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第七十一回

《水滸傳》第七十一回

忠義堂上做醮七日,每日三朝,懇求上蒼,拜求報應。石碣天書,替天行道,忠義雙全;一百0八人排座次,對天盟誓。 宋江在菊花會上酒醉賦詞,盼望招安。 武松、李逵大鬧菊花會,反對招安,宋江欲斬李逵,眾人勸阻,監之,宋江酒醒,悲念李逵,並說服武松、魯智深,要去招安。 宋東要私去東京觀燈。

回目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宋公明慷慨話宿願

簡介

忠義堂上做醮七日,每日三朝,懇求上蒼,拜求報應。石碣天書,替天行道,忠義雙全;一百0八人排座次,對天盟誓。
宋江在菊花會上酒醉賦詞,盼望招安。
武松、李逵大鬧菊花會,反對招安,宋江欲斬李逵,眾人勸阻,監之,宋江酒醒,悲念李逵,並說服武松、魯智深,要去招安。
宋東要私去東京觀燈。

水滸傳水滸傳

正文

001宋江001宋江

話說《水滸正傳》末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之後,梁山泊一百零八壯士均已上應天象,排定位置。當時何道士辯驗天書,教蕭讓寫錄出來,讀罷,眾人看了,俱驚訝不已。宋江與眾頭領道:“鄙猥小吏,原來上應星魁,眾多弟兄也原來都是一會之人。上天顯應,合當聚義。今已數足,上蒼分定位數為大小一等天罡地煞星辰,都已分定次序,眾頭領各守其位,各休爭執,不可逆了天言。”眾人皆道:“天地之意,物理數定,誰敢違拗?”宋江遂取黃金五十兩,酬謝何道士。其餘道眾收得經資,收拾醮器,四散下山去了。
且不說眾道士回家去了,只說宋江與軍師吳學究朱武等計議,堂上要立一面牌額,大書“忠義堂”三字;斷金亭也換個大牌扁,前面冊立三關。忠堂後建築點將台一座,頂上正面大廳一所,東西各設兩房。正廳供養晁天王靈位,東邊房內,宋江、吳用、呂方、郭盛;西邊房內,盧俊義、公孫勝、孔明、孔亮。第二坡左一代房內,朱武、黃信、孫立、蕭讓、裴宣;右一代房內,戴宗、燕青、張清、安道全、皇甫端。忠義堂左邊,掌管錢糧倉廒收放,柴進、李應、蔣敬、凌振;右邊花榮、樊瑞項充李袞。山前南路第一關,解珍、解寶守把;第二關,魯智深、武松守把;第三關,朱仝、雷橫守把。東山一關,史進、劉唐守把;西山一關,楊雄、石秀守把;北山一關,穆弘、李逵守把。六關之外,置立八寨:有四旱寨,四水寨。正南旱寨,秦明、索超、歐鵬、鄧飛;正東旱寨,關勝、徐寧、宣贊,郝思文;正西旱寨,林沖,董平、單廷,魏定國;正北旱寨,呼延灼、楊志、韓滔,彭屺。東南水寨,李俊、阮小二;西南水寨,張橫、張順;東北水寨,阮小五、童威;西北水寨,阮小七、童猛。其餘各有執事。
從新置立旌旗等項。山頂上立一面杏黃旗,上書“替天行道"四字。忠義堂前繡字紅旗二面:一書"山東呼保義",一書"河北玉麒麟"。外設飛龍飛虎旗、飛熊飛豹旗,青龍白虎旗、朱雀玄武旗,黃鉞白旄,青傘皂蓋,緋纓黑纛,中軍器械外,又有四斗五方旗,三才九濯旗,二十八宿旗,六十四卦旗,周天九宮八卦旗,一百二十四面鎮天旗。儘是侯健製造。金大堅鑄造兵符印信。一切完備。選定吉日良時,殺牛宰馬,祭獻天地神明,掛上忠義堂斷金亭牌額,立起“替天行道”杏黃旗。
