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地理名詞]

黑潮[地理名詞]
黑潮[地理名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日本暖流又叫“黑潮”。北太平洋西部流勢最強的暖流。為北赤道暖流在菲律賓群島東岸向北轉向而成。主流沿中國台灣島東岸、琉球群島西側向北流,直達日本群島東南岸。在台灣島東面外海寬約100—200公里,深400米;流速最大時每晝夜60一90公里。水面溫度夏季達29℃,冬季20℃,均向北遞減。至北緯40º。附近與千島寒流相遇,在盛行西風吹送下,再折向東成為北太平洋暖流。

基本信息

釋義

日本暖流又叫“黑潮”。北太平洋西部流勢最強的暖流。為北赤道暖流在菲律賓群島東岸向北轉向而成。主流沿中國台灣島東岸、琉球群島西側往北流,直達日本群島東南岸。在台灣島東面外海寬約100—200公里,深400米;流速最大時每晝夜60一90公里。水面溫度夏季達29℃,冬季20℃,均向北遞減。至北緯40º。附近與千島寒流相遇,在盛行西風吹送下,再折向東成為北太平洋暖流。

分布

日本暖流又叫“黑潮”。是太平洋北赤道暖流遇大陸後的向北分支,是太平洋暖流的一環,為全球第二大暖流,只居於墨西哥灣暖流之後。起源於菲律賓群島的呂宋島以東海區,流經我國台灣一帶,東到日本以東與北太平洋暖流相接。為世界著名的暖流。其特點是:高溫、高鹽、水色高、透明度大。

原因

其形成有三方面的因素:一、北赤道暖流遇大陸而偏轉北上。二、夏季海洋風的吹拂和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形成的西南風的吹拂。三、地轉偏向力的影響。

日本暖流是北赤道暖流在菲律賓群島東部向北偏轉而形成的。它的主流沿台灣島的東岸、琉球群島的西側向北、直達日本群島的東岸,在北緯40°附近與千島寒流相遇,在西風吹送下,再折向東,成為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是北太平洋西部流勢最強大的一股暖流,它在台灣島東面的外海處,其寬度約有100—200公里,深200米,最大流速每晝夜可達60—90公里,平均流量每秒約2200萬立方米。由於日本暖流來源於北赤道曖流,因此水溫和鹽度均較高。水溫夏季達29℃,冬季為20℃,二者向北逐漸降低;鹽度在150—200米層達到最大值,為34.8—35。

影響

日本暖流是整個東中國海環流的主幹,對該海區的水文氣象條件有重大影響

黑潮是太平洋暖流的一環,為全球第二大暖流,只居於墨西哥灣暖流之後。自菲律賓開始,穿過台灣東部海域,沿著日本往東北向流,在與親潮相遇後匯入東向的北太平洋暖流。黑潮將來自熱帶的溫暖海水帶往寒冷的北極海域,將冰冷的極地海水溫暖成適合生命生存的溫度。黑潮得名於其較其他正常海水的顏色深,這是由於黑潮內所含的雜質較少,陽光穿透過水的表面後,較少被反射回水面。黑潮的流速相當的快,就像搭上高速公路般,可提供洄流性魚類一個快速便捷的路徑,向北方前進,故黑潮流域中可捕捉到為數可觀的洄游性魚類,及其他受這些魚類所吸引過來覓食的大型魚類。

黑潮的速度約為100至200厘米每秒,厚度約在500到1000米,寬度約200多公里。於日本四國島的潮岬外海測得海水流量達6500萬立方米/秒,約是世界流量最大的亞馬遜河流量之360倍。黑潮年平均水溫約攝氏24至26攝氏度,冬季約為18至24攝氏度,夏季可達22至30攝氏度。黑潮也較鄰近的黃海高7至10攝氏度,冬季更可高出20攝氏度。 黑潮的主流並非沿著東亞大陸邊緣流動,而是沿著東亞島弧流動,因此,黑潮對島弧的影響也較大陸顯著。然而黑潮的支流延伸進入東亞大陸的邊緣海,也對大陸區域造成一定影響。

海洋學相關知識(八)

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下面讓我們來完善與海洋學相關的詞條,以此來更加深入的了解海洋學的相關知識。
陰極防護
進積作用
防污著
間隙水
間隙動物
長輕涌
長腕幼體
長狂涌
近濱帶
長峰波
長中涌
近海生物
飽和深度
飽和度異常
錨泊結構
近海平台
食碎屑動物
錨定資料浮標
輕便潛水器
鎧裝潛水
食微生物者
食底泥動物
風生噪聲
近海區
風浪譜
風浪玫瑰圖
鑽孔生物
鈣質軟泥
金星幼體
風因子
重疊冰
重力式結構
重力式平台
顆粒物界面
顆粒有機磷
重力取芯器
里亞海岸
顆粒有機氮
顆粒無機碳
軸對稱式海洋重力儀
達爾馬提亞岸線
順路觀測船
順岸碼頭
造船台
順壩
軟體動物學
靠船撞擊力
逆置層
超深淵帶
非生物轉移
非生物性懸浮物
適鹽生物
靜海環境
適溫生物
霧狀層
雪蓋冰
集聚分布
適光生物
退積作用
邊緣波
連續模型
陸界面
陸源腐殖質
輻射潮
連島壩
陸源冰
陸架波
陸上預製
超深淵動物
阿氏拖網
階段性浮游生物
多彎角蜂巢珊瑚
顆粒有機物
風時
假鐵星珊瑚
連續觀測
非造礁珊瑚
酸鹽
陸源有機物
粗糙刺葉珊瑚
膨脹薔薇珊瑚
超微型浮游生物
非飽和潛水
趨化性
連續培養
食植動物
風海流
遠洋沉積
風暴沉積
錨泊地
輕浪
黑白瓶法
鑽探船
黃海沿岸流
黃海暖流
顆粒有機碳
鳴震
魚類資源
顆石軟泥
魚探儀
高狹鹽種
轉流
驗潮井
駐波
標準厚絲珊瑚
餌料生物
順岸流
坎城海洋博物館
長頭夢想家
赤道逆流
面盤幼體
非洲板塊
靜止期
逆流
近海工程
大白鯊咖啡廳
隔水套管
日向礁
陷波
黃海冷水團
魚類學
近海
附生植物
食肉動物
邊緣盆地
長江沖淡水
趨光性
錨冰
風區
顛倒采水器
遙控潛水器
易變牡丹珊瑚
斯氏角孔珊瑚
聲學照明
驗潮儀
陸源沉積
食糞動物
邊緣海
食物網
粗野鹿角珊瑚
風浪
酸雨
顛倒溫度表
躍層
起重船
海洋空間站
黑煙囪
外大陸架
障壁島
藻類災害預警信號
飽和潛水
食物鏈
蝗災
原始湯
海底石油
海綿
領海
生命探測儀
玉帶海雕
防波堤
旱災
紅珊瑚
灰鯨
貽貝
多孔動物門
海洋細菌
搜救犬
堰塞湖
江豚
海兔
海洋性氣候
包紮
噬人鯊
白腹軍艦鳥
黑潮
造礁珊瑚
藻類
SARS
抹香鯨
海洋經濟
霍亂
海洋植物
黑鯛
瘋牛病
蘇塞克斯號沉船
藍舌病
塘鯴
北海獅
口蹄疫
板塊運動
海洋文明
墨魚
海草床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底可燃冰
海洋衛星
關東大地震
馬蹄蟹
斑海豹
地震波
大菱鮃
海綿動物
海底淡水
大西洋[海洋]
南海
集群
錳結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