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第八十七回

《水滸傳》第八十七回

宋江聽吳用計,於幽州城外擺成九宮八卦陣,兀顏小將要破八卦陣,被呼延灼活捉。李金吾欲救之,被秦明打死。兀顏統軍率瓊、寇二將出戰,瓊將軍被花榮射中,被史進打死。寇將軍被孫立打死。

回目

宋公明大戰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將

簡介

宋江聽吳用計,於幽州城外擺成九宮八卦陣,兀顏小將要破八卦陣,被呼延灼活捉。李金吾欲救之,被秦明打死。兀顏統軍率瓊、寇二將出戰,瓊將軍被花榮射中,被史進打死。寇將軍被孫立打死。

正文

水滸傳水滸傳

且說當時兀顏延壽將引二萬餘軍馬,會合了太真駙馬,李金吾二將,共領三萬五千番軍,整頓槍刀弓箭,一應器械完備,擺布起身。早有探子來幽州城裡,報知宋江。宋江便請軍師吳用商議:“遼兵累敗,今次必選精兵猛將,前來廝殺,當以何策應之?”吳用道:“先調兵出城,布下陣勢。待遼兵來,慢慢地挑戰。他若無能,自然退去。”宋江隨即調遣軍馬出城,離城十里,地名方山,地勢平坦,靠山傍水,排下“九官八卦陣”勢。
等候間,只見遼兵分做三隊而來。兀顏小將軍兵馬是皂旗,太真駙馬是紅旗,李金吾軍是青旗:三軍齊到。見宋江擺成陣勢,那兀顏延壽在父親手下,曾習得陣法,探知玄妙,便令青紅旗二軍,分在左右,紮下營寨,自去中軍,豎起雲梯,看了宋兵果是“九宮八卦陣”勢,下雲梯來,冷笑不止。左右副將問道:“將軍何故冷笑?”兀顏延壽道:“量他這個‘九宮八卦陣’,誰不省得?他將此等陣勢,瞞人不過。俺卻驚他則個!”令眾軍擂三通畫鼓,豎起將台。就台上用兩把號旗招展,左右列成陣勢已了,下將台來。上馬,令首將哨開陣勢,親到陣前,與宋江打話。
兀顏延壽勒馬直到陣前,高聲叫道:“你擺‘九宮八卦陣’,待要瞞誰?你卻識得俺的陣麽?”宋江聽的番將要比陣法,叫軍中豎起雲梯。宋江,吳用,朱武上雲梯觀望了遼兵陣勢,三隊相連,左右相顧。朱武早已認得,對宋江道:“此‘太乙三才陣’也。”宋江留下吳用同朱武在將台上,自下雲梯來,上馬出到陣前,挺鞭直指遼將,喝道:“量你這‘太乙三才陣’,何足為奇!”兀顏小將軍道:“你識吾陣,看俺變法,教汝不識。”勒馬入中軍,再上將台,把號旗招展,變成陣勢。吳用,朱武在將台上看了,此乃變作“河洛四象陣。”使人下雲梯來,回覆宋江知了。兀顏小將軍再出陣門,橫戟問道:“還識俺陣否?”宋江答道:“此乃變出‘河洛四象陣。’”那兀顏小將搖著頭冷笑,再入陣中,上將台,把號旗左招右展,又變成陣勢。吳用,朱武在將台上看了。朱武道:“此乃變作‘循環八卦陣’。”再使人報與宋江知道。那小將軍再出陣前,高聲問道:“還能識吾陣否?”