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巴西大獎賽

F1巴西大獎賽

(Mclaren (Mclaren (McLaren

簡介

F1巴西大獎賽賽道介紹F1巴西大獎賽賽道介紹

1、塞納S(SenneS);2、庫爾瓦(Curva Do Sol);3、奧波斯塔(Reta Oposta);4、多拉戈(Des cida do Lago);5、法拉杜拉(Ferra dura);6、平黑林霍(Pinhe rinho);7、梅爾古霍(Mergulho);8、儒卡奧(Juncao);
賽道名稱: 巴西聖保羅英特拉格斯賽道
地址: CBA rua da Glória 290 20241-180 Rio - Brazil  
官方網站: http://www.ainterlagos.com
總圈數: 71圈
總長度: 305.909km
賽道表面特性: 非常顛簸
賽道抓地性: 中性
單圈長度: 4.309公里
單圈最快: 1分22秒03(2003年,巴里切羅,法拉利)
比賽日期: 2004年10月22日-10月24日(當地)
排位賽: 10月23日13時(當地)/10月24日0時(北京)
正式比賽: 10月24日14時(當地)/10月25日1時(北京)

歷屆冠軍榜:

F1F1

2003:費斯切拉(喬丹)G. Fisichella (Jordan)
2002:麥可-舒馬赫(法拉利)M. Schumacher (Ferrari)
2001:庫塔(麥拿輪)D. Coulthard (McLaren)
2000:麥可-舒馬赫(法拉利)M. Schumacher (Ferrari)
1999:哈基寧(麥拿輪)M. Hakkinen (Mclaren)
1998:哈基寧(麥拿輪)M. Hakkinen (Mclaren)
1997:維倫紐夫(威廉士)J. Villeneuve (Williams)
1996:達蒙-希爾(威廉士)D. Hill (Williams)
1995:麥可-舒馬赫(貝納通)M. Schumacher (Benetton)
1994:麥可-舒馬赫(貝納通)M. Schumacher (Benetton)
1993:塞納(麥拿輪)A. Senna (McLaren)
1992:曼塞爾(威廉士)N. Mansell (Williams)
1991:塞納(麥拿輪)A. Senna (McLaren)
1990:阿蘭-普羅斯特(法拉利)A. Prost (Ferrari)
1989:曼塞爾(法拉利)N. Mansell (Williams)
1988:阿蘭-普羅斯特(麥拿輪)A. Prost (McLaren)

賽道介紹

巴西聖保羅的英特拉格斯賽道是在1940年由私人建造並開放使用的,到上世紀70年代,聖保羅的英特拉格斯賽道成為了巴西F1大獎賽的賽地。但後來遭到了取消資格的處罰。英特拉格斯賽道重新設計改造之後,才在1990年重新取回巴西F1大獎賽的舉辦權。從此以後英特拉格斯賽道就成為巴西大獎賽的官方賽道。

賽道介紹賽道介紹

賽車氣氛在英特拉格斯賽道是非常地強烈,上世紀70年代兩位賽車英雄Carlos Pace與Emerson Fittipaldi曾吸引聚集了巴西車迷的追逐。90年代塞納更是成為了巴西民族英雄,而受到巴西車迷的崇拜和敬仰。目前法拉利車隊的巴里切羅則是巴西人的新希望。英特拉格斯賽道並不是一個受車手歡迎的賽道,因為賽道的路段非常的顛簸,而且由於為逆時針方向的跑賽,賽道多數的彎道為左彎。這對車手的頸部考驗是非常大的,並且賽道還有兩條很長的直線路段。
在英特拉格斯賽道,賽車出發之後到直線路段底的時速可達6或7檔(各車隊所使用變速箱不同)296km/h,然後急剎車以2檔88km/h~3檔148km/h的時速通過下坡的兩個連續S型1號彎道與Senna‘s‘彎,車手通常會在這裡有超越的動作,然後換檔加速以2檔200km/h通過第3個Curva do Sol彎道,這裡的彎道可達2.4G值。
接著進入第2條直線路段,賽車再度加速到6檔或7檔290km/h,路底再大腳剎車以3檔143km/h通過第4個Descida do Lago彎道,彎道口路面相當的顛簸,常常會有賽車在此滑出賽道;經過一小段直線路段後又是一個4檔245km/h的左彎,這裡的G值可達2.5,然後賽車可加速到5檔275km/h,接著準備進入Ferradura彎;Ferradura與Laranja是一組雙頂點型複合彎道,路面極端的顛簸,這可能是本賽道最困難的一個彎道。過彎先是以4檔185km/h通過Ferradura彎,2檔75km/h的Laranja彎緊接而來;一小段直線路段後,迎面襲來的是2檔85km/hPinheirinho左急彎的大彎角,過彎後的賽車速度隨即保持在2檔74km/h通過接踵而至的Bico de pato彎道。
通過Bico de Pato彎道,賽車升檔加速通過走Mergulho彎道,一直到進彎前可加速到3檔177km/h,接著又以2檔88km/h通過Juncao彎道,然後到了最後的階段。賽車從Juncao彎經過Subida do Boxes彎以及Arquebancada彎在到達終點前(起跑直線道前),是個為大弧度的左向彎道,賽車速度可達4檔244km/h,這裡彎道的G值可達1.9G,最後就是起(終)點線前的最後衝刺了。

