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崗鎮[浙江省臨安市龍崗鎮]

龍崗鎮[浙江省臨安市龍崗鎮]

龍港鎮位於浙江省東南部,東瀕東海,西接104國道、同三高速公路和在建的溫福鐵路。全鎮土地面積83平方公里,下轄9個辦事處、23居民區(社區)、107個行政村,工業總產值190.8億元,財政總收入7.6億元,人均純收入8902元。作為蒼南縣經濟、文化中心,龍港鎮還被列為省市綜合實力主要強鎮、全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試點鎮。

基本信息

鄉鎮介紹

龍崗鎮新湖綠都
龍港鎮地處溫州南部,位於浙江八大水系之一鰲江入海口南岸,東瀕東海,西接104國道、同三高速公路和溫福鐵路,南背依經濟發達的江南平原,北岸為平陽縣鰲江鎮。是溫州市和浙江省的經濟強鎮,浙江省教育強鎮,浙江省文明鎮,全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全國民眾體育先進鎮,浙江省體育強鎮,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試點鎮。現轄9個辦事處、23個居民區和107個行政村,轄區面積80.7平方公里,人口34萬(戶籍人口24.5萬),建城區面積15平方公里、人口15萬。

龍港於1984年建鎮。建鎮之初,在中國率先推行土地有償使用、戶籍管理制度和發展民營經濟等三大制度改革,成功地走出了一條農村城鎮化的路子,成為中國農民自費建城的樣板,被譽為“中國第一座農民城”。成功實現了龍港第一次跨越。1995年被國務院十一個部委列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1996年開始全面實施龍港小城鎮綜合改革。2002年以來,提出了產業化(工業化)與城市化良性互動發展思路,集中精力抓產業的提升和城市框架的構築,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以工業園建設為載體,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2006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70.3億元,工業總產值161.6億元,財政收入6.5億元,稅收總收入由2001年的2.6億元增加到6.3億元。先後獲得了“中國印刷城”、“中國禮品城”、“中國印刷材料交易中心”和“中國台掛曆集散中心”等四張“國”字號金名片,實現了從“農民城”到“產業城”的第二次跨越。

龍港工業發達,印刷、禮品、紡織、塑編是龍港的四大支柱產業電纜光纜磁卡、BOPP、BOPA、BOPET、不鏽鋼帶材、陶瓷、服裝、食品等是龍港的新興產業。為扶持工業發展,龍港鎮花大力氣建成印刷、小包裝、塑編、城東等四個工業園區,以優惠政策吸引各地200多家企業入園,使之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的孵化器

龍港水陸交通便利,鰲江港是浙江省五大港口之一,陸路與國內39個大中城市有客運往來,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使龍港成為浙南閩北的主要物資集散地,全鎮現已建成禮品、腈綸毛毯、陶瓷、服裝、建材、水果、家具、水產品等十五個專業市場,其中溫州禮品城是國內最大的室內禮品城。

龍港水產品、蔬菜、水果等農副產品資源豐富,海水捕撈業養殖業和種植業發達,水產品年產量在8500噸以上,3700畝水產養殖園區和3000多畝蔬菜、水果基地能向周邊城市提供大量的農副產品。

龍港以建設鰲江流域區域中心城市為目標,緊緊圍繞“人”和“城”這兩大主題,深入開展省級文明城鎮創建活動,不斷提高市民素質和城鎮品位,促進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先後建成30幢高樓,同時建成江濱外灘廣場、龍翔廣場、金河廣場、大橋公園、象湖公園等廣場公園,城鎮道路燈亮燈率達95%。