宋江當日大設筵宴,親捧兵符印信,頒布號令:“諸多大小兄弟,各各管領,悉宜遵守,毋得違誤,有傷義氣;如有故違不遵者,定依軍法治之,決不輕恕。
計開:
梁山泊總兵都頭領二員:呼保義宋江、玉麒麟盧俊義
掌管機密軍師二員:智多星吳用、入雲龍公孫勝。
一同參贊軍務頭領:神機軍師朱武。
掌管錢糧頭領二員:小鏇風柴進、撲天雕李應馬軍五虎將五員:大刀關勝、豹子頭林沖、雙鞭呼延灼、霹靂火秦明、雙槍將董平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八員:小李廣花榮、金槍手徐寧、青面獸楊志、急先鋒索超、沒羽箭張清 美髯公朱仝、九紋龍史進、沒遮攔穆弘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一十六員:
“鎮三山”黃信 “病尉遲”孫立
“醜郡馬”宣贊 “井木犴”郝思文
百勝將”韓滔 “天目將”彭屺
聖水將”單廷 “神火將”魏定國
“摩雲金翅”歐鵬“火眼狻猊”鄧飛
“錦毛虎”燕順 “鐵笛仙”馬麟
“跳澗虎”陳達 “白花蛇”楊春
“錦豹子”楊林 “小霸王”周通
步軍頭領一十員:
“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
“赤發鬼”劉唐 “插翅虎”雷橫
“黑鏇風”李逵 “浪子”燕青
“病關索”楊雄 “拚命三郎”石秀
“兩頭蛇”解珍 “雙尾蠍”解寶
步軍將校一十七員:
“混世魔王”樊瑞“喪鬥神”鮑旭
“八臂哪吒”項充“飛天大聖”李袞
“病大蟲”薛永 “金眼彪”施恩
“小遮攔”穆春 “打虎將”李忠
“白面郎君”鄭天壽 “雲里金剛”宋萬
“摸著天”杜遷 “出林龍”鄒淵
“獨角龍”鄒潤 “花項虎”龔旺
“中箭虎”丁得孫“沒面目”焦挺
“石將軍”石勇
四寨水軍頭領八員:
“混江龍”李俊 “船火兒”張橫
“浪裏白條”張順“立地太歲”阮小二
“短命二郎”阮小五 “活閻羅”阮小七
出洞蛟”童威 “翻江蜃”童猛
四店打聽聲息,邀接來賓頭領八員:
東山酒店
“小尉遲”孫新“母大蟲”顧大嫂
西山酒店
“菜園子”張青“母夜叉”孫二娘
南山酒店
“旱地忽律”朱貴 “鬼臉兒”杜興
北山酒店
“催命判官”李立 “活閃婆”王定六
總探聲息頭領一員:
“神行太保”戴宗
軍中走報機密步軍頭領四員:
“鐵叫子”樂和 “鼓上蚤”時遷
“金毛犬”段景住“白日鼠”白勝
守護中軍馬饒將二員:
小溫侯”呂方 “賽仁貴”郭盛
守護中軍步軍饒將二員:
“毛頭星”孔明 “獨火星”孔亮
專管行刑劊子二員:
“鐵臂膊”蔡福 “一枝花”蔡慶
專掌三軍內探事馬軍頭領二員:
“矮腳虎”王英 “一丈青”扈三娘
掌管監造諸事頭領一十六員:
行文走檄調兵遣將一員:聖手書生蕭讓
定功賞罰軍政司一員:鐵面孔目裴宣
考算錢糧支出納入一員: “神運算元”蔣敬
監造大小戰船一員:“玉蟠竿”孟康專造一應兵符印信一員 “玉臂匠”金大堅專造一應旗袍襖一員“通臂猿”侯健專治一應馬匹獸醫一員 “紫髯伯”皇甫端專治諸疾內外科醫士一員“神醫”安道全監督打造一應軍器鐵筵一員 “金錢豹”湯隆專造一應大小號炮一員 “轟天雷”凌振起造修緝房舍一員 “青眼虎”李雲屠宰牛馬豬羊牲口一員 “操刀鬼”曹正排設筵宴一員 “鐵扇子”宋清監造供應一切酒醋一員 “笑面虎”朱富監築梁山泊一應城垣一員“九尾龜”陶宗旺專一把捧帥字旗一員“險道神”郁保四