宋江笑道:“料只是變出‘循環八卦陣’,不足為奇!”小將軍聽了,心中自忖道:“俺這幾個陣勢,都是秘傳來的,不期都被此人識破。宋兵之中,必有人物!”兀顏小將軍再入陣中,下馬上將台,將號旗招展,左右盤鏇,變成個陣勢:四邊都無門路,內藏八八六十四隊兵馬。朱武再上雲梯看了,對吳用說道:“此乃是武侯‘八陣圖’,藏了首尾,人皆不曉。”便著人請宋公明到陣中,上將台,看這陣法。“休欺負他!遼兵這等陣圖,皆得傳授。此四陣皆從一派傳流下來,並無走移。先是‘太乙三才’,生出‘河洛四象’,‘四象’生出‘循環八卦’,‘八卦’生出八八六十四卦,已變為‘八陣圖’:此是循環無比,絕高的陣法。”宋江下將台,上戰馬,直到陣前。小將軍搠戟在手,勒馬陣前,高聲大叫:“能識俺陣否?”宋江喝道:“汝小將年幼學淺,如井底之蛙,只知此等陣法,以為絕高。量這藏頭八陣圖法瞞誰?瞞吾大宋,小兒也瞞不過!”兀顏小將軍道:“你雖識俺陣法,你且排一個奇異的陣勢,瞞俺則個!”宋江喝道:“只俺這‘九宮八卦陣’勢,雖是淺薄,你敢打麽?”小將軍大笑道:“量此等小陣,有何難哉!你軍中休放冷箭,看咱打你這個小陣!”且說兀顏小將軍便傳將令,教太真駙馬、李金吾,各撥一千軍,待俺打透陣勢,便來策應。傳令已罷,眾軍擂鼓。宋兵已傳下將令,教軍中整擋三通戰鼓,門旗兩開,放打陣的小將入來。那兀顏延壽帶本部下二十來員牙將,一千披甲馬軍,用手 弄,當日屬火,不從正南離位上來,帶了軍馬,轉過右邊,從西方兌位上,盪開白旗,殺入陣內,後面的被弓箭手射住,止有一半軍馬入的去,其餘都回本陣。
卻說小將軍走到陣里,便奔中軍,只見中間白蕩蕩如銀牆鐵壁,團團圍住小將軍。那兀顏延壽見了,驚的面如土色,心中暗想,陣里那得這等城子。便教四邊且打通舊路,要殺出陣來。眾軍回頭看時,白茫茫如銀海相似,滿地只聽的水響,不見路徑。小將軍甚慌,引軍殺投南門來,只見千團火塊,萬縷紅霞,就地面滾,並不見半個軍馬。小將軍那裡敢出南門,刺斜里殺投東門來,只見帶葉樹木,連枝山柴,交橫塞滿地下,兩邊都是鹿角,無路可進。卻轉過北門來,又見黑氣遮天,烏雲蔽日,伸手不見五指,如黑暗地獄相似。
那兀顏小將軍在陣內,四門無路可出,心中疑道:“此必是宋江行持妖法。休問怎生,只就這裡死撞出去。”眾軍得令,齊聲吶喊,殺將出去。旁邊撞出一員大將,高聲喝道:“黃口小兒,走那裡去!”兀顏小將軍欲待來戰,措手不及,腦門上早飛下一鞭來。那小將軍眼明手快,便把方天戟來攔住。只聽得雙鞭齊下,早把戟桿折做兩段。急待掙扎,被那將軍撲入懷內,輕舒猿臂,款扭狼腰,把這兀顏小將軍活捉過去,攔住後軍,都喝下馬來。眾軍黑天摸地,不辨東西,只得下馬受降。
捉住小將軍的,不是別人,正是虎軍大將雙鞭呼延灼。當時公孫勝在中軍作法,見報捉了小將軍,便收了法術,陣中仍復如舊,青天白日。
 

