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ET

BOPET

現在國內生產 BOPET 薄膜的主力軍是2000年以來從國外引進寬幅高速的生產線,如佛山杜邦鴻基公司引進年產1.7萬噸的 DMT 生產線一條,維坊新立克公司新增年產1.5萬噸的生產線一條,上海紫東化工塑膠公司增加年產2萬噸,天津萬華實業公司增加年產1.6萬噸的生產線,儀征化纖薄膜廠新增年產1.6萬噸的生產線,江陰中達新增1.6萬噸的年產量。此外還有新進入本行業的企業,有無名、華天、歐亞、邦凱、瞬塑、大發、大東南等等年產大多超過2萬噸。這些新上生產線的產量占 BOPET 薄膜產量的85%,占包裝薄膜的80%。

簡介

BOPETBOPET

BOPET即雙向拉伸聚酯薄膜,具有優良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廣泛套用於電子電器、磁記錄、包裝、裝潢、製版印刷和感光材料等領域。

BOPET(雙向拉伸聚酯薄膜)可算是塑膜行業中的一朵奇葩,在國際經濟環境低迷的情況下依然大放異彩。2010年2月底其產業毛利在4000元左右,而7月下旬毛利擴大到9000元以上,高端已經在10000元附近,較年初翻了接近兩番,利潤增長率高居各產品前列(見圖表)。這僅僅是普通印刷包裝膜的現狀,功能性特種薄膜更加代表了行業的發展方向――低碳節能環保,而且產品附加值更高。

在石油產業鏈條上,塑膠薄膜行業各個子行業卻苦樂不均,前幾年相對較熱的BOPP(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CPP(未拉伸聚丙烯薄膜)、bopa(雙向拉伸尼龍薄膜)行業產能增速嚴重超過需求增速,尤其是BOPP,在2009年產能過剩已經初現端倪的情況下仍以26%的速度增長,供需嚴重失衡,需求缺口高達50萬噸(20%左右)。2010年在國際經濟環境動盪,尤其是歐債危機的嚴重衝擊下,BOPP市場內需萎縮、出口銳減,熊市行情演繹到了極致。

經過二十多年發展,中國BOPET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20世紀80年代末的1萬多噸/年發展到今天的60多萬噸/年,尤其是近5年的快速成長,市場的增長速度遠超預期。近5年來,全球聚酯薄膜市場需求急劇增長,帶動聚酯薄膜產業進入高速成長期,中國聚酯薄膜產業規模也迅速擴大。據統計,中國薄膜用聚酯的消費量呈逐年上升趨勢,2003年膜用聚酯消費量為14萬噸,2004年為17萬噸,2005年為32萬噸,2006年接近40萬噸,2007年估計達到近50萬噸。2007年,全球聚酯薄膜總產能為278-280萬噸,其中中國以62.1萬噸高居世界首位,成為全球聚酯薄膜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

行業資料表明,中國聚酯薄膜生產企業從2003年的22家發展到2007年的38家,生產線從國內線4條、進口線26條,發展到國內線14條、進口線54條,總設計能力從2003年的14.4萬噸增加到2007年的64.39萬噸。

綜合性能

BOPET薄膜具有優良的綜合性能BOPET薄膜具有優良的綜合性能

1、有很好的力學性能,剛性好、耐折;

2、有較好的氣體(氧氣、二氧化碳及水汽)阻隔性;

3、有良好的光學性能,透明度好、霧度低,光澤度高;

4、使用溫度範圍廣(-60-120℃,短時可達150℃);

5、電氣絕緣性能良好;

6、無臭、無味,耐油脂、耐一般化學腐蝕。BOPET薄膜的綜合性能優良,而且它能被回收利用,因此又被稱為綠色環保材料,在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今天其套用前景更加廣闊。但是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①普通的聚酯薄膜不能直接進行熱封合;②阻隔性還不太理想;③耐熱性也不夠高;④透明度、光澤度對特殊用途的薄膜來講尚需提高;⑤不耐紫外線輻射;⑥不耐水解;⑦不能滿足某些特殊功能的要求如阻燃、抗靜電等。

分類及用途

分類及用途分類及用途

(一)根據生產聚酯薄膜的用料和生產工藝分類
根據生產聚酯薄膜所採用的原料和拉伸工藝不同可分為以下兩種:
1、雙向拉伸聚酯薄膜(簡稱BOPET),是利用有光料(也稱大有光料,即是在原材料聚酯切片中添加鈦白粉,經過乾燥、熔融、擠出、鑄片和縱橫拉伸的高檔薄膜,用途廣泛。

2、單向拉伸聚酯薄膜(簡稱CPET),是利用半消光料(原材料聚酯切片中沒有添加鈦白粉),經過乾燥、熔融、擠出、鑄片和縱向拉伸的薄膜,在聚酯薄膜中的檔次和價格最低,主要用於藥品片劑包裝。由於使用量較少,廠家較少大規模生產,大約占聚酯薄膜領域的5%左右,我國企業也較少進口,標準厚度有150μm。

(二)根據聚酯薄膜的用途分類
由於聚酯薄膜的特性決定了其不同的用途。不同用途的聚酯薄膜對原料添加劑的要求以及加工工藝都有不同的要求,其厚度和技術指標也不一樣;另外,只有BOPET才具有多種用途,因此根據用途分類的薄膜都是BOPET。可分為以下幾種:

1、電工絕緣膜。由於其具有良好的電器、機械和化學惰性,絕緣性能好、抗擊穿電壓高,專用於電子、電氣絕緣材料,常用標準厚度有:25μm、36μm、40μm、48μm、50μm、70μm、75μm、80μm、100μm和125μm(微米)。其中包括電線電纜絕緣膜(厚度為25-75μm)和觸摸開關絕緣膜(50-75μm)。

2、電容膜。具有拉伸強度高、介電常數高,損耗因數低,厚度均勻性好、良好的電性能、電阻力大等特點,已廣泛用於電容器介質和絕緣隔層。常用標準厚度有3.5μm、3.8μm、4μm、4.3μm、4.8μm、5μm、6μm、8μm、9μm、9.8μm、10μm、12μm。

3、護卡膜。具有透明度好、挺度高、熱穩定好、表面平整優異的收卷性能、均勻的縱橫向拉伸性能,並具有防水、防油和防化學品等優異性能。專用於圖片、證件、檔案及辦公用品的保護包裝,使其在作為保護膜燙印後平整美觀,能保持原件的清晰和不變形。常用標準厚度有10.75μm、12μm、15μm、25μm、28μm、30μm、36μm、45μm、55μm、65μm、70μm,其中15μm以上的主要作為雷射防偽基膜或高檔護卡膜使用。

4、通用膜。具有優異的強度和尺寸穩定性、耐寒性及化學穩定性,廣泛用於複合包裝、感光膠片、金屬蒸鍍、錄音錄像等各種基材。具體有以下幾種:
①半強化膜。最主要的特點是縱向拉伸強度大,在較大的拉力下不易斷裂,主要用於盒裝物品的包裝封條等。常用標準厚度有20μm、28μm、30μm、36μm、50μm。

②燙金膜。最大特點是拉伸強度和透明度好,熱性能穩定、與某些樹脂的結合力較低。主要適合高溫加工過程中尺寸變化小或作為轉移載體的用途上。常規標準厚度為9μm、12μm、15μm、19μm、25μm、36μm。

③印刷複合包裝膜。主要特點是透明性好、抗穿透性佳、耐化學性能優越、耐溫、防潮。適用於冷凍食品及食品、藥品、工業品和化妝品的包裝。常用標準厚度為12μm、15μm、23μm、36μm。

④鍍鋁膜。主要特性是強度高、耐溫和耐化學性能好、有良好的加工以及抗老化性能,適當的電暈處理,使得鋁層和薄膜的附著更加牢固。用於鍍鋁後,可廣泛用於茶葉奶粉糖果、餅乾等包裝,也可作為裝飾膜如串花工藝品、聖誕樹;同時還適用於印刷複合或卡紙複合。常規標準厚度有12μm、16μm、25μm、36μm。

⑤磁記錄薄膜。具有尺寸穩定性好,厚度均勻,抗拉強度高等特點。適用於磁記錄材料的基膜和特殊包裝膜。包括錄音錄像帶基(常用標準厚度有9-12μm)和黑色膜(常用標準厚度有35-36μm)。

(三)根據聚酯薄膜的質量分類
不同廠家根據聚酯薄膜的質量可又不同的分類名稱,中國廠家一般分為優等品、一級品和合格品,而國外廠家一般都分為A級品、B級品和C級品。一般廠家所銷售的產品中A級品占97-98%,B級品只占2-3%,C級品即是不合格品,不上流通領域銷售。主要原因是原料價格高,一般廠家將其回爐重新作為原料使用,或者將其作為短纖賣給紡織廠作紡織原料。國外廠家有時也將每季度或每半年的庫存薄膜當B級品出售,此做法是東南亞國家一些廠家的一貫做法,目的是減少庫存。

套用廣泛

BOPETBOPET即雙向拉伸聚酯薄膜,具有優良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廣泛套用於電子、電器、磁記錄、包裝、裝潢、製版印刷和感光材料等領域。

BOPET和BOPP一樣,供大於求已成定局。如何在目前的市場形勢下獲得發展,BOPET的差異化發展是關鍵。中國江蘇中達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馮樹銘認為,若要達到PET薄膜差異化、功能化的目的,除了從生產工藝、原料配方進行最佳化外,主要應從聚酯原料改性和功能性母料及市場調研等方面入手。
共聚改性──通過共聚改性可以賦予PET的熱封性、熱收縮性、耐熱性、光學性能及其它性能。普通PET樹脂是由PTA(精對苯二甲酸)和EG(乙二醇)在加熱和催化劑的作用下,經酯化、縮聚反應而製得,它屬於結晶性聚合物。如果用第三單體:二元酸或二元醇參與共聚,所生產的三元共聚物,其大分子結構的規整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直至變成無定型結構。例如,用一定比例的CHDM(環己烷二甲醇)與PTA、EG進行共縮聚反應所製得的共聚體叫PETG/PCTG。這種無定型的PET共聚物的特點是:高透明、高光澤、低霧度、高收縮、可熱封,特別適用於製造熱封薄膜和高熱收縮薄膜。

