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窮

送窮

“送窮”,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民間廣泛流傳的送窮習俗,反映了人民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關於送窮的日期,各地習俗不一,有正月初三、正月初五、正月初六、正月的最後一天等說法。

歷史淵源

窮神的漫畫形象窮神的漫畫形象

“送窮”,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神。送窮還有許多別稱,諸如“送五窮”“趕五窮”“送窮土”“送窮衣”。

窮神,又稱“窮子”、“窮鬼”,相傳窮神乃顓頊之子。據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文宗備問》記載:“顓頊高辛時,宮中生一子,不著完衣,宮中號稱窮子。其後正月晦死,宮中葬之,相謂曰“今日送窮子。”

窮神身材贏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爛衫,喝稀飯。即使將新衣服給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燒出洞以後才穿,因此“宮中號為窮子”。

“送窮”的習俗產生於唐代以前。《天中記》卷四引《歲時記》:“高陽氏(即傳說中的帝王顓頊)子瘦約,好衣弊食糜,正月晦日巷死。世作糜,棄破衣,是日祀於巷,曰送窮鬼。”

韓愈《送窮文》注引唐《四時寶鑑》:“高陽氏子,好衣弊食糜,正月晦巷死。世作糜,棄破衣,是日祝於巷,曰除貧也。”

姚合《晦日送窮》詩:“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宋朝以後,送窮風俗依然流行。

清人俞曲園《茶香室三鈔•送窮鬼》錄前朝人的詞有:“奉勸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窮鬼。”

送窮風俗具休的儀式,韓愈《送窮文》中,提到要為窮神“結柳作車,引帆上牆。”這就是說,送窮時既要為“窮神”準備下象徵性的車船,還要給“窮神”帶上乾糧。有的地方還有“以芭蕉船送窮”的做法。

日期

關於“送窮”的日期,有六種不同說法,送窮的日子雖各有異,各地送窮的日子也各不同,但有一點還是共同的,即都是安排在正月新春進行。

(1)以正月晦日為送窮日。

唐代韓愈《送窮文》李翹注:“予嘗見《文宗備問》雲:顓頊高辛時,宮中生一子,不著完衣,宮中號為窮子。其後正月晦死,宮中葬之,相謂曰:‘今日送卻窮子。’自爾相承送之。”

唐代訓方《里語徵實》引《四時寶鏡》:“正月晦日衣敝食糜,是日祀於巷,曰送窮鬼。”

明代陳耀文《天中記•晦日•送窮鬼》:“高陽氏子瘦約,好衣弊食糜,正月晦日巷死。世作糜,棄破衣,是日祀於巷,曰送窮鬼。”

唐代韓鄂所撰的《歲華紀麗》一書中也寫道:“孟春晦日(即農曆每月最後一日),甫聚行樂,送窮。”

(2)以正月二十九日為送窮日。

《歲時廣記•月晦》引《圖經》:“池陽風俗,以正月二十九日為窮九日,掃除屋室塵穢,投之水中,謂之‘送窮’。”

(3)以正月三十日為送窮日。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河南•洛陽風俗瑣錄》:“臘月三十送窮鬼,與南方送更飯相同。”

(4)以正月初三為送窮日。

清代顧祿《清嘉錄•小年朝》:“《遠平志》:正月三日,人多掃積塵於箕,並加敝帚,委諸歧路以送窮。”

(5)以正月初五為送窮日。

民國陝西《中部縣誌》記載:“五日未明,束紙為人、舟車、糗餌,送之通衢,謂之送窮。”所說的舟車、糗餌均是韓愈《送窮文》中的描寫。

民國陝西《續修南鄭縣誌》更明確指出:“五日,掃除門庭塵積炮滓,棄通衢,亦韓退之‘送五窮’故事也。”

(6)以正月初六為送窮日。 

宋代呂希哲《歲時廣記•人日》引宋呂原明《歲時雜記》:“人日前一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

