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拉扎斯菲爾德

保羅·拉扎斯菲爾德

保羅·拉扎斯菲爾德(Paul F.Lazarsfeld,1901-1976)是奧裔美籍著名社會學家。他1901年2月13日生於奧地利維也納,1925年畢業於維也納大學,曾獲數學博士學位,後來對社會心理學和傳播研究產生興趣,並作出突出貢獻。他的主要著作有:《人民的選擇》(1948)、《美國士兵——述評》(1949)、《社會科學中的數學思想》(1954)《社會研究的語言》(1955)等。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保羅·拉扎斯菲爾德 保羅·拉扎斯菲爾德

保羅·拉扎斯菲爾德(1901-1976)生於維也納,並在那裡度過了他生命中的前30年。他是美籍奧地利人,著名社會學家。畢業於維也納大學,先後獲哲學、人文學和法學博士學位。拉扎斯菲爾德是對後來的傳播學研究方法影響最大的一位。1932年,最早在維也納運用實地調查法從事廣播的研究。後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立套用社會學研究中心,與著名社會學家默頓共事多年。他提出了“二級傳播理論”(後發展為“多級傳播”學說),為傳播效果、傳播機制研究開闢了道路。他還提出了“既有政治傾向的作用”,選擇性接觸機制,意見領袖等很有影響的概念。拉扎斯菲爾德對研究方法作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傳播學研究的“工具製作者”。他通過不斷改進抽樣調查技術和量化分析方法,為傳播學贏得了來自其他科學的尊重。其代表作有《傳播研究》和《個人的影響力:個人在大眾傳播中的作用》等。

家庭背景

他出生在奧地利維也納。父親羅拔·拉扎斯菲爾德(Robert Lazarsfeld)是一名律師,母親蘇菲·拉扎斯菲爾德(Sophie Lazarsfeld)是維也納的個體心理學家。拉扎斯菲爾德在維也納大學修讀數學,而他在1924年的博士論文課題涉及到艾恩斯坦重力學說中的數學範疇。在20年代, 他進入了和維也納哲學家一樣的社交圈子,當中有經濟學者奧圖·紐拉特(Otto Neurath)和魯道夫·卡爾納普。拉扎斯菲爾德持著數學和定量方法上的專門技術,踏上定量社會學研究的路途,參加幾項早期的定量研究,包括在1930至1931年的可能是無線電收聽器的第一科學勘測。

職業發展

1924年至1925年,他在法國完成了碩士課程。他後來加入了國際工人社會黨的法國分部。1925年8月,參與了國際社會主義工人在馬賽的兩個大會。年底,他返回維也納。1926年,他與社會學家Marie Jahoda結婚;他們的女兒(Lotte Lazarsfeld)在1930年出生;但婚姻到1934年結束。1929至1933年,他在維也納大學的心理學會工作,成為Karl Bühler及Charlotte Bühler的助手。1930-1933年,他擔任了維也納的經濟研究中心的主管。

1933年至1935年,他從洛克菲勒基金會獲得獎學金。因此,在1935年決定逗留在美國。他曾多次返回維也納,只是為了獲得工作簽證而不是學生簽證。最終在1943年入籍美國。

1935-1936年,他在新澤西的全國青年事務局擔任主任。翌年,在紐瓦克大學獲取任命,成為一個新研究中心的首長。這箇中心是根據他在歐洲創造的協會結構。在“行政研究”之下,一個大群專家在研究中心工作,部署了一連串社會科學調查方法——大規模市場調查、對資料的統計分析、焦點群工作等等,來為具體客戶解決具體問題。資助不僅來自大學,也來自外判研究計畫的商業客戶。這樣產生了兩個冗長的報告,課題關於乳品加工業對牛奶的消耗量的影響因素;還有一個問卷調查,估計是否他們購物太多了。

可是,他的與Herta Herzog的第二段婚姻也在1936年結束。

移居美國

拉扎斯菲爾德於1933年移居美國後,在洛克菲勒基金會等機構的資助下,運用數學語言和模型對失業、廣播媒介、競選、政治宣傳等社會現象進行調查、描述和分析,第一個使社會調查在大學實現了制度化,將數學方法引進了社會科學研究。