若用二苯醚二甲酸對PET進行改性,可提高PET耐熱等級達到B級,即長期使用溫度可達130℃,這種PET耐熱薄膜適用於大型馬達的槽絕緣和相絕緣、冰櫃及空調的壓縮機絕緣等領域。另外,在PTA+EG聚合過程中,若加入少量的間苯二甲酸(IPA)參與共縮聚反應,所製得的PET由於結晶度降低,可生產出透明度比較好的PET薄膜。
共混改性──通過共混改性可以提高PET的阻隔性、耐熱性、抗紫外輻射等性能。例如,可選用PEN、PTT等與PET共混,因為它們同屬聚酯家族,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用一定比例的PEN樹脂與PET共混後生產的PET薄膜對氧氣、水汽的阻隔性可分別提高30%~50%和23%~37%,並可將對紫外線的遮避波長提高到390nm。
在PET樹脂中,加入少量PTT共混後拉膜,可以提高薄膜的透明度和耐熱性。表面塗布──在PET基膜的表面均勻地塗布功能性塗料,從而賦予PET基膜某種功能,使塗布膜具有PET基膜與功能塗料性能之和。

例如,在PET基膜上塗PVDC,便可獲得極好的對氧氣、水汽的阻隔性和保香性;如塗布丙烯酸酯類,可提高表面印刷性(可用水基油墨印刷)、透明性和光澤性;塗布PVOH(聚乙烯醇),可賦予PET基膜最好的氧氣阻隔性,這對保護氧氣敏感的食品十分有效;塗布聚氨酯類塗液,可使PET基膜鍍鋁層厚度增加,並使粘合力增強,且具有耐水性;塗布可溶性導電聚苯胺,可製得透明電極;塗布某種聚合物溶液,可以提高PET薄膜的表面性能,並且其表面濕張力不受溫度、濕度變化的影響,即不像電暈處理那樣隨時間的延長而衰減。

多層共擠──現在的雙拉生產線一般多為A/B/C三層結構,如A層用普通PET+母料,B層用PET+再生料,C層用PETG,或C層用PEN,則可以分別製得具有可熱封的或具有高阻隔性、耐熱性及抗輻射的PET薄膜。

採用功能性母料──要改變或提高PET薄膜的某項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原料樹脂和所選用的功能性母料。因此,選用不同功能的母料,可製得具有不同功能的PET薄膜。如抗靜電膜、阻燃膜、抗菌膜等。

用納米材料改性──納米材料是指粒徑處於納米量級(1nm-100nm)的材料(1nm)=10-9m),由於納米粒子尺寸甚小,故具有獨特的量子尺寸效應、表面效應、界面效應、體積效應、巨觀顯示隧道效應、小尺寸效應。因此,納米材料具有許多特點,這就導致由納米微粒構成的體系產生了不同於通常的大塊巨觀材料體系的許多特殊的性質。
用納米塑膠改性可提高的性能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提高力學性能。其彎曲模量(剛性)可提高1.5倍~2倍;
提高耐熱性能。其熱變形溫度可提高10多度,熱膨脹係數下降為原來的一半;
增加塑膠阻隔性。使材料對二氧化碳、氧的透過率降為原來1/2~1/5;
改進材料的透明性、顏料著色性;
提高材料的阻燃等級;
提高材料的尺寸穩定性等。

總之,納米複合改性已成為製備先進包裝材料的重要途徑,其套用前景將十分廣闊。PET薄膜發展方向總的來說,就是根據市場的需求搞產品差異化和新品開發。具體的目標,主要應關註:

第一,進行PET薄膜的延伸產品的開發。即薄膜生產廠不光是生產基膜,有條件的企業最好進行聚酯薄膜的深加工,一方面減輕自身PET薄膜銷售的壓力,又可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如印刷複合、真空鍍鋁、蒸鍍氧化矽等。

第二,進行高技術含量的新品開發。因為普通的差別化產品或所謂的新品的技術含量都不高。要不了多久,又會產生你有我有、產品雷同的現象。但是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帶有科研性質的產品,開發起來就不那么簡單,需要一定的人力、財力投入才行。例如玻璃貼膜、PET農用棚膜等都是技術含量很高的產品,特別是大棚膜如能開發成功,其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是十分可觀的。

第三,向非包裝領域發展。PET薄膜在食品或非食品的包裝方面的套用已得到長足的發展,其在包裝行業的套用已占PET總量的70%以上,但在非包裝方面的套用還有相當的發展空間。例如玻璃貼膜,目前基本上是進口產品一統天下,國內尚是空白,而市場前景十分看好,值得開發。其它像薄膜開關、柔性電路板、液晶顯示器和等離子顯示器保護膜、磁卡、IC卡封裝等市場潛力也相當可觀。

第四,向節約能資源、可再生資源、環境友好產品、可生物降解塑膠薄膜方向發展。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保護環境、愛惜資源,大力提倡綠色包裝應是人類永恆的追求。對於PET薄膜的回收再生、循環利用已不成問題,關於可降解塑膠又分光降解、生物降解和光/生物降解三種,其中生物降解塑膠在可降解塑膠中最具有發展前途。

在國外,巴斯夫公司在德國已建立的生物降解塑膠Ecoflex裝置總生產能力已達1.4萬噸/年。Ecoflex通常與再生材料如澱粉、纖維和聚乳酸等混配使用。另外,該公司還推出品牌ECOHEXD的脂肪族二醇與芳香族二羧酸聚合的全降解聚酯,可用於生產包裝薄膜。

美國Eastman化學公司開發的新的共聚樹脂Eastar-Bin,是由己二酸、對苯二甲酸和丁二醇製成的共聚物,可套用於薄膜和塗層料。這種材料可直接與食品接觸達到衛生要求,降解後無毒性。它在12周降解後與環境溶合為一體。

