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調聲

儋州調聲

儋州調聲是僅流傳於海南省儋州一地並具有獨特地域風格的民間歌曲,用儋州方言演唱,節奏明快,鏇律優美,感情熱烈,可歌可舞,被譽為"南國藝苑奇葩"。儋州調聲主要特色是男女集體對唱,把唱歌與舞蹈融為一體,是民間文化優秀遺產。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文化遺產名稱:儋州調聲

。

時間:2006年

類別:民間音樂

地區:海南

編號:Ⅱ-14

申報地區或單位:海南省儋州市

儋州調聲——《黃昏黑》賞析

簡介

儋州調聲產生於西漢時期,發源於儋州市北部沿海三都、峨蔓、木棠、蘭訓、松林、光村一帶。是一種以儋州方言演唱,體裁近似民間小調的漢族民間歌曲。調聲的內容以表達愛情幸福生活為主,以曲調優美和群體娛樂的特點流傳於儋州、三亞、昌江、白沙、東方等地。由此,儋州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唱調聲沒有固定的場合和時間,在農閒時節、逢年過節,在山坡野地、鄉鎮集市都可進行,主要是青年男女互相以歌抒情,農曆八月十五唱調聲尤為盛行。

溯源

“儋州自古稱歌海,山歌催得百花開;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地處海南島西北部的儋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自漢武帝元封元年建置以來,已有2000多年歷史。特別是北宋一代文宗蘇東坡曾謫居此地,弘揚文教,使儋州自古就有"詩鄉歌海"之稱。

儋州調聲是從儋州民歌活動中演變過來的。它最初產生在西漢時期,發源於儋州北部三都、峨蔓、木棠、蘭訓、松林、光村一帶。

調聲節上所唱的歌起初大都為情歌,青年男女於月明之夜或春光明媚之時,集體對歌、娛樂傳情。到清末民初,調聲又吸收了"學堂民歌"成分;到上世紀"五四時期",調聲又出現了許多革命題材內容;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則成為揭露敵人、打擊敵人的有力武器。新中國成立後,六十年代的水利建設工地上的賽歌會曾掀起儋州調聲發展的第三次高潮。

儋州調聲隊曾赴武漢、廣州、北京等地演出,在各地掀起了一陣“儋州風”。電影《椰林曲》、芭蕾舞《紅色娘子軍》等都引用了儋州調聲鏇律。調聲還參加了中南六省春節聯歡晚會,榮獲國家級金獎、銀獎。2001年,調聲在南寧國際民歌節上更是大展風采,中央電視台及浙江衛視等還專門到儋州採風,將調聲製作成專題節目在多家省級衛視播放。2001年,海南首次舉辦儋州調聲節,儋州市城鄉一下子湧現出278支調聲隊伍,近萬名民眾分別參加了調聲表演和體育競賽等活動。

藝術特色

儋州調聲突破了山歌固有的表現形式,曲調層出不窮,演唱過場活躍,不論是唱詞、曲調、節奏、鏇律以及調式,都符合青年人的性格特徵,是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形式。

儋州調聲主要是男女青年在逢年過節或農閒時,在鄉鎮集市或山坡野地,互相以歌抒情談情說愛,自發性地開展對歌比賽活動。特別是每年的"中秋歌會"尤其熱鬧,參加者往往成千上萬。儋州調聲歌聲優美,熱情奔放,舞姿百態,生動活潑,男唱女答,歌聲此起彼落,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儋州青年男女的對歌主要以調聲為主。對歌時男隊和女隊對面站成2橫列隊,列距3米左右。對歌前每列隊員互相勾住尾指,由歌頭起調,領唱、指揮和選擇歌詞。男隊先唱,女隊答唱,對歌當唱完第一段唱詞後,唱一二句曲調代替樂器過門,接著唱第二段。隊形隨時變化,時而半圓,時而一字擺開,歌手手勾手,兩腳有節奏地前後左右擺動。對歌不受時間限制,以"唱倒"(對方答不上)為止。對歌比賽時,各隊都有統一的服飾,連草帽、眼睛、鞋子、手錶都相同。節日期間,對歌場上十幾隊、幾十隊男女歌手互比高低,觀看民眾人山人海,十分熱鬧。

儋州調聲體裁近似民間小調。曲調有宮、商、羽等多種調式,鏇律進行中還經常出現調式交換和轉調變化。而且,儋州調聲在發展中善於吸收古曲、現代歌曲及外國歌曲鏇律,這也是調聲藝術常唱不衰、與時俱進、歷久彌新的重要原因之一。古老的儋州山歌歌詞大多是韻腳寬鬆的"二句半"。後來人們在勞動中又學到"車水歌"的鏇律,再加入節拍鮮明的舞蹈節奏和情緒昂揚的音調進行集體對唱,演唱時手臂和身體隨歌聲節奏前後擺動。