宣和二年四月初一日,梁山泊大聚會,分調人員告示。
當日梁山泊宋公明傳令已了,分調眾頭領已定,各各領了兵符印信,筵宴已畢,人皆大醉,眾頭領各歸所撥寨分。中間有未定執事者,都於將台前後駐紮聽調。
梁山泊忠義堂上號令已定,各各遵守。宋江揀了吉日良時,焚一爐香,鳴鼓聚眾,都到堂上。宋江對眾道:“今非昔比,我有片言。今日既是天星地曜相會,必須對天盟誓,各無異心,死生相托,患難相扶,一同保國安民。”眾皆大喜。
各人拈香已罷,一齊跪在堂上。宋江為首誓曰:“宋江鄙猥小吏,無學無能,荷天地之蓋載,感日月之照臨,聚弟兄於梁山,結英雄於水泊,共一百八人,上符天數,下合人心。自今已後,若是各人存心不仁,削絕大義,萬望天地行誅,神人共戮,萬世不得人身,億載永沉末劫。但願共存忠義於心,同著功勳於國,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神天鑑察,報應昭彰。”誓畢,眾皆同聲其願,但願生生相會,世世相逢,永無斷阻。當日歃血誓盟,盡醉方散。看官聽說,這裡方才是梁山泊大聚義處,有詩為證:
光耀飛離士窟閒,天罡地煞降塵寰。
說時豪氣侵肌冷,講處英雄透膽寒。
仗義疏財歸水泊,報讎雪恨上梁山。
堂前一卷天文字,休與諸公仔細看。
起頭分撥已定,話不重言。原來泊子裡好漢,但閒便下山,或帶人馬,或只是數個頭領各自取路去。途次中若是客商車輛人馬,任從經過;若是上任官員,箱裡搜出金銀來時,全家不留,所得之物,解送山寨,納庫公用,其餘些小,就便分了折莫。便是百十里,三二百里,若有錢糧廣積害民的大戶,便引人去公然搬取上山,誰敢阻當。但打聽得有那欺壓良善暴富小人,積攢得些家私,不論遠近,令人便去盡數收拾上山。如此之為,大小何止千百餘處。為是無人可以當抵,又不怕你叫起撞天屈來,因此不曾顯露,所以無有
話說。
再說宋江自盟誓之後,一向不曾下山,不覺炎威已過,又早秋涼,重陽節近。宋江便叫宋清安排大筵席,會眾兄弟同賞菊花,喚做“菊花之會”。但有下山的兄弟們,不論遠近,都要招回寨來赴筵。至日,肉山酒海,先行給散馬步水三軍一應小頭目人等,各令自去打團兒吃酒。
且說忠義堂上遍插菊花,各依次坐,分頭把盞。堂前兩邊篩鑼擊鼓,大吹大擂,語笑喧譁,觥籌交錯,眾頭領開懷痛飲。馬麟品簫,樂和唱曲,燕青彈箏,各取其樂。不覺日暮,宋江大醉,叫取紙筆來,一時乘著酒興作《滿江紅》一詞。寫畢,令樂和單唱這首詞,道是:
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見碧水丹山,黃蘆苦竹。頭上恁教添白髮,須邊不可無黃菊。願樽前長敘,弟兄情如金玉。統豺虎,御邊幅;號令明,軍威肅。中心愿平虜,保民安國。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奸邪目。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樂和唱這個詞,正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只見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卻冷了弟兄們的心!”