亮點多處

BOPETBOPET

隨著BOPET薄膜的套用範圍越來越大,對薄膜表面的質量要求的越來越高,目前生產的薄膜表面粗糙度都勉強達標,或根本達不到高檔次光學和轉移用膜的要求。根據對於生產BOPET薄膜的添加劑母料切片的分散性檢查來看:

從電子顯微鏡的照片看出添加劑最大的有十幾微米,最小的不到1微米,說明二氧化矽的粒徑分布範圍較寬,太小的起不到爽滑的作用,太大的影響了表面的粗糙度。從電子顯微鏡的照片看,比較大的粒子都是幾個小粒子匯聚而成,而且中間還有空洞,說明過濾後的二氧化矽凝聚現象存在。由於二氧化矽粒子表面沒進行有機化處理,而有所減弱,此種情況在拉伸過程中表現得更為明顯(在聚酯與二氧化矽的界面上要產生縫隙,縫隙的存在對直射光產生折射,使薄膜的霧度有所增加,這也是拉伸微孔薄膜的製造原理)。

其次,努力解決兩步拉伸中MDO的劃傷及平整性的問題。目前較厚薄膜在兩步拉伸生產中,MDO的劃傷是比較難解決的問題,它是控制、機械、工藝問題的綜合反映。薄膜表面的劃傷影響光的反射和折射,MDO處劃傷不像成品薄膜劃傷容易看見,所以在薄膜的檢驗中很難看出,只有用偏光鏡和在反光薄膜塗色工序後容易看出顏色的深淺區別。由於反光薄膜對表面粗糙度和光澤度要求很高,在現行添加劑母料和設備的結構根本無法達到。

第三,認真解決低聚物的污染問題,這也是光學用膜、遮陽膜、抗紫外線玻璃用膜客戶對薄膜生產廠的強烈反應。由於低聚物的局部附著,引起薄膜的局部光澤度和透明度的差別,影響下游產品的質量,高透明薄膜不但要在環境空氣中減少灰塵顆粒,還要減少低聚物的污染。這個問題也是長時間無法解決的問題,因牽涉的面很廣。原料的低聚物含量問題,一般認為雙拉薄膜PET切片的黏度高,這是一種誤解。黏度高的材料在合成的縮聚反應中為了使分子量增大,反應的時間就要加長,由於時間長逆向反應也能增加,所以造成分子量相差較大,雖然平均分子量相同,但分布寬的低分子鏈的分子較多。所以BOPET薄膜的原料在設備性能允許的情況下,原料的黏度低些較好,一般在0.62—0.65比較合適。減少PET切片在輸送和乾燥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量,提高鏇風分離器的分離效果,減少在乾燥時產生的氧降解。選擇適當的熔融擠出溫度和熔體線溫度,合理設定PID的加熱功率的調整,嚴防因熱貫性使管道里的PET熱降解。認真解決薄膜粉碎中的粉塵減少和與碎片分離的問題,回收造粒要努力減少黏度降低問題,在原料配比上儘量減少回收料的比例。TDO橫拉機用好熱風淨化再利用系統,特別TDO熱定型段增加排風量,減少熱風循環系統熱風中的低聚物濃度。增加TDO冷卻段的段數和長度,使薄膜的降溫有一定的降溫梯度(第一冷卻段160℃;第二冷卻段100℃。

第三冷卻段50℃),而且加大循環和排風量,使低聚物既不能附在薄膜表面,也很少附在冷卻風箱上。

第四,用好線上塗覆設備,有很多公司引進設備時都配有線上塗覆機,這是市場發展的方向。隨著塑膠包裝對溶劑殘留量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溶劑性油墨逐漸被水溶性油墨所代替,BOPET薄膜為了增加對水溶性油膜的附著力,必須要在薄膜表面塗覆一層對水溶性油墨親合力強的塗覆層。目前美國,歐洲對此都有嚴格要求,這也是軟包裝材料發展的方向。努力開發不同塗層的BOPET薄膜,減少線外塗覆的兩次加工,可節約能源、減少污染、提高經濟效益。

第五,努力提高薄膜的耐溫性能。一般薄膜只能在130℃~150℃長時間使用,現在有很多客戶要求耐溫在180℃~200℃,這在現有的工藝條件下比較困難,但誰能顯示出現行工藝生產的薄膜能耐多高溫度。根據試驗得知薄膜的耐溫性不是簡單與薄膜的結晶度有關,而與結晶的晶型也有很大關係,結晶度高,並不一定耐的溫度高,還要根據晶型的比例才能判定,一般纖維晶的比例高,薄膜的耐溫性就好。所以努力提高纖維晶的含量是提高薄膜耐溫性的正確方向。

努力提高全幅薄膜性能的均勻性。我們生產的薄膜在整幅寬度上性能是有差別的,差別的大小與設備設計和製造,特別是TDO的溫度場的均勻性有很大關係。生產線的寬度也影響薄膜在全幅寬度上性能的均勻性(在橫向拉伸時產生的內弓型是產生熱收縮和強度差別的重要原因)。怎樣選擇適當的拉伸溫度、拉伸比和熱定型回縮率,儘量減少各項性能在不同位置的性能差別。

