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山民歌

興山民歌

興山民歌被稱為薅草鑼鼓的民歌因其特有的“興山三度音程”被文化部定名為“興山民歌”,興山古歌是流傳於湖北省興山縣各鄉鎮及其東、南、北部的周邊地區的漢族民歌音樂。興山民歌是巴楚古歌難能可貴的遺存,它推翻了“中國音樂西來說”,佐證了中國古樂並未失傳、中國也有自己本土音樂的學術爭議,其獨特樂律學原理對於研究中國古代音樂史、中國傳統民歌的傳承與變異等都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興山民歌的主要價值在於:興山古歌在一片失傳聲中傳承了下來,證明了我國傳統音樂頑強的生命力;證明我國有獨特的本土音樂;揭示了荊楚古歌的面貌;獨特的樂律學原理將豐富我國的音樂理論,填補世界音樂理論的空白;證明了我國民間藝術實踐中,存在著與出土樂器相一致的律學原理;揭示了350音分左右的音程是我國民族音樂中的一個久遠的、客觀存在的常規音程;見證了我國民間"雞鳴歌"唱法的持久性與科學性;作為文化紐帶,有助於我國南方多個民族文化的認同,促進文化交流,增強民族團結。

基本概述

興山縣漢時屬南郡,三國吳景帝永安三年(260)析秭歸北界置興山。興山位於大巴山余脈,長江西陵峽北側,東鄰宜昌市、保康縣,南連秭歸縣,北靠神農架林區,西接巴東縣。

<東坡集>有記載:“……二三月皆群聚謳歌,其詞固不可解……但宛轉其聲往返高下如雞唱爾,與廟堂中所聞雞人傳漏微似。”千百年來瀰漫在興山薅草場上的揚歌和號子就被賦予了這樣奇妙的鏇律。興山民歌分布於興山縣各鄉鎮及其東、南、北部的周邊地區。因其特有的“興山三度音程”,從而被國家文化部定名為興山民歌。

勞動中的農民往往在一句之末發出“噢”的一聲喉音,如公雞打鳴,有人便稱其為“雞鳴歌”。千百年來瀰漫在興山薅草場上的揚歌和號子就被賦予了這樣奇妙的鏇律。這種被稱為薅草鑼鼓的民歌因其特有的“興山三度音程”被文化部定名為“興山民歌”,2006年6月10日文化部將發文批准其成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興山民歌的發現與整理者王慶沅,也因此被表彰為“興山縣有突出貢獻人才”。而他的工作將被記入還在建設中的宜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

歷史淵源

興山民歌興山民歌

經科學考證,興山民歌明確的歷史已有800多年。而從蘇東坡聽黃州人群聚謳歌,“其音亦不中律呂”, 可推知此歌韻律已流傳900多年;劉禹錫《在建平聽里中兒聯歌》說:“聆其音,中黃鐘之羽”,更是可將其歷史上溯至中唐。再與曾侯乙編鐘三度定律結構一致的特點來看,其歷史淵源一直可以上溯到2400多年前。特別是1992年出土的商周青銅“豬磬”的三聲結構關係與興山三度三聲腔民歌的結構幾乎相同,這也為其源遠流長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藝術特色

興山民歌興山民歌

興山古歌音調奇特,不見經傳,讓人不識音高、不辨調式、不易歌唱。其實,它在音階結構中含有一個介於大、小三度之間的音程,被命名為"興山三度音程"。這個獨特的音階證明了在荊楚音樂文化中存在著一個與樂器考古發現的律制相一致的口傳文化。

興山民歌的獨特不僅在於其音調本身的聽覺效果,還在於其獨特的審美情操。興山民歌歷來給“外來人”的感覺就是“悲”,讓人覺得那是“哭死人的調子”。

從漢武帝立樂府到唐太宗制雅樂,都有楚音“哀傷”、“悲”的記載;所有對竹枝歌音調的描寫,都是千口同聲、毫無例外地唱“悲苦、愁絕”之調。直到今天,人們也認為興山民歌“音悲”。其實這種認識是與楚人的感覺大相逕庭的---楚人反以此音為樂!這只是不同地域的人審美心理不同罷了。所謂的反“悲”為“喜”,正是荊楚古歌的美學特徵。