1937年,拉氏接受資助在普林斯頓大學成立廣播研究室,開始對傳播新媒介——廣播進行研究。他認為:“廣播是一個主題,而環繞其四周的事物,完全能為任何一種研究方法(包括數學)來精煉”。然而,他不久即發現廣播研究可以作為走向傳播研究的一個踏腳板。於是,他與同事墨頓(R.K.Merton)先搞起了閱聽人研究,試圖弄清決定廣播聽眾範圍大小和聽眾特徵的原因。接著,他開始研究廣播的傳播效果,即分析廣播的內容和形式對聽眾態度和行為的影響。不久,拉氏又著手研究其他傳播媒介產生效果的特殊情境架構。但是,這些研究似乎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影響甚微。

教書育人

從1940年起,拉扎斯菲爾德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書,並建立了套用社會學研究研究所。這不僅為他提供了研究基地和革新方法論的工具,而且為培養一代年輕的定量研究者提供了正規教育的場所。

“拉扎斯菲爾德指數”的數學模型

拉扎斯菲爾德著作 拉扎斯菲爾德著作

在時代-生活公司的贊助下,他在1940年用其獨特方法(“拉扎斯菲爾德指數”的數學模型)對當年的美國總統選舉進行了詳細調查,旨在探討媒介對選民投票意向的影響。4年後,拉扎斯菲爾德及其哥倫比亞大學同事發表了題為《人民的選擇》(1944))和《選舉》(1945)兩篇研究報告。研究表明:大多數選民早在競選宣傳之前就已作出了怎樣投票的決定,只有約5%的人由於宣傳改變了投票的意向,而這批人之所以中途“變節”,競選宣傳僅是間接影響力,其直接影響力來源於親戚、朋友、團體等“意見領袖”。拉扎斯菲爾德等人的研究(包括《個人影響力》1952),不僅破除了“魔彈論”的“電台的威力”無比強大的迷信,發現大眾媒介的直接效果十分有限的原因,而且還發現了信息傳播的“中間站”——意見領袖這一特殊人物,從而導致了“有限效果論”、“兩級傳播論”乃至“多級傳播論”的問世,初步揭示了社會傳播的複雜性。

數理(定量)研究方法

拉扎斯菲爾德對傳播研究又一重要貢獻是他創立的數理(定量)研究方法。他開創的社會調查的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進行社會傳播的潛在結構和定組分析;他首創的交叉列表方法,則有利於研究傳播變數之間的關係和分析有關傳播現象。總之,拉扎斯菲爾德既是一系列重要傳播理論的開拓者,又是傳播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的開創者。

主要論著

拉扎斯菲爾德的主要著作有:《社會科學中的數學思維》(1954)、《選民抉擇》(1968)、《定性分析》(1972)和《套用社會學導論》(1975)等。其中,拉扎斯菲爾德及其助手合作完成的《人民的選擇》被稱為“社會科學史上最複雜的調查研究之一”,也是傳播效果研究的經典著作。

他最早將社會調查法系統地套用於客群研究,基於對研究方法作出的貢獻,被稱之為傳播學研究的“工具製作者”(toolmaker)對傳播研究方法貢獻在於統計調查、抽樣分析、數據整理等科學主義研究方法。他和卡茲在伊里進行選民投票影響因素研究後發表的《人民的選擇》中傳播學研究史的一個里程碑,該書提出了“先有傾向假說”、“選擇性接觸”假說、“意見須袖”和“兩級傳播”等概念和觀點,結束了“槍彈論”理論統治傳播研究的時代,進入了“有限效果論”的時代。兩級傳播理論的提出,一方面使研究者深入認識到傳播環節中的從多因素,另一方面,推動了傳播學的研究特別是傳播過程的研究,後來學者在此基礎建立了“多級傳播理論”。