市場領域

BOPETBOPET

(1)、用PETG和PET三層共擠開發可熱封的BOPET薄膜,它將對中國包裝行業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既可解決單層薄膜強度與韌性的矛盾,又可簡化工藝,使薄膜能自熱封,廣泛套用在粉劑藥品和粒狀藥的內包裝,及糧食小包裝和食品包裝上。據調查,每年因為食品包裝保質期短而造成食品變質,造成的浪費數量巨大。開發中國家由於包裝落後,糧食損失率高達30%-50%,而已開發國家重視包裝、保鮮和保護、存儲技術及新材料的開發套用,損失率僅為2%-3%。將它直接用於護卡薄膜,減少了護卡膜的塗EVA的工序,又增加熱封強度,我國的第二代身份證就是從美國進口的可熱封的護卡膜,這種薄膜的生產也將促進BOPET薄膜進入硬包裝的套用領域;由於熱封層的增加,具有了BO-PET的自粘性並提高了薄膜的韌性,抗穿刺性能,它可以促進BOPET向農用大棚膜的套用,發揮它的透光性好,抗老化,耐候性好的優點,延長大棚的使用壽命,降低綜合成本。

(2)、隨著PET瓶裝各種飲料的不斷發展,需要大量BOPET熱收縮膜做各種飲料瓶的標籤。中國目前每年需要從國外進口近1萬t,每t價格人民幣3.5萬元。近期調查,高收縮BOPET薄膜使用範圍不斷擴大,不只局限於酒類化妝品的包裝,也涉及到各類新產品的包裝,預計每年以6%-8%的速度增長,熱收縮BOPET薄膜必將有很大的套用空間。

(3)、近幾年隨著房地產業的發展,也使BOPET薄膜行業進入了此行業的保溫、裝潢領域。在生產時加入阻燃劑就可以使BOPET薄膜有耐光老化,耐熱老化的優點,可廣泛地套用在室外管道的保溫和屋頂的隔熱保溫,隨著防火阻燃性能的提高,這一領域的用量不斷擴大。美國正在推廣在BOPET上塗一種低溫熱輻射材料粘附於牆壁內,替代傳統的取暖設備,節能環保。

(4)、隨著食品包裝規範化,BOPET防水塗覆薄膜的市場在逐步擴大,它將是今後發展的方向。

(5)、BOPET薄膜強度高、耐熱老化、耐溫性和絕緣性好的優點,可被廣泛套用在家電和工業控制板上。

(6)、隨著手提電腦的普及、大型液晶電視的出現和工業控制自動化的不斷增加,BOPET顯示器專用薄膜的市場將逐步擴大。

(7)、BOPET薄膜經過塗膠後,在高溫下與塗漆的彩色鋼板複合成高強彩色裝飾鋼板,利用它耐磨、耐老化、光澤度好,用在製造家電的外殼,以及大型的戶外廣告牌。

(8)、高強度磁性記憶性材料基膜的開發剛開始,有條件的企業應考慮開發此產品,產品的定位要瞄準世界水平。從原料的採用到加工工藝的改進都要有創新,如對PEN和PET的混合使用,採用縱橫縱的拉伸工藝,進一步提高薄膜的縱向強度,減小薄膜的拉伸變形,這樣使產品的市場壽命更長。而我國在這種材料的製造上並沒有採用專用設備和特殊工藝,因此產品品質與國外相差很遠。

(9)、利用內添加法或表面塗布法可得到高抗靜電的BOPET薄膜。

(10)、日本鍾紡公司開發了透明光學共聚酯(OPET),具有高透明度、高玻璃化、高折射率、400nm藍光高透光率、高抗衝擊性,好的成型加工性,可以取代PC基材作為DVD的基材,因PC樹脂在400nm處的透光率僅為70%。

(11)、有機抗菌劑開發成功促進了抗菌塑膠的開發,抗菌塑膠是一種自身具有殺菌、抑菌性能的新型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抗菌母料添加量少,易於複合,材料對細菌和真菌的殺菌效果長久,對人體無毒害,可套用於各種塑膠製品,這就為生產抗菌BO-PET薄膜掃清了障礙。

(12)、利用獨特的納米粉體分散工藝與聚合物基體複合製備技術,合成母料,製造抗紫外線BOPET薄膜,使薄膜不僅具有良好的紫外線禁止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明性、耐候性和化學穩定性,可以廣泛套用在建築汽車的製造業中。

發展優勢

BOPETBOPET

1、產能真空期使然
BOPET行業利潤近乎達到了“暴利”的程度,這是有其特殊原因的。據大宗商品資訊商卓創資訊分析師趙允貴介紹,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需求增長,另一方面是產能增長暫時處於真空期。

首先,BOPET需求增速迅猛,尤其是外銷需求。據卓創資訊了解,今年PET膜訂單異常火爆,出口訂單增長之快出乎意料。過去美國對中國BOPET膜實行反傾銷關稅,切斷了國內PET膜的輸出通道,國內膜廠只能壓縮利潤重點做內銷。然而美國的PET膜需求並沒有因此而減少,反之隨著2009年全球經濟復甦以來,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和太陽能產業,BOPET需求有增無減。美國強大的購買力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歐洲等地區,立刻就會使這些地區的資源緊俏起來,中國來填補這一供應缺口就順理成章了,同時有部分貿易商做起了從中國的轉口貿易。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匯改帶來的人民幣升值預期,國外商家提前訂購了大量BOPET期貨盤。內銷方面穩定增長,大量的轉口貿易外銷訂單同樣使得內銷市場供不應求,部分商家訂貨期被壓到40天后。如此旺盛的需求,膜價上漲自然順利成章。

