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馬頭琴是蒙古族音樂文化的典型代表,無論是它的造型、製作材料,還是它的音質音色、音樂表現風格和演奏方法,均體現著蒙古族的性格內涵,充分反映了蒙古族遊牧生活的歷史形態,表達著蒙古族對自然宇宙哲學性的思考和體悟。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文化標籤

蒙古族馬頭琴音樂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項目: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時間:2006年
類別:民間音樂
地區:內蒙古
編號:Ⅱ-35
申報地區或單位:內蒙古自治區

簡要介紹

著名馬頭琴演奏大師齊·寶力高著名馬頭琴演奏大師齊·寶力高

馬頭琴又稱為潮爾、莫林胡爾、胡琴、馬尾胡琴、弓弦胡琴等,是一種蒙古族常用的弓弦樂器。由於通常在琴首雕有馬頭造型而得名。流行於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甘肅、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中。馬頭琴從唐、宋時期的胡琴發展而成,成吉思汗時已流傳民間。

馬頭琴用硬木製作,音箱有倒梯形、長方形等多種。大者琴長120 米,小者琴長70厘米。音箱兩面蒙繪有圖案的馬皮或羊皮。張兩根馬尾弦。弓在弦外。在演奏時席地而坐,音箱左下角挾於兩膝間,右手持馬尾弓拉奏。可奏雙音。音量較小。用於獨奏、與四胡等樂器的合奏及民歌、說書的伴奏。為民歌伴奏時,多用三度、四度顫音模仿歌唱。常模擬馬的嘶鳴。

馬頭琴是適合演奏蒙古古代長調的最好的樂器,它能夠準確的表達出蒙古人的生活,如:遼闊的草原、呼嘯的狂風、悲傷的心情、奔騰的馬蹄聲、歡樂的牧歌等。與此相關,元代的蒙古民族樂器,其總體地位有了明顯的提高,不僅僅是用於舞蹈和歌曲伴奏,而且還產生了純器樂曲,諸如《海青拿天鵝》《白翎雀》等,確實有了長足的進步。馬頭琴不但在一些正式和隆重場合演奏,也出現在民間的婚典儀典和親友聚會等日常活動中;既可為歌伴奏,亦可獨奏曲目。

藝術特色

馬頭琴由共鳴箱、琴桿、琴頭、弦軸、馬子、琴弦和拉弓等部分組成。共鳴箱多為梯形,也有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的。箱框板用硬質木板製作,兩面蒙以馬皮或牛皮、羊皮,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板的。琴桿用色木、梨木或紅木等製作,上部左右各有一個弦軸,頂端為琴頭。拉弓多用藤條或木桿與馬尾製成,兩條琴弦分別用40根(裡弦)和60根(外弦)左右馬尾合成,兩端用絲弦結住,繫於琴上。馬頭琴的演奏方法與其他拉弦樂器不同,它的弓不是夾在琴的里外弦之間,而是在兩弦外面擦弦拉奏的。演奏採取坐姿,琴箱夾於兩腿間,琴桿偏向左側。馬頭琴細弦在里、粗弦在外,音域一個八度,音色柔和。

蒙古族馬頭琴音樂渾厚而深沉。琴弓在弦外拉奏,弓法多變,指法豐富,具有鮮明的藝術風格。其發音柔和、渾厚而低沉,音色悠揚、醇美,富有草原風味,在古今中外拉弦樂器中都是極為獨特的。因而偶人形容說:“對草原的描述,一受馬頭琴的鏇律,遠比畫家的色彩和詩人的語言更加傳神。十年來,蒙古族民間樂器製作技師、演奏家們對傳統馬頭琴進行了改革,擴大了共鳴箱,改用蟒皮蒙面,增加了拉弓的彈性,用尼龍弦代替了馬尾弦,使音量顯著增大並將定弦提高了4度,既保持了馬頭琴原有的柔和、渾厚的音色,又增加了清晰、明亮的特點。

歷史淵源

蒙古族馬頭琴蒙古族馬頭琴

蒙古族馬頭琴歷史悠久,在蒙古族形成時期,馬頭琴就已存在。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馬頭琴形成了帶有鮮明地域色彩的不同流派,這些流派又與蒙古族內部和外部的聚散離合以及歷史變遷密切相關。可以說,馬頭琴伴隨著蒙古族從草原和歷史的遠處一路走來,其中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

從山林狩獵文化時期至草原遊牧文化初期,蒙古人所使用的樂器,不是馬頭琴,而是火必思、圖卜碩爾等彈撥樂器且多用於娛樂性歌舞與舞曲伴奏。從《蒙古秘史》、《元史》中的記載來看,成吉思汗忽必烈時期,蒙古民族樂器尚以彈撥樂器為主,元代的蒙古軍人和牧民,善彈火必思,喜跳集體踏歌。當草原遊牧音樂迅猛發展之後馬頭琴這件拉弦樂器便脫胎而出,得到廣泛普及,並且最終取代彈撥樂器的地位,成為蒙古民族最具草原特色的民間樂器。顯然,拉弦樂器取代彈撥樂器,火必思逐漸衰退,馬頭琴便順理成章地成為蒙古樂器的主角。