儋州調聲的特色,主要從語言,曲調、藝術、動作四方面看。語言特色,通俗優雅,樸實自然,準確鮮明生動,富於形象性和感情色彩。曲調特色,以二句曲調和四旬曲調為主,也有三旬半體,六句體,長短句體,格律與古體詩相近,韻律比古體詩嚴。曲調有熱情、奔放、優美的音樂鏇律,但其曲藝韻調又變化無常。藝術特色方面,尤以抒情、說理、諷刺、誇張、烘托渲染、對比、引用等方法為常用。如舉人張剛的情歌:“被風不怕身寒冷,心紅不忌路熟生;尋梅踏雪思春色,轉水繞山放步行”。抒情、誇張達到頂峰。“淚滿似江邊泛浪,心如石壓重難當”。的比喻手法:“淚流浦浸江河滿,任意人推只大船”的誇張手法:“蠅咬蚊死蠅狂笑,螞蟻興兵去驗屍”。的擬人好法,都相當生動形象。動作特色,如浪如潮,靈活無極。以扎馬、摟身、甩手、擺項、勾小手指、打頸花、妹眼神為基本動作。 

調聲有若干常用曲調,以此為基礎加以發展變化,可以創造出更多新曲,從而常唱常新。歷年蒐集到的調聲曲調已有六百多首,有一定代表性的曲目有《天崩地塌情不負》、《祖國江山花百樣》、《一時不見三時悶》、《單槌打鼓聲不響》等。

儋州調聲的發展

儋州調聲由於不斷地升華發展,才成為艷麗奪目的南國奇葩,在祖國的文藝百花園中永開不敗。其發展,大致有四個階段。

1、升華。北宋期間,受蘇東坡的影響,調聲歌詞從通俗到成詩,使調聲提高了品位,出現了質的升華。東坡設館收徒教學,他的學生有一情人唱歌相約,不會解。這首歌是:“高根楊柳參天頂,八三不是二十四,五六不是逢三十,哥知變通儂話靈。”東坡聽後,為他解釋,情人約你十一日晚上十一時在椰子頭下見面。可東坡愛好儋州民間文藝。

2、普及。清代乾隆年後,大批文人參與,調聲從一般百姓進入學堂,實現了普及。現在流傳山歌的著名文人還有黃河清進士,陳聖與解元、吳德義才子、張績舉人、唐丙章舉人、王雲清進士,充分說明了文人的參與。有一個插曲:王雲清中進回來後,調聲泛濫,王進士等地方頭人曾提出禁止調聲山歌。他到木棠見到人們照唱照調,想抓人。有一名藝人唱歌諷刺他:“詩書有本歌無本,何曾進士爸敵咱。唱歌人是貪花色,該知貪花拼狀元”。禁止令才解除。

3、入劇。海南流行一句俗話:“文昌無黎,儋州無劇”。八十年代,以唐寶山為主要代表的一批民間藝人,在縣政府一些有遠見領導支持下,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編演儋州歌劇,把調聲搬上了藝術舞台。特別是縣委書記何友信,頂住“文革”禁止調聲,打成“封”資修“舊文化的壓力,旗幟鮮明地支持儋州調聲,使其成為儋州特色文化之一。林芝暢、黎煥都、吳焯明、羊經位戴青雲陳開就等領導為發展儋州調聲藝術也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4、成節。新世紀初年,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創立了“儋州調聲藝術節”,即每年中秋節為調聲節,使儋州調聲成為海南文化的重要品牌。海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洪壽祥說:“被譽為南國樂壇奇葩”的儋州調聲,既是儋州民間文化的“品牌”,也是海南文化的‘品牌’。成為海南四大文化節日之一。(其他三個是椰子節三月三歡樂節)

傳承意義

儋州調聲歷史悠久,它集中地反映了古代海南音樂的發展過程,對研究海南古代音樂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和歷史價值,曾獲得美國、加拿大等國際音樂專家和國內音樂界人士的高度評價。

儋州調聲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精神財富,在不同歷史時期都發揮著特有的作用,是海南文化的重要品牌之一。調聲歌會是民眾自娛自樂、自我教育的一種良好形式,儋州市政府已決定將每年的八月十五定為"中秋調聲節",用以全面保護調聲。

隨著電視、歌舞廳、網咖等的普及和社會經濟化,儋州調聲受到了巨大的衝擊。80年代後,學唱調聲的青年男女越來越少,加上老藝人不斷離去,這種靠口授和行為傳承的文化遺產正在不斷地消失,調聲面臨著斷層和失傳的危險