其次,產能增長暫時處於真空期。據卓創資訊統計,中國的產能目前是85萬噸,預計3年後將達到130萬噸,2010年國內產能增長不大,估計在6.1萬噸左右,產能增量預計在2011~2012年達到高峰,兩年內預計增加近40萬噸產能,增幅約43.6%(2011、2012年)。BOPET生產線的建設周期較長,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時間,2010年11月份才會有新線陸續投產,而集中投產還要在2011~2012年。目前正是產能增長的真空期,進一步加深了供需失衡的局面,預期在2011年底會有所緩解。
2、BOPET產業還有新的增長點
應該說,雖然BOPET產業增長非常迅速,但更為可貴的是其依然還有不少的新增長點。7月20日國家能源局組織編制了規劃期為2011~2020年的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直接投資5萬億,重點要發展三類非化石能源,也就是核電、水電、非水能的其他非化石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另外中國也在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汽車,電力汽車將成為下一步研發的主流方向。這兩大板塊主要涉及BOPET的有太陽能電池背材膜和電容器薄膜,這兩方面的發展規劃也給不少上市企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比如浙江大東南、佛塑股份、南洋科技、銅峰電子,還有近期正在醞釀上市的裕興科技,這些代表著產業方向的企業前景非常樂觀。但太陽能行業、汽車電力電容器行業的蓬勃發展遠遠不是這幾家上市公司所能滿足的了的,仍需要很多的企業加入進來才能共創新節能環保行業的明天。
3、差異化發展
可喜的是,近年來,BOPET膜大力走差異化發展之路,開發出許多新套用領域,如為滿足平面視頻的用途需求,厚膜的設備能力將占大部分,而2006年還只占1/3。這些新套用領域的發展整體上將繼續推進世界BOPET年均消費量的增長。據PCI保守預測,至2012年,全球對BOPET的需求將繼續以年均5.5%的速度增長,達到年用量270萬噸,其中亞洲用量將占總消費量的80%。而從已經公布和預測的全球BOPET薄膜的產能來看,今後5年將增長27%,其中中國將為這一增長貢獻1/3,中東新投產的生產線則占這個增長比例的27%。

不過,在BOPET產業大放異彩之時,依然有專家擔心其會重蹈其他產能過剩行業的覆轍。卓創資訊預計兩年內BOPET將增加近40萬噸產能,但記者從中國塑協BOPET專委會了解到一個不同的的統計和預測:2010~2012年國內在建和擬建的BOPET生產線所帶來的產能增量將近85萬噸/年,如果這些生產線屆時如期投產,國內的BOPET產能將翻倍,約170萬噸/年。行業人士表示,市場是面鏡子,市場見好,就會有新的投入者和新線產生,但是需警惕低水平的重複投資和重複生產,處理不及時,會讓行業反覆折騰,讓投資者的資金循環受到損失。從行業10多年的發展歷程來看,行業高潮、低潮之間的周期越來越短,原來3~5年一周期,現在是2~3年。行業的平穩發展是行業成熟的標誌,切忌大起大落。中國塑協BOPET專委會相關人士表示,作為行業協會要與上下游溝通、與政府溝通,防止由於信息不清而盲目投資,同時有必要促成建立必要的準入門檻。從投資的角度看,BOPET行業的利潤還不高,投資回報率很低,企業要研究好產品的套用課題,拓展自己產品的多功能性,追求企業的持久性、永久性發展。

發展現狀

BOPETBOPET

自2002年以來,世界BOPET膜需求以年均5.6%速度增長,2007年需求已達210萬噸。從地域上來看,包括韓國日本和中國在內的中亞和東亞地區,已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BOPET膜生產和消費地區,約占總需求的46%。

就套用領域而言,軟包裝是BOPET膜的重要套用領域,去年,軟包裝套用占世界BOPET總消費量的49%,同比上升了7個百分點,接近2005年的水平。未來五年,這類薄膜市場預計將以平均年增長率5.7%的速度繼續增長,儘管預期世界市場將在2009年出現下降。而影像膠帶用途2006年僅占世界BOPET膜需求的9%(不足10年前的一半水平),比2005年下降了2個百分點。

產能供大於求發展壓力大BOPET膜目前產能供大於求。自2002年以來,全球BOPET產能已擴大了45%。為保證與快速增長的需求同步,全球BOPET生產商以更快的速度增加產能,過去5年,新增設備能力50萬噸,其中60%新增設備能力在中國大陸。自2001年以來,中國BOPET膜生產商新添設備能力達30多萬噸。這些項目的盲目上馬在某些地區造成的大量供應加劇了市場競爭,並且造成了價格方面的壓力。

全球BOPET膜需求趨勢表(單位:萬噸)目前,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BOPET膜生產國,2006年底中國BOPET膜產能就已達65-70萬噸。由於產能過剩,中國BOPET設備開工率低於世界水平。2005年世界BOPET設備生產負荷率平均約80%,而中國僅維持了最低的開工運轉;2006年世界BOPET設備生產開工率平均約76%,比2005年降低4個百分點,而中國BOPET膜生產商感到異常困難,僅能維持工廠開工。BOPET膜的生產集中度較10年前大為降低,且將持續降低。全球四大BOPET膜生產商——杜邦(DuPont)、東麗(Toray)、三菱化學(MitsubishiChemical)、SKC的能力占總設備能力的43%,而1995年高達58%,四大廠商所占產能份額正逐步減少,預計到2010年將縮減到36%。