08賽事

馬薩發車守住第一 小漢第四 庫特哈德首圈退出遺憾謝幕
漢密爾頓榮膺最年輕F1世界冠軍漢密爾頓榮膺最年輕F1世界冠軍

比賽開始之前,英特拉格斯賽道突然下起了大雨,雨勢相當大,大會為此推遲了比賽開始的時間,各車隊的工作人員急忙為賽車更換輪胎,但很快,雨停了,並且天氣預報稱未來30分鐘不會下雨,這樣一來,車隊如何決策使用輪胎成為一大難題。
10分鐘之後,比賽準備開始,除了特魯利外,前四位的車手全部都換上了雨胎比賽。紅燈熄滅,20輛賽車同時起步,馬薩守住了第一位,之後是特魯利及萊科寧,漢密爾頓在進入1號彎時排在了第四,在後面,庫特哈德及小皮奎特都發生了意外,兩人都退出比賽了,雷諾的阿隆索相當勇猛,他超過了科瓦萊寧上升到第六,在他之前的紅牛二隊的維特爾,這位小將發車也相當有狀態,由於發生意外賽會出動安全車
馬薩繼續領先 首次進站之後小漢情況不妙
3圈之後,安全車退出了,比賽繼續進行,前五位車手的位置並沒有改變,反而是阿隆索與科瓦萊寧之間的爭奪相當精彩,芬蘭人不斷希望尋得機會超越,但阿隆索仍然是經驗非常老到,他穩穩地守住了自己的位置。
在前面,馬薩不斷向前沖,他在第6圈跑出了1分18秒859的最快圈速,在後面,萊科寧嘗試對特魯利進行超越,但義大利人作出了非常出色的防守,兩人之間的差距只有0.1秒了。而漢密爾頓與萊科寧則有1.3秒。
第8圈,波爾戴斯、格洛克、蘇蒂爾、羅斯伯格、巴頓、中島一貴分別進站更換輪胎並且加油,他們當中大部分都決定使用乾胎。
隨後,維特爾及阿隆索也進站更換乾胎了,第10圈,馬薩也進站了,同時,麥拿輪的科瓦萊寧也進站了,兩人都換上了乾胎,出站之後,馬薩排在了第四位,於漢密爾頓的後面。
第11圈,特魯利、萊科寧、漢密爾頓同時進站,出站之後,萊科寧排在了特魯利之前,之後是漢密爾頓,情況相當精彩,馬薩排在了第一位,之後是維特爾、阿隆索,萊科寧排在第四位,然後是特魯利及費斯切拉,小漢暫時排在了第七位。
維特爾繼續緊逼馬薩 小漢上升到第五位
第17圈,馬薩繼續領先,第二及第三位分別是維特爾及阿隆索,漢密爾頓排在第六,但是他終於找到機會超過前面的費斯切拉,在直道加速之後,小漢率先搶占了內線完成了對印度力量車手的超越,這樣一來,他上升到第五位,如果能夠保住這一席位,他就能成為世界冠軍了。
第27圈,排在第二位的維特爾第二次進站,這樣一來,他就把第二的位置讓給了阿隆索,馬薩仍然是守住第一位,這時,巴西人已經開始套圈了,排在最後一位的是中島一貴。
維特爾在完成了第二次進站之後排在了第六位,在他前面的是豐田的格洛克,亦因此,漢密爾頓自動上升到第四位,形勢相當樂觀。馬薩在前面越跑越快,他已經領先第二位的阿隆索有7.1秒了。
馬薩完成第二次進站 漢密爾頓繼續守住有利位置
第37圈,格洛克完成第二次進站,他花了近15秒的時間,他應該不會再進站加油了,1圈之後,領先的馬薩進站了,他花了9.4秒,這是一個較有趣的數字,不知道他能否堅持到最後,出站之後,這位巴西車手排在了第四位,在漢密爾頓的後面。
第40圈,領先的阿隆索也進站了,同時進站的還有漢密爾頓,出站之後,漢密爾頓暫時排在第六位,在自己的隊友之後。目前領先的是萊科寧,第二是另一位法拉利車手馬薩,維特爾及阿隆索分別列第三及四位。
第43圈,萊科寧進站了,冰人的這次進站只花了5.1秒,有趣的一幕出現了,萊科寧出站之後排在第四位,剛好在漢密爾頓的前面,而馬薩這時亦搶回了第一名。
比賽末段極富戲劇性 格洛克臨終"讓車" 馬薩巴西稱王小漢獲得世界冠軍
馬薩稱王巴西站馬薩稱王巴西站