學術貢獻

傳播效果研究 傳播效果研究

保羅·拉扎斯菲爾德的研究範圍相當廣泛,涉及大眾傳播、選舉與選民心理、市場研究、民意測驗、失業、教育心理、數理社會學等領域。他在社會學界最有影響的成就首推套用社會學的研究方法,特別是定量研究的方法和技術。他重視社會調查方法,講究嚴格的社會統計程式和操作化過程,強調精確的定量測量和定性的評價分析。他還是民意測驗中採納社會學調查方法的首創者。他的一系列套用研究,推進和提高了美國和歐洲社會學經驗研究的發展與質量。

保羅·F.拉扎斯菲爾德在形成現代傳播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思想影響,是傳播效果研究的開創者。從1930年在維也納首次從事對廣播聽眾的傳播效果研究開始,到1937年在美國進行的“廣播研究項目”和194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研究,他通過分析性地利用樣本調查,做出了影響個人行為的、有因果關係的推論。拉扎斯菲爾德及其助手合作完成的《人民的選擇》被稱為“社會科學史上最複雜的調查研究之一”,也是傳播效果研究的經典著作。

《人民的選擇》以194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為分析案例,試圖闡釋在大眾傳媒及人際關係的影響下,選民如何做出投票的選擇。

促使拉扎斯菲爾德等人對大眾在總統選舉中的行為進行研究的誘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機器直接推動了包括傳播學在內的諸多人文社會科學在美國的發展:社會學家奉命研究士兵的士氣,以使整個軍隊的精神面貌更利於作戰;社會心理學家奉命研究政治宣傳的有效性問題,以使政府的指令更容易為大眾所接受;而深諳世界各國文化的人類學家則負責向政府提供建議,以減少美國政府在與日韓等國打交道時產生的摩擦。這些學者在各自領域的成功為人文社科帶來很高的聲譽和愈來愈廣泛的研究領域。基於社會需要的各種新興研究領域也促使人文社科擺脫單純的思辨式研究方式而代之以實證式的研究方式,因為每一個研究成果都被期待著對緊迫的社會問題做出解釋或者作為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據。《人民的選擇》和實證派傳播學都誕生於這樣的學術氛圍之下。

《人民的選擇》對於傳播學學術思想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大眾傳播的有限效果論,一是“兩級傳播”和“輿論領袖”觀點的形成。

早期的宣傳理論家支持強有力的大眾媒體,但是,後來的傳播學學者在研究媒體對於選舉行為、消費決策和其他類型的行為變化時,沒有找到這類強效果的證據。開始懷疑強有力的大眾媒體效果論的主要學者就是拉扎斯菲爾德,而正是他的伊利縣研究引發了他的懷疑。

拉扎斯菲爾德等人希望證實大眾媒體在構成人們關於總統選舉中如何行事的意向上具有直接的與強有力的效果。他假定,在總統選舉的投票決定會在競選過程中做出,並會受到大眾媒體中出現的有關選舉問題和候選人的新聞和專題報導的影響。但研究結果卻揭示了相反的事實:許多伊利縣的選民在選舉競選開始之前就拿定了主意。600名調查對象中僅54名曾從一個候選人轉向另一個候選人,而這些轉變者當中只有一些人是直接因為大眾媒體的影響才這么做的。媒體只能告知和說服一些關鍵個人,也就是後來被稱為“輿論領袖”的那些個人,它們轉而通過與其追隨者的人際傳播聯繫,即以一種兩級傳播流通的模式將這種效果加以擴大。

此外,將面對面的訪談和分組試驗、定量分析的方法引入傳播學研究也是拉扎斯菲爾德對傳播學方法論體系做出的一大貢獻。閱讀《人民的選擇》不僅可以對傳播學早年的學科發展有清晰的了解,也能從中學到不少有效的研究方法。