008呼延灼008呼延灼

 且說太真駙馬李金吾將軍,各引兵一千,只等陣中訊息,便要來策應;卻不想不見些動靜,不敢殺過來。宋江出到陣前,高聲喝道:“你那兩軍不降,更待何時?兀顏小將已被吾生擒在此!”喝令刀手簇出陣前。李金吾見了,一騎馬,一條槍,直趕過來,要救兀顏延壽。卻有霹靂火秦明正當前部,飛起狼牙棒,直取李金吾。二馬相交,軍器並舉,兩軍齊聲吶喊。李金吾先自心中慌了,手段緩急差遲,被奏明當頭一棒,連盔透頂,打的粉碎。李金吾顛下馬來。太真駙馬見李金吾輸了,引軍便回。宋江催兵掩殺,遼兵大敗奔走。奪得戰馬三千餘匹,旗槍劍戟,棄滿川谷。宋江引兵逕望燕京進發,直欲長驅席捲,以復王封。
卻說遼兵敗殘人馬,逃回遼國,見了兀顏統軍,稟說小將軍去打宋兵陣勢,被他活捉去了;其餘牙將,盡皆歸降;李金吾亦被他那裡一棒打死;太真駙馬逃得性命,不知去向。兀顏統軍聽了大驚,便道:“吾兒自小習學陣法,頗知玄妙。宋江那廝,把甚陣勢,捉了吾兒?”左右道:“只是個‘九宮八卦陣’勢,又無甚希奇。俺這小將軍,布了四個陣勢,都被那蠻子識破了。臨了,對俺小將軍說道:‘你識我九宮八卦陣,你敢來打麽?’俺小將軍便領了千百騎馬軍,從西門打將入去,被他強弓硬弩射住,只有一半人馬,能勾入去,不知怎生被他生擒活捉了。”兀顏統軍道:“量這個‘九宮八卦陣’,有甚難打,必是被他變了陣勢。”眾軍道:“俺們在將台上,望見他陣中,隊伍不動,旗幟不改,只見上面一派黑雲,罩定陣中。”兀顏統軍道:“恁的必是妖術。吾不起軍,這廝也來。若不取勝,吾當自刎!誰敢與吾作前部先鋒,引兵前去?俺驅大隊,隨後便來。”帳前轉過二將齊出,“某等兩個,願為前部。”一個是番官瓊妖納延,一個是燕京驍將,姓寇,雙名鎮遠,兀顏統軍大喜,便道:“你兩個小心在意,與吾引一萬軍兵,作前部先鋒,逢山開路,遇水疊橋。吾引大軍,隨後便到。”且不說瓊寇二將起身,作先鋒開路,卻說兀顏統軍,隨即整點本部下十一曜大將,二十八宿將軍,盡數出征。先說那十一曜大將:
“太陽星”御弟大王耶律得重,引兵五千。
“太陰星”天壽公主答里孛,引女兵五千。
“羅□星”皇侄耶律得榮,引兵三千。
計都星”皇侄耶律得華,引兵三千。
“紫星”皇侄耶律得忠,引兵三千。
“月孛星”皇侄耶律得信,引兵三千。
“東方青帝水星”大將只兒拂郎,引兵三千。
“西方太白金星”大將烏利可安,引兵三千。
“南方熒惑火星”大將洞仙文榮,引兵三千。
“北方玄武水星”大將曲利出清,引兵三千。
“中央鎮星土星”上將都統軍兀顏光,總領各飛兵馬首將五千,鎮守中壇。
兀顏統軍再點部下那二十八宿將軍:
“角木蛟”孫忠“亢金龍”張起
“氐土貉”劉仁“房日兔”謝武
“心月狐”裴直“尾火虎”顧永興
“箕水豹”賈茂“斗水獬”蕭大觀
“牛金牛”薛雄“女土蝠”俞得成
“虛日鼠”徐威“危月燕”李益
“室火 ”祖興“璧水□”成珠那海“奎木狼”郭永昌 “婁金狗”阿哩義
“胃土雉”高彪“昂日雞”順受高
“畢月烏”國永泰 “觜火猴”潘異
參水猿”周豹“井水犴”童里合
“鬼金羊”王景“柳土獐”雷春
“星日馬”卡君保 “張月鹿”李復
“翼火蛇”狄聖“軫水蚓”班古兒
那兀顏光整點就十一曜大將,二十八宿將軍,引起大隊軍馬精兵二十餘萬,傾國而起,奉請狼主御駕親征。
且不說兀顏統軍興起大隊之師,捲地而來。再說先鋒瓊寇二將,引一萬人馬,先來進兵。早有細作報與宋江,這場廝殺不小。宋江聽了大驚,傳下將令,一面教取盧俊義部下盡數軍馬,一面又取檀州、薊州舊有人員,都來聽調。就請趙樞密前來監戰。再要水軍頭目,將帶水手人員,盡數登岸,都到霸州取齊,陸路進發。
