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與子》[1954年香港電影]

《父與子》[1954年香港電影]
《父與子》[1954年香港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父與子》是由吳回執導的劇情片,張活游、黃楚山等參加演出。該片講述了小職員吳冠城以為送兒子蝦仔入貴族學校讀書,兒子將來必成大器,不料蝦仔遭同學排擠,城亦無力高攀富人生活,城終覺悟,決定將蝦仔轉往義學就讀,讓孩子快樂地成長的故事。

基本信息

電影簡介

《父與子》改編自德國幽默大師埃·奧·卜勞恩創作的連環漫畫,該漫畫實際上就是卡勞恩與兒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實寫照。漫畫以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畫面閃爍著智慧之光,無言地流瀉出純真的赤子之情與融融天倫之樂,永遠地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1954年,香港導演吳回將幽默風趣的連環漫畫《父與子》拍攝成電影,讓更多的觀眾領略到了別樣的風趣。

劇情介紹

小職員吳冠城以為送兒子蝦仔入貴族學校讀書,兒子將來必成大器。不料蝦仔遭同學排擠,城亦無力高攀富人生活.城終覺悟,決定將蝦仔轉往義學就讀,讓孩子快樂地成長.。

作者簡介

卜勞恩原名埃里希-奧賽爾,1903年3月18日出生於德國福格蘭特山區的一個小村莊,1930年和瑪麗嘉爾德結婚,第二年生下兒子克里斯蒂安。這就是他們的父與子。

1934年,卜勞恩得到納粹當局的允許,在不發表政治觀點的前提下為《柏林畫報》提供漫畫連載,大師把對愛子克里斯蒂安和父親保羅-奧賽爾的摯愛融入《父與子》的漫畫當中,連續三年間,共創作了近二百幅的作品,這種父子間的愛,給了非常時期的人們帶來了甜蜜和安慰,也使他獲得了極大的成功。194

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資料館推選出100部1916年至1999年間出品的香港電影佳作,歡迎圍觀“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
《錢》[1959年香港電影]
《四千金》[1957年香港電影]
《琵琶怨》[1957年香港電影]
《家春秋》[1954年香港電影]
《敗家仔》[1952年香港電影]
《爛頭何》
《經巡中國》
《誤佳期》
《天涯·明月·刀》[1976年香港電影]
《再見中國》
《血染杜鵑紅》
《春殘夢斷》
《愛奴》[1972年香港電影]
《擺錯迷魂陣》
《昨天今天明天》[1970年香港電影]
《董夫人》
《書劍恩仇錄》[1987年香港電影]
《玉女添丁》[1968年香港電影]
《金燕子》[1968年香港電影]
《天劍絕刀》[1967年香港電影]
《英雄本色》[1967年香港電影]
《說謊世界》
《原來我負卿》[1965年香港電影]
《寒夜》[1955年香港電影]
《武則天》[1963年香港電影]
《家家戶戶》
《火窟幽蘭》
《同命鴛鴦》
《細路祥》[1950年香港電影]
《延安內貌》
《情深似海》[1960年香港電影]
《中秋月》[1953年香港電影]
《金山大少》
《蝶影紅梨記》
《邊緣人》[1981年香港電影]
《似水流年》[1984年香港電影]
《省港旗兵》
《天長地久》[1955年香港電影]
《血染海棠紅》
《勳業千秋》
《神奇兩女俠》[1987年香港電影]
《武館》
《小兒女》
《追妻記》
《野玫瑰之戀》
《慈母心》
《孤島天堂》
《方世玉》
《秋月》
《父與子》[1954年香港電影]
《半斤八兩》
《金蓮花》
《七重天》[1956年相香港電影]
《民族的吼聲》
《投奔怒海》
《紅菱血》
《黃飛鴻正傳》
《香港製造》
《美國心》
《笑笑笑》
《危樓春曉》
《刺馬》
《上海之夜》
《半邊人》
《垂簾聽政》
《清宮秘史》
《敗家仔》[1981年香港電影]
《第一類型危險》
《喋血雙雄》
《撞到正》
《倩女幽魂》[1987年香港電影]
《雪裡紅》
《槍火》
《蝶變》[1979年香港電影]
《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
《空山靈雨》[1979年香港電影]
《醉拳》[1978年香港電影]
《新不了情》[1993年香港電影]
《猛龍過江》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
《黃飛鴻》
《俠女》
《大醉俠》[1966年香港電影]
《魂歸離恨天》[1957年香港電影]
《牆》[1956年香港電影]
《龍虎風雲》
《警察故事》
《父母心》
《殭屍先生》
《珠江淚》
《瘋劫》
《甜蜜蜜》[1997年香港電影]
《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
《東邪西毒》
《92黑玫瑰對黑玫瑰》
《英雄本色》[1986年香港電影]
《賭神》
《胭脂扣》
《烈火青春》[電影]
《阿飛正傳》
《秋天的童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