馬頭琴--這古老的拉弦樂器,因琴頭雕飾馬頭而得名。《清史稿》載:“胡琴,刳桐為質,二弦,龍首,方柄。槽橢而下銳,冒以革,槽外設木如簪頭似扣弦,龍首下為山口,鑿空納弦,綰以兩軸,左右各一,以木系馬尾八十一莖扎之”。可知,馬頭琴原來也有龍首。此早在《元史》卷71《禮樂志》有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為馬尾。”據岩畫和有些歷史資料中顯示古代蒙古人開始把優酪乳勺子加工之後蒙上牛皮,拉上兩根馬尾弦,當樂器演奏,稱之為勺形胡琴

目前很多專家認為這就是馬頭琴的前身。勺形胡琴當時最長的也是二尺左右,共鳴箱比較小,聲音也就小多了。至今蒙古國的西部也有人把馬頭琴叫勺形胡琴。當時琴頭不一定是馬頭,有人頭、骷髏鱷魚頭、鱉甲或龍頭等,此外還有人說,這種琴的琴頭有呈猴頭或瑪特爾頭的形狀。瑪特爾形似龍,面似猴,象徵一種鎮壓邪魔的神物。據有關學者考證,馬頭琴一名大約得於十九世紀末到二十紀初,琴首是由龍頭或瑪特爾頭改為馬頭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琴類,如:皮胡、鍬胡、四胡、奚琴、稽琴等都是當時的流行樂器。元朝時期隨著宮廷生活的逐漸富裕宮廷內有專門的演奏、唱歌、跳舞的人員,馬頭琴也就慢慢地成為宮廷音樂的主要內容之一了。

到十八世紀初,馬頭琴的外觀及結構有了很大的變化,共鳴箱為梯形且比原來大多了,琴身的長度增長兩倍左右,這樣聲音也大,發出更洪亮的顫音,琴頭多為馬頭或馬頭下面再加一個龍頭。馬頭琴的兩個弦,粗弦為陽弦,由150根馬尾組成,細弦為陰弦,由120根馬尾組成,弓弦為90根馬尾組成,全部加起來360根,正好一個圓圈的360度。隨著馬頭琴琴體的革新,馬頭琴的演奏技巧也有了新的創造和發展,湧現出不少民間說唱演奏家。

音樂分類

馬頭琴的傳統曲目多從民歌中演化而來,可分為五類:

1、 原生民歌,如《朱色戀》、《八雅鈴》;

2、 英雄史詩曲牌,如《奔馬調》、《打仗調》;

3、 馬步調,即表現馬形象的曲調;

4、 從民歌發展而來的琴曲,如《荷銀花》、《莫德烈》等;

5、 漢族古老曲調,如《普安咒》、《柳青娘》等。

歷史傳說

蒙古族馬頭琴音樂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在遼闊的內蒙古草原上,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的傳說:很早很早以前,在科爾沁草原上有個愛唱歌的牧人,名叫蘇和。他有一匹心愛的小馬,渾身雪白,它的皮毛像緞子一樣光亮,又美麗、又健壯,它嘶鳴起來,聲音像銀鈴一樣清脆悅耳。

幾年以後,小馬長成了膘肥體壯的大白馬。在一次賽馬會上,蘇和的白馬奪得錦標後卻被王爺搶去了。白馬日夜思念主人。一天,王爺騎白馬正在親友面前炫耀,不料被馬摔得頭破血流。白馬掙脫了韁繩,卻不幸中了王爺的毒箭,待跑回主人身邊後,終因傷勢過重而死在蒙古包前。蘇和失去心愛的白馬悲痛欲絕,日夜守在白馬的屍體旁不忍離去,幾天幾夜都沒有入睡。這天晚上,蘇和終於迷迷糊糊睡著了,他夢見白馬活了,向他歡蹦亂跳地跑來,嘴裡不住地嘶鳴著,蘇和也呼喚著向白馬跑去,就在這時他驚醒了,舉目遠望,四野茫茫,蒼穹像蒙古包一樣罩蓋下來,草原上,馬群滔滔,羊群像天上的朵朵白雲,但就是不見他心愛的白馬。只有它那動人的嘶鳴還在耳邊迴響,他想捉住這個聲音來寄託對白馬的懷念,想著想著終於醒悟過來。於是,蘇和就用白馬的腿骨做琴桿、頭骨做琴箱、馬皮蒙琴面,用馬尾搓成琴弦,拿套馬的桿子做弓,並按照白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做出了草原上的第一支馬頭琴。拉奏起來,就好像夢中聽到的聲音一樣。

