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

保暖

保暖(warm),顧名思義指提供一種取暖的手段。溫度在維持人體的健康、預防和治療疾病有很大作用。冬天由於天氣寒冷,所以要防寒保暖,預防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傳染病。溫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在天氣預報時可能才會有人去關注。其實溫度在維持我們的健康、預防和治療疾病有很大作用。被譽為“健康教母”的馬悅凌在《溫度決定生老病死》一書中說,當體溫下降到35℃時,人的死亡率約為30%;低於25℃度時,生還的希望非常渺茫。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形成了體溫保持37℃左右的相對恆定的規律。因為,保暖就是在寒冷的時候,讓身體體溫保持在37℃以上的途徑。

基本信息

部位

保暖工具保暖工具

現代醫學認為,一方面,腳距離心臟最遠端,血液供應較差;加之腳部表面脂肪層薄,保溫能力差,腳的皮溫也最低,趾尖溫度低達25℃,而人的正常體溫一般在36.5℃左右。另外,腳和上呼吸道黏膜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神經聯繫,因此,一旦腳部受涼,就可反應性地導致上呼吸道黏膜內的毛細血管收縮,纖毛擺動較慢,抗病力明顯減落。此時原來潛伏在鼻咽部的細菌、病毒就會乘虛而入,大量繁殖,使人發生感冒、出現呼吸道、腹痛、腰腿痛、婦女痛經等病症。

祖國醫學對“寒從腳生”,早就有科學認識,從1400多年前,孫思邈的《千金翼方》中就提出了“足下保暖”的科學見解。中醫理論認為“足為腎所主”,在通常情況下,腳位在下屬陰,而寒亦為陰邪,故腳是寒邪侵犯人體的主要途徑之一。

保暖保暖
國外對足部與機體健康的關係也有精深的研究。俄羅斯民諺說的“頭莫熱,腹莫飽,腳莫涼”,反應的正是俄羅斯人民的防病措施。

所以俗話常說:“人老腳先衰,木枯根先竭”,是十分有道理的。人的足部布滿著神經末梢的感受器,足部的寒冷感受可以通過複雜的神經生理活動與大腦的“體溫調節中樞”產生聯繫。腳匯集著6條經脈,66個穴位,並有72個與器官相連線的反應點,猶如高樓大廈的基礎。由於足部受寒涼而引起的疾病還有很多,如凍瘡、關節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足跟病、足麻木都與受寒有關,尤其是創傷、術後、久病、重病的患者、甚至會造成全身感染已經疾病的進一步惡化,所以足部保曖在疾病的預防中極為重要。

途徑

數九寒冬時節,為了防寒保暖、少生疾病,此時節,公眾要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增添衣服,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鬆,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流暢。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因此,此時節一定要進行適當的禦寒鍛鍊和體育鍛鍊。比如平時要堅持用冷水洗臉,慢跑、打拳、舞劍等方式,都可以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
除了多穿衣服和加強體育鍛鍊之外,在日常飲食中,還應多吃些禦寒食物,如海帶、紫菜、菠菜、大白菜、玉米、藕、胡蘿蔔、山芋、百合、羊肉、牛肉等,這些食物可以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

房間保暖

掛厚窗簾
冬天房間內大半部分熱量都是從窗戶中溜走的。掛一個長度貼地的厚窗簾防寒效果一定不錯。如果沒有厚窗簾,可以掛雙層窗簾。

有太陽的時候敞開窗簾
陽光照射可以讓房子更暖和,因此,冬天天晴的時候打開窗簾,讓陽光提高室溫。

漏風的位置貼膠帶
房間內常常漏風的位置有窗戶縫隙、門縫等,在這些位置上貼張膠帶定能防止冷空氣流失。

增加房間內空氣濕度
大家一定注意到一個現象,夏天使用空調時,從外面掛機里會流出很多水,這是因為空調降低了房間的濕度,濕度每下降10%,人體會感覺氣溫下降了1度。冬天在室內增加濕度,就會讓房間更暖和。

誤區

喝熱茶取暖

許多人認為冷天喝熱茶能增加體內熱能。殊不知熱茶進入人體可加速血壓循環,增加體表的散熱,同時茶有利尿作用,能增加排尿量,使熱量通過小便排出。所以喝熱茶後會更感寒冷。

緊閉門窗

緊閉門窗後,室內氧氣不斷減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若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超過2%,就會使人頭痛、脈膊變慢、血壓升高。如兩個在一間6-7平方米、門窗關閉的房間中生活8小時,房間中的二氧化碳可達3%-5%。同時,關閉門窗後,人體的皮膚毛孔以及室記憶體的雜物散發出異味氣體,也可使人頭昏腦脹,影響食慾和睡眠。

夜間憋尿

冬天夜長,有的人就寢後因怕冷不肯起來小便而長時間憋尿。憋尿有兩個不好的後果,一是影響睡眠;二是容易引起沁尿系統感染。特別是中老年人,憋尿可引起生理和心裡上緊張,促使血壓升高。 

蒙頭睡覺

被窩裡空氣混濁、氧氣稀少,蒙頭呼呼大睡,會胸悶、噁心,或睡夢中驚醒,出虛汗,睡眠效果很差,第二天起床會感到頭昏腦脹。 

戴口罩保暖

有不少人冬天常戴口罩以保溫防病。這樣做的結果是呼吸道得不到冷空氣的刺激,反而降低了對疾病的抵抗力。有人調查發現,長期戴口罩的比不戴口罩的人患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的機率冬季高出2.7倍,春季高出4.2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