興山民歌揭示了荊楚古歌的原貌,為中國傳統音樂並未失傳提供了無可辯駁的鐵證,證明了中國傳統音樂頑強的生命力和穩定的遺傳性。

代表作品

有《征東》、《征西》、《薛剛反唐》、《十送》、《十想》、《五更》等。

傳承意義

興山民歌興山民歌

興山民歌的主要價值在於:興山古歌在一片失傳聲中傳承了下來,證明了我國傳統音樂頑強的生命力;證明我國有獨特的本土音樂;揭示了荊楚古歌的面貌;獨特的樂律學原理將豐富我國的音樂理論,填補世界音樂理論的空白;證明了我國民間藝術實踐中,存在著與出土樂器相一致的律學原理;揭示了350音分左右的音程是我國民族音樂中的一個久遠的、客觀存在的常規音程;見證了我國民間"雞鳴歌"唱法的持久性與科學性;作為文化紐帶,有助於我國南方多個民族文化的認同,促進文化交流,增強民族團結。

興山民歌是巴楚古歌難能可貴的遺存,它推翻了“中國音樂西來說”,佐證了中國古樂並未失傳、中國也有自己本土音樂的學術爭議,其獨特樂律學原理對於研究我國古代音樂史、我國傳統民歌的傳承與變異等都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就像一切活化石一樣,這門古老的藝術正面臨著絕跡的危險。一是因為其不見經傳,讓人不識音高、不辨調式、無法記譜、很難學唱。再者,隨著生產的發展,薅草在農村已被現代化的除草技術代替了,而興山民歌之所以能在興山流傳下來,就是有賴於薅草鑼鼓作為載體,一旦薅草鑼鼓徹底消亡,興山民歌必將隨之絕響。

興山民歌主要存在於興山薅草鑼鼓和興山喪鼓兩種載體之中,尤以薅草鑼鼓最為典型。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興山薅草鑼鼓在生產勞動中幾乎絕跡,尚未謝世的薅草鑼鼓民間藝人90%均為70歲以上的老人,其傳承保護狀況令人擔憂。如不大力搶救保護,這個獨特的歌種將面臨失傳的危險。

所獲榮譽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興山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代表人物

結緣民歌四十餘載

王慶沅出生於南京市一個國小教師之家。自幼喜歡音樂,中學時代就常常跟著當地劇團跑場。1956年,王慶沅考入宜昌地區農校作物栽培專業,1959年4月分配到興山縣農業局成為一名農業技術員。

1961年12月,興山縣成立縣文工團,王慶沅被調到文工團,從此成為一個真正的曲藝工作者。1962年4月,文工團開始送戲下鄉。在農村,已經習慣了笛子、二胡等傳統民間音樂的王慶沅第一次接觸到薅草鑼鼓。薅草鑼鼓是興山極具特色的一種風俗。王慶沅介紹,以前生產力低下,農民之間時常開展互助活動。在薅草中,大家一字排開,鑼鼓手就在前面唱歌,有歇涼歌、下田歌、鼓勁歌等等。

這種歌的唱腔有個共同之處,在一句之餘發出“噢”的一聲喉音,如公雞打

王慶沅王慶沅

鳴後“喔”的一聲落音。這種怪異的音程吸引了王慶沅,他決心探索這種怪異的民歌。

薅草鑼鼓研究的里程碑是1987年王慶沅發表的論文《湖北興山特性三度體系民歌研究》。這篇文章得到了當時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呂驥、中國藝術院音樂研究所所長黃翔鵬的高度評價。這篇文章讓興山民歌擺脫了低級簡單的民間傳唱階段,而成為一種可供研究,且急待傳承的民間藝術,終於登上大雅之堂。

王慶沅介紹,興山民歌屬巴楚古歌的遺傳,這種古老的民歌之所以能在興山流傳下來,就是有賴於薅草鑼鼓作為載體,一旦薅草鑼鼓徹底消亡,興山民歌必將成為絕響。

申遺過程

興山民歌演唱興山民歌演唱

2005年6月16日宜昌市召開申遺動員大會。7月2日,興山縣委召開專題辦公會,成立工作小組,確定了申遺項目為興山民歌。

申遺工作的第一難題就是資金問題。並不寬裕的縣政府拿出了兩萬元的啟動資金。申遺是一項系統工程,雖然文化部門前期在民間文化搶救保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與文化部的標準相比,還有包括田野調查在內的許多基礎性工作十分薄弱,缺乏申遺所要求達到的深度、廣度和細度。