水軍頭領護持趙樞密在後而來,應有軍馬,盡在幽州。宋江等接見趙樞密,參拜已罷,趙樞密道:“將軍如此勞神,國之柱石,名傳萬載。下官回朝,於天子前必當重保。”宋江答道:“無能小將,不足掛齒。上托天子洪福,下賴元帥虎威,偶成小功,非人能也!今有探細人報來就裡,聞知遼國兀顏統軍,起二十萬軍馬,傾國而來。興亡勝敗,決此一戰。持請樞相另立營寨,於十五里外屯紮,看宋江施犬馬之勞,與眾弟兄併力向前,決此一戰。”趙樞密道:“將軍善覷方便。”宋江遂辭了趙樞密,與同盧俊義引起大兵,轉過幽州地面所屬永清縣界,把軍馬屯紮,下了營寨;聚集諸將頭領,上帳同坐,商議軍情大事。宋江道:“今次兀顏統軍親引遼兵,傾國而來,決非小可!死生勝負,在此一戰!汝等眾兄弟,皆宜努力向前,勿生退悔。但得微功,上達朝廷,天子恩賞,必當共享。”眾皆起身,都道:“兄長之命,誰敢不依!”正商議間,小校報來,有遼國使人下戰書來。宋江教喚至帳下,將書呈上。宋江拆書看了,乃是遼國兀顏統軍帳前先鋒使瓊寇二將軍,統前部兵馬,相期來日決戰。宋江就批書尾,回示來日決戰,叫與來使酒食,放回本寨。
此時秋盡冬來,軍披重鎧,馬掛皮甲,盡皆得時。次日,五更造飯,平明拔寨,盡數起行。不到四五里,宋兵果與遼兵相迎。遙望皂旗影里,閃出兩員先鋒旗號來。戰鼓喧天,門旗開處,那個瓊先鋒當先出馬。
當下那個瓊妖納延橫槍躍馬,立在陣前。宋江在門旗下看了,便問:“誰與此將交戰?”當下九紋龍史進提刀躍馬,出來與瓊將軍挑戰。戰馬相交,軍器並舉。二將斗到三十餘合,史進一刀卻砍個空,吃了一驚,撥回馬望本陣便走。瓊先鋒縱馬趕來。小李廣花榮正在宋江背後,見輸了史進,便拈起弓,搭上箭,把馬挨出陣前,覷得來馬較近,颼的只一箭,正中瓊先鋒面門,翻身落馬。史進聽得背後墜馬,霍地回身,復上一刀,結果了瓊妖納延。
那寇先鋒望見砍了瓊先鋒,怒從心起,躍馬提槍,直出陣前,高聲大罵:“賊將怎敢暗算吾兄!”當有病尉遲孫立飛馬直出,逕來奔寇鎮遠。軍中戰鼓喧天,耳畔喊聲不絕。那孫立的金槍,神出鬼沒。寇先鋒 不過二十餘合,勒回馬便走;不敢回陣,恐怕撞動了陣腳,繞陣東北而走。孫立正要建功,那裡肯放,縱馬趕去。寇先鋒去得遠了,孫立在馬上帶住槍,左手拈弓,右手取箭,搭上箭,拽滿弓,覷看寇先鋒後心較親,只一箭,那寇將軍聽的弓弦響,把身一倒,那枝箭卻好射到,順手只一綽,綽了那枝箭。孫立見了,暗暗地喝采。寇先鋒冷笑道:“這廝賣弄弓箭!”便把那枝箭咬在口裡,自把槍帶在了事環上,急把左手取出硬弓,右手就取那枝箭,搭上弦,扭過身來,望孫立前心窩裡一箭射來。孫立早已偷眼見了,在馬上左來右去。那枝箭到胸前,把身望後便倒,那枝箭從身上飛過去了。這馬收勒不住,只顧跑來。
寇先鋒把弓穿在臂上扭回身,且看孫立倒在馬上。寇先鋒想道:“必是中了!”原來孫立兩腿有力,夾住寶鎧,倒在馬上,故作如此,卻不墜下馬來。寇先鋒勒轉馬,要來捉孫立。兩個馬頭,卻好相迎著,隔不的丈尺來去,孫立卻跳將起來,大喝一聲。寇先鋒吃了一驚,便回道:“你只躲得我箭,須躲不得我槍。”望孫立胸前,盡力一槍搠來,孫立挺起胸脯,受他一槍。槍尖到甲,略側一側,那槍從肋窩里放將過去。那寇將軍卻撲入懷裡來。孫立就手提起腕上虎眼鋼鞭,向那寇先鋒腦袋上飛將下來,削去了半個天靈骨。那寇將軍做了半世番官,死於孫立之手,屍骸落於馬前。孫立提槍回來陣前。宋江大縱三軍,掩過對陣來。遼兵無主,東西亂竄,各自逃生。
宋江正趕之間,聽的前面連珠炮響,宋江便教水軍頭領,先引一枝軍卒人馬,把住水口。差花榮、秦明、呂方、郭盛騎馬上山頂望時,只見垓垓攘攘,番軍人馬,蓋地而來。正是鳴聲如雷奔盧騎,揚塵若霧涌胡兵。畢竟來的番軍是何處人馬,且聽下回分解。

