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路祥》[1950年香港電影]

《細路祥》[1950年香港電影]
《細路祥》[1950年香港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細路祥》是香港導演陳果繼《香港製造》和《去年煙花特別多》之後的“香港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由姚月明、麥惠芬、麥雪雯等主演,於1999年12月底在香港上映。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細路祥
細路祥

六歲的祥仔有一個愛喝酒的爸爸、精打細算的媽媽、深居簡出的奶奶和因為混跡黑社會而被逐出家門的哥哥,一家人靠開茶樓為生。祥仔經常穿街過巷為家裡開的茶樓送外賣,大家都很喜歡他,所以付小費的時候也很大方。

一天,一個名叫阿芬的六歲女孩來他家的茶樓應徵送外賣,被祥仔的爸爸逐了出去。祥仔卻暗中找到阿芬,和她一起去送外賣,分享得來的小費。

九七香港回歸的日子逐漸臨近,大人們都忙著應對此事,而祥仔和阿芬卻仍舊無憂無慮地生活著,兩小無猜他們竟也漸生情愫。

祥仔想打聽從未謀面的哥哥的下落,卻遭到爸爸的痛打而逃出家門。阿芬也被警方發現了偷渡客的真實身份,將被遣返原籍。在慶祝回歸的漫天煙火下,祥仔獨自追趕著押送阿芬的警車。

精彩看點

細路祥的劇照
細路祥的劇照

《細路祥》是香港導演陳果《香港製造》《去年煙花特別多》之後的“香港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影片以兩個天真無邪的孩子的視點開展故事,祖母離世和祥仔捨不得Armi返鄉兩場最為感人。油旺區茶餐廳及街坊文化,市井生活中的人情世故,粵劇紅伶,鄧永祥(新馬仔)爭產風波、無證兒童問題,香港回歸等素材,顯示了陳果電影寫實的美學特色。密集的符號及超載的信息,使有的評論者認為是近似情緒式的宣洩,缺少提煉與節制。陳果熟悉香港市井風俗,而且表現藝術精湛,使得它的影片成為香港歷史變遷的見證,具有民俗學的價值。

所獲獎項

本片曾獲得盧卡諾影展銀豹獎,香港金像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新進演員(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音樂、最佳剪接、最佳原著歌曲七項大獎提名,並成為金馬影展觀眾票選最受歡迎影片之一。

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資料館推選出100部1916年至1999年間出品的香港電影佳作,歡迎圍觀“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
《錢》[1959年香港電影]
《四千金》[1957年香港電影]
《琵琶怨》[1957年香港電影]
《家春秋》[1954年香港電影]
《敗家仔》[1952年香港電影]
《爛頭何》
《經巡中國》
《誤佳期》
《天涯·明月·刀》[1976年香港電影]
《再見中國》
《血染杜鵑紅》
《春殘夢斷》
《愛奴》[1972年香港電影]
《擺錯迷魂陣》
《昨天今天明天》[1970年香港電影]
《董夫人》
《書劍恩仇錄》[1987年香港電影]
《玉女添丁》[1968年香港電影]
《金燕子》[1968年香港電影]
《天劍絕刀》[1967年香港電影]
《英雄本色》[1967年香港電影]
《說謊世界》
《原來我負卿》[1965年香港電影]
《寒夜》[1955年香港電影]
《武則天》[1963年香港電影]
《家家戶戶》
《火窟幽蘭》
《同命鴛鴦》
《細路祥》[1950年香港電影]
《延安內貌》
《情深似海》[1960年香港電影]
《中秋月》[1953年香港電影]
《金山大少》
《蝶影紅梨記》
《邊緣人》[1981年香港電影]
《似水流年》[1984年香港電影]
《省港旗兵》
《天長地久》[1955年香港電影]
《血染海棠紅》
《勳業千秋》
《神奇兩女俠》[1987年香港電影]
《武館》
《小兒女》
《追妻記》
《野玫瑰之戀》
《慈母心》
《孤島天堂》
《方世玉》
《秋月》
《父與子》[1954年香港電影]
《半斤八兩》
《金蓮花》
《七重天》[1956年相香港電影]
《民族的吼聲》
《投奔怒海》
《紅菱血》
《黃飛鴻正傳》
《香港製造》
《美國心》
《笑笑笑》
《危樓春曉》
《刺馬》
《上海之夜》
《半邊人》
《垂簾聽政》
《清宮秘史》
《敗家仔》[1981年香港電影]
《第一類型危險》
《喋血雙雄》
《撞到正》
《倩女幽魂》[1987年香港電影]
《雪裡紅》
《槍火》
《蝶變》[1979年香港電影]
《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
《空山靈雨》[1979年香港電影]
《醉拳》[1978年香港電影]
《新不了情》[1993年香港電影]
《猛龍過江》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
《黃飛鴻》
《俠女》
《大醉俠》[1966年香港電影]
《魂歸離恨天》[1957年香港電影]
《牆》[1956年香港電影]
《龍虎風雲》
《警察故事》
《父母心》
《殭屍先生》
《珠江淚》
《瘋劫》
《甜蜜蜜》[1997年香港電影]
《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
《東邪西毒》
《92黑玫瑰對黑玫瑰》
《英雄本色》[1986年香港電影]
《賭神》
《胭脂扣》
《烈火青春》[電影]
《阿飛正傳》
《秋天的童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