城鎮建設

龍崗鎮華歐大廈
龍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特別是“十五”期間,龍港鎮通過拉框架、強功能、提檔次、優環境,把城市規模做大、功能做優,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的集聚力和輻射力,城鎮品位不斷提高。建成區面積10平公里街道80多條,總長100多公里。鎮內高樓林立,已建成或在建的20層以上高層建築有30多幢,建成了休閒公園文化廣場等一批市政公用設施;建成了布局合理、設施配套、環境保護優美的現代公寓式住宅小區10處。2005年全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0平方米,為全國水平的一倍。在建設過程中,龍港十分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利用靠近鰲江的有利條件,共投資一億多元,先後建成江濱外灘公園、龍翔廣場、大橋公園等,城區綠化面積增加20萬平方米,使綠化總面積達到45萬平方米,昔日的荒涼灘涂成了人們茶餘飯後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龍港基礎設施配套,服務功能齊全。日供水能力達15萬噸,投資1.26億元的平原引水工程,水源來自幾十公里外的藻溪吳家園水庫;供電依託華東大電網,年用電量3億多千瓦時;擁有程控電話5萬門,網際網路用戶上千戶,有線電視網路覆蓋全鎮;甬台溫高速公路、溫福鐵路貫穿鎮區西部,龍港大道、龍金大道、世紀大道等構成城市交通主骨架;擁有各種客運汽車1300多輛,9路公共汽車,建有不同泊位的碼頭23座,鎮內設有包機公司,承接溫州至全國各大城市的航空業務;高檔次的賓館、餐飲、娛樂等設施配備齊全。

龍港由原來人口只有6000人、工農業總產值僅533萬元的五個小漁村發展到擁有常住人口28萬、流動人口10萬、2007年生產總值達81.6億元的經濟強鎮。全鎮土地面積83平方公里,下轄9個辦事處、23居民區(社區)、107個行政村,工業總產值190.8億元,財政總收入7.6億元,人均純收入8902元。作為蒼南縣經濟、文化中心,龍港鎮還被列為省市綜合實力主要強鎮、全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試點鎮。

經濟發展

龍崗鎮錦繡名園
1995年,龍港被列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後,開始尋求內涵的提升。鎮委、鎮政府提出了產業支撐與城市化良性互動的發展思路,利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印刷、禮品、紡織等傳統產業,並大力培育不鏽鋼超細纖維微晶玻璃和陶瓷等新興產業。新增了200多家規模企業,湧現出一批馳名、著名商標和名牌、高新產品。同時,構築和實施“六縱六橫”的城市交通網路和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等城市提質工程,使城市集聚功能不斷強化。龍港鎮的中心城區面積已擴大到16平方公里,發展成有著近100億元基礎設施投資規模的特大型城鎮。

龍港已經形成了以印刷包裝、毛紡毛毯、塑膠編織為支柱產業,機械化工通訊電纜、食品化工、服裝鞋革、工世美術等為主要行業的工業體系。“十五”期間,龍港先後規劃工業園區面積6平方公里,建成示範印刷工業園區、小包裝印刷工業園區和城東綜合工業園區等三個工業園區,已建成園區面積有3平方公里,260多家企業進駐投產。2006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70.3億元,是2001年的1.8倍,年均增長12.6%;工業總產值由87.5億元增加到161.6億元,年均增長13.1%,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產值75.2億元,年均增長28.8%;財政收入由2.7億元增加到6.5億元,年均增長19.2%;稅收總收入由2.6億元增加到6.3億元,年均增長19.4%,實現了翻一番。先後獲得了“中國印刷城”、“中國禮品城”、“中國印刷材料交易中心”和“中國台掛曆集散中心”等四張“國”字號金名片,實現了從“農民城”到“產業城”的成功跨越。