“黑鏇風”便睜圓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只一腳,把桌子踢起,顛做粉碎。宋江大喝道:“這黑廝怎敢如此無禮?左右與我推去,斬訖報來!”眾人都跪下告道:“這人酒後發狂,哥哥寬恕。”宋江答道:“眾賢弟請起,且把這廝監下。”眾人皆喜。有幾個當刑小校,向前來請李逵,李逵道:“你怕我敢掙扎。哥哥殺我也不怨,剮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說了,便隨著小校去監房裡睡。
宋江聽了他說,不覺酒醒,忽然發悲。吳用勸道:“兄長既設此會,人皆歡樂飲酒,他是粗鹵的人一時醉後衝撞,何必掛懷,且陪眾兄弟盡此一樂。”宋江道:“我在江州醉後,誤吟了反詩,得他氣力來,今日又作《滿江紅》詞,險些兒壞了他性命!早是得眾兄弟諫救了。他與我身上情分最重,因此淚下。”便叫武松:“兄弟,你也是個曉事的人,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人的心?”魯智深便道:“只今滿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宋江道:“眾弟兄聽說:今皇上至聖至明,只被奸臣閉塞,暫時昏昧,有日雲開見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擾良民,赦罪招安,同心報國,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願早早招安,別無他意。”眾皆稱謝不已。當日飲酒,終不暢懷,席散各回本寨。
次日清晨,眾人來看李逵時,尚兀自未醒,眾頭領睡里喚起來說道:“你昨日大醉,罵了哥哥,今日要殺你。”李逵道:“我夢裡也不敢罵他,他要殺我時,便由他殺了罷。”眾弟兄引著李逵,去堂上見宋江請罪。宋江喝道:“我手下許多人馬,都是你這般無禮,不亂了法度?且看眾兄弟之面,寄下你項上一刀,再犯必不輕恕。”李逵喏喏連聲而退,眾人皆散。
一向無事,漸近歲終。那一日久雪初晴,只見山下有人來報,離寨七八里,拿得萊州解燈上東京去的一行人,在關外聽候將令。宋江道:“休要執縛,好生叫上關來。”沒多時,解到堂前:兩個公人,八九個燈匠,五輛車子。為頭的一個告道:“小人是萊州承差公人,這幾個都是燈匠。年例,東京著落本州,要燈三架,今年又添兩架,乃是玉柵玲瓏九華燈。”宋江隨即賞與酒食,叫取出燈來看。那做燈匠人將那玉柵燈掛起,安上四邊結帶,上下通計九九八十一盞,從忠義堂上掛起,直垂到地。宋江道:“我本待都留了你的,惟恐教你吃苦,不當穩便,只留下這碗九華燈在此,其餘的你們自解官去。酬煩之資,白銀二十兩。”眾人再拜,懇謝不已,下山去了。
宋江教把這碗燈點在晁天王孝堂內。次日,對眾頭領說道:“我生長在山東,不曾到京師,聞知今上大張燈火,與民同樂,慶賞元宵,自冬至後,便造起燈,至今才完,我如今要和幾個兄弟私去看燈一遭便回。”吳用諫道:“不可,如今東京做公的最多,倘有疏失,如之奈何!”宋江道:“我日間只在客店裡藏身,夜晚入城看燈,有何慮焉?”眾人苦諫不住,宋江堅執要行。正是:猛虎直臨丹鳳闕,殺星夜犯臥牛城。畢竟宋江怎地去東京看燈,且聽下回分解。