為了搶救儋州調聲,儋州市歷屆領導和文化部門採取了多種保護措施,如儋州文化館就組織了有關人員整理調聲1000餘首,編輯成歌集。此外,儋州市還採取了多種保護措施:成立儋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中心、市調正山歌協會,積極開展民間調聲活動及搶救保護;鼓勵支持業餘調聲隊,開展調聲活動;鼓勵和支持個體戶或者愛好者錄製出版調聲CD、VCD光碟,傳播調聲;舉辦調聲培訓班,提高調聲藝術人才素質。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儋州調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調聲的韻律

儋州調聲它分為“長調”和“短調”二種,流行於儋州方言區。

儋州調聲,俗稱“A聲”、“倚聲”(又稱“夷聲”),由儋州山歌的演變而來。它多為“一詞復唱”,聲調柔和、優美、口語化,措辭簡明易懂,歡快活潑。

危機與拯救

隨著電視、歌舞廳、網咖等的普及和社會經濟化,儋州調聲受到了巨大的衝擊。80年代後,學唱調聲的青年男女越來越少,加上老藝人不斷離去,這種靠口授和行為傳承的文化遺產正在不斷地消失,調聲面臨著斷層和失傳的危險。

為了搶救儋州調聲,儋州市歷屆領導和文化部門採取了多種保護措施,如儋州文化館就組織了有關人員整理調聲1000餘首,編輯成歌集。此外,儋州市還採取了多種保護措施:成立儋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中心、市調正山歌協會,積極開展民間調聲活動及搶救保護;鼓勵支持業餘調聲隊,開展調聲活動;鼓勵和支持個體戶或者愛好者錄製出版調聲CD、VCD光碟,傳播調聲;舉辦調聲培訓班,提高調聲藝術人才素質。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儋州調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民間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音樂又稱民間歌謠、民俗音樂、民間短篇詩歌等,簡稱民謠、民歌、民樂或民曲,國際民間音樂協會的解釋定義為“經過口傳過程發展起來的普羅大眾音樂”,也就是該音樂散布過程,純粹是由演奏者或音樂接收者記錄教習,並親自相傳所得。其範圍包含歌曲、簡單樂器演奏,甚至舞曲曲調與步伐。
左權開花調 | 河曲民歌 | 蒙古族長調民歌 | 當塗民歌 | 巢湖民歌 | 畲族民歌 | 興國山歌 | 興山民歌 | 桑植民歌 | 梅州客家山歌 | 中山鹹水歌 | 崖州民歌 | 儋州調聲 | 石柱土家兒調 | 巴山背二歌 | 傈僳族民歌 | 紫陽民歌 | 裕固族民歌 | 藏族拉伊 | 靖州苗族歌 | 川江號子 | 南溪號子 | 木洞山歌 | 川北薅草鑼鼓 | 侗族大歌 | 侗族琵琶歌 |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 彝族海菜腔 | 那坡壯族民歌 | 澧水船工號子 | 古琴藝術 | 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 蒙古族四胡音樂 | 嗩吶藝術 | 遼寧鼓樂 | 江南絲竹 | 海州五大宮調 |嵊州吹打 | 舟山鑼鼓 | 十番音樂 | 魯西南鼓吹樂 | 板頭曲 | 宜昌絲竹 | 枝江民間吹打樂 | 廣東音樂 | 潮州音樂 | 廣東漢樂 | 梁平癩子鑼鼓 | 土家族打溜子 | 河北鼓吹樂 | 晉南威風鑼鼓 | 絳州鼓樂 | 上黨八音會 | 冀中笙管樂 | 銅鼓十二調 | 西安鼓樂 | 藍田普化水會音樂 | 回族民間器樂 | 文水子 | 智化寺京音樂 | 五台山佛樂 | 千山寺廟音樂 | 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 武當山宮觀道樂 |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 南音 | 泉州北管 | 黃河號子 | 武德鎮抬鼓 | 西坪民歌 | 淅川鑼鼓曲 | 豐收鑼鼓 | 石台十番鑼鼓 | 酉華唱經鑼鼓 | 留左吹打樂 | 高郵民歌 | 海門山歌 | 南鄉田歌 | 萬載紙棚山歌 | 靖安打鼓鏟山歌 | 銅鼓客家山歌 | 豐城花釵鑼鼓 | 運河船工號子 | 襄陽火炮 | 八十八行 | 單弦拉戲 | 向壩民歌 | 黃州點子 | 房陵鑼鼓歌 | 呂家河民歌 | 絲弦鑼鼓 | 盪腔鑼鼓 | 民間歌謠 | 超化吹歌 | 硪工號子 | 洛陽海神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