龍港鎮最佳化結構抓調整,產業支撐進一步增強。印刷、紡織、塑編等傳統支柱產業得到改造提升,相繼引進18個投資超億元工業項目,總投資42億元,培育了不鏽鋼、微晶玻璃、超細纖維、陶瓷等一批新興產業,形成了新的經濟成長點。工業園區集聚效應日趨顯現,先後規劃建設了示範印刷工業園、小包裝印刷工業園和城東綜合工業園,建成園區面積3平方公里,入園企業實現工業產值占全鎮股份制工業企業產值的67.1%。積極培育大企業、大集團,全鎮超億元企業達15家,其中蒼南電力瑞田鋼業兩家企業產值超1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達156家,金田、新雅、曙光等9家企業升格為無區域集團、公司。重工業比例逐步提高,輕重工業結構比調整為58.5:41.5。成功舉辦了四屆浙江輕工產品博覽會印刷禮品展暨“中國(龍港)印刷禮品文化節”,打響了“中國印刷城”和“中國禮品城”的區域品牌。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步伐,培育農業龍頭企業10家,成立農業經濟合作社8個。2005年被評為溫州市糧食生產先進單位。第三產業健康發展,商貿業發展規划進一步完善,溫州禮品城、紡織品市場等一批骨幹市場的輻射力和影響力不斷擴大。肯德基、麥當勞、蘇寧電器、世紀聯華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大型連鎖企業相繼落戶龍港。房地產市場走出低谷,實現了全面升溫和健康發展。

溫州龍港印刷禮品城位於溫州蒼南市龍港鎮。該鎮以包裝印刷特色工業園區建設為突破口,加快產業集聚和提升,形成規模優勢,龍崗鎮480家印刷企業,年產值30億元,成為全國著名印刷基地之一。2002年龍港被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命名為“中國印刷城”。在此基礎上,政府因勢利導,興辦了占地20萬平方米全國最大的禮品交易市場,吸引550多家廠商入駐,年銷售額超過30億元,2003年,龍港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命名為“中國禮品城”。

發展規劃

龍崗鎮綠色環境
建設鰲江流域中心城市是龍港城市化發展的客觀要求。鰲江流域發展問題已經引起浙江省、溫州市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十一五”期間,省市把鰲江流域作為溫州發展的戰略新區和重要增長極,大力加以培育和扶持。浙江省政府《溫台沿海產業帶發展規劃》(2004.12)提出:“在培育溫州大都市區的同時,積極培育龍港、鰲江組合城市,使龍港、鰲江成為以工業和商貿為主,輻射浙南閩東北地區的現代化組合型港口城市,帶動整個鰲江流域協調發展的經濟、文化中心”。

溫州市政府在《鰲江流域中心城市沿江地區發展協調規劃》(2005.5)中提出“以龍港、鰲江、錢倉、蕭江四鎮現有的城市總體規劃為基礎,對沿江地區的空間功能布局進行整體協調,完善和加強城市中心功能,構建鰲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城區,並逐步發展成為溫州市域的副中心城市,帶動溫州市域南部的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並規劃到2020年,中心城區的人口規模為70萬人,遠景人口容量為100萬人,整個鰲江流域中心城市人口規模為130萬人左右,遠景人口容量180萬人。

龍港將進入從“產業城”向“鰲江流域中心城市”第三次跨越的重要階段。該鎮全面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中共浙江省委“創業富民、創新強省”,溫州市委建設“三個溫州”、實現“三次跨越”和蒼南縣委“後發崛起、全面跨越”的戰略部署,緊密結合龍港實際,樹立開放、創新、務實的理念,進一步創新產業化與城市化良性互動發展路子(戰略方針),以龍港城市中心區和臨港產業基地為新的平台和增長點,以打造“中國(龍港)民營科技城”為抓手,全力推進鰲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設(戰略目標)。

重點是深入實施“六六”發展戰略(戰略重點),即實施產業提升工程,建設實力龍港;實施城市提質工程,建設都市龍港;實施生態支撐工程,建設生態龍港;實施社會進步工程,建設文化龍港;實施平安和諧工程,建設和諧龍港;實施改革創新工程,建設活力龍港。做到在鰲江流域城市化進程中率先垂範、走在前列、發揮主戰場作用,更好地整合鰲江兩岸的資源優勢,堅持合理規劃、合理布局,做到共同建設、共享成果,引領鰲江流域的跨越發展,最終實現從“產業城”到鰲江流域中心城市的第三次跨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