中國聚酯薄膜發展現狀經過二十多年發展,中國BOPET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20世紀80年代末的1萬多噸/年發展到今天的60多萬噸/年,尤其是近5年的快速成長,市場的增長速度遠超預期。近5年來,全球聚酯薄膜市場需求急劇增長,帶動聚酯薄膜產業進入高速成長期,中國聚酯薄膜產業規模也迅速擴大。據統計,中國薄膜用聚酯的消費量呈逐年上升趨勢,2003年膜用聚酯消費量為14萬噸,2004年為17萬噸,2005年為32萬噸,2006年接近40萬噸,2007年估計達到近50萬噸。2007年,全球聚酯薄膜總產能為278-280萬噸,其中中國以62.1萬噸高居世界首位,成為全球聚酯薄膜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

行業資料表明,中國聚酯薄膜生產企業從2003年的22家發展到2007年的38家,生產線從國內線4條、進口線26條,發展到國內線14條、進口線54條,總設計能力從2003年的14.4萬噸增加到2007年的64.39萬噸。

2007年中國BOPET銷售總量也達到51.48萬噸,其中國內銷售(含間接出口)約40.08萬噸,出口銷售約11.40萬噸,出口產品多以普通薄膜為主。去年中國BOPET總銷售量為60.74萬噸,增幅18%左右,其中國內銷售量(含間接出口)增幅達到16%,約為46.48萬噸;國外銷售量增幅達到26%,約為14.26萬噸。不過,去年以來,受多重不利因素影響,中國BOPET行業出現較大波動,許多企業12微米普通膜產品售價與原料的價差不斷縮小,去年12月約為每噸3000元人民幣,今年1月則僅為2000多元人民幣,已為經營虧損狀態。去年底中國BOPET行業產能為67.68萬噸,但預計釋放產能大多延至今年被市場消耗,而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國內聚酯薄膜新增在建(包括試車中和將建的)生產線12條,還將增加產能27萬噸。受國際經濟局勢影響,中國BOPET出口量也出現大幅下降。去年中國BOPET出口增長率大幅下滑至5.6%,明顯低於2006、2007年的57.3%和33.3%。隨著新線品質的提高和產能的穩定,產品價格和利潤趨勢將有所下滑。

市場形勢

市場展望市場展望

1、整體市場走勢回顧
受外圍市場利好訊息支撐,本月BOPET膜廠接單量仍維持平穩走勢,各膜廠訂單多可維持20天左右的生產,部分膜廠7月份的訂單已經接滿;由於膜廠多無庫存壓力,隨生產隨交貨為主,因此膜廠暫時並不急於接單,報價整體趨穩。下游市場本月表現也中規中矩,雖然價格小幅下滑,但對市場影響甚微。青州市場12μBOPET聚酯薄膜本月下滑300元左右,到現在為止價格維持在16500-16800元/噸。

外圍市場經濟仍被各種利空訊息充斥,我國聚酯薄膜出口將會在匯率政策、出口退稅等一系列因素影響下受到限制。本月雖然各膜廠報價維持平穩走勢,但是實際接單價格多有不同幅度的下滑,跌幅在500元/噸左右。另外,外銷市場受到限制,內銷市場膜廠出現搶單現象也是使得價格走低的原因之一。但總體說來本月BOPET膜廠報價維持平穩,12μBOPET聚酯薄膜報價維持16500-17500元/噸。

2、、國內外經濟形勢
美國經濟處在緩慢復甦的過程中,G20國會以後金融監管法案被提上議事日程,對穩定金融市場意義非凡。數據顯示製造業開始穩步上升,但仍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經濟刺激政策不宜過快退出,同時美聯儲加息預期也後延。歐元區國家大多已經在收縮資金,緊縮財政政策,但由此引起的社會動盪不斷,罷工時常出現,經濟好轉仍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磨合。

國內經濟在保增長、調結構的政策引導下,巨觀調控力度加大,貨幣政策方面外松內緊,大力收縮流動性。同時人民幣匯率改革重啟以來,出口受到一定打擊,外銷為主的經濟體步履維艱。“投資、出口、需求”三駕馬車中沒有特別的利好訊息,下半年經濟走勢殊難預料。臨近月底央行發行550億元1年期央票,發行規模較上一期調增10倍,與此前連續5周注入資金的格局形成反差,沉重打擊了投資者信心,A股市場領跌,跌破2481點的鐵底;同時投資者擔心全球經濟成長將會放緩,全球股市一致暴跌。
3、、市場基本面分析
布魯克納公司2010年在亞太地區簽署7條BOPET生產線,在中國就簽署了6條線;雖然當前市場行情比較樂觀,但是市場總產能卻遠遠大於社會需求量。另外,當前行情比較樂觀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部分膜廠積極研發特殊膜的套用領域,避免了企業之間的交叉競爭。6條生產線的投產勢必會對市場形成衝擊,因此各膜廠應謹慎對待壓力,積極應對。總體看來,特殊膜的市場還有較大的空間等待去彌補,各膜廠應積極努力,推動BOPET產業健康發展。
4、、成本面分析
中國華東主要聚酯企業報價出台:半光聚酯切片7月份契約報價9500元/噸,較上月上調100元/噸;有光聚酯切片7月份契約報價9550元/噸,較上月上調50元/噸。華南地區半光切片市場報價意向9400-9500元/噸(現款或三月承兌),商談大致9350-9450元/噸現款。切片價格小幅走高,但在當前行情下還難以對BOPET薄膜形成影響。