至今北京仍保留有正月初六送窮鬼的風俗。

儀式

送窮送窮

送窮風俗具休的儀式,據《歲時雜記》記載:“人日前一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

韓愈《送窮文》中,提到要為窮鬼“結柳作車,引帆上牆。”就是說,送窮時既要為“窮鬼”準備下象徵性的車船,還要給“窮鬼”帶上乾糧。有的地方還有“以芭蕉船送窮”的做法。

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

在陝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

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

各地習俗

北京地區

正月初六這一天,老北京家中主婦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謂之送“窮鬼”。門上的掛箋也可摘下來同時扔出去,叫作送“窮神”。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12是6的二倍,可稱六六順。

送“窮神”需要供煎餅,扎紙車,有乾糧、有交通工具,“窮神”就走了。廁神這一天要來檢查衛生,所以要清理廁所。

晉西北地區

太陽未出山,要掀起炕席,打掃一些炕土,送到野外;鳴炮、燒香、敬紙,稱為“送窮”。

晉北地區

民間習慣用彩色紙剪成人的圖像,小孩子拿到街頭,互相交換。把自已的紙人送給別人,稱為“送走窮媳婦”;把別人的紙人換回來,稱為“得到有福人”。

晉東南地區

民間習慣將爛衣服扔到牆外。傳說上古高陽氏之子正月里穿一身破衣爛褲,生活上吊兒郎當,後來慘死在巷外。民間扔衣以祭,稱為“送窮鬼”。

晉南地區的送窮來歷,又傳說是古代顓頊時期,宮中生下一個男孩,穿上新衣服就哭。如果硬將新衣服給他,不是撕爛,就是故意在屎尿堆中打滾,人皆呼為“窮子”。送窮節,民間習慣掏廁所,將糞堆在門外,稱為“送窮子”。

天津地區

正月初五或初六為送窮日。春節期間的諸多禁忌中,不倒垃圾最為突出。民俗認為,春節至初五不倒垃圾,能夠聚財,否則就倒了“福氣”。然而,垃圾堆多了,畢竟影響衛生,所以到了初五要倒出去,叫“送窮”。人們通過倒垃圾來送窮,如此則一年與窮無乾,當然也就富貴有餘了。送窮的方式也頗多,簡單點的是清早響著爆竹把垃圾倒出門外。

廣東地區

廣東人將年初三作為“送窮日”,客家語則根據“送窮”二字的諧音稱此日為“三重日”或“生蟲日”,福建人也有相同的說法,將這一天作為“窮鬼日”(或稱為“赤鬼日”)。

俗傳進入春節後,人們至少要到了初三才能掃地。在此日把家中的垃圾向外清理或倒入河溝里,帶有把“窮鬼”清理出門的好意頭;又傳說稱這一天晚上,是家家戶戶家中老鼠嫁女的大日子。

農曆傳統節日

農曆十二月初八:臘八節冬至節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祭灶日
農曆二十四:掃塵日
農曆二十五:接玉皇
農曆二十七:宰年雞
農曆二十九:小除夕
農曆十二月三十:除夕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
農曆正月初二:祭財神
農曆正月初三:小年朝
農曆正月初五:破五
農曆正月初六:送窮
農曆正月初七:人日
農曆正月初八:順星
農曆正月初十:祭石頭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六至二十:侗族蘆笙節
農曆正月二十五:填倉節
農曆正月二十九:送窮日
農曆二月初一:瑤族忌鳥節
農曆二月初二:春龍節畲族會親節
農曆二月初八:僳僳族刀桿節
農曆三月十五:佤族播種節
農曆三月十五至二十五:白族三月街
農曆四月初八:牛王誕
農曆四月十八:錫伯族西遷節
農曆五月十三:阿昌族潑水節
農曆五月二十二:鄂溫克族米闊魯節
農曆五月二十九:瑤族達努節
農曆六月初六:壯族祭田節瑤族嘗新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火把節
農曆七月初七:女兒節
農曆七月十三:侗族吃新節
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會普米族轉山會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農曆十月初一:祭祖節
農曆十月十六:瑤族盤王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