蘇和拉起馬頭琴,用哀怨、憤怒的琴聲訴說著蒙古族人民的苦難生活和對王爺、牧主的深仇大恨;用嘹亮、優美的琴聲表達出人民對牲群、草原的熱愛和對新生活的嚮往……從此,馬頭琴便成了蒙古族人民的心聲。夏夜,當人們漫步在草原的牧場上,或是城鎮的街道旁,一縷悠揚而激越的琴聲傳來,感人肺腑,沁人心脾,這便是馬頭琴的樂聲。

傳承意義

蒙古族馬頭琴音樂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馬頭琴是蒙古族音樂文化的典型代表,無論是它的造型、製作材料,還是它的音質音色、音樂表現風格和演奏方法,均體現著蒙古族的性格內涵,充分反映了蒙古族遊牧生活的歷史形態,表達著蒙古族對自然宇宙哲學性的思考和體悟。蒙古族馬頭琴歷史悠久,在蒙古族形成時期,馬頭琴就已存在。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馬頭琴形成了帶有鮮明地域色彩的不同流派,這些流派又與蒙古族內部和外部的聚散離合以及歷史變遷密切相關。可以說,馬頭琴伴隨著蒙古族從草原和歷史的遠處一路走來,其中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馬頭琴不但在一些正式和隆重場合演奏,也出現在民間的婚典儀典和親友聚會等日常活動中;既可為歌伴奏,亦可獨奏曲目。馬頭琴具有深厚的社會和民俗傳統基礎,發揮著傳播文化、陶冶情操、移風易俗等社會功能。

馬頭琴在蒙古族文化中極受尊崇,已成為蒙古族文化極為重要的表現形式。近幾十年來,馬頭琴的發展遇到了嚴重的困難。歷史上馬頭琴有四大傳統演奏流派,每一種演奏流派都有自己傳統的演奏曲目。但時至今日,馬頭琴傳承人日漸稀少,曲目失傳現象嚴重,保護工作已刻不容緩。

中國民間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音樂又稱民間歌謠、民俗音樂、民間短篇詩歌等,簡稱民謠、民歌、民樂或民曲,國際民間音樂協會的解釋定義為“經過口傳過程發展起來的普羅大眾音樂”,也就是該音樂散布過程,純粹是由演奏者或音樂接收者記錄教習,並親自相傳所得。其範圍包含歌曲、簡單樂器演奏,甚至舞曲曲調與步伐。
左權開花調 | 河曲民歌 | 蒙古族長調民歌 | 當塗民歌 | 巢湖民歌 | 畲族民歌 | 興國山歌 | 興山民歌 | 桑植民歌 | 梅州客家山歌 | 中山鹹水歌 | 崖州民歌 | 儋州調聲 | 石柱土家兒調 | 巴山背二歌 | 傈僳族民歌 | 紫陽民歌 | 裕固族民歌 | 藏族拉伊 | 靖州苗族歌 | 川江號子 | 南溪號子 | 木洞山歌 | 川北薅草鑼鼓 | 侗族大歌 | 侗族琵琶歌 |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 彝族海菜腔 | 那坡壯族民歌 | 澧水船工號子 | 古琴藝術 | 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 蒙古族四胡音樂 | 嗩吶藝術 | 遼寧鼓樂 | 江南絲竹 | 海州五大宮調 |嵊州吹打 | 舟山鑼鼓 | 十番音樂 | 魯西南鼓吹樂 | 板頭曲 | 宜昌絲竹 | 枝江民間吹打樂 | 廣東音樂 | 潮州音樂 | 廣東漢樂 | 梁平癩子鑼鼓 | 土家族打溜子 | 河北鼓吹樂 | 晉南威風鑼鼓 | 絳州鼓樂 | 上黨八音會 | 冀中笙管樂 | 銅鼓十二調 | 西安鼓樂 | 藍田普化水會音樂 | 回族民間器樂 | 文水子 | 智化寺京音樂 | 五台山佛樂 | 千山寺廟音樂 | 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 武當山宮觀道樂 |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 南音 | 泉州北管 | 黃河號子 | 武德鎮抬鼓 | 西坪民歌 | 淅川鑼鼓曲 | 豐收鑼鼓 | 石台十番鑼鼓 | 酉華唱經鑼鼓 | 留左吹打樂 | 高郵民歌 | 海門山歌 | 南鄉田歌 | 萬載紙棚山歌 | 靖安打鼓鏟山歌 | 銅鼓客家山歌 | 豐城花釵鑼鼓 | 運河船工號子 | 襄陽火炮 | 八十八行 | 單弦拉戲 | 向壩民歌 | 黃州點子 | 房陵鑼鼓歌 | 呂家河民歌 | 絲弦鑼鼓 | 盪腔鑼鼓 | 民間歌謠 | 超化吹歌 | 硪工號子 | 洛陽海神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