王慶沅說,田野調查極大豐富了興山民歌的內容。74歲的彭泗德是田野調查時新發現的民間藝人。彭泗德的師承關係可上溯到乾隆年間,為把他的傳承譜系等問題考證準確,工作人員几上琚坪村。當聽說其太祖師爺以來的所有墳墓碑文仍完整存在時,工作人員十分驚喜,背著沉重的攝影攝像錄音設備,上山頂下山腳步行一百多里山路進行重點采拍和詳細取證,終於從碑文記載中找到重要線索,解決了調查中的疑問。

王慶沅剛剛整理到漢川卷。這是一個十分浩大的任務,近300盤磁帶王慶沅需要一字不漏的聽下來,然後轉錄到電腦里,刻入光碟。有時候劉經建也放下手裡的工作幫助王慶沅聽磁帶,兩個老傢伙在家裡開著兩台電腦當“發燒友”。

這其中就有王慶沅備感親切的興山民歌。王慶沅從1964年4月起接觸興山民歌至今已42年,這種被稱為薅草鑼鼓的民歌在興山民間曾廣為流傳。人們在集中勞作時,鑼鼓手是必不可少的。

王慶沅說,如果機器工作順利,一天可以弄完一盤磁帶。這樣算來,王慶沅天天窩在家裡聽磁帶也需要300天。但這讓王慶沅也覺得很值:再不整理,有的就要失傳了,“十堰、鄖縣部分的磁帶就已經聽不清了”。而那些曾經唱歌的老藝人都已經去世了。

為此,在這次申遺過程中,工作人員從科學定義申報項目名稱入手,通過採取廣泛徵求意見、多方求教專家、反覆研究論證等辦法,最終從興山三音歌、興山山歌、興山古歌、巴楚古歌、荊楚古歌等稱謂中正式確立為“興山民歌”,使這一千年瑰寶有了一個更精確、更合理的項目名稱。

王慶沅認為,以往興山民歌的承傳是口口相傳,其主要載體是薅草勞作,其流傳過程充滿變化甚至風險,總有一天,薅草這項勞動會消失,民歌就不會再唱響。申遺成功就是希望能夠讓其脫離薅草這一原始載體,世代傳承下去。申遺也是為了保護。

申遺也給興山民歌的保護帶來了新契機。興山縣針對興山民歌的瀕危狀況,研究制定了十三項保護措施,印發了《興山縣關於民族民間文化搶救保護計畫》等一系列指導性檔案。

在申遺期間,興山縣文化局在黃糧鎮戶溪村舉辦了山歌擂台賽,有100多位村民競相上台演唱,年紀最大的82歲,最小的10歲,比賽場面十分熱烈感人。同時還以黃糧鎮中學和黃糧鎮國小為陣地成立了“興山民歌”傳承示範基地,組織有關專業技術人員編寫鄉土教材,為興山民歌進學校、進課堂提供技術指導。

2005年10月下旬,興山縣文化局選送陳家珍祖孫三代進京參加全國第三屆南北民歌擂台賽,一舉榮獲了銀獎、優秀傳承獎、組織獎、特別獎四項大獎,開創了興山縣文化史上的先河。而王慶沅在申遺過程中的突出表現也獲得高度認同。在興山縣委、縣政府召開的“興山縣有突出貢獻人才”表彰大會上,王慶沅與來自興山縣支柱企業興發集團的一位負責人分享了這個榮譽,並獲得了3萬元獎金。王慶沅說,這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對文化事業的尊重和認同。

2006年元旦,文化部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興山民歌榜上有名。王慶沅等人用3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其他地區3年才完成的任務。

科技救場

與王慶沅正在進行的工作類似,宜昌市也在進行此項工作:用現代科技手段搶救保護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即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

