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ge綜合徵

Meige綜合徵

Meige綜合徵(Meige Syndrome)為臨床上較罕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屬於節段性肌張力障礙的一種,又稱特發性眼瞼痙攣-口下頜肌張力障礙綜合徵。1910年由法國學者HenryMeige首先報導,主要引起眼瞼痙攣、面肌、下頜及頸肌的各種形式的肌張力障礙,多見於中老年人。

病因

Meige綜合徵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Meige綜合徵,原發性Meige綜合徵病因目前仍不清楚,繼發性Meige綜合徵發病機制可能與γ-氨基丁酸能神經元功能低下、多巴胺能受體超敏或多巴胺遞質失衡、膽鹼能作用過度活躍有關,這可以解釋GABA增強藥、左鏇多巴、抗膽鹼藥等對本病有效。繼發性Meige綜合徵還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心理因素

有研究發現約55%的Meige綜合徵患者認為自己存在心理問題,常常與緊張情緒和創傷導致的應激有關。

2.藥物因素

奧氮平會引起Meige綜合徵,偏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奧氮平後出現眼瞼障礙、口下頜肌張力異常等症狀,而改為苯海索、氯硝西泮後症狀消失。阿立哌唑也會導致Meige綜合徵相關症狀,但將藥物改為哌羅匹隆後,症狀即得到明顯改善,因而認為抗精神病藥物會觸發Meige綜合徵。另外,抗組胺藥、抗震顫麻痹藥也可能引發Meige綜合徵,但是如果停用相關藥物,症狀會迅速得到恢復。

3.創傷因素

大多數Meige綜合徵患者都有與其肌張力障礙部位相關肌肉創傷史。頭面部外傷如鼻骨骨折等可能會引起Meige綜合徵,這被認為是遏制疼痛的機制導致的肌張力異常。另外,口腔外科操作也可以引起Meige綜合徵,可能的機制是參差不齊的義齒或者連續多顆拔牙可能使口腔本體感覺受損,從而導致口下頜肌張力障礙的發生。因此認為頭面部創傷包括口腔外科手術等事件可能會觸發Meige綜合徵。

總之,Meige綜合徵可能因精神病藥物、慢性精神刺激、水痘感染、頭部外傷、鼻咽部放療、基底神經節鈣化或缺血損傷、牙科手術和環境因素等誘發,與基底節相聯繫的皮層-紋狀體-蒼白球-丘腦環路密切相關。

臨床表現

Meige綜合徵通常在30~60歲發病,也有罕見十幾歲發病者。本病女性多發,男女比例約為1∶3。Meige綜合徵按臨床表現分為三型:眼瞼痙攣型、眼瞼痙攣-口下頜肌張力障礙型、口下頜肌張力障礙型,其中眼瞼痙攣合併口下頜肌張力障礙被視為Meige綜合徵的完全型。有些患者除面部症狀外還伴隨頸部及上肢的肌張力障礙,有學者把這些患者歸為混合型。

雙眼瞼痙攣是本病最常見的首發症狀,眼瞼無力和眼瞼下垂也很常見,少數以下面部異常緊張感為首發症狀。部分患者單眼起病,逐漸累及對側,先出現眼瞼刺激感、眼乾、畏光和瞬目增多等症狀,繼而眼輪匝肌強直性或陣攣性收縮直至雙眼完全閉合,不能完成視覺依賴的任務如看電視、讀報紙、走路等,嚴重者可發生功能性失明,甚至喪失獨立生活能力。部分患者從眼瞼痙攣逐漸向下進展,以下面部和咀嚼肌受累最常見,表現為下頜開-合、撅嘴、下面部和口下頜節律性或震顫樣運動,眼瞼痙攣合併張口、撅嘴、下面部抽動者導致“怪相”的產生。侵犯舌咽肌、喉肌和呼吸肌者,表現為陣發性舌肌痙攣、吞咽困難、痙攣性發聲障礙和呼吸困難等症狀。上、下肢亦可受累可表現為姿勢震顫、書寫痙攣、手足抽動等。Meige綜合徵伴情緒障礙也較常見,抑鬱有較高的發生率,有的患者還會出現焦慮伴抑鬱,需要與原發性精神障礙相鑑別。