賞析

前朝宗室出身的柴進,是梁山上出身最高貴的好漢,也是唯一擁有與宋江一樣全國性知名度的江湖大老。受過柴進恩惠的江湖人物不計其數,梁山上就有宋江、林沖、武松和石勇。梁山的創立也受過柴進的幫助。按柴進的身份和對梁山創幫的貢獻,在梁山排進前五應該不成問題。不過柴進在梁山沒有派系奧援,所以僅排名第十,在花榮之後。
排名第十一的李應是世家子弟,也是獨龍崗的黑道老大之一,上梁山後一直主管梁山的後勤,歷史地位較高。李應本人是豪門大戶、世家弟子出身,本人武功不弱,自己的小派系雖然只有兩人,但由於楊雄的關係同盧俊義比較接近。李應排第十一位,也有照顧盧俊義面子的因素。
朱仝能排名第十二,則完全就是宋江在酬傭自己的親信。朱仝同宋江的關係可以追溯到宋江在鄆城縣當科長的時代,那時兩人就是好友,朱仝甚至救過宋江。出身僅為一個刑警隊長和縣監獄長,也沒有什麼十分出眾的武力,在梁山也沒有什麼出眾的功績。第69回朱仝和雷橫兩人夾攻沒羽箭張清,還是被張清打敗。能排名第十二,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是宋江的嫡系中的嫡系。
第十三位的魯智深是梁山第二大派系三山系統的老大。魯智深是前西北邊防軍少校營長出身。本人的武力又同林沖等相當。身為梁山擁有13人的第二大派系的老大,排在第十三位是多少被宋江打壓的。宋江對魯智深的顧忌不是沒有道理。魯智深與後晁蓋派系的林沖是生死之交,兩大派系合流的話對宋江的挑戰很大。同時魯智深表面粗魯,但實際上內心心計還是很深的。換言之,同林沖不同,魯智深是有老大氣質的人物,是梁山上為數極少能給宋江構成威脅的人物。對於整個三山系統,宋江是懷柔的。13人中有4人在天罡星,排名都不低,最低的史進排在第二十三位,而對這位派系領袖關西好漢,宋江僅給了排名第十三。
排名第十四的武松同魯智深同屬三山派系。武松同宋江很有淵源。早在柴進莊上就被宋江收服並結為兄弟。雖然武松在三山系統本身的排名在楊志之後,但因同宋江的這層關係被提到了第十四位。一方面宋江是為了籠絡三山派系,另一方面未嘗沒有重用武松制衡魯智深的意思。
排名第十五、十六的董平、張清起點比較高,均為前政府軍上校副師級軍官,武功高強。無齋主人感覺張清的武力應高於董平。不僅連敗徐寧、楊志、劉唐等人,他的飛石絕技甚至連關勝都討不了好。而董平卻同徐寧鬥了50多回合不分勝敗,雖然董平略占上風。不知道為何施大爺將董平排在張清前面。董平進五虎將多少給人有點湊數的感覺,似乎張清進五虎將更有說服力。可能是因為張清打傷的好漢們比較多,一般臉上挨一石子多半要破相,所以張清在梁山組織內部,結怨的人比較多。水滸上說張清打了梁山15人,後被抓,好多兄弟都要求殺了他。宋江也多少考慮到這些情況,略微揚董貶張了一下。從出身、武功上看,董、張兩人排在這個位置,還算公平,畢竟這兩人是最後降的梁山,可以說毫無寸功。
楊志排名第十七,從派系角度來看是合理的,但從個人角度來看卻是不盡合理。與武松相比,武松雖有打虎英雄的美名,但武力未必強過排名第十七的楊志,楊志是能跟林沖戰個平手的人物。論出身武松僅為縣刑警隊長,而楊志卻是名門楊家將的後代,本人曾擔任過政府軍團、營級軍官。在二龍山,楊志的位次也在武松之前,而現在卻在武松之後。
沒有什麼派系色彩的徐寧排名第十八是因為他對梁山的貢獻重大。徐寧的鉤鐮槍破了呼延灼的連環馬,是梁山組織第一次打敗前來圍剿的中央級政府軍的關鍵。梁山不僅生存下來了,還收服了呼延灼等前政府軍將領。可以說徐寧是挽救梁山的關鍵人物。徐寧上梁山前是林沖的同僚,中央警衛局上校侍從武官。另外,他的武功也不弱,比他強的基本上都已經排在他的前面了。宋江給他這個位置,多半還有不願打破派系平衡的考慮,而安排一個沒有派系色彩,各方面都能接受的人物。
排名第十九的索超原是北京大名府的少校營長,屬於降將派系。武力基本同楊志相當,高於排在他後面的降將們。其出身和本事及所屬派系,排在第十九位算是比較合理的。
排名第二十的戴宗是宋江嫡系中的嫡系,又和吳用關係很深。與宋江更是在江洲大牢中同生共死過,這個生死情誼,使得戴宗在梁山的地位始終很高,擔任梁山情治單位的總特務頭子。但戴宗實際上本事並不大,唯一的特技就是他的神行術。梁山像戴宗這樣有一門特殊技能的有好幾位,比如醫術高明的安道全、善於造假圖章的金大堅等,其身份都不高,所以有一技之長並非一定能保證一個好位置,但當領導有意提拔你的時候,你的一技之長就派上了大用場。論出身戴宗是前江州市監獄長,還算可以,但同樣身為大名府市監獄長的蔡福僅排在九十四位。論情報工作的能力,戴宗比之石秀、燕青、時遷差遠了,甚至連偶一玩票的柴進都比不上。這等人物能排進二十位,說到底還是靠著宋江這座大山。
梁山組織的前二十名,可以說無一白丁,個個不是前政府官員,就是世家子弟,或是神功大師,只有吳用出身稍微差一點,但也至少是個鄉村國小教師,都不算是社會底層出來的。從第二十一位開始,就開始有底層勞動人民出身的人物了。
劉唐排名第二十一,純粹是派系平衡的考慮。劉唐是無業游民出身,社會地位很低。本人的本事並不出眾。但考慮到前二十位內晁蓋派系的僅有林沖一人,無論如何也應該排個該派系的人物了。而劉唐歷史上就排在這個派系的第二位,在三阮之前,當初生辰綱案發,晁蓋一夥上梁山後,劉唐曾月夜下樑山給宋江送過100兩金子(這也是間接導致宋江殺惜的原因),因這層關係劉唐同宋江也算是有個臉熟。綜合各種因素,劉唐就排在了第二十一位。