發展前景

全球產需走勢分析全球產需走勢分析

加快PLA雙向拉伸薄膜的生產和套用,食品軟包裝材料逐步採用可降解的植物纖維或天然的材料製成的高分子材料,這是世界各國的共同呼聲,也是我國軟包裝食品銷售量逐漸增加所要解決的重要任務。據報導,中國的降解材料生產已有上萬噸生產線,但包裝薄膜的生產只是停留在試製階段(據說上海化工廠在雙向拉伸聚酯薄膜生產線試生產過BOPLA),國際上美國、歐洲已投放市場使用,而且為BOPLA配套的提高薄膜性能的添加劑已逐漸面世。據報導,歐洲羅門哈斯公司開發了新型添加劑,專用來提高PLA薄膜性能。可降解的包裝材料在國內上市是必然的,我們BOPET薄膜行業有些企業可以抓住時機走在前列。

大膽以PEN與PET混合生產BOPET薄膜,提高薄膜的耐溫性能和強度,滿足客戶對薄膜耐溫高的要求。如果PEN料比例能占10%以上,可明顯提高薄膜的耐溫性。目前PEN材料價格很貴,而且國內還沒有產業化生產,所以BOPEN薄膜雖然性能優越在10年之內難以規模化生產。我們採用共混工藝生產耐溫BOPET薄膜,主要目的是,既可滿足客戶對薄膜耐溫性的要求,也可促進原料生產企業對PEN材料從試驗到規模化生產的速度。

充分發揮ABC三層結構的作用,把可熱封的BOPET薄膜推向市場,為BOPET薄膜的軟包裝袋的回收再利用打下基礎。目前國內PETG材料已有生產廠家,而且有的企業已生產了可熱封的BOPET薄膜(據調查富維生產過熱封膜),但套用範圍不廣,熱封強度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還需要原料生產廠和拉膜廠配合共同解決,再逐步擴大套用領域,如在農業上的套用和回收對節約資源有很大益處。防止PE薄膜老化後降低透光率,光降解後碎片污染土壤的情況。BOPET薄膜當然還要解決抗靜電和防霧滴的問題。

積極推動納米複合材料在BOPET薄膜行業的套用。納米材料在BOPET薄膜行業套用很少報導,但是用插層工藝生產的納米級蒙托土在吹拉瓶上的套用有所進展。通過對亞納米級蒙托土的添加劑切片在拉伸薄膜的實驗證明對薄膜的結晶性能影響不明顯,由於粒徑小對薄膜表面的收卷性能也沒有改善,必須要用新的納米材料進行研究。另外,抗菌納米材料在BOPET薄膜中的套用,都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存在的問題

BOPETBOPET

2004年開始,中國國內BOPET行業由供不應求的局面迅速跌入供過於求的困境,薄膜價格一路下跌,大部分廠家的價格勉強保住變動成本,折舊都沒有怎么計提,更不要說盈利,收回投資更是遙不可及,而且這種局面短時間還看不到緩解的跡象,有人甚至預測中國的BOPET行業可能從此一蹶不振。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中國的BOPET行業的發展嚴重脫離市場的需求。市場的需求是與我們的國情發展階段相適應,有一個過程,它是穩步發展,而只有產能和需求達到一個動態的相對的平衡,這個行業才能健康地發展,而我們的BOPET行業的產能擴張卻幾乎是核裂變式的,近5年均是成倍增長。

(2)、引進的生產線集中在複合包裝領域,重複引進,生產線毫無自身特色,這5年間僅從德國BRUKNER引進的BOPET薄膜線就有17條,其規格和產品種類基本類同,薄膜的厚度在8-75μm;薄膜的結構為,1-3層模內複合(多為A-BA結構);薄膜的收卷寬度在6.2-6.7m,最高機械車速350m/min。2005年有2家是8.2m,最高機械車速400m/min。生產線有廢料自動回收系統;生產線配有厚度自動控制系統,全線採用集散式網路控制。這就造成產品結構性矛盾突出,品種品質單一,市場相互重疊,相互搶奪地盤,競相壓價,惡性競爭;而有一定附加值的產品我們還需進口。

(3)、作為BOPET的主要原料——聚酯樹酯產能完全滿足需求,甚至供過於求,但與國際市場相比沒有價格優勢。我國的聚酯樹酯每t產品加工成本高於韓國和台灣30美元左右,它自身的主要原料——PTA和EG的自給率分別只有36.3%和30%左右,主要依靠進口,這就使得聚酯樹脂本身的原材料成本每t高出100美元左右,這部分價格當然就會全部或者部分向BOPET薄膜傳導。而我國的BOPET薄膜以普通膜為主要產品,要想打開國際市場只能依靠價格優勢,價格優勢必須以成本優勢作支撐,否則就為傾銷,所以我國的BOPET行業只能靠內銷生存。

(4)、中國的許多企業不願在研發上投入,BO-PET行業自然也不例外。因為研究創新投入見效慢,風險大,所以大部分企業沒有自己的科研團隊和試驗設施。與開發特種專業化薄膜相配套的差別化聚酯的研究剛剛引起我們的重視,才起步,更談不上產業化。製造工藝的研究也被忽視,在這么多引進的廠家中只有儀征東麗一家購買了一條0.8×0.8的實驗拉伸機。拓展BOPET薄膜的套用領域需要一個環境和過程,所以大部分企業沒有自己的特色產品,沒有創造高附加值產品的能力,也就是缺乏企業核心競爭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