比賽進入最後20圈,馬薩仍然排在第一位,他領先第二位的維特爾有5.9秒,紅牛二隊的車手又完成了一次進站,出站之後,這位小將排在了第五名,在漢密爾頓之後,二人之間有2.2秒的差距。
第57圈,馬薩繼續領先,阿隆索落後11.1秒列第二,之後是萊科寧,漢密爾頓排在了第四位,但在他身後的維特爾不斷加快車速,這時,大會的天氣預報說有可能在10分鐘內下雨,而維特爾與漢密爾頓之間的差距已經縮小到不足1秒了。
在前面,馬薩繼續擴大領先優勢,同時,萊科寧也追上了阿隆索,兩人相差0.5秒,法拉利有機會包攬前二名。
最後5圈,天再次下起了雨,但雨勢並不大,海德菲爾德率先進站換胎,隨後還有萊科寧、漢密爾頓、阿隆索都進站換胎了,1圈之後,馬薩也進站了,比賽進入最激烈的階段。
完成進站之後,馬薩仍然排在第一位,阿隆索繼續第二,萊科寧第三,格洛克排在了第四位,他並完成第三次進站,漢密爾頓排在第五,維特爾在第六,二人之間只有0.8秒。
最後2圈非常精彩,馬薩繼續在前面領跑,原來排在第五名的漢密爾頓遇到了好幾輛慢車,被套圈的庫比卡在後面不依不饒,漢密爾頓為保險起見有意讓掉庫比卡,結果庫比卡身後的維特爾抓住機會順勢超過了漢密爾頓,這樣一來,漢密爾頓掉到了第六位。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大勢已去,漢密爾頓將再次與總冠軍擦肩而過。
臨近終點,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馬薩以第一位衝線了,這時漢密爾頓仍然在第六位,但到了最後一段,原本在第四位的格洛克賽車突然慢了下來,維特爾及漢密爾頓均超過了這位豐田車手,這樣一來,漢密爾頓保住了第五名,最終他以1分的優勢成為了F1歷史上最年輕的冠軍車手。
巴西站前八位車手:馬薩、阿隆索、萊科寧、 維特爾、漢密爾頓、格洛克、科瓦萊寧、特魯利。