回評

李卓吾曰:梁山泊如李逵、武松、魯智深,那一班都是莽男子漢,不以鬼神之事愚弄他,如何得他死心搭地。妙哉!吳用石碣天文之計,真是神出鬼沒,不由他眾人不同心一意也。或問:“何以見得是吳用之計?”曰:“眼見得蕭讓任書,金大堅任刻,做成一碣,埋之地下,公孫勝作法,掘將起來,以愚他眾人。”曰:“這個何道士恐怕不知。”卓吾老子笑曰:“既有黃金五十兩,人人都是何道士了。不然,何七日之後,定要懇求上蒼,務要拜求報應哉?可知已,可知巳!”

wiki水滸

《水滸傳》第一回
《水滸傳》第二回
《水滸傳》第三回
《水滸傳》第四回
《水滸傳》第五回
《水滸傳》第六回
《水滸傳》第七回
《水滸傳》第八回
《水滸傳》第九回
《水滸傳》第十回
《水滸傳》第十一回
《水滸傳》第十二回
《水滸傳》第十三回
《水滸傳》第十四回
《水滸傳》第十五回
《水滸傳》第十六回
《水滸傳》第十七回
《水滸傳》第十八回
《水滸傳》第十九回
《水滸傳》第二十回
《水滸傳》第二十一回
《水滸傳》第二十二回
《水滸傳》第二十三回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
《水滸傳》第二十五回
《水滸傳》第二十六回
《水滸傳》第二十七回
《水滸傳》第二十八回
《水滸傳》第二十九回
《水滸傳》第三十回
《水滸傳》第三十一回
《水滸傳》第三十二回
《水滸傳》第三十三回
《水滸傳》第三十四回
《水滸傳》第三十五回
《水滸傳》第三十六回
《水滸傳》第三十七回
《水滸傳》第三十八回
《水滸傳》第三十九回
《水滸傳》第四十回
《水滸傳》第四十一回
《水滸傳》第四十二回
《水滸傳》第四十三回
《水滸傳》第四十四回
《水滸傳》第四十五回
《水滸傳》第四十六回
《水滸傳》第四十七回
《水滸傳》第四十八回
《水滸傳》第四十九回
《水滸傳》第五十回
《水滸傳》第五十一回
《水滸傳》第五十二回
《水滸傳》第五十三回
《水滸傳》第五十四回
《水滸傳》第五十五回
《水滸傳》第五十六回
《水滸傳》第五十七回
《水滸傳》第五十八回
《水滸傳》第五十九回
《水滸傳》第六十回
《水滸傳》第六十一回
《水滸傳》第六十二回
《水滸傳》第六十三回
《水滸傳》第六十四回
《水滸傳》第六十五回
《水滸傳》第六十六回
《水滸傳》第六十七回
《水滸傳》第六十八回
《水滸傳》第六十九回
《水滸傳》第七十回
《水滸傳》第七十一回
《水滸傳》第七十二回
《水滸傳》第七十三回
《水滸傳》第七十四回
《水滸傳》第七十五回
《水滸傳》第七十六回
《水滸傳》第七十七回
《水滸傳》第七十八回
《水滸傳》第七十九回
《水滸傳》第八十回
《水滸傳》第八十一回
《水滸傳》第八十二回
《水滸傳》第八十三回
《水滸傳》第八十四回
《水滸傳》第八十五回
《水滸傳》第八十六回
《水滸傳》第八十七回
《水滸傳》第八十八回
《水滸傳》第八十九回
《水滸傳》第九十回
《水滸傳》第九十一回
《水滸傳》第九十二回
《水滸傳》第九十三回
《水滸傳》第九十四回
《水滸傳》第九十五回
《水滸傳》第九十六回
《水滸傳》第九十七回
《水滸傳》第九十八回
《水滸傳》第九十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一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二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三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四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五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六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七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八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一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二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三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四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五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六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七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八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二十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