傳播學辭彙

5W傳播模式 | IIP指數 | 《人類傳播理論》 | 《傳媒符號學:後麥克盧漢的理論轉向》 | 《後工業社會》 | 《媒介研究:文本、機構與客群》 | 《帝國與傳播》 | 《理解媒介》 | 《電視導播學》 | 丁曉正 | 上線效果 | 兩級傳播模式 | 個人差異論 | 個人社會化 | 中國人物傳播研究中心 | 中國新聞傳播學高影響論文評介 | 書籍設計與印刷工藝 | 二級傳播理論 | 交往理性 | 人內傳播 | 人物傳播學 | 傳播學 | 人際傳播 | 伊里調查 | 傳媒產業 | 傳播制度 | 傳播功能 | 傳播單位 | 傳播史 | 傳播學基礎 | 傳播學引論 | 傳播學批判學派 | 傳播學概論 | 傳播學經驗學派 | 傳播學論壇 | 傳播技巧 | 傳播效果 | 傳播模式 | 傳播流 | 傳播渠道 | 傳播障礙 | 傳者 | 伯明罕學派 | 使用與滿足模式 | 使用與滿足理論 | 依賴論 | 保羅·拉扎斯菲爾德 | 信息 | 信息匱乏 | 信息溝 | 信息熵 | 信息爆炸 | 信息超高速公路 | 信息過載 | 信源 | 傾向性解讀 | 假寐效果 | 充欲主義 | 克勞德·香農 | 共同意義空間 | 內容分析法 | 內爆 | 冗餘信息 | 冷媒介與熱媒介 | 分層抽樣法 | 創新理論 | 刺激理論 | 勸服傳播 | 加布里埃爾·塔爾德 | 中國組織人事報 | 單向傳播 | 單向度人 | 南京大學廣告與傳播學系 | 卡爾·霍夫蘭 | 卡爾•霍夫蘭 | 雙向傳播 | 反向社會化 | 反抗式解讀 | 客群 | 客群商品論 | 受傳者 | 口傳系統 | 口碑傳播 | 口語傳播 | 同時傳輸制 | 後援會 | 吳飛[著名傳播學者] | 周勝林 | 周郵報 | 哈羅德·拉斯韋爾 | 國際傳播 | 國際傳播學 | 國際傳播:延續與變革 | 國際輿論 | 地球村 | 培養理論 | 多元無知效應 | 大眾傳媒與民主政治 | 大眾傳播 | 大眾傳播研究方法 | 奧斯古德模式 | 麥克盧漢 | 威爾伯·施拉姆 | 媒介事件 | 媒介依賴論 | 媒介即訊息 | 媒介奇觀 | 媒介控制 | 媒介理論 | 媒介生態環境 | 媒介研究的進路:經典文獻讀本 | 媒介組織 | 媒體奇觀 | 子彈論 | 守門人 | 守門人理論 | 容器人 | 導語 | 居延安 | 工具說 | 市民新聞 | 廣告效果評估 | 廣播電視集團 | 庫爾特·盧因 | 庫爾特•勒溫 | 廉價報紙 | 強大效果模式 | 心理圖像理論 | 意見領袖 | 所羅門控制實驗 | 托馬斯公理 | 批判學派 | 把關人 | 報導思想 | 拉斯韋爾模式 | 擬像理論 | 控制論 | 控制試驗法 | 政治傳播學引論 | 文化行為模式 | 文化規範論 | 新媒介 | 新聞傳媒專業 | 新聞戰 | 新聞控制 | 新聞洞 | 新聞道德 | 施拉姆大眾傳播模式 | 無知之幕 | 最合適效果跨度 | 有效傳播 | 有效信息 | 有效效果模式 | 有限效果 | 有限效果模式 | 有限效果論 | 機械性噪音 | 李卓鈞 | 李金銓 | 楊宇時 | 標題新聞 | 欒軼玫 | 框架理論 | 欣賞指數 | 武漢大學傳播學複習精編 | 民主參與理論 | 民族志傳播學 | 污名化 | 沉默的螺鏇 | 沉默的螺鏇模式 | 沉默螺鏇 | 涵養分析 | 王彥琦 | 王文宏 | 用信息顛覆世界 | 電子傳播 | 電子空間 | 電視文化 | 皮下注射論 | 知溝理論 | 知識溝 | 知識鴻溝 | 社會分化論 | 社會市場學 | 社會責任理論 | 官方自媒體 | 窄眾化 | 符號學噪音 | 第三人效果 | 第三者效果 | 第二傳播 | 精心的可能性模式 | 精確新聞學 | 紐科姆模式 | 組織傳播 | 編碼 | 網路傳播學 | 網路輿論操控食物鏈 | 群體傳播 | 群體感染 | 蒲公英式傳播 | 視界政體 | 議程設定 | 議程設定模式 | 議題設定 | 語彙 | 語言符號 | 說服性傳播 | 新世界信息秩序 | 豆瓣,流行的密碼 | 象徵符 | 貝羅傳播模式 | 賴利夫婦模式 | 超真實 | 跨媒介傳播 | 跨界傳播五維理論 | 適度效果模式 | 選擇性接觸 | 選擇性接觸假說 | 選擇性理解 | 鐵砂船 | 長陽南曲 | 閱聽大眾 | 陳艷紅 | 霍夫蘭與耶魯學派 | 非典流言 | 韋斯特利一麥克萊恩模式 | 順序傳輸制 | 香農一韋弗模式 | 馬特拉 | 魔彈效果論 | 魔彈理論 | 魔彈論 | 麥克布萊德報告 | 麻辣書生 | 艦隊街 | 社會流瀑效應 | 身勢學 | 多倫多學派 | 電子烏托邦 | 李南田 | 社會認同 | 韋爾伯·施拉姆 | 訊息 | 新聞內參 | 社會共識 | 伊里研究 | N級傳播 | IPP指數 | 象徵性現實 | 語義空間 | 選擇性認知 | 大眾報紙 | 社會雷達 | 兩極傳播 | 他律性慾望主義 | 傳播學政治經濟學派 | 先有傾向 | 華爾街日報體 | 社會順從理論 | 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 | 媒介行銷 | 金定海 | 自由至上主義 | 蘇維埃-全權主義 | 田野調查法 | 張樹庭 | 大眾傳播功能失調 | 媒介環境 | 中國傳播學會 | 社會新聞 | 媒介霸權理論 | 文化規範理論 | “5W”傳播模式 | 電子烏托邦思想 | 國際戰略傳播學會 | 霍桑實驗 | 紐科姆的對稱模式 | 象徵性互動理論 | 周裕瓊 | 閔大洪 | 餘明陽 | 公共輿論 | 涵化理論 | 傳媒接近權 | 中國政法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 自我互動 | 董天策 | 趙為學 | 議程安排 | 孫宇科 | 拉斯韋爾 | 說服研究 | 尉天驕 | KDKA廣播電台 | 體育傳播學 | 詹成大 | 蘇振東 | 夏德元 | 靶子論 | 健康傳播 | 公共領域 | 《第二傳播》 | 教育體系 | 整合行銷傳播球 | 海南大學傳播學研究中心 | 擬劇論 | 尹章池 | 媒介技術決定論 | 傳播過程 | 預言的自我實現 | 內向傳播 | 群體動力學 | 個性化檢索 | 盧因 | 群體暗示 | 群體意識 | 傳播隔閡 | 餘霞 | 霍夫蘭 | 金兼斌 | 獵奇新聞 | RTBF | 南都全媒體 | 恐懼訴求 | 徐敬宏 | 擬態環境環境化 | 培養分析 | 操作化 | “假寐效果” | 文化指標 | 自然化 | 發展傳播學 | 伊萊休•卡茨 | 傳播效果研究 | 頻道專業化 | 頻道分眾化 | 信息吸盤理論 | 媒體素養 | 權力的媒介 | 范龍 | 兩級傳播論 | 警鐘效果 | 情境決定論 | 擬態環境 | 媒介依存症 | 大眾文化 | 自我傳播 | 多元主義 | 傳播媒介 | 傳播學專業 | 接種免疫論 | 傳播學理論基礎與實戰練習 | 縱合傳播 | CNN效應 | 一面提示 | 文化傳播 | 輿情 | 網路輿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