賞析

宋江初上梁山時,晁蓋一夥共有12個大哥,再加上蕭讓和金大堅這兩個知識分子,梁山共14人。蕭、金兩人派系色彩不濃,地位也不高。宋江一夥共27人上山,顯然人數上絕對占優。宋江的名氣又大,強賓壓主的態勢很明顯。晁蓋通過相讓老大的政治手腕,暫時迫使宋江居於老二的位子。這時晁蓋要是一代梟雄的話,就應該分化瓦解宋江派系,使宋江成為弱勢二哥,好比宋江日後對待盧俊義一樣。
仔細分析一下宋江的派系組成,其實並不是鐵板一塊,只要用點心思分化一下,梁山並不會像後來那樣慢慢地姓宋了。當時宋江真正的鐵桿不過花榮、李逵、戴宗三人,最多加上個張順和石勇,其他的都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效忠心理尚未形成。在宋江江州服刑時,清風山和清風寨那批人已經上了梁山排過位置了。按黑道倫理,這些人應該算是跟了晁蓋的。其中花榮是宋江的死黨,應該比較難弄。其餘人中,重量級人物秦明雖然同花妹妹結婚,但畢竟成親沒多少天,又在逃亡中,很難說能培養出什麼很深的夫妻感情,而秦明一家不久前卻是板上釘釘給宋江害死的;另一個重量級人物黃信則是以秦明馬首是瞻的;清風山小黑幫燕順、王矮虎之流或貪財、或好色都是輕易能夠收買的。剩下幾個小角色呂方、郭盛等也都同宋江沒有多少接觸。晁蓋要是操作得好一點,完全能讓他們對自己死心塌地的。宋江的第二批人中李俊為首的揭陽派系和歐鵬、蔣敬的黃門山小黑幫都是相對比較獨立的。李俊的揭陽派系有10人之多,李俊又有大哥素質,晁蓋完全可以大力提拔李俊,比如給個第6第7把交椅,藉助他來分化宋江派系,並制衡宋江。如果把宋江的嫡系壓縮到僅花榮,李逵等三五人,那么何至於會發生曾頭市這樣的事。當然這一切在宋江搶先建議,“休分功勞高下,梁山泊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新到頭領去右邊客位上坐,待日後出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得眾人首肯後,不復存在了。晁蓋是個英雄好漢,一時不一定能想得這么深,但吳用作為晁蓋的左膀右臂,只要拿出一半對付王倫的心思就應該看出問題,反對這樣的建議。其實當時要反對很容易,比方說:“這個不合山寨規矩,何況前般清風寨的兄弟們已經排過交椅。”云云。就算一定要這樣排,也應該要求秦明、花榮等人算舊頭領,而不至於把蕭讓、金大堅等人都算成新頭領。如果吳用出面或指示什麼人比如林沖、劉唐等出面,晁蓋也是當老大的人,豈會不明白?當時宋江畢竟剛上山,梁山還是晁蓋說了算的。
無齋主人以為宋江上山之初,吳用未必就準備投靠宋江,畢竟吳用同宋江並無很深交情,最大的交情就是介紹個戴宗給宋江,讓他在江州服刑少受點苦。而吳用則是一直跟著老大晁蓋的,劫生辰綱又結下了生死情誼。但明顯的,晁蓋、吳用並沒有想到宋江會來這么一手,讓新舊頭領分邊坐。估計晁蓋、吳用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原先自己擬定的排名一下子就派不上用場了。這一手玩的很漂亮,水滸上說宋江一提出這個建議,眾人齊道:“哥哥言之極當。”想想宋江的人數占絕對優勢,他的建議能不被多數附和嗎?這個“眾人”很容易辦到。造成了既成事實,眾兄弟都同意的,而且也不影響你們四個老大的位置,晁蓋只能接受這個說法。下面就是清風寨那撥人選邊站了,一下子宋江的人就全都到宋江這邊去了,連金大堅和蕭讓這兩個知識分子都看出苗頭選到宋江這邊。
這么大的事水滸上雖然只是輕描淡寫的寥寥數筆,但無齋主人以為這對吳用心理上的震撼是巨大的。吳用明白自己不是這位宋哥哥的對手,宋江一上山就占據了主動,梁山遲早會落在宋江手上。無齋主人以為這時吳用開始動了棄晁投宋的心思。
晁蓋並沒有主動去瓦解宋江派系。但是宋江對這位吳軍師卻是花了很多功夫,宋江知道晁蓋派系也就是吳用和公孫勝兩個人需要花功夫,其他數人或是無野心的如林沖、或是無機心的如三阮。宋江下山接老父,弄出一個九天玄女的故事,隨後說九天玄女傳了他天書,讓他只能和天機星一起研究。正巧公孫勝這個老江湖也看出了問題,梁山的領導權早晚要爭鬥一番,於是藉口照顧老母先避開了。這樣宋江的工作重點就集中在吳用身上。宋江怎么懷柔吳用的,水滸上沒有細說,就是簡單的一句,“這裡宋江與晁蓋在寨中,每日筵席,飲酒快樂,與吳學究看習天書,不在話下”。也就是說宋江每天要同吳用學習一下“天書”,吳用就是天機星,而這部天書到底有什麼奧妙之處,水滸上也沒有明白說過,好像是可有可無的東西。研習天書這件事是不通過晁蓋的,九天玄女都說了只能跟天機星共讀,不準讓其他人看。試想一個組織要是二把手和三把手天天在一起研究什麼老大不知道的東西,這個老大豈不要有疑心?晁蓋這方面也確實太過遲鈍了。