用通俗一點的方式解釋資料庫,就是為優秀的文化遺產收集或製作視頻素材和圖片素材。王慶沅說,以往他們對一些民間老藝人都是進行“文字保護”,再者利用磁帶等較為簡陋的方式進行“保護”,而隨著一些老藝人的離世,部分民間文化因此失傳。搶救高齡傳人成為資料庫建設的重點。

在宜昌民間活躍著一批高齡藝人,85歲的“峽江號子王”胡振浩,84歲的故事家“孫家香”,82歲的唐祭儀式傳人李義芳,84歲的民歌故事老人王世聰。據介紹,兩年來已有6位老藝人在文化部門搶拍資料後去世,這些資料就更顯珍貴。但王慶沅認為,保護的目的絕對不是讓這些優秀的文化遺產只出現在電腦里,而應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其世代相傳。王慶沅甚至建議,現在一般的縣級文工團與其排演流行歌曲,還不如就專練民族歌舞。王慶沅說,隨著生產的進步,過去集中薅草的場景將會漸漸絕跡,如何讓興山民歌與新時代的生活相融合,與時俱進是保護的關鍵。

其實宜昌諸多的文化遺產保護都面臨這個課題。下堡坪民間故事、宜昌絲竹、青林寺謎語、枝江市的民間吹打樂、長陽的土家族舞蹈撒葉兒嗬等都面臨無人可傳的尷尬境地。

中國民間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音樂又稱民間歌謠、民俗音樂、民間短篇詩歌等,簡稱民謠、民歌、民樂或民曲,國際民間音樂協會的解釋定義為“經過口傳過程發展起來的普羅大眾音樂”,也就是該音樂散布過程,純粹是由演奏者或音樂接收者記錄教習,並親自相傳所得。其範圍包含歌曲、簡單樂器演奏,甚至舞曲曲調與步伐。
左權開花調 | 河曲民歌 | 蒙古族長調民歌 | 當塗民歌 | 巢湖民歌 | 畲族民歌 | 興國山歌 | 興山民歌 | 桑植民歌 | 梅州客家山歌 | 中山鹹水歌 | 崖州民歌 | 儋州調聲 | 石柱土家兒調 | 巴山背二歌 | 傈僳族民歌 | 紫陽民歌 | 裕固族民歌 | 藏族拉伊 | 靖州苗族歌 | 川江號子 | 南溪號子 | 木洞山歌 | 川北薅草鑼鼓 | 侗族大歌 | 侗族琵琶歌 |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 彝族海菜腔 | 那坡壯族民歌 | 澧水船工號子 | 古琴藝術 | 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 蒙古族四胡音樂 | 嗩吶藝術 | 遼寧鼓樂 | 江南絲竹 | 海州五大宮調 |嵊州吹打 | 舟山鑼鼓 | 十番音樂 | 魯西南鼓吹樂 | 板頭曲 | 宜昌絲竹 | 枝江民間吹打樂 | 廣東音樂 | 潮州音樂 | 廣東漢樂 | 梁平癩子鑼鼓 | 土家族打溜子 | 河北鼓吹樂 | 晉南威風鑼鼓 | 絳州鼓樂 | 上黨八音會 | 冀中笙管樂 | 銅鼓十二調 | 西安鼓樂 | 藍田普化水會音樂 | 回族民間器樂 | 文水子 | 智化寺京音樂 | 五台山佛樂 | 千山寺廟音樂 | 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 武當山宮觀道樂 |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 南音 | 泉州北管 | 黃河號子 | 武德鎮抬鼓 | 西坪民歌 | 淅川鑼鼓曲 | 豐收鑼鼓 | 石台十番鑼鼓 | 酉華唱經鑼鼓 | 留左吹打樂 | 高郵民歌 | 海門山歌 | 南鄉田歌 | 萬載紙棚山歌 | 靖安打鼓鏟山歌 | 銅鼓客家山歌 | 豐城花釵鑼鼓 | 運河船工號子 | 襄陽火炮 | 八十八行 | 單弦拉戲 | 向壩民歌 | 黃州點子 | 房陵鑼鼓歌 | 呂家河民歌 | 絲弦鑼鼓 | 盪腔鑼鼓 | 民間歌謠 | 超化吹歌 | 硪工號子 | 洛陽海神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