07賽事在昨天的排位賽中,馬薩憑藉主場作戰的優勢獲得桿位,漢密爾頓以0.1秒的劣勢位居次席,萊科寧和阿隆索分列三四位。
巴西大獎賽正賽在一圈熱身圈後正式開始,從桿位起步的馬薩成功守住了第一名的位置,萊科寧在隊友的幫助下成功超越了漢密爾頓,而阿隆索也藉機把自己的排名上升至第三位,漢密爾頓由於發車不佳,排名下降至第四位。在駛過第一個連續彎以後,漢密爾頓試圖採用晚剎車來超越阿隆索,但由於速度過快而衝出賽道,當重新駛回賽道以後排名也下降到了第7位。
比賽進行兩圈以後,費斯切拉也因為失誤而衝出賽道,當重新回到賽道後,被世爵車手山本左近追尾,賽車尾翼完全脫落,兩部賽車只能駛回維修間。六圈以後,法拉利兩位車手領先優勢不斷擴大,已經領先排名第三的阿隆索4秒。而此時漢密爾頓超越了海德菲爾德上升至第六位。
比賽進行到第8圈,漢密爾頓的賽車突然慢了下來,半圈以後,漢密爾頓的賽車又重新恢復了速度,不過此時他的排名已經下降至第18位。
11圈過後,巴里切羅進站,漢密爾頓的排名上升至第16位,並且向小舒馬赫發起了進攻。與此同時,法拉利兩位車手已經把領先擴大到8.3秒。第15圈,漢密爾頓連續超越了小舒馬赫、佐藤琢磨、戴維森和中島一貴,排名也上升至第11位。在超越上述車手的時候,他們都表現的很“配合”,漢密爾頓的超越完成的很順利。
第20圈,馬薩第一次進站,萊科寧的排名也暫時上升至第一位,一圈以後萊科寧也選擇了進站。兩位車手回到賽道以後,排在了還未進站的阿隆索身後。
第22圈,麥拿輪兩位車手也陸續進站,從加油時間上看,麥拿輪可能是採用三次進站的策略。
25圈過後,共有四位車手退出了比賽,分別是巴頓、韋伯、山本左近和費斯切拉。而中島一貴和小舒馬赫至今還沒有進站。四圈以後,漢密爾頓又在一號彎超越了巴里切羅,排名上升至第12位。
第30圈,排名第四的庫比卡不斷縮小與阿隆索的距離,阿隆索賽前也曾表示自己的賽車平衡系統沒有問題只是速度不夠快。3圈過後,阿隆索終於還是沒有抵擋住庫比卡的進攻,排名下滑至第四位。
比賽過半,漢密爾頓已經把排名追趕到第九位,距獲得積分區僅一步之遙。這時,漢密爾頓進行了第二次進站,出戰以後,他跟隨在法拉利兩位車手身後,不過他是落後一圈。
第37圈,科瓦萊寧因撞車事故而退出比賽,至此,本賽季沒有一位車手能夠完成全年17站比賽。比賽進行到第42圈,法拉利兩位車手繼續保持領先,而排名第二的萊科寧已經領先阿隆索長達34秒。巴里切羅在這一圈遭遇了爆缸事故,這位巴西人只能以0積分結束了本賽季的比賽,這是他職業生涯以來首次未能在全年比賽中獲得積分。
漢密爾頓通過努力,在第47圈成功進入前八名。不過他與排名第七的特魯利有22秒的差距,在比賽還有24圈結束的時候,他想追趕上來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當比賽還有22圈結束的時候,已經有8位車手退出了比賽,他們是蘇蒂爾、巴里切羅、科瓦萊寧、維特爾、巴頓、韋伯、山本左近和費斯切拉。
在離比賽還有21圈結束的時候,馬薩開始了自己第二次進站。而萊科寧在一圈以後並沒有選擇進站,而是繼續在賽道上不斷提高自己的成績,以便為自己的進站爭取時間,兩圈過後,萊科寧選擇了進站,用時6.4秒,成功在出戰以後排在了馬薩前面,位居第一。
比賽進入最後15圈,漢密爾頓完成了他第三次進站加油。而他想獲得世界冠軍就必須要進入前五名,但這個難度非常非常的大。
最後10圈,由於排名第五的羅斯伯格嘗試逾時海德菲爾德,兩位車手未避免碰撞而大力剎車,而緊隨其後的庫比卡卻享受了漁翁之利,順勢超越兩位車手,排名上升至第四位。
最後五圈,比賽已經沒有太大的懸念,比賽進行到平穩收官的階段。最後一圈,法拉利車手率先看到了黑白旗揮舞,他在最後兩站落後17分的情況下完成了絕地大反擊,最終以110個積分獲得他參賽7年以來第一個車手總冠軍。

F1相關信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