回評

【容評:卓吾曰:描畫瓊妖納延、史進、花榮、寇鎮遠、孫立弓馬刀劍處,委曲次第,變化玲瓏,是丹青上手。若斗陣法處,則村俗不可言矣。】
【袁評:兀顏小將排陣,其胸中亦有武庫;番將如十一曜、二十八宿,其兵威亦有可觀,可謂當時勍敵。】

wiki水滸

《水滸傳》第一回
《水滸傳》第二回
《水滸傳》第三回
《水滸傳》第四回
《水滸傳》第五回
《水滸傳》第六回
《水滸傳》第七回
《水滸傳》第八回
《水滸傳》第九回
《水滸傳》第十回
《水滸傳》第十一回
《水滸傳》第十二回
《水滸傳》第十三回
《水滸傳》第十四回
《水滸傳》第十五回
《水滸傳》第十六回
《水滸傳》第十七回
《水滸傳》第十八回
《水滸傳》第十九回
《水滸傳》第二十回
《水滸傳》第二十一回
《水滸傳》第二十二回
《水滸傳》第二十三回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
《水滸傳》第二十五回
《水滸傳》第二十六回
《水滸傳》第二十七回
《水滸傳》第二十八回
《水滸傳》第二十九回
《水滸傳》第三十回
《水滸傳》第三十一回
《水滸傳》第三十二回
《水滸傳》第三十三回
《水滸傳》第三十四回
《水滸傳》第三十五回
《水滸傳》第三十六回
《水滸傳》第三十七回
《水滸傳》第三十八回
《水滸傳》第三十九回
《水滸傳》第四十回
《水滸傳》第四十一回
《水滸傳》第四十二回
《水滸傳》第四十三回
《水滸傳》第四十四回
《水滸傳》第四十五回
《水滸傳》第四十六回
《水滸傳》第四十七回
《水滸傳》第四十八回
《水滸傳》第四十九回
《水滸傳》第五十回
《水滸傳》第五十一回
《水滸傳》第五十二回
《水滸傳》第五十三回
《水滸傳》第五十四回
《水滸傳》第五十五回
《水滸傳》第五十六回
《水滸傳》第五十七回
《水滸傳》第五十八回
《水滸傳》第五十九回
《水滸傳》第六十回
《水滸傳》第六十一回
《水滸傳》第六十二回
《水滸傳》第六十三回
《水滸傳》第六十四回
《水滸傳》第六十五回
《水滸傳》第六十六回
《水滸傳》第六十七回
《水滸傳》第六十八回
《水滸傳》第六十九回
《水滸傳》第七十回
《水滸傳》第七十一回
《水滸傳》第七十二回
《水滸傳》第七十三回
《水滸傳》第七十四回
《水滸傳》第七十五回
《水滸傳》第七十六回
《水滸傳》第七十七回
《水滸傳》第七十八回
《水滸傳》第七十九回
《水滸傳》第八十回
《水滸傳》第八十一回
《水滸傳》第八十二回
《水滸傳》第八十三回
《水滸傳》第八十四回
《水滸傳》第八十五回
《水滸傳》第八十六回
《水滸傳》第八十七回
《水滸傳》第八十八回
《水滸傳》第八十九回
《水滸傳》第九十回
《水滸傳》第九十一回
《水滸傳》第九十二回
《水滸傳》第九十三回
《水滸傳》第九十四回
《水滸傳》第九十五回
《水滸傳》第九十六回
《水滸傳》第九十七回
《水滸傳》第九十八回
《水滸傳》第九十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一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二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三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四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五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六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七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八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一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二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三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四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五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六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七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八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二十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