原因,同為中國一部分的台灣地區,走上了與大陸不同的政治發展道路,獨自開展對外交往。本書將台灣地區放在廣闊的社會歷史、兩岸關係和國際背景下,客觀記錄台灣民眾為台灣政治進步而作的奮鬥,展現台灣民主發育的先天不足與後天失調。當今,台灣民主的苗圃被“台獨”勢力踐踏,台灣政治面臨嚴重倒退:民主獨裁、族群撕裂、貪腐叢生;台灣民主付出了過高的社會成本:政局功盪、經濟衰退、治安惡化。台灣的對外交往受“台獨”路線左右,處處碰壁,喪失在國際上應有的“空間”。而西方大國在台灣推動的“民主”,無非是使台灣永久充當西方戰略“大棋盤”上的一枚棋子,“西化”、“分化”中國的工具!面對世界和平、發展、合作的歷史大潮,台灣順應兩岸一體化的發展趨勢,還是謀求“主權獨立國家”地位?作為中華民族一員共圖中華民族的振興,還是繼續充當西方的“棋子”牽制中國大陸的發展?台灣軍隊作為中國軍隊的一部分,共同守護台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還是以武護“獨”、以武拒統?台灣面臨嚴峻抉擇。閱罷本書,讀者必將對祖國寶島台灣的政治生態及其發展趨勢有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作者介紹

鈕漢章,1946年生於台 灣姊妹島——上海崇明。整個青少年沒有離開過這箇中國第三大島、世界最大的沖積島。從小領略著潮起潮落的平靜,颱風光臨的狂暴……也許是這種特殊的島嶼情結,儘管本科讀的是外語,當過解放軍的軍官,教過哲學和倫理,最後還是愛上了台灣問題的研究和教學。從研究台灣問題,進而研究國際安全問題,發表過上述領域的論文和研究報告數十篇,主持完成了解放軍內、江蘇省級和全國性相關課題研究,現為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全國高校國際政治研究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本書是對多年來台灣問題教學與研究的思考和梳理。

作品目錄

前言
一 當代台灣政治發展的歷史起點
1.台灣同中國大陸的歷史淵源
2.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政治
二 台灣地區政治發展與對外政策的軌跡
1.台灣地區的政治發展
2.台灣地區的對外交往
三 台灣地區政治發展的前途和出路
上篇 政治發展
第一章 台灣光復與國民黨專制統治的強化
一 台灣光復與戰後初期台灣社會矛盾的激化
1.台灣的光復與戰後初期台灣的社會矛盾
2.“2·28”事件的爆發與發展
3.“2·28”事件的性質、原因及影響
二 國民黨專制統治在台灣的穩固
1.建立戒嚴體制,實行恐怖統治
2.推行“改造運動”,排斥黨內異己
3.推行“地方自治”,籠絡地方勢力
4.實施“土地改革”,穩定統治基礎
5.“整肅”軍隊,鞏固蔣氏父子的絕對權威
6.維持政治高壓,迫害黨外民主勢力
三 國民黨專制政治機制的運作
1.專制獨裁統治的界定
2.台灣地區專制主義機制的運作
四 台灣專制獨裁統治面臨的困境
1.台灣專制獨裁統治面臨的外部危機
2.台灣專制獨裁統治面臨的內部困境
第二章“政治革新”與台灣政黨政治的發展
一“政治革新”的背景
1.台灣經濟的發展與“中產階段”的崛起
2.國際政治格局變化對台灣當局的衝擊
3.大陸對台政策調整對台灣當局的壓力
4.島內民主運動對國民黨專制統治的挑戰
二 蔣經國推動“政治革新”的目標與期待
1.蔣經國的政治追求與人格特質
2.“政治革新”的目標
3.“政治革新”進程的加速
三 “政治革新”的實施與台灣政黨政治的形成
1.“政治革新”的實施
2.台灣西方式政黨政治的形成
3.國民黨當局“法統”危機的深化與“憲政改革”的啟動
四 李登輝主政下“政治革新”的轉向與變質
……
第三章 民進黨的崛起與台灣“政黨輪替”
第四章 台灣地區西方式民主政治的劣質發展
中篇 對外政策
第五章 中國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
第六章 台灣當局對外政策的演變
第七章 台灣當局對外關係現狀評估
下篇 發展趨勢
第八章 台灣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
第九章 台灣政治發展與對外交往的困境和出路
第十章 台灣駐軍的地位與作用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