檢查

1.瞬目反射檢查

可發現瞬目頻度增加,R1成分(反映單突觸反射)潛伏時間、R2成分(反映多突觸反射)潛伏時間明顯延長。電誘發角膜反射時限延長。

2.實驗室檢查

血電解質、微量元素及生化檢查,有助於鑑別診斷。

診斷

此病的診斷主要依據患者的臨床表現雙側眼瞼不自主閉合伴有對稱性口面部肌肉的不規律收縮情緒激動或強光下患者症狀加重,平靜時症狀減輕睡眠後症狀消失為較特徵性的表現MRI及CT掃描無特徵性的改變。

治療

Meige綜合徵的治療是臨床工作中的難點,儘管發病5年內有自發緩解可能,但是由於肌張力障礙部位致殘,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因此早期進行有效治療對於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保持患者健康心態至關重要。

1.口服藥物治療

已知口服安坦、奮乃靜可減輕患者眼瞼痙攣的症狀。也有學者報導套用唑吡坦、托吡酯治療Meige綜合徵患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氯硝西泮、氟哌啶醇、巴氯芬等可以使Meige綜合徵患者痙攣性發聲障礙、陣發性舌肌痙攣症狀得到明顯改善。抗膽鹼藥、GABA增強藥、抗癲癇藥、抗精神病藥等對本病都有一定療效,單用某種藥物無效時,可考慮聯合或交替用藥,以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藥物治療的副作用主要是嗜睡、乏力、胃腸道反應等,個別出現神經質樣反應,但停藥後可緩解,而且個體對不同藥物反應不同,需要根據患者情況進行個性化治療。

2.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療

A型肉毒素是作用於運動神經末梢神經—肌肉接頭處乙醯膽鹼囊泡上的一種膜蛋白,可產生暫時性神經遞質阻滯,抑制突觸前膜乙醯膽鹼的釋放,從而使肌肉麻痹、局部肌肉痙攣症狀得到改善。研究證明,肌注A型肉毒素是治療Meige綜合徵的簡單、有效的方法。由於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法操作簡單,可重複注射,副作用少,已經成為Meige綜合徵的重要治療方法。A型肉毒素的副作用包括眼瞼下垂、面癱、口乾、局部軟組織腫脹等,但這些反應溫和、短暫,一般持續1~4周自行消失。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A型肉毒素注射劑量需逐次加大,有些患者還會產生中和抗體,導致治療抵抗,需要重複注射。

3.立體定向腦核心團毀損術

根據Meige綜合徵的發病機制,對於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患者可以考慮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套用立體定向毀損方法精確定位靶點的情況下,進行基底節重要灰質核團的手術能夠緩解患者的症狀。有學者報導單側蒼白球(基底節的一部分)的毀損術就能夠在術後使症狀改善達90%以上。毀損靶點包括丘腦腹外側核、蒼白球腹後內側核(均為基底節的一部分),均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

4.腦深部電刺激(DBS)術

通過電極刺激腦深部核團近年來套用於帕金森和全身性肌張力障礙的治療中,並取得了較好效果。近期已經開始嘗試用DBS治療Meige綜合徵。有學者報導套用蒼白球DBS治療改善率能夠達到66%-94%。

總之,雖然Meige綜合徵的治療方法較多,但目前尚缺乏根治性措施,國內外學者正在積極多方位探討治療MS的有效方法。首先藥物治療為基本原則,首選抗多巴胺受體藥物,如:氟哌啶醇,再加中樞性乙醯膽鹼受體拮抗劑,如:安坦,還可加抗抑鬱藥物等。肉毒素注射治療雖然取得了顯著的療效,但其療效短暫和不良反應使其套用受限。腦核心團毀損和DBS治療屬於外科治療方法,